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公路,鐵路,航運,航空,軌道交通,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人民生活,歷史文化,古代文化,現代文化,文學,美術,音樂,戲劇,方言,飲食,風景名勝,地方特產,對外交往,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西晉建國初,江南復屬揚州,江北復屬徐州。
東晉及
南北朝時期,江蘇省大體上以淮河一線為界,以南屬
南朝,以北屬
北朝。從
晉懷帝永嘉年間到
南朝宋元嘉年間(307年~453年),南遷移民,其中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蘇省,在今南京、鎮江、常州一帶最為集中,蘇北地區則以揚州、淮陰等地為主。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
梁、
陳均定都於南京。
五代時期(907年~960年),淮北的徐州先後屬
梁、唐、
晉、漢、周,江南的蘇州屬
吳越錢氏,其他各州先後屬
楊吳和
南唐。
明初定都
應天府(今南京),今江蘇省範圍內先後稱為直隸、
南直隸,大致轄有今江蘇、安徽兩省和上海市。南京應天府治江寧、
上元(今南京主城)。轄:江寧(縣治在今南京主城東南部)、上元(縣治在今南京主城西北部)、句容(縣治在今江蘇省句容市)、溧水(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江浦(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六合(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溧陽(縣治在今江蘇省溧陽市)共8縣。明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遷都北京,改京師為南京,為
陪都,改直隸為
南直隸。
1953年1月,蘇北、蘇南行署區及南京直轄市合併,南京市改為省轄市,並將省會設在南京市。江蘇省轄6個省轄市(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8個專區(徐州、淮陰、鹽城、揚州、鎮江、蘇州、松江、南通),69個縣(6個縣級市)。同年,將松江專區的嵊泗縣劃入浙江省。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3月,江蘇省共有13個設區市,95個縣(市、區),其中19個縣、21個縣級市、55個市轄區,718個鄉鎮(其中鄉17個、鎮701個),519個街道。
崑山市、
泰興市、
沭陽縣為省直管試點市(縣)。
區劃名稱 | 行政代碼 | 車牌代碼 | 電話區號 | 市轄區、縣、縣級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東部
沿海地區中部,
長江、
淮河下游,東瀕
黃海,北接
山東,西連
安徽,東南與
上海、
浙江接壤,是
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跨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陸域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土地總面積的1.12%,
高郵市周山鎮志光村龍華組確定為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點。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千米,共26個海島。
地形地貌
江蘇省地形以平原為主,陸地面積為103229.1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積占比86.89%,達89706.03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1916.16平方千米,山地面積1606.98平方千米,江蘇省平原面積占比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
蘇北平原、
黃淮平原、
江淮平原、
濱海平原、
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
江蘇省是中國
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雲台山脈、
寧鎮山脈、
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連雲港
雲台山玉女峰為江蘇最高峰,海拔625米。
氣候
氣候類型
江蘇省位於
亞洲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屬東亞季風氣候區,處在
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一般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地區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江蘇省擁有1000多千米長的海岸線,海洋對江蘇省的氣候有著顯著的影響。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以及江蘇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徵的綜合影響下,江蘇省基本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季風顯著、冬冷夏熱、春溫多變、秋高氣爽、雨熱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顯著,光熱充沛。
季節劃分
江蘇省受季風影響,春秋較短,冬夏偏長,南北溫差明顯。春季平均起始時間為3月31日,平均長度為68天左右;夏季平均起始時間為6月7日,平均長度為104天;秋季平均起始時間為9月19日,平均長度為61天;冬季平均起始時間為11月19日,平均長度為134天。江蘇省的北部和南部在季節起止時間上有比較明顯的差別,一般淮北地區和蘇南地區會相差一周左右的時間。
氣溫
江蘇省年平均氣溫在13.6~16.1℃之間,分布為自南向北遞減,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南部的東山,最低值出現在北部的贛榆。冬季的平均氣溫為3.0℃,各地的極端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冬季的1月或2月,夏季的平均氣溫為25.9℃,各地極端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盛夏的7月或8月,春季平均氣溫為14.9℃;秋季平均氣溫為16.4℃,春秋兩季的氣候相對溫和。
降水
江蘇省年降水量為704~1250毫米,江淮中部到洪澤湖以北地區降水量少於1000毫米,以南地區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分布是南部多於北部,沿海多於內陸。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在江蘇最南部的宜溧山區,最少的地區在西北部的豐縣。與同緯度地區相比,江蘇省雨水充沛,南北差異不大,年際變化小。
