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文學,書畫,金陵畫派,新金陵畫派,語言,晉朝之前,南朝至隋,唐朝至元,明至清初,清中至民初,民國初年,曲藝,南京白局,南京白話,南京評話,陽腔目連戲,音樂,茉莉花,留左吹打,高淳民歌,工藝,南京雲錦,南京剪紙,金陵金箔,金陵摺扇,仿古牙雕,南京木雕,金陵竹刻,舞蹈,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民俗,菜系,民謠,名人,文化特點,
簡介
東晉至南朝的300年不僅使得長江流域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經濟的重心,也在中原主流文化與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金陵文化,其顯性特徵是南北交匯、兼容並蓄、開放包容,可謂獨樹一幟。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國文化,而這三大塊歷史文化又可統屬於“都城文化”。但是主流的都城文化並不排斥其他文化,如盛極一時的秦淮文化,不僅反映了紅粉文化、市井風情,而且還包含了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在秦淮河上,朱自清、俞平伯曾同時泛舟又同時寫下了題同內容不同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散文名篇。
文學
南京是六朝文學的中心。東晉永明八年(公元409年),詩人謝朓的《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反映六朝時期金陵帝都的富麗繁華和心繫功名的進取精神。昭明太子在此編選《文選》,劉勰在此寫《文心雕龍》……一些學者認為,六朝時期的文學傳統為南京留下了“古典的金粉,魅惑的色澤,散淡而瀟灑,風流而靡弱”的氣息,使南京成為今日研究六朝文學的首選之地。
唐代,南京作為一座荒廢的前朝都城,仍舊吸引了眾多的詩人墨客流連此地,感嘆世間的變化。眾多文人騷客之中,李白對南京感情尤甚。李白曾寓居各地,在金陵停留的時間最長,其所作詩歌關於南京的近200首,題目包含“金陵”的就不下20首,其中著名的詩歌有《長干行》、《登金陵鳳凰台》、《金陵酒肆留別》。安史之亂後,李白還建議遷都金陵,寫下了《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此時,金陵懷古詩成為唐代詩作的一大體裁,如詩人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詩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及《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杜牧的《泊秦淮》中則有“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之著名詩句。詩人王昌齡也曾在南京擔任江寧丞,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
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稱“秦淮寓客”,在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緻入微的描寫,如:“城裡一道河,東水關到西水關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絕。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淒清委婉,動人心魄。兩邊河房裡住家的女郎,穿了輕紗衣服,頭上簪了茉莉花,一齊捲起湘簾,憑欄靜聽。所以燈船鼓聲一響,兩邊簾卷窗開,河房裡焚的龍涎、沉香一齊噴出來,和河裡的月色煙光合成一片,望著如閬苑仙人,瑤官仙女。”甚至感嘆南京街頭的販夫走卒都散發出不可理喻的文化氣息(“六朝煙水氣”),忙完活,還要“到永寧泉吃一壺水,回來再到雨花台看看日照”。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出生在南京,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沒後才全家遷回北京,而《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也命名為“金陵十二釵”。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則是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為背景,描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八艷之一、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選擇定居南京,在城西構築隨園。
