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
明代後期,河南
巡撫認為
鐘樓、
鼓樓妨礙了
巡撫衙門的風水,下令將鐘、鼓二樓上的鐘與鼓互相調換,將鐘樓改為鼓樓,鼓樓改為鐘樓。
在卸鐘進行互換過程中鐘紐斷了,鐘從樓上掉下來,摔個粉碎。後來將碎鐵片熔化後重新鑄了新鐘,但新鐘發音遠不如老鐘響亮。 巡撫十分氣惱,但也無可奈何,只好作罷,但從此對鐘樓不管不問,任其破損、坍塌也不加修繕。
鐘樓存在的時候,那個地方叫鐘樓口,鐘樓拆掉以後,其處叫“拆樓口”(諧音錯叫為“車路口”)。
開封鼓樓一直保存了下來,但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時毀於戰火,只剩下了一個基台,1976年,這棟在歷次的戰火、洪水甚至
文化大革命革中屹立不倒的建築,最終不幸被拆除。
文人描述
清人馮應泰寫的七言律詩《登鼓樓》:“危樓高矗壯天中,極目新城百尺雄。梁園繁華歸逝水,宋家議論散秋風。地鐘嵩岳千層翠,險亘
黃河萬古虹。興廢不堪登眺感,疏砧又動夕陽紅。”“詩情”和“實情”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這裡原來並不是廣場,而是聳立著一座高大的建築物——
鼓樓。據《開封勝跡志》記載,城內原有鐘、鼓二樓,東西相望,以報昏曉,相傳為宋太祖創建。在很久以前,宋代鐘、鼓二樓早已不復存在。到了明初,在宋代鐘、鼓二樓遺址上又建起了鐘、鼓二樓,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
歷次修繕
據王宴春先生考證,開封鼓樓建於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由河南
都司都指揮。
使
徐司馬所築,後傾損失修,至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修,因時遇久雨成災未竣。明天順五年(1461年)再修,又因黃河決口停工。當時謠傳修
鼓樓有水災之患,所以鼓樓日久不修破廢,時人稱“破鼓樓”。
明嘉靖六年(1527年),
鎮守太監呂憲力排眾議,毅然重修,結果平安無事。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
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第三次攻打開封,明統治者以水代兵解圍,洪水將存在了一個多世紀的鼓樓淹廢。
清康熙元年(1662年),鼓樓又進行復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河南
巡撫閻興邦又組織重修,時至6個月竣工,但後又遭損壞。
鼓樓台基高5米,台基中間磚砌瓮門,瓮門縱貫大街,門下東西通車行人。台基北,有關帝廟一座,穿廟出向上有門,門內作磚鋪階,人可循階而上。台基上,建有兩層樓,東西面闊各大間,上層四周布遊廊欄桿。東西檐下各懸巨匾一塊,西檐下額題“聲震天中”,東檐下額題“無遠弗屆”。樓上南間架有牛皮巨鼓一面,直徑約1米,聲音深沉渾厚,能傳數十里。
辛亥革命後,鼓樓北隅建天中飯莊一座,天中飯莊與鼓樓間架有天橋,可相互通行取樂。1928年,馮玉祥二次主豫時,將第一層樓改為“中山圖書館”,上層改為“消防隊”和“新聞聯合會”,四外走廊作為火警瞭望台。樓頂中央增建一尖塔式四方樓,四面裝有巨型自動鐘,
為全市報時之用。台基上西南懸掛一口火災報警大鐵鐘,據說此鐘是從曹門外“
十方院”移來的。1930年前後,一樓“中山圖書館”又改為“通俗圖書館”。1948年開封第一次解放時,台基上兩層樓為炮火所焚,僅剩下一座台基。
新中國成立後,開封多次對台基加以整修,作為節日檢閱觀禮台和全市廣播宣傳中心。1976年11月,將
鼓樓台基拆除闢為廣場。從此,鼓樓在開封消失了。
絕筆之謎
原鼓樓上懸掛的“聲震天中”和“無遠弗屆”8個大字,每字約1米見方,皆為
楷書,甚見筆力。其中,“聲震天中”4個大字,更為海內外書法家所稱讚,與
鼓樓同享有盛名。數百年來,凡文人墨客來汴者無不到此大飽眼福,但是“聲震天中”這被譽為書法絕筆的4個大字究竟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卻一直眾說紛紜,是古城開封一個不大不小的“懸案”。
“聲震天中”匾額上落有題款,上款為“皇清康熙廿八年歲次
己巳季春吉日”,下款書“巡撫河南等處地方
提督軍務兼理河南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宣鎮
閻興邦立”。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開封全城覆沒在
黃河水之中,鼓樓傾圮殆盡,僅存舊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河南巡撫閻興邦組織重修,匾額上的題款只能說明重修之事,而絕非能說明“聲震天中”是閻所書。
