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山水資源,綠地資源,人口,政治,經濟,概述,服務業,旅遊業,三重一大,招商引資,園區經濟,交通,社會,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科技事業,社會保障,城市建設,生態環境,旅遊,榮譽,
歷史沿革
公元1374年(明太祖洪武七年),徐州的鼓樓遺址在鼓城路北段,為當時知州高玉琳所建。
明英宗天順元年又由當時的知州宋城改建成大樓,至神宗萬曆知州劉順元又重修。
天啟四年,因黃河決口,州城被水淹沒,鼓樓毀於洪水。
明嘉靖二十二年又由王重賢重建,後再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又在原址依照舊觀復建,樓基下用大磚砌成,形如城門,過往行人車馬均得從門洞穿過。據記載,當時門洞四周出廈,起脊排角,雄偉壯觀。並在南面匾額上書有“中樞巨鎮”,彰顯徐州為“五省通衢”的盛名。北面匾額上“大觀至上”說明景觀獨秀。
1937年,抗日戰爭以前,樓上還設有圖書館,供人遊覽閱讀,後毀於暴風雨。因年久失修。
1952年又遇暴風雨災害,後樓毀塌方,成為危樓而被拆除,從此不復存在。當時緊鄰鼓樓的是蘇姑墓,即在原市機關北大院內,現為鼓城路一號,墓高一米有餘,據區志記載:“在州廨內,相傳蘇軾守徐州時,葬幼女於此。她曾捨身跳水,拯救徐州百姓,為世人所敬仰。”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松江府水利通判董宏署執政,修亭覆蓋,墓門復勒石碣。
康熙五十八年,由知州姜焯重修,乾隆年間又由知府石傑再修,後人於墓前顯像以禮。現雖譽滿彭城,但遺蹟無存。徐州鼓樓區因境內有鼓樓而得名,為徐州市的中心城區,也是市區最古老的城區。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徐州後,建立了日偽政權,那時,徐州劃為4個行政區,今徐州鼓樓區即當時的第一區。1946年廢除鄉鎮建制時,曾又將徐州劃為5個區。
1948年12月徐州解放後,仍維持原來的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區的名稱一直沿用到1955年。後因境內有古代建築鼓樓,經上級批准,將第一區更名為徐州鼓樓區。
1966年,在“
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舊為名,將徐州鼓樓區改名為延安區。
1980年又恢復徐州鼓樓區的名稱。
行政區劃
徐州鼓樓區現轄琵琶、黃樓、環城、豐財、牌樓、銅沛、九里、金山橋、東環9個街道辦事處,其中金山橋、東環街道辦事處由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牌樓街道九龍湖路。
位於徐州鼓樓區北部,面積17.7平方千米,人口19959人,轄琵琶、萬寨、李沃、台子、殷莊、八里、濱河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殷莊路。
位於徐州鼓樓區南部,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42891人。轄永康、華聯、萬通、白雲、紅杉樹、彭校、慶北、大壩頭8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河清路64號。
位於徐州市區東北部,東鄰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南依三環東路,西與環城街道隔復興北路相望,北接琵琶街道。面積9.7平方千米,人口65223人,轄怡園亭、三角線、二壩北、二七、二九、徐鋼、下淀、瓦房、白雲山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下淀路8巷16號。
位於徐州市區東北部,徐州鼓樓區中心地帶。東起復興北路,西至中山北路、徐運新河,南達二環北路,北抵奔騰大道。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57066人,轄環城、閘口、煤港、堤北、建西、蘇電、朱莊、雙惠、華康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復興北路延長段183號。
位於徐州市區西北部、徐州鼓樓區南部,徐州鼓樓區委區政府駐地。東起中山北路、徐運新河,西至機場路,南達二環北路,北抵九里山南。面積4.45平方千米,人口27230人,轄馬場、綠健、華廈、鼓樓花園、水雲間5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中山北路338號。
位於徐州市城區中北部,東起中山北路,西至西三環路,南起故黃河,北至九里山。面積6平方千米,人口36743人,轄西閣、道北、銅建、沈場、機場、花園、沈苑、民馨園8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王家店後巷9號。
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23708人,轄平山口、孤山北、美爾3個社區,九里、孤山、李屯、天齊、劉樓5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孤山村。
地理位置
徐州鼓樓區位於徐州市區北半部,南臨市區中心,北至京杭大運河,東枕京滬鐵路,西接泉山區蘇山街道辦事處,坐擁徐州最繁華的彭城廣場、淮海廣場兩大中心商圈和全市重點規劃的徐州中國八里國際家居交易博覽中心。
自然資源
山水資源
徐州鼓樓區內有九里山、霸王山、琵琶山等8座山巒綿延相連,大運河、古黃河、丁萬河等5條河流縈繞相伴,主城區80%的地表水系集中在鼓樓,山水相依、水清岸綠已成為鼓樓鮮明的特徵。
綠地資源
截至2015年底,先後建成了龜山景區、徐州市防災公園、徐運新河、荊馬河帶狀公園、丁萬河沿線景觀、楚園等公園遊園。新建黃河北路綠地、煤港路綠地、祥和路街頭綠地、祥和公園、下淀路街頭綠地、潤和園街頭綠地10餘個。
人口
2015年,徐州鼓樓區總人口38萬人。
政治
本表格數據來自徐州市徐州鼓樓區人民政府網站,截至日為2016年5月2日。
經濟
概述
2017年,徐州鼓樓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51億元,增長8%,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72億元、同口徑增長1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44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1億元、增長7%。