民國初年的1923年8月22日,朱自清和俞平伯都以南京秦淮河為題,寫作了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1930年代,賽珍珠也是在南京住所中完成了讓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大地》。現代南京仍是一個文學創作較為活躍的城市之一,擁有葉兆言、蘇童等一批知名作家。
書畫
現代書畫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畫家、書法家被稱為金陵十二家,包括傅抱石、劉海粟、陳之佛、錢松岩、亞明、宋文治、魏紫熙、陳大羽等。20世紀中後期,南京還出現了“新金陵花鳥派”的金陵四傑——李味青、趙良翰、韓少嬰、張正吟。
金陵畫派
金陵畫派是明末清初活躍於南京地區的藝術流派,以龔賢為首。據畫史載,一般公認者有龔賢、樊圻、蔡澤、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謝蓀、胡慥、陳卓等人。多以江南山水為表現內容。其作大多雄偉而秀麗,很具江南山水特色。金陵畫派中的個人畫風相距甚遠。
金陵八家
詳見詞條: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是指:龔賢、樊圻、吳宏、鄒喆、謝蓀、葉欣、高岑、胡慥八人,他們活動於明晚清興,清初金陵地區的畫家主要以金陵八家為主。其實在“八家”之外,當時金陵地區的畫家還有陳卓、陸日為、武丹、陳舒等,他們或多或少地也都受金陵畫風的影響或者本身就是倡導之人。他們在清初畫壇上是獨立於“四王”正統畫派之外的一個獨立創作群體,在創作技法和創作理念上較之前代都有著很大的突破,形成了嶄新的風貌,後世稱之為“金陵畫派”,為了區分於現代以傅抱石、錢松岩等領銜的“金陵畫派”,我們多稱之為老“金陵畫派”。
新金陵畫派
改革開放以來,“新金陵畫派”的傳人不斷湧現,喻繼高、范保文、盧星堂、華拓、楊文龍、葉維、朱葵、蓋茂森、賀成、趙文元等畫家是當今江蘇中國畫壇頗具實力的著名畫家,他們風格各異、並富有新意的藝術成果,代表了當今“新金陵畫派”傳人的秉承實力和藝術水平。
語言
南京話(Nankinese),又稱南京官話,南京官話特指曾作為中國官方語言的以南京語音為標準的國音。現代南京話主要通行於南京市主城6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的北部、句容市的全境,使用人數約1600萬人。
南京話在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官方語言,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統嫡傳的身份被確立為中國漢語的標準音,並深遠地影響到直至今天的中國語言形態。加之六朝以來漢人文化上的優越意識,清代中葉之前歷朝的中國官方標準語均以南京官話為標準。
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所傳授、使用的中國語也是南京官話。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中國話,當時傳教士麥嘉湖稱官話以“南京腔為各腔主腦”,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長久以來,南京話以其清雅流暢、抑揚頓挫的特點以及獨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晉朝之前
形成期
南京早期屬於吳地,本土語音本為已經初步漢化的中古吳語,在晉朝以前是地地道道的吳語區。吳語,是周朝吳王泰伯遷吳的時候,吳國貴族講的語言,與當地尚未屬於漢族的越族居民的語言,逐漸融合產生的。南京話在泰伯奔吳後的1000多年裡,只有很少的變化。但是到了晉朝五胡亂華後,晉朝的京師南遷,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南京成為中華文化的中心,南京話開始了大規模發展的歷史,在歷代的變遷中演化。
南朝至隋
輝煌期
唐朝至元
第一次休整期
唐著《唐韻》,沿襲隋《切韻》,仍以金陵士音為重;宋編《廣韻》,襲隋唐切韻、唐韻。唐朝建立之後的700年前,南京雖由於城市地位的降低,影響力不及從前,但金陵士音依然為中國官方語言。同時,南京話在這700年間,一直在慢慢發展變化。
明至清初
復興期
明代建都南京,帶來了大量的江淮地區的人口,朱元璋帶了20萬淮人定居南京,到了明永樂年間,當時居住在南京的40多萬居民中幾乎有一半的人口,是從外地徵調或強制遷來的。這對南京方言無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來的南京話與江淮話融合,並確立為國家官話標準語的基礎音系,這就是通行中國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話。
明代以古中原雅音為正,鑒於中原地區於金、元二朝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數民族,遂以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來的南京音為基礎音系確立標準國語,並確立為國家官話標準語的基礎音系,這便是通行中國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話。明、清時代因作為漢語正音,南京話相對比較穩定。