江蘇省全年降水量季節分布特徵明顯,其中夏季降水量集中,基本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冬季降水量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各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夏季6月和7月間,受東亞季風的影響,淮河以南地區進入梅雨期,梅雨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大部地區在250毫米左右;一般在江淮梅雨開始之後的一周左右,江蘇省淮北地區進入“淮北雨季”,此時往往是江蘇省暴雨頻發,強降水集中的時段。
水文
中國五大淡水湖,有兩個位於江蘇省,太湖2250平方千米,居第三;洪澤湖2069平方千米,居第四,此外還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其中5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12個。
自然災害
由於江蘇省地處中緯度的海陸相過渡帶和氣候過渡帶,兼受西風帶、副熱帶和低緯東風帶天氣系統的影響,氣象災害頻發,種類多、影響面廣,主要的氣象災害有暴雨、颱風、強對流(包括大風、冰雹、龍捲等)、雷電、洪澇、乾旱、寒潮、雪災、高溫、大霧、連陰雨等。
2022年9月20日,根據氣象乾旱監測,江蘇省等地仍然存在中度至重度氣象乾旱。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江蘇省境內降雨年徑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間。江蘇省平原地區廣泛分布著深厚的第四紀鬆散堆積物,地下水源豐富。
江蘇省地處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氣候過渡帶,河湖眾多,水系複雜。江蘇省本地水資源量321億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過境水量9492億立方米,其中長江徑流占95%以上。
江蘇省地下水資源量142.4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134.4億立方米,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13.1億立方米,重複計算量5.1億立方米。
2018年12月10日從江蘇省水利廳獲悉,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江蘇河長湖長已實現水體全覆蓋,共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5.7萬餘人,恢復水域面積92平方千米。
土地資源
截至2018年4月,江蘇省耕地面積6870萬畝,人均占有耕地0.86畝。全省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千米,共26個海島。沿海未圍灘涂面積5001.67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灘涂總面積的1/4,居全國首位。
江蘇省濕地資源豐富,濕地面積為282.19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195.32萬公頃,人工濕地86.87萬公頃。濕地的分布,沿海以近海與海岸濕地為主,蘇南以湖泊、河流、沼澤類型為主,
里下河地區以河流湖泊為主,蘇北以人工輸水河與運河為主。
植物資源
截至2017年,江蘇省森林面積156萬公頃,林木覆蓋率22.9%,活立木總蓄積量9609萬立方米。全省有國家森林城市9個(無錫市、揚州市、徐州市、南京市、鎮江市、常州市、南通市、鹽城市、連雲港市)。
動物資源
截至2016年,江蘇省共有野生動物604種,其中獸類79種,爬行類56種,兩棲類21種,鳥類448種。鳥類主要是
野雞、
野鴨,沿海有
丹頂鶴、
白鶴、
天鵝等珍稀飛禽,沿海地區還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
麋鹿保護區。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850多種,尚有可利用和開發前途的野生植物資源600多種。水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東部沿海漁場面積達10萬平方千米,其中包括著名的
呂四、
海州灣、
長江口、大沙等四大漁場,盛產
黃魚、
帶魚、
鯧魚、
蝦類、
蟹類及貝藻類等水產品。內陸水面有2600多萬畝,養殖面積1140萬畝。有
淡水魚類140餘種,是中國
河蟹、
鰻魚苗的主要產地。被稱為“
長江三鮮”的
鰣魚、
刀魚、
河豚,“
太湖三白”的
白魚、
銀魚、
白蝦,都是水中珍品。
2023年4月,南京農業大學生物多樣性調查團隊成員李澤川在南京發現中國新記錄昆蟲物種3種,分別是在江寧區方山發現了
高麗嗡蜣螂、
臭蜉金龜,及在高淳慢城和江寧區谷里發現了
達氏嗡蜣螂。調查團隊發現江蘇新記錄種2種,即在玄武區下馬坊發現了
蕈步甲,在六合治山林場發現了
方胸青步甲。
礦產資源
江蘇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3種,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有69種,礦產地共596處。礦產資源表現為“三多三少”:礦產種類多、人均占有少;小型礦床多、大型礦床少;非金屬礦多、金屬礦少。
岩鹽、
芒硝、
凹凸棒石粘土、
高嶺土、
金紅石、水泥用灰岩、陶瓷土等是江蘇省特色和優勢礦產。
人口
人口數量
2022年2月9日,江蘇省統計局發布最新訊息,根據2020年江蘇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省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9.32歲,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的76.63歲提高了2.69歲。
2023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85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萬人,增長0.1%。男性人口4322萬人,女性人口4204萬人;0-14歲人口1157萬人,15-64歲人口5796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1573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4.8‰,人口死亡率7.6‰,人口自然增長率-2.7‰。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5.0%,比上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