服務業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實施重大產業項目110項,完成投資652.8億元。中央商圈總投資60億元、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的蘇寧廣場全面封頂,成為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的城市地標;淮海商圈總投資46億元、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的和信廣場一期開業;鼓樓核心商圈總投資30億元、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的鼓樓廣場完成商業基礎工程。投資12億元、占地700畝的中巴商貿合作淮海國際(智慧)物流園項目列入省、市“一帶一路”規劃;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的新物資市場一期竣工。“十二五”期間全區物流交易額721億元,年均增長23%。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創意68被評為
徐州市唯一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龜山景區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淮海經濟區首個民間博物館——龜山民博館開館。
2015年,徐州鼓樓區首家跨境電商孵化基地掛牌運行,創客邦孵化器順利落戶,大學生創業園入園企業累計60家,免費電子商務培訓1.2萬人次。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商務樓宇達到39座,其中納稅超千萬元樓宇5座,在建商辦樓宇100萬平方米。2015年,3.2萬平方米的睿商·龍湖現代商務產業園一期開園,全年新增樓宇企業442家、利用樓宇面積6.6萬平方米。
2015年,徐州鼓樓區的百度糯米、美團、58同城、寬窄坊、中國勞保網、盛凡科技等電商平台、企業先後落戶,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網路交易“徐州館”相繼建成,鼓樓區涉網企業5000餘家。2015年,徐州鼓樓區網路零售市場交易額50.6億元、增長32%。
旅遊業
2015年,徐州鼓樓區爭取到各類產業引導資金總計440萬元。龜山民博文化園18個單體博物館已全部主體封頂,遊客服務中心完成主體封頂;龜山探梅園完成了景觀提升改造;丁萬河水利風景區榮膺第十五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全年預計接待遊客超3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超4億元。
三重一大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累計實施“三重一大”743項,總投資30億元、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的萬科一期全面竣工,總投資10.8億元、淮海經濟區面積最大的八里家居中心1號館開業運營,總投資14億元、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的好得家商城一期竣工,匯鄰灣廣場打造成為中國第二個社區商業試點項目。
招商引資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開展大型招商活動88次,協定引資438.1億元,蘇寧、萬科、月星、百度、阿里、騰訊、新加坡林增等30餘家國內外品牌企業先後來區投資興業,累計實際到帳註冊外資2.7億美元、自營出口5億美元,分別為“十一五”時期的3.3倍和1.8倍。2015年,吸引“555”等品牌客商來區考察170批次,成功舉辦城市地產、現代物流、網際網路經濟等專題招商會,與蘇寧集團簽訂電子商務發展、生態旅遊新城建設等7個方面的戰略合作協定,天裕集團與廈門大學共建了研發中心和院士工作站。
園區經濟
2015年,徐州鼓樓區省、市級服務業集聚區達10家,比“十一五”末增加4家。
金駒物流園交易額160億元、增長35%。開園僅兩年的
淮海文化科技產業園營業收入5.5億元。龜山民博文化園5萬平方米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和18個單體博物館主體封頂,香山物流園3萬噸冷庫一期試運營。淮海文化科技產業園先後榮獲省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省大學科技園等12項榮譽稱號,創意68、龜山景區提升改造工程分別榮獲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創新創意獎、創新實踐獎。
交通
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鼓樓區內交匯,中心區距繞城高速10分鐘車程、距徐州觀音機場30分鐘路程,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轄區內有中國第二大鐵路編組站(
徐州北站)、京杭大運河沿線第一大港、5條鐵路專用線,是市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匯聚中心。
社會
教育事業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新建改建中國小、幼稚園20所,加固校舍7.2萬平方米,創成省教育現代化學校21所、省優質幼稚園14所。
醫療衛生
2015年,徐州鼓樓區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提檔升級,設定家庭病床510張,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67.9%。
科技事業
2015年,徐州鼓樓區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5家,高新技術產值實現13億元,投資8000萬元、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的徐州龜山民博館開館迎賓,成為徐州文化旅遊的新地標。