清中至民初
第二次休整期
1728年雍正皇帝下令將官話改為北京官話後,確立以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南京官話才結束了作為中央政府官方用語的使命。南京話進入了第二次休整期,雖已不是官方標準語,但影響力依然很大。即便到了清末,南京話依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當時有“申話不如京話好,南京白話更堪嘉”的美譽,而直到清末和民國初年的時候,北京官話的影響才逐漸超過南京官話。清末漢語拼音的創製者盧戇章,仍然倡議以南京話為“各省之正音”。
1892年,為解決漢字無法拼讀的困難,廈門人盧戇章出版切音字專著《一目了然初階》,創製第一套漢語拼音字母方案,第一次提出了“語言統一”,主張以南京官話為漢語標準音。
民國初年
短暫的復興期
1913年(民國二年),新建立的民國政府制定的老國音雖以北京音為主,但為了兼顧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話的特徵,如有入聲等。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平翹、前後鼻、尖團區分、部分音調按照北京話,而部分韻母、入聲音調按照南京話,成為一個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複合國語。
1918年(民國七年),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牽合古今”為原則,包括保持入聲特徵,主要由北京官話和南京官話混合提取創造。南京大學(前身為國立東南大學與南京高師)教授張士一發表《國語統一問題》,其主張以北京話作為國語標準基礎的意見得到當時多數人支持。
曲藝
南京白局
南京白話
南京白話,民間曲藝。用南京方言說相聲,所以又名"南京相聲"。流行於南京及其毗鄰地區,相傳始於20世紀30年代。起初只是簡單模仿相聲,後來逐漸有所發展。相聲用第三人稱,南京白話則用第一人稱,演員便成為劇中人,所以演重於說。代表性曲目有《老相識》、《包您滿意》、《人情債》、《廟上風情》、《商業新風》等。現在常有"南京白話"節目在報刊、電台、電視台發表和播出,頗受讀者、聽眾和觀眾歡迎。
南京評話
南京評話,民間曲藝。南京有記載的評話歷史很長。明末著名評話藝術家柳敬亭曾長期寓居南京。"南京評話"又稱"講評詞"。相傳始於明末清初的"說善書",清末民初為鼎盛時期,流行於南京及其毗鄰地區,並曾流入南京。"南京評話"以長篇講史為主,主要劇目有《三國》、《隋唐》、《水滸》、《岳飛傳》等,"說""演"並重,常於書中穿插許多南京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名勝古蹟,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如今南京評話近年日漸衰落,但尚有專業演員堅持演出。
陽腔目連戲
相傳始於元代的高淳陽腔目連戲,是一個只演目連戲的獨特劇種。這個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從來沒有專業演員和職業戲班,所有演員和樂手,都是臨時集合的農民和工人。高淳陽腔目連戲劇目,包括《台城》、《九世圖》、《目連》,都是演目連的故事。《台城》演梁武帝故事,稱為"目連前傳",《九世圖》演目連九世輪迴故事,稱為"目連後傳",現在僅存三本《目連》劇本,其他均已散失。目連戲是表現人、神、鬼並演給人、神、鬼共看的一種宗教劇,又叫"太平戲"或"平安神戲"。高淳陽腔目連戲多在室外演出,演出前後及過程中穿插"祀神"、"驅鬼"等活動,是一種古老的戲劇形式,沒有嚴格的表演程式。
音樂
茉莉花
茉莉花是中國著名民歌,在國內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茉莉花》起源於南京六合,源自於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著名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彙編整理而成。
留左吹打
留左吹打樂發源於南京市六合區長蘆地區,它的產生和發展與古代屯兵駐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在民族打擊樂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軍風、民俗的歷史記憶,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
高淳民歌
