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軌道交通

連雲港軌道交通

依據《連雲港市城市公共運輸規劃(2017-2030)》,連雲港將形成並完善"城市軌道及中運量公交為骨架,常規公交幹線為主體、計程車及慢行交通為輔助、社區公交為延伸的一體化公共運輸體系,為連雲港市民提供多模式、一體化、全覆蓋、高品質的公共運輸服務。

連雲港市城市軌道系統以輕軌為主,結合市域快軌,局部建設捷運。先期利用既有鐵路隴海線建設市郊鐵路。

與此同時,適時啟動海州至連雲軌道交通一號線和贛榆至連雲軌道交通二號線建設。2020年前完成前期建設程式並啟動建設,提高公共運輸出行率,承接和疏解高鐵開通後運量客流,緩解組團間客運交通壓力。

2019年2月12日,連雲港市郊列車項目正式開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雲港軌道交通
  • 外文名:Lianyungang Rail Transit
  • 軌道類型:捷運系統、輕軌系統
  • 所屬地區: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
歷史沿革,規劃概況,軌道交通線,連雲港發展軌道交通的必要性,連雲港市郊鐵路規劃,連雲港公共運輸發展模式,連雲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中運量系統規劃,

歷史沿革

2010年,在《連雲港綜合交通規劃(2008-2030)》中,連雲港市第一次提出了軌道交通的概念,規劃遠期連雲港建設四條有軌交通線路,總長度約118公里。
《連雲港市城市總體規劃 (2008-2030)》中心城區綜合交通體系《連雲港市城市總體規劃 (2008-2030)》中心城區綜合交通體系
2017年,在《連雲港市城市總體規劃 (2015-2030)》中,連雲港市規劃2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2018年,在《連雲港市城市公共運輸規劃(2017-2030)》中,連雲港市規劃2條市域快軌線,設計速度120-160km/h。連雲港市城市軌道系統以輕軌為主,局部預留捷運的建設條件,連雲港市城市軌道線網最佳規模為110-150公里,並宜控制在200公里以內,其中規劃期控制在100-130公里。
2018年9月,連雲港市鐵路辦委託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啟動“既有鐵路隴海線連雲港至連雲段開行市郊列車”研究,初期考慮在既有鐵路隴海線連雲港至連雲段先期開行市郊列車,全長34.1公里,沿線設連雲港、鹽坨、雲台山、連雲港東、墟溝、連雲共6個車站,運行速度80-100公里/小時,採用獨立檢售票系統,與市民卡通用。
2019年2月12日,連雲港市郊列車項目正式開工。