參考資料來源
民族構成
江蘇省主體民族為漢族,占比99.5%。有少數民族人口70多萬,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其中常住人口384926人,占江蘇省總人口的0.5%。其中超過萬人的有10個(
蒙古族,
回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滿族,
侗族,
土家族,
水族);100人以下的有15個少數民族。三是回民占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較大,占34%。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南京市,有9萬多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37%。
政治
經濟
綜述
2023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128222.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075.8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56909.7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66236.7億元,增長5.1%。全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4:44.4:51.6。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0487元,比上年增長5.6%。
2023年,江蘇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96551.3億元,占GDP比重為75.3%;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7.9%。年末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397.6萬戶,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53.1萬戶;年末個體經營戶998.9萬戶,全年新登記個體經營戶116.9萬戶。揚子江城市群、沿海經濟帶對全省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1.4%、20.3%。
2023年,江蘇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4%。分城鄉看,城市上漲0.5%,農村上漲0.3%。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上漲1.0%,衣著價格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6%,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1.8%,醫療保健價格上漲3.2%,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9%,交通通信價格下降3.3%,居住價格與上年持平。食品中,糧食、食用油、鮮奶、鮮果、鮮菌價格分別上漲1.8%、2.1%、1.0%、5.6%、1.6%;豬肉、雞蛋、鮮菜價格分別下降10.6%、0.1%、0.8%。
參考資料來源
第一產業
2023年,江蘇省糧食總產量759.5億斤,比上年增產0.8%。其中,夏糧產量281.4億斤,增產0.5%;秋糧產量478.1億斤,增產0.9%;糧食畝產463.8公斤,增產0.5%;糧食總產、畝產均創歷史新高。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45.9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3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1.2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48.4萬公頃。
2023年,江蘇省造林面積1.6萬公頃。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29.9萬噸,比上年增長4.4%;禽蛋產量235.3萬噸,增長0.8%;牛奶產量72.9萬噸,增長6%。水產品產量517.8萬噸(不含遠洋捕撈),比上年增長2.9%,其中淡水產品379.8萬噸,增長2.8%;海水產品138萬噸,增長3.3%。
2023年,江蘇省完成120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建任務。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7.2%,特色機械化率6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2%。全省有效灌溉面積385.7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萬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5360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8%。
2023年12月11日,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江蘇省播種面積5458.9公頃,總產量638.8萬噸,單位面積產量6956.8公斤/公頃。
2023年,第一產業增加值5075.8億元,同比增長3.5%。
第二產業
2023年,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6.4%,股份制企業增長11.2%,民營企業增長1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0.8%。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8.8%,製造業增長7.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3%。分行業看,40個行業大類中,有31個行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77.5%,比上年提升7.5個百分點。
2023年,江蘇省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3.4%。分行業看,汽車、電氣機械、鐵路船舶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9%、15.9%、15.2%。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其中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太陽能電池、智慧型手機、伺服器產量分別增長46.3%、18.7%、45.6%、48.9%、9.8%。