工藝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製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至今已有近1600年歷史,因其色澤光麗燦爛,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濃縮了中國絲織技藝的精華,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璀璨結晶,它是在繼承歷代織錦的優秀傳統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代表了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雲錦用料考究,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多姿,集歷代絲織工藝之大成,又融會了其他各種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峰狀態。
南京雲錦與成都蜀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列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成,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也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只有雲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老式提花木機織造。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是中國古老的織錦技藝最高水平的代表,於2006年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9年9月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8月《地理標誌產品雲錦》國家標準在南京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南京雲錦研究所被國家質檢總局核批為首批地理標誌使用企業,以及文化部批准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南京剪紙
南京剪紙是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據史書可考,明代已流傳民間。
舊時南京人婚嫁喜慶,多聘請藝人來家用大紅紙剪各式喜花,綴於箱、櫃、被、枕等嫁妝之上。其它如斗香花、鞋花、門箋等品種,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藝術特點為“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如喜花之類,大都在特定的花紋外廓內,圍繞主題,根據內容需要,填滿散花散葉,和諧地構成完整的圖案,顯得美滿充實,喜氣洋洋,含意豐富。南京剪紙除門箋是刀刻的,多數用剪刀剪成。藝人們以剪代筆,不需底稿,手隨心運,有如“一筆畫”,連綿不斷,一氣呵成。造型以弧線為主,流暢優美,柔中見剛,作品具有韻律感、節奏感和濃厚的裝飾趣味。
金陵金箔
南京有2500多年生產金箔歷史,集中著全國70%、世界60%的金箔生產量,是中國最大的真金箔生產基地、世界五大金箔生產中心之一。
當今我國許多著名寺廟及古建築上都運用了南京金箔。除在佛像、建築物、工藝品上貼飾金箔外,歷史上將金箔更多地製成金線用於皇家貴族的服飾上,金線和蠶絲織成綾錦稱為織金,即今南京雲錦的一種。金線與彩色絲絨合在一起進行刺繡的繡金即今寧波金銀彩繡。金箔貼花有今寧波朱金漆木雕。
2006年,“南京金箔鍛制技藝”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京金線金箔總廠為南京金箔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
金陵摺扇
普通的以竹為扇骨,高檔的以檀香、桃絲、烏木為扇骨。制骨有水磨和模雕兩種。水磨之骨,滑潤如玉,光可照人,裱扇之紙謂之蘇面,行銷極廣。
明初,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上皇位後,十分欣賞江南的許多民間工藝品。他發現摺扇舒展自如,靈巧美觀,攜帶方便,於是“命工如式為之”,下詔令宮內工匠制扇,並吸取外來工藝進行製作。從此,竹摺扇“自內傳出,遂遍天下”,無論宮廷還是民間,使用摺扇形成習俗,一直影響到清代,前後達三個世紀之久。現今南京秦淮河的南岸仍保留著“扇骨營”這一古老地名。
明清是金陵摺扇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南京是江南數省的科舉之地,每當大的科舉之年,來南京參加科舉的士子都要選購一些高檔的摺扇,待科考結束時帶回,閒暇時在扇面題詩作畫,或自行收藏,或饋贈親友。因此夫子廟三山街一帶集中了許多銷售金陵摺扇的店鋪,各種質地、規格、檔次的都有。清代文人甘熙稱其“揩磨光熟,紙料潔厚,遠方來購,期價較高”。
清末民國時,摺扇的店鋪在南京的城南夫子廟一帶仍有很大銷量,主要由南京棲霞、龍潭一帶的農民提供貨源,他們農忙種田,農閒就到南京來為扇鋪製作摺扇。通濟門外秦淮河南岸的扇骨營一帶即為當年摺扇生產加工的集散地。有點本錢的商人不時地上門定貨或收購。