規劃概況

軌道交通線

連雲港市軌道交通線網共設6條線路,其中4條主城軌道,2條都市域快軌線。
線路名稱起止站里程(千米)車站(座)類型
連雲港軌道交通1號線
臨洪西路站 -墟溝站
44
32
捷運
連雲港軌道交通2號線
西門路站 - 花果山景區站
18
14
捷運
連雲港軌道交通3號線
連雲港北站 - 鹽池西路站
27
13
捷運
連雲港軌道交通3號線延長線
鹽池西路站 - 徐圩新區客運站
30
13
捷運
連雲港軌道交通S1線
連雲港站 - 連雲港花果山機場站
22
7
輕軌
連雲港軌道交通S2線
海寧路站 - 徐圩新區管委會站
41
8
輕軌
參考資料
連雲港市域鐵路線網由3條主線、2條支線組成,線路總長307.1千米(其中,利用既有及規劃鐵路285.1千米,新建22千米),設站30座(既有車站改造22座,新建車站8座),平均站間距10.6千米,線網總體呈中心放射狀布局。
隴海線市域鐵路一期(連雲港市郊鐵路)工程連雲港至連雲站已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延伸至東海縣站,視開行情況,適時啟動新建桃林至阿湖段。
線路名稱起止站里程(千米)車站(座)類型
連雲港市域S1線(市郊鐵路線)
桃林站 - 連雲站
108
14
市域快軌
連雲港市域S1線支線
凌洲西路 - 徐圩站
33
5
市域快軌
連雲港市域S2線(縱貫線)
柘汪站 - 灌南站
126
17
市域快軌
連雲港市域S3線(臨連線)
界埃站 - 連雲港站
50.8
5
市域快軌
連雲港市域機場支線
董集站 - 連雲港花果山機場
-
2
市域快軌
參考資料
  • 規劃站點
連雲港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8-2030)骨幹公共運輸規劃圖連雲港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8-2030)骨幹公共運輸規劃圖
1號線:臨洪西路→連雲港站(換乘S1線、市郊鐵路線)→沈圩→解放路→郁洲路(換乘2號線)→巨龍路→市政府(換乘S2線)→高新區管委會凌州路→青峰路→聖湖路(換乘2號線)→體育中心→港城大道→鹽坨站(換乘市郊鐵路線)→猴嘴→昌圩湖→東方大道→開發區管委會→鹽池西路(換乘3號線、3號線延長線)→大港路→北崮山大道→金海大道→匯晶北路→匯海路→新光北路→鄭州路→海郡路→東哨→北崮山莊→國展中心→國際客運站→墟溝站(換乘市郊鐵路線)
2號線:西門路→秦東門大街→海寧西路→新孔路→海連路(換乘S1線)→蘇寧廣場→郁洲路(換乘1號線)→凌州廣場→萬達廣場→學院路→振華路→聖湖路(換乘1號線)→花果山景區
3號線:連雲港北站→高陳巔村→徐福路→文化路→園西路→懷仁路→青龍路→盛世路→濱海路→青口→三洋工區→金橋路→鹽池西路(換乘1號線、3號線延長線)
3號線延長線:鹽池西路(換乘1號線、3號線)→玉竹路→匯晶路→佟圩路→新光路→鹼廠南路→連雲港東站(換乘市郊鐵路線)→黃河路→中雲→仙霞山路→板橋→板橋工業園→徐圩新區客運站(換乘S2線)
S1線:連雲港站(換乘1號線、市郊鐵路線)→解放中路→海連路(換乘2號線)海寧路(換乘S2線)→孔望山路→迎賓大道→花果山機場
S2線:海寧路(換乘S1線)市政府(換乘1號線)→雲台農場→東辛農場→徐圩新區客運站(換乘3號線延長線)→合作路→徐圩大道→徐圩新區管委會

連雲港發展軌道交通的必要性

隨著連雲港市經濟的增長、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有越來越多的小汽車走進家庭。但是從目前全國各大城市交通擁堵日趨嚴重的情況可以看出,將來僅僅靠道路交通設施的不斷建設難以滿足巨大的交通需求。而建設軌道交通是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主要出路之一。
連雲港市市域鐵路規劃示意圖連雲港市市域鐵路規劃示意圖
連雲港作為重要的大型港口城市,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相當重要的。建設軌道交通符合連雲港成為一個綠色集約城市的要求。對照國家制定的快速軌道交通建設標準,連雲港市遠期的城市規模和經濟水平能夠到達建設軌道交通的條件。
軌道交通是連雲港客運交通系統骨幹部分。軌道交通將引導海濱新區和南翼開發,促進城市傳統功能向新區拓展、轉移。遠期軌道交通承擔連雲港市30%~50%的公交客運量,“一心三極”之間實現有軌交通,市區範圍內實現利用軌道30分鐘可達核心區。
  • 以輕軌方式為主
根據國內外經驗情況,捷運負荷強度大部分在2.0-4.0萬之間(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的軌道交通規劃,選擇的平均線路負荷強度在3.5-4.0萬以上),輕軌的客流強度大概為捷運的一半左右。結合連雲港市的交通狀況,預測遠期建設的軌道交通以輕軌方式為主,客流強度為1.1~1.8萬人次/公里,因此預測遠期連雲港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模需達到100-140公里。