由於匾額上未署何人所書,自然就引出了許多傳說。按常人的邏輯,這些傳說又多在非名人身上打轉轉,因為人們猜測如果是名人所題,自然是要落上大名的。早年傳說這“聲震天中”4個驚人之筆的大字出自一獄吏之手,此人因傾盡心力,書後累病而亡。到20世紀30年代又有新的傳說,傳說劉峙主豫時期,僚下秘書寫一筆好字,因吸毒被監禁。秘書深知主子沽名釣譽,要求與主子單獨談話。秘書說:吾寫“聲震天中”4字能超過鼓樓上4字,以主席名字落款。劉峙默認,在秘書書後派人深夜將原匾額換下。後來,那個秘書羞慚自己的字不能上高,又將原匾額換上。到20世紀50年代,李村人先生著《開封名勝古蹟散記》時,說這4字是
杞縣秀才孟鼎所書。20世紀80年代初,據書法名人靳選先生說:這幾字相傳是其祖上靳標崧所書。據孔憲易老先生說:這4字出於邑人
袁舜裔之手,乾隆遊河南來開封,曾看此匾額,並說在縣誌上有記載。
原
鼓樓上方巨匾“聲震天中”出自誰手及其下落,一直眾說紛紜,成一“懸案”。直到近幾年才有了答案。據說,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修繕鼓樓時,將“聲震天中”匾卸下,其字氣勢雄渾,結構神韻俱佳,歷來使書人讚嘆,令開封人自豪。當時,許多人圍觀欣賞,有人請北書店街的中原照相館照了一張像片,兩天之後
牌匾又裝回到鼓樓上。後來,
鼓樓及牌匾均毀於戰火,這唯一留下來的一張底片保存在蒿國全先生的家裡。多年來,蒿先生精心珍存,每當有愛好書法的朋友到家中玩時,也只是讓他們看一看底片,從未洗印。現在,這唯一的底片已由蒿先生專程捐給
中國翰園。公濤先生親自指定沖洗、放大、鐫刻成碑,立於中國翰園之中,使“聲震天中”重放異彩。
尋找鐘樓
開封人對
鼓樓比較熟悉,但對
鐘樓卻較為陌生,因鐘樓拆毀已有300多年了。開封鐘樓哪裡去了?鐘樓是怎樣“銷聲匿跡”的呢?
開封的鐘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鼓樓晚建1年。作為報時的公共設施,鐘樓一般都建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而當時開封城的鐘樓、鼓樓位置與古制卻相反,鼓樓建在城池中心,鐘樓卻建在偏側。據說當時的河南某巡撫因患病,懷疑自己的病因是鐘樓所處的風水地勢所引起的,故此,他下令將鐘樓、鼓樓對換,以後鼓樓便位於城中心,鐘樓則偏於西側。後來,開封鐘樓哪裡去了?在過去的歲月里曾有不少的傳說。其中一種傳說是:晚清時期,有一巡撫到開封任職,上任後卻不理政事,經常和一幫人通宵達旦地尋歡作樂。早上,洪亮的鐘聲經常驚醒剛入睡的巡撫大人。他大為惱火,叫來師爺下令道,以後早上不準再撞鐘。師爺為難地說:“晨鐘暮鼓這是開封城多年的規矩,不好改呀。”“不好改,惹我惱了,把鐘樓給拆了。”師爺不愧為高參,馬上順著說:“想拆鐘樓好辦,但要叫眾百姓心服、口服,並贊成擁護。”師爺說著便獻上妙計。
兩天后,巡撫大人召見城內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們,他講道,最近,有人報告說鐘樓年久失修,恐怕雨季到來下雨倒塌,傷及路人,特暫時關閉鐘樓,拆掉重建,不知眾位意見如何?
老人們聽後道,感謝大人為民著想,為地方造福,但是拆
鐘樓再重修,銀兩齣自何處?巡撫道,國庫存銀不多,但可拿出一些,本人俸祿全部獻出,也望全城父老捐助一點。眾老聽完後深受感動,齊聲說,大人為百姓造福,我們贊成,不足銀兩,由全城百姓募捐。
不久,開始拆鐘樓,建著慢拆時快,只幾天,開封城中的鐘樓就被拆除了。以後,官府年年催要捐助修鐘樓的銀兩,但只見收錢卻不見鐘樓動工的跡象。不久,該巡撫升遷到外省,帶著眾百姓捐助的銀子,溜之乎也。古城眾百姓得知後,痛恨萬分,便將鐘樓拆除後的遺址叫為“拆樓口”,以後時間長了,訛傳為“車路口”(在今省府西街勝利市場一帶)。
鐘樓拆除的情況據有關史料記載是: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黃河決口,洪水淹城後,
鐘樓台基被淤於地下一部分,樓也大損。待到康熙十年(1671年),巡撫郎廷相看鐘樓損壞,樓下門洞也無法通行,下令將鐘樓拆除,所得建築材料全部搬運到
大相國寺,用於
藏經樓的修建。從此,鐘樓從古城消失了。
重建鼓樓
2011年3月,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晉升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鼓樓復建被列入2012年開封市十大重點旅遊項目工程。
鼓樓復建設計理念有三點:一是在尊重清光緒七年(1881年)所修建鼓樓的基礎上,適當將基台尺寸放大(原尺寸:24米×19米;現尺寸:32米×27米),以體現新建
鼓樓的宏偉氣勢;二是新建鼓樓中心軸位置保持與鼓樓街、寺后街中心對直;三是方便鼓樓周邊通行。目前,鼓樓復建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論證,即將對社會公布。
2013年10月16日,開封鼓樓重建工程圓滿結束,鼓樓重新屹立在開封這片古老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