建國後,人民政府將從事制扇業的手工業戶組織了起來,成立了制扇廠。廠里聚集了一大批技藝高超的老藝人,他們生產製作的高檔金陵摺扇在那個年代曾作為國家重要的出口商品,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技術骨幹。南京在棲霞十月人民公社成立金陵制扇廠,生產金陵摺扇及其他品種的扇子,成為金陵摺扇生產的唯一地區。隨著電風扇、空調的普及,金陵摺扇逐漸失去市場,於上世紀末停產。
2008年,金陵摺扇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仿古牙雕
南京仿古牙雕是南京市著名工藝美術三寶之一,也是中國四大著名牙雕之一。牙雕以仿古為特色,在全國首創獨一無二的仿古作舊牙雕,豐富了中國牙雕藝術寶庫的種類。技藝上融南北兩派風格為一體,既有體現北派特色的圓雕人物作品,也有呈現南派特徵的透雕、深浮雕和龍舟製品。
1990年,國際貿易公約《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製品國際貿易修正案》正式生效,南京象牙雕刻停產,南京牙雕設計師和藝人全部改行。
2007年,南京仿古牙雕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京木雕
南京木雕是南京的名特產。南京的木雕分仿古木雕和黃楊木雕。仿古木雕色澤古樸沉穩,以仿唐馬見長,羅漢神像也形神兼備,別具一格。黃楊木雕以動物、人物為主要題材。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金陵竹刻
同時,金陵竹雕對圓雕運用頗為講究,材質選擇甚嚴,雕刻時善於因形取勢,不多作人工修飾而古樸淡雅。金陵派擅長竹刻書法,使漢族傳統竹刻平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金陵竹刻在歷史上技藝精湛,名家輩出,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
舞蹈
解表
解表,祭祀性舞蹈,又名"跳表"。流傳於南京市六合區及其毗鄰地區。此舞為香火神會的組成部分,為獨舞。由香火童子扮演王靈官將表(即公文)解送交付諸神。舞者手執花香鼓邊唱邊擊鼓起舞。舞蹈步法跳動性強,自始至終跳動不止,步法靈活矯健,富於彈性。舞蹈中舉手投足要求直線運動,動作古樸剛健,乾淨利落,靈活流暢。每完成一個動作時,都有明顯的短暫的亮相,這些都突出了此舞獨具的氣質。
麻雀蹦
太平天國時期是"麻雀蹦"發展的鼎盛期。《天朝田畝制度》使農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後跳"麻雀蹦"以慶豐收。而舞蹈中所擺陣勢,也與太平軍作戰時的某些陣法相似。大鑼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樂器。此舞的基本動作和鼓點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窩等5種。舞蹈時,雙膝始終貼鼓成半蹲,學麻雀蹦跳狀,膝部屈伸,帶動身體上下起伏,圍鼓作上下左右前後大幅度蹦跳。整個舞蹈節奏鮮明,動作形象生動,英武矯健,活潑熱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慶典中演出,深受民眾喜愛。
花香鼓
主要動作有"鳳凰朝拜"、"鳳凰點頭"、"丹鳳朝陽"、"鳳凰展翅"、"鳳凰抖毛"、"飛鳳盤龍"等。1949年後,花香鼓經過加工改編,成為觀眾喜愛的民間舞蹈,並被吸收到著名民族舞劇《小刀會》、《雷峰塔》中。所唱"鼓詞"曲調,成為揚劇的曲調。
跳噹噹
跳噹噹,民間舞蹈。又名"龍鳳勝會"。流行於南京溧水,相傳始自明代。過去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演出。舞蹈動作基本保持兩腿半蹲的"馬步"狀,上身略前傾,兩臂始終伸直,動作舒展,跨步大,有靜有動,明顯地保留了中國武術的韻味。主要動作有"三星相會"、"過壩"、"百鳥朝鳳"、"鳳凰三點頭"、"犀牛望月"、"枯樹盤根"、"童子拜觀音"等。整個演出陣容呈八卦形排列,敲擊大鑼大鼓伴奏,無演唱,酷似鑼鼓助威的習武場面。
跳五猖
高淳民間"跳五猖"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在楚文化的基礎上附有儺戲驅納祥的性質。"五猖"人數之多,道具華蓋、面具、服飾都以紅、藍、黃、黑、白五色相配,其意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
打社火
打社火是南京溧水的一種民間文化遺產,以雙人抬鼓、鼓鼓相對見長,表演內容豐富,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謂“打社火”,就是舊時春節期間鄉村社會在酬神、祈神時進行的一種民間文娛活動,以歡慶豐收,祈望來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社,即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儀式。社火也叫社鼓。
駱山大龍
棲霞龍舞