連雲港市郊鐵路規劃

連雲港市郊列車項目為隴海鐵路連雲至連雲港段,線路全長34.1公里,沿線設連雲港、鹽坨、連雲港東、墟溝、連雲共5個車站,平均站間距離8.8公里。項目總投資概算6.1億元。
其中,連雲港至連雲港東線路速度100公里/小時、連雲港東至墟溝段線路速度80公里/小時。連雲港至連雲段站站停列車旅行時間約36分鐘,時間優勢明顯。運營管理維持既有上海鐵路局代管,採用獨立檢售票系統,與市民卡通用。遠期隨著城市發展和新浦支線貨場搬遷,預留虎山站、北固山站,新浦支線改造為市郊鐵路線設凌洲廣場站。
市郊列車客流主要有高鐵接駁客流、通勤、探親、購物客流和旅遊客流構成,利用隴海線開市郊車初、近、遠期承擔客流量估算分別為329萬人、514萬人和818萬人。其中高鐵換乘接駁客流預測初、近、遠期承擔高鐵換乘接駁客流分別為80萬人、130萬人、215萬人。通勤客流預測初、近、遠期本項目承擔的通勤客流分別為116萬人、173萬人、261萬人。旅遊客流預測初、近、遠期本項目承擔的旅遊客流分別為100萬人、150萬人、226萬人。其他出行客流初、近、遠期分別為149萬人、234萬人、377萬人。
結合客流預測,市郊列車運輸組織計畫全日運營16小時(6:00至22:00),初期15對、近期17對,遠期23對;高峰小時(早晚峰)初、近、遠期分別為2對、2對、3對。

連雲港公共運輸發展模式

  • 港城公交發展基本模式
以城市軌道交通(捷運、輕軌)、中運量公交(BRT、新交通等)相互配合,共同承擔公共運輸骨架,以常規公交為主體,輔以重要樞紐間快速直達班線的模式。
  • 市區公交系統構成
建成以城市軌道及中運量公交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計程車、網約車、社區巴士及公共腳踏車交通為輔助,多種公共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多層次、多樣化公共運輸系統。
強化與步行、腳踏車銜接,完善接駁設施,將慢行交通作為公共運輸的延伸,統一考慮,系統整合。

連雲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

  • 規劃目標
合理界定軌道線網發展規模,最佳化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方案,為連雲港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提供建議,為城市TOD開發提供指引和用地控制。
  • 布局思路
繼承:儘可能繼承既有規劃線網,減少對既有城市布局的影響;
支撐:支撐城市開發,引領城市拓展;
中心:貫穿城市中心,支撐城市中心體系;
樞紐:錨固樞紐,加快對外客流集散;
覆蓋:覆蓋儘可能多的生活、商業、辦公用地。
  • 軌道模式選擇
連雲港市城市軌道系統以輕軌為主,局部預留捷運的建設條件,建設時機成熟時可進一步研究確定。
  • 線網規模測算
連雲港市城市軌道線網最佳規模為110-150公里,並宜控制在200公里以內,其中規劃期控制在100-130公里。

中運量系統規劃

  • 功能定位
連雲港市城市軌道建成前,以中運量公交承擔城市公交主骨架功能,同時承擔城市軌道交通客流培育功能;城市軌道建成後,中運量系統作為軌道交通的延伸與補充,覆蓋次級客流走廊,彌補軌道服務空白。
  • 與城市軌道交通的關係
1、運能補充: 中運量公交與城市軌道平行布置,走次級客流走廊或分擔主客流走廊的部分客流,填補城市軌道交通覆蓋的不足。
2、服務延伸:城市軌道運能大,建設成本高,不宜直達城區外圍,通過中運量公交系統銜接,通過換乘實現與核心區的聯繫。
3、客流培育:先建設低成本中運量公交,引導城市開發,承擔早期的客流培育功能。
  • 規模測算
遠期軌道建成後,城市軌道和中運量公交共同承擔城市公交骨架功能,考慮到中運量系統建設彈性,按照300萬常住人口進行測算,中運量公交線網合理規模為110-220k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