2023年,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9344.4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比上年回升6.7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股份制、私營企業利潤分別增長3.9%、7.9%、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下降7.1%。分門類看,製造業利潤增長0.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8.4%,採礦業下降49.4%。
2023年,江蘇省建築業總產值43140.2億元,比上年增長6.7%;竣工產值28914.3億元,竣工率為67%。全年簽訂建築契約額63351.1億元,比上年增長4.1%。建築業勞動生產率為38.3萬元/人。
2023年,第二產業增加值56909.7億元,增長6.7%。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江蘇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547.5億元,比上年增長6.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40640.5億元,增長5.1%;餐飲收入4907億元,增長20.4%。分商品類值看,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飲料類、菸酒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分別增長7.9%、19.9%、8.3%、8.1%;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分別增長9%、12.2%、19.2%;石油及製品類、汽車類分別增長7.3%、5%。
2023年,江蘇省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智慧型手機比上年增長39%;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的商品、智慧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可穿戴智慧型設備類分別增長6.4%、18%、15.5%;新能源汽車增長49.3%,占限上汽車類零售額比重25.7%,比上年提高9個百分點。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156.2億元,比上年增長6.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4.5%。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比上年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9.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8%。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製造業投資增長9.1%;民間投資增長2.1%,占全部投資比重為66.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2%。
2023年,江蘇省10億元以上在建項目3410個,比上年增加358個,同比增長11.7%,完成投資額增長16.2%,占全部投資比重為30.3%。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中,製造業增長15.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26.5%,批發和零售業增長65.9%,住宿和餐飲業增長37.8%。
開放型經濟
2023年,江蘇省進出口總額5.2萬億元,同比下降3.2%,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2.6%。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3萬億元,占比57.3%;加工貿易進出口1.7萬億元,占比31.6%。從經營主體看,民營企業進出口2.4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增長8.5%,占比較上年提升4.9個百分點至45.2%。從主要市場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3萬億元,增長0.9%,占比較上年提升1.7個百分點至42.9%;對中東地區、非洲、印度進出口分別增長19.7%、8.9%、6.9%。從出口產品看,手機、船舶、“新三樣”產品出口分別增長69.1%、37.1%、12.3%。
2022年,江蘇省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03家,實際使用外資30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全年新增境外投資項目850個,中方協定投資額96.7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契約額42.9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6.0億美元。全年新增“一帶一路”沿線對外投資項目262個,比上年增長37.2%;中方協定投資額34.7億美元,增長116.3%。
旅遊業
2023年,江蘇省境內外遊客9.4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1.2%;旅遊總收入12022.7億元,增長45.7%。入境過夜遊客145萬人次,增長198.9 %。其中,外國人99.2萬人次,增長217.7 %;港澳台同胞45.8萬人次,增長164.8%。旅遊外匯收入27.6億美元,增長205.5 %。國內遊客9.4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1.1%;國內旅遊收入11832.1億元,增長44.5%。
財政
2023年,江蘇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930.2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稅收收入7977億元,增長17.3%;稅占比達80.3%,比上年提高6.8個百分點。
2023年,江蘇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2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49.9億元,增長5.3%;教育支出2710.1億元,增長4.3%;科學技術支出760.6億元,增長12.1%;農林水支出1190.2億元,增長7.4%;住房保障支出850.9億元,增長1.1%。