棲霞龍舞(棲霞柴龍)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棲霞龍舞,歷史悠久,至遲在明代,這裡就有龍舞活動流傳。歷史上的龍舞,多以柴龍為主,主要集中在攝山東南的龍王山周圍,每到元宵節期間,社社都要上龍王山出會,祭拜龍王,在這裡形成了家家玩龍燈的習俗。並流傳至今。棲霞龍舞的形態十分豐富,棲霞龍舞動作既有滾、盤、騰、游、竄等基本動作,也有跳、臥、交、絞、旋等難度動作,隊形上則有獨舞、對龍、四龍、大小龍、手龍、鼓龍、組合群龍舞,還能做高難度動作的表演;除此之外,棲霞龍舞還保留著最原始的龍舞形態之一——柴龍。這種龍造型古樸,演員眾多,展開來足有40米長,是南京地區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江浦手獅
宗教
道教
佛教
佛教在東漢末年傳入南京,到南朝時已經相當繁盛,當時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說法。歷經六朝、唐宋、明清,興衰交替。至民國,南京再次成為中國佛教活動中心,到1957年有佛寺170餘所。
歷史上南京曾是三論宗、法眼宗等佛教宗派的發源地。現在南京的著名寺廟有棲霞寺、雞鳴寺、靈谷寺、毗盧寺等,南京的金陵刻經處是世界範圍內漢文木刻佛經的出版中心。2008年,在明代大報恩寺遺址附近發現了供奉“佛頂真骨”的七寶阿育王塔,在佛教界引起轟動。
基督教
南京是基督教在中國的全國性中心之一,有20多座教堂和50處聚會場所,設有金陵神學院和江蘇聖經專科學校(江蘇神學院)兩所神學學校,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愛德基金會以及世界最大的聖經印刷公司愛德印刷公司都在南京。在南京,基督教的地方教會、真耶穌教會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三個教派規模較大,其中地方教會信徒4000人,真耶穌教會信徒3200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1100人。南京城區的幾處重要聚會場所包括聖保羅堂、太平南路聚會場所、基督教莫愁路堂、江蘇路堂和鼓樓頭條巷聚會場所等。
天主教
天主教在南京的傳教歷史始自400多年前的利瑪竇,截至2010年在南京約有天主教信徒3000人。石鼓路天主教堂是天主教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南京本身的天主教活動不太突出,但是以南京為中心的南京教區轄區面積廣闊,其中包括無錫一帶的天主教徒集中分布區域,教徒總數在江蘇省占有很大比例。
伊斯蘭教
明朝初年,南京穆斯林人口曾達到10萬人,占全市人口近十分之一,後來南京一直是東南沿海各省中回族最為集中的城市。目前南京的回族居民約有8萬人,占江蘇省回族人口的一半左右。南京最重要的清真寺是位於昇州路28號的淨覺寺。南京的穆斯林大多屬於格底木派,也有哲和林耶派和伊合瓦尼派的信眾。
民俗
南京民風淳厚,有悠久的歷史,“華而不佻”、“醇而不俚”是南京民俗的本質。南京向為文化之邦,文化融進民俗;民俗又豐富了文化,南京的民俗娛樂中充溢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民間傳統娛樂舞龍燈,高淳區的跳“五猖”、花台會、打水滸,溧水的打社火,江寧的方山大鼓,江浦的手獅舞、玩石擔、六合的玩飛鏜等,看似樸拙,卻是深深紮根於民族沃土之中帶露的奇葩,而深受民眾喜愛。
春節
以前稱元旦,俗稱過年。南京人過年要灑掃庭除,張燈結彩,穿新衣,戴新帽,貼春聯,放鞭炮。
南京人過年大門上貼春聯或鬥神,還有文人雅士在大門貼一幅畫雞,取“雞日相長”之意。這是他處所沒有的。初一早上必飲屠蘇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寧府,在詩中詠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此俗始於南朝,千百年來,南京人一直飲用,而且形成一套規制:日升之時,面向東方“自少至長次第飲之”。年少的先飲,年長的後飲,取旭日東升,蒸蒸日上之意。上午起,親友至拜新年。在客人到來時,雙手合揖,並以茶點相待。還獻二枚元寶蛋,稱“進元寶”。現在人們過年相見,互祝“恭喜發財”,並敬遞茶煙,以時尚糕點相待。
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是農曆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元夜,夜與宵同義,便稱元宵。元宵節最初由祭祀而起,漸演為隆重熱烈異彩紛呈的娛樂節慶。古時為一日,唐代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節一下延長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燈。食品也由食豆粥,改為品嘗元宵(湯圓),南京有“上燈元宵,落燈面”之俗。
明清兩代,南京元宵燈會,有玩龍燈和掛紗燈之俗。玩龍燈不但老百姓玩,軍人也玩,長度也為他處所不及,短的十餘丈,長的百餘節,玩起來多則上百人。紗燈有楮練紗帛,而且有名人在上面作畫,愈是高手價值愈高。商家屆時也在店前舉辦猜燈謎活動,吸引眾多遊客,猜中者即獎所售物品。有一種由南京人首創的“走馬燈”,外罩燈籠,內點蠟燭,利用空氣熱脹上升的原理,帶動燈面轉動,燈面上畫著各種姿勢的駿馬疾馳,宛如萬馬奔騰。英國學者李約瑟稱之為中國古代人的一項發明。龍燈氣勢磅礴,紗燈精美絕倫,五光十色,萬象爭輝,引得長居逗客傾城出,歡歌笑語動地來,“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近幾十年來,夫子廟元宵燈會越辦越紅火,利用新工藝、新材料,聲光電控,五花八門,維妙維肖,斑斕奪目。燈會自春節起,為期一月。期間,每天吸引四方遊客達二三十萬人之多。