2015年,徐州鼓樓區組織轄區10餘家企業與
中國礦業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建立了22個校企聯盟。
2015年,徐州鼓樓區在徐州市率先制定發展電子商務的政策意見,設立扶持基金1000萬元,培訓經費100萬元;全市首屆電子商務論壇成功舉辦,全市首家社區電子商務平台寬窄坊上線運營,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區域中心及金駒鋼網等電商平台、企業增至260餘家,形成中心商圈電商群、物流園區電商群和淮海文化科技產業園的“兩群一園”發展格局。全年網路零售市場交易額30億元、增長36%。
社會保障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累計投入5.2億元、實施民生實事287件,整治老舊小區58個,改造小街巷37條,新建改造街坊中心、農貿市場11個,惠及居民7萬餘戶,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9萬人,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涉農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2010年的1.6倍和1.8倍。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社保卡採集人數18萬,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558元。五年來,累計發放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4720.4萬元,傷殘撫恤金和義務兵家庭優待金3000萬元,殘疾人幫扶救助金1355.2萬元,棚戶區遷居助困基金3509萬元,惠農補貼520.4萬元;建成定銷房6處126萬平方米,安置居民1.2萬餘戶。
城市建設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累計實施城建重點工程240項,完成投資451.4億元,2012至2014年連續三年在全市考核中位居第一。道路交通實現跨越,五年新建、改造道路39條。建成公交場站3個,新開通和延長公交線路5條,投放公共腳踏車4135輛。五年棚戶區啟動改造40處、完成徵收315.7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5638戶。其中,2015年,完成徵收101萬平方米。累計收儲土地7393畝,掛牌上市4810畝。
生態環境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累計搬遷關閉煤沙堆場14個,燃煤鍋爐關閉改燃67個,PM2.5濃度累計下降12.9%。新建改造街頭綠地26個,建成植物園、楚園、城北休閒公園等一批精品園林,其中超300畝的大公園7個。
十二五期間,徐州鼓樓區累計新增綠地26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3.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2010年不足5平方米提升到13.5平方米。累計投入近10億元,“九河兩湖”水系全面貫通,8條黑臭河道完成治理,投資4億元的丁萬河創成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旅遊
彭祖樓:原遺址在統一街北首。當時流傳的“進了徐州城,名勝說不完,五樓二觀八大寺,七十二庵布其中”的歌謠中五樓即彭祖樓、霸王樓、燕子樓、奎樓、黃樓,其中彭祖樓居首,它和霸王樓、黃樓三樓都在徐州鼓樓區境內。另有經於原統一街北首,與彭祖宅相對,為祭祀彭祖的祠堂,後門上僅有“彭祖祠”三字。
彭祖井:在彭祖宅院內,相傳井水有鹹味,後僅存一石上刻“彭祖井”三字,已移至市博物館內。
子房山:被列為徐州四大名山(
雲龍山、
戶部山、
九里山)之一,原名雞鳴山,位於隴海鐵路交匯的東部。
黃樓:黃樓始建於宋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78年),直到金代末年,黃樓仍在東門的城牆上,而後移到地面,清代多次重修。1985年,市有關部門規劃重建黃樓。1988年重建的黃樓,在慶雲橋東側舊黃河南岸的河濱公園上。黃樓為徐州古代五大名樓之一。“黃樓賞月”為徐州八景之一。
鐵牛:與黃樓為鄰,原鐵牛在徐州舊城北門外,牌樓東北角,故黃河南側的堤壩上。其左腹有銘詞和年代,為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建造,重2000餘斤,身長6尺,高3尺,頭朝西北,尾向東南,身型矯健,表現出我國清代鑄鐵藝術的精湛。遺憾的是鐵牛毀於“文化大革命”浩劫之中。1985年,由共青團市委號召全體團員、青年們蒐集廢鐵,重鑄鐵牛。於同年12月將新鑄的鐵牛,置於中山北路慶雲橋東側,故黃河南岸的堤壩上。
迎春橋:橋頭有銅牛,它雄姿勃勃、昂首挺立。
牌樓遺址:在原統一街北面,舊徐州城北方——武寧門外的土城牆上,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牌樓為木質結構牌坊建築,朱紅圓柱,懸有橫額,向北面對黃河橫額為“大河前橫”,南面書有“五省通衢”。辛亥革命後,為便於交通,在牌樓東西兩側開建道路,樓建於台基上,台高2.15米,周長37米,有台級16級,供遊人登高遠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曾兩次重修,後於1964年拆除。
榮譽
徐州鼓樓區獲得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示範區、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區、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六次蟬聯江蘇省雙擁模範區,社會治安安徐州鼓樓區,江蘇省素質教育試驗區、江蘇省科技進步先進區、江蘇省社區教育示範區、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江蘇省人口與計畫生育示範區、江蘇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區、江蘇省社區殘疾人工作示範區、江蘇省智慧財產權保護試點區、法治江蘇合格區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