金融業
2023年末,江蘇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39679.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9%,比年初增加27462.2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5291.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7135.9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233995.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6%,比年初增加29801.5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8644.6億元,短期貸款增加10240.5億元。
2023年末,江蘇省境內上市公司690家,輔導企業數427家,省內企業通過發行、配股、增發、公司債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7744.3億元。江蘇企業境內上市公司總股本5058.6億股,比上年增長6.2%;總市值64156.7億元,下降0.6%。年末全省共有證券公司6家,證券分支機構1048家;期貨公司9家,期貨分支機構204家;證券投資諮詢機構3家。全年證券交易額105.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全年期貨經營機構代理交易額26.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
2023年,江蘇省保費收入4790.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分類型看,財產險收入1193.4億元,增長6.1%;人壽險收入2828.5億元,增長14.7%;健康險收入697.2億元,增長8.8%;意外傷害險收入71.2億元,下降17.7%。全年賠付支出1646.3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財產險賠付778.1億元,增長21.4%;人壽險賠付572億元,增長86%;健康險賠付268.5億元,下降1.8%;意外傷害險賠付27.8億元,增長7.9%。
202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66236.7億元,增長5.1%。
交通
2019年10月15日,交通運輸部確定江蘇省為第一批
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2022年,江蘇省鐵公水空管五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比上年下降4.8%,貨物周轉量增長0.3%;旅客運輸量下降29.9%,旅客周轉量下降36.9%。
2022年末,江蘇省民用汽車保有量2305.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5.8%,淨增126.4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967.5萬輛,增長5.8%;私人轎車保有量1316.1萬輛,增長5.2%。
公路
2022年末,江蘇省公路里程15.9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089公里。
鐵路
京滬鐵路、
隴海鐵路兩條鐵路幹線經過境內,京滬鐵路主要呈東西向穿越江蘇的南部,隴海鐵路也呈東西向經過江蘇的最北部,
徐州則為兩大幹線交匯的樞紐。京滬鐵路南京至上海段為中國最繁忙的鐵路之一,尖峰時段平均每5分鐘就有列車通過。
2004年新長與寧啟鐵路相繼建成通車;2010年後,滬寧、京滬與寧杭高鐵建成通車;2014年滬蘇通鐵路、連鎮和徐鹽高鐵相繼開工建設,以上鐵路的建成改變了江蘇鐵路建設局面。2019年,江蘇鐵路總里程達3550千米,其中高鐵里程1561千米,同比分別增長13.6%、37.3%;徐鹽高鐵和連鎮高鐵連淮段開通運營,蘇北地區集體邁入“高鐵時代”,設區市全部開通動車。
2022年末,江蘇省鐵路營業里程4276.9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里程2217.6公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截至日期2023年1月(註:包含運營和在建鐵路,不包含待建設和規劃中的鐵路) |
航運
江蘇省是港口大省,國家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中國53個主要港口名錄中,江蘇省有7個;在沿海25個主要港口中,江蘇有5個。
南京港、
南通港和
鎮江港均是國家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連雲港是國家25個沿海主要港口、12個區域性中心港口和江蘇省重點打造的貨櫃幹線港之一。
徐州港和
無錫港均是國家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
太倉港是江蘇省重點打造的貨櫃幹線港之一。
2016年底,江蘇省共有內河航道總里程24366千米,占中國航道總里程的1/5。全省等級航道總里程8709千米,其中四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3042千米,等級航道與四級以上航道里程均居中國第一。
2022年,江蘇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2.4億噸,比上年增長1.1%,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5.6億噸,下降6.6%;貨櫃吞吐量2393.7萬標準貨櫃,增長9.8%。
分類 | 名單 |
---|
| 南通港(如皋港區、天生港區、南通港區、任港港區、狼山港區、富民港區、江海港區、通海港區、啟海港區、洋口港區、呂四港區、通州灣港區) 南京港(七壩港區、銅井港區、板橋港區、梅子洲港區、浦口港區、上元門港區、下關港區、新生圩港區、大廠港區、西壩港區、棲霞港區、龍潭港區、馬渡港區) 鎮江港(高資港區、龍門港區、新民洲港區、諫壁港區、大港港區、高橋港區、揚中港區) |
| 徐州港(徐州港區、邳州港區、豐縣港區、沛縣港區、新沂港區、睢寧港區) 淮安港(市區港區、淮安港區、淮陰港區、盱眙港區、漣水港區、洪澤港區、金湖港區) 無錫內河港(城郊港區、惠山港區、錫山港區、宜興港區、江陰港區) 揚州內河港(揚城港區、寶應港區、高郵港區、江都港區、儀征港區) 鎮江內河港(城郊港區、丹陽港區、句容港區) 常州內河港(市區港區、金壇港區、溧陽港區) 蘇州內河港(市區港區、吳江港區、崑山港區、太倉港區、常熟港區、張家港港區) 泰州內河港(市區港區、姜堰港區、興化港區、泰興港區、靖江港區) 連雲港內河港(連雲港區、新海港區、灌雲港區、灌南港區、贛榆港區、東海港區) 鹽城內河港(市區港區、響水港區、濱海港區、阜寧港區、射陽港區、建湖港區、大豐港區、東台港區) 南通港(南通港區、海安港區、如皋港區、如東港區、海門港區、啟東港區) 南京內河港(雨花台港區、六合港區、江寧港區、溧水港區、高淳港區) |
|
航空
截至2017年6月,江蘇共分布有9個民航機場與9個一類航空口岸。其中,無錫碩放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鹽城南洋國際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南京馬鞍國際機場近期為軍用,遠期為軍民合用機場,連雲港花果山機場為原軍民合用機場民用部分遷建機場。
2022年,江蘇省機場飛機起降31.7萬架次,比上年下降27.5%;旅客吞吐量2459.2萬人次,下降37.6%;貨郵吞吐量59.5萬噸,下降8.8%。
軌道交通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3年末,江蘇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68所(含獨立學院)。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數73.7萬人,在校生數229.9萬人,畢業生數63萬人;研究生招生數10.4萬人,在校生數32萬人,畢業生數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招生數23.2萬人,在校生數67.9萬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數0.4萬人,在校生數2.1萬人。全省共有幼稚園8073所,在園幼兒209.9萬人。
科學技術
2023年,江蘇省專利授權量44.7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0.8萬件。全省PCT專利申請量6547件。年末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52.9萬件,比上年末增長23.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2.2件,增長23.3%。全省技術市場簽訂技術契約9.4萬項,比上年增長7.3%;成交額4607.4億元,增長18.5%。省級以上眾創空間1277家,比上年增長8.6%。
2022年,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年度新增超7000家,總數超4.4萬家。積極開展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春風”行動,獲得科技部入庫登記編號的企業超8.7萬家,約占全國1/4。全省已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火炬特色產業基地182個。
2022年,江蘇省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突破3.0%,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達77.7萬人年。全省擁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18人。各類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中,政府部門屬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達451個。建設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190個,省級以上科技公共服務平台259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945個,院士工作站156個。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江蘇省數位化綜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五。
文化事業
2023年末,江蘇省共有廣播電台4座,電視台4座,廣播電視台10座,縣級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台)64個,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2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全省有線電視用戶1211.7萬戶,有線數位電視用戶1204.4萬戶,有線電視數位化率99.4%。全年生產電視劇10部296集;領取電影公映許可證影片28部;出版報紙18.3億份、雜誌1.1億冊、圖書7.1億冊。
體育事業
2022年,江蘇省成功舉辦
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總計62個項目、107項次,3萬多名運動員參賽。江蘇健兒在重大國際國內比賽中表現優越,北京冬奧會中獲1枚金牌;田徑世錦賽中獲男子跳遠金牌,實現中國男子跳遠項目歷史性突破;全國一類比賽中獲得33金25銀23銅共81枚獎牌,金牌和獎牌數分別列全國第2、第3位。公共體育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48平方米,全年新建改建體育公園(廣場)112個、新建健身步道786公里,推動120個大型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室外健身設施完好率提高至92.2%。
醫療衛生
2023年末,江蘇省共有各類衛生機構39543個,其中醫院217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5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119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74.3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29萬人,註冊護士33.3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0.9萬人,婦幼衛生保健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8萬人。各類衛生機構床位數57.9萬張,其中醫院床位數45.7萬張。
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江蘇省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014.6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119.5萬人,參保率98.5%;參加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2027.1萬人、2401.0萬人、2156.4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8.3萬人。商業補充保險“江蘇醫惠保1號”全年投保人數322.2萬人,賠付人群6.2萬人、25.8萬人次,截至年底賠付總金額6.9億元。
截至2022年,江蘇省共有各類註冊登記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2626個,其中養老機構2469個,兒童服務機構51個。社會服務床位45.8萬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44.2萬張,兒童服務床位0.4萬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中心2502個,社區服務站1.2萬個。
人民生活
2023年6月1日起,江蘇省婚姻登記實行“跨省通辦”,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辦理。
歷史文化
古代文化
現代文化
江蘇省
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江蘇省已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0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5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32名、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5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11個、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32名。省級非遺傳承示範基地21個、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25個、非遺研究基地14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0個。
分類 | 簡介 |
---|
| 楚漢文化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為中心的區域性文化,它以6000年前的 青蓮崗文化、大墩子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灣新人文化為淵源。它的顯性特徵是剛強雄渾。 |
| 吳文化的地域通常指靠近 太湖的蘇、錫、常地區,其具有清新氣息、柔美風格、鮮活靈性,形成了聰穎靈慧、細膩柔和而又視野開闊、樂於創新等顯性特徵。 |
| 金陵文化以古都南京為中心,其顯性特徵是南北交匯、兼容並蓄、開放包容,可謂獨樹一幟。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國文化,這三大塊歷史文化又可統屬於“都城文化”。 |
| 淮揚文化以 揚州為中心,淮揚地區河多水多,船多橋多,呈現出古、文、水、綠、秀的地域風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清新優雅與豪邁超俊相結合的顯性特徵。 |
| 蘇東海洋文化以連雲港、鹽城、南通為中心,早在先秦時期,長江古沙咀由揚州向東經過二千多年向外伸展,形成了一個海洋文化區。 蘇東海洋文化主要包括山海文化、西遊文化、淮鹽文化、 江海文化。南北之間同中有異,具有滄海桑田、大膽開放的 海派氣概。 |
文學
美術
音樂
戲劇
方言
| | 分布於南京、揚州、淮安、鹽城、鎮江、泰州和南通、宿遷、連雲港三市的一部分 |
---|
| | 揚州全市、淮安全市、鎮江市區、鹽城市區(除大豐)、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南部 |
| |
| 連雲港市區(除贛榆)、灌雲、灌南、泗陽、泗洪、沭陽、響水北部、 東海東南部 |
| | 泰州市區(含姜堰、高港北部)、 興化、 大豐、 東台大部、海安西部 |
| |
| |
吳語區 | | 分布於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鎮江、南京三市的一部分 |
---|
| | 蘇州全市、無錫市區(東部)、南通市區(崇川南部、 海門南部、通州東及南部)、 啟東南部、 如東東南部 |
| 常州市區、無錫市區(西部)、南通市區( 通州中及東部、海門北部)、啟東北部、溧陽、江陰、宜興、 靖江、丹陽、高淳和溧水的一部分 |
| |
| | |
---|
| | |
| |
飲食
風景名勝
江蘇省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有古鎮水鄉,有千年名剎,有古典園林,有湖光山色,有帝王陵寢,有都城遺址,可謂是“吳韻漢風,各擅所長”。
2021年,江蘇省接待境內外遊客7.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49.6%;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1672.7億元,增長41.5%。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61.9萬人次,下降19.7%。其中,外國人39.8萬人次,下降23%;港澳台同胞22.1萬人次,下降12.9%。旅遊外匯收入11.4億美元,下降31%。接待國內遊客7.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49.7%;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1593.9億元,增長42.5%。
地方特產
對外交往
2013年,江蘇與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締結為姐妹省州,成立了“江蘇省-加利福尼亞州”聯合經濟委員會。
2015年,江蘇共接待重要外賓團組274批3266人次,其中省部級團組31批638人次、友城團組54批801人次、外國使領館團組49批279人次、商務機構和跨國公司團組43批270人次、友協團組72批639人次。
2021年1月20日,韓國新任駐滬總領事
金勝鎬接受
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採訪時表示,江蘇文化熠熠生輝,江蘇所在的長三角地區更是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橋頭堡。對於江蘇與韓國的交流合作,他認為,江蘇與韓國淵源深厚、交往密切,是中韓合作的中心地區。金勝鎬表示:“中國有
喬冠華、
厲聲教等與江蘇有深厚淵源的外交家,我也願意做一名在國際上推介江蘇的外交官。”
2024年4月4日,
索羅門群島馬萊塔省同江蘇省建立友好交流關係備忘錄簽字儀式在馬省省會奧基市舉辦。蔡蔚鳴大使、中國政府太平洋島國事務特使錢波、所計畫部長拉莫法菲亞、馬省省長菲尼出席儀式並致辭,江蘇省副省長方偉發表視頻致辭。馬省省議員及省政府官員等近40人出席。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授予時間 | 獎項 | 授予單位 |
---|
| | |
| 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實驗基地——特色基地(環境治理) | 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