清明踏青
近年牛首山又經修葺增設景點,並與附近新開發的將軍山聯成一線,成為遊人觀賞郊野自然風光的絕佳之處。此外,城南雨花台、東郊梅花山也是遊人常到之處。近十多年來,梅花山造萬畝梅園,還舉辦國際梅花節。每到春暉融融,萬花爭放,雲蒸霞蔚,暗香浮動,男女毗肩接踵,陶醉在香雪海之中而留連忘返。
端午節游秦淮
夏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稱端陽。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綠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銀魚、蝦米、茭菜、韭菜、黑乾雜炒)、莧菜和雄黃豆,飲雄黃菖蒲酒,以求免災。用經過曝曬的水洗眼,謂之“破火眼”,說可免一年眼疾。還用菖蒲、艾葉蘸水灑地而後插門楣,用以“禳災”。懸掛鐘馗圖像及方士刻印的五毒(蟾蜍、毒蛇、蠍子、蜈蚣、壁虎)形圖,“驅鬼避邪”。兒童頸項掛五色絲絡,絡中裝鹹鴨蛋;臂系五色絲挽成的絲絛,叫“長命縷”,穿虎頭鞋,背虎頭披,用雄黃酒在額上畫王字。婦女鬢也插五彩老虎花。
午飯後,全家人去夫子廟觀看秦淮河龍舟競渡。金陵龍舟向有“三幫”,有河幫、江幫、木幫,龍舟之多,規模之大,別處也不多見。各船均飾以彩箏;有少兒扮戲中人物在上作種種遊戲。當舟過之時,河岸人家擲銀角、銅錢或放鵝鴨,為龍舟競取之以為樂,謂之“奪標”。岸邊男女蟻集,羅綺如雲,金鼓齊鳴,歡聲雷動。富庶人家還事先訂租遊船,泛舟覽勝。秦淮遊船自唐朝興起,明清直至民國前期為盛。畫船簫鼓,槳聲燈影是秦淮河上一道斑斕奪目的亮麗風光。這在顧起元《客座贅語》、孔尚任《桃花扇》和余懷《板橋雜記》中均有生動記述。近20多年來,秦淮河又進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換水,增添畫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兩岸萬家燈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遊人置身遊船中,船在景中過,人在畫中行,自有別樣情趣。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此夜,天上月圓,人間圓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趕回家團聚。南京人喜合家賞月,叫“慶團圓”,團坐聚飲稱“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皆為遊人賞月之所,而以遊玩月橋為最盛。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為舊院所在地。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是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遂漸衰落,後人有詩云:“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玩月橋。
清以下,賞月之風仍盛,人們祭月,陳列鮮果、月餅,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紙斗,叫斗香),講《嫦娥奔月》故事,然後分食月餅。月餅以瓜埠“賴月”,民國時期以“金陵套餅”為上乘。
此夜,南京女子有摸秋之俗,到茉莉園“摸”(以摸“偷”瓜果取樂)得瓜豆者宜男,此遊戲盛傳頗久。近20年來,人們又重視中秋節,登台城賞月,或去玄武湖、夫子廟秦淮河划船賞月。自購或單位贈發月餅頗為盛行,圓月之夜情意融融。
重陽登高會
夏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為陽數,故稱重陽。歷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會”。此俗源於一個古怪離奇的避邪傳說,南朝梁人吳均寫的《續齊諧記》中有詳述。從魏晉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陽風俗猶盛。當時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極閣,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為最著。此山漢時建有一亭,晉元帝渡江傳說“馬化為龍”,遂命此亭為“化龍亭”;山側有梁達摩古洞,游者甚眾,形成“幕府登高”之俗。清嘉慶十年(1805),由胡蘭川太守(江寧知府)等府縣官員和社會知名人士發起,有制軍、撫軍主其事在山上建“望江樓”,長夜明燈,既為導航燈塔,又可觀覽勝景,被遠近百姓譽為善事。
如今人們逢重陽也欣然登高,但不為避邪,而是欣賞祖國壯麗河山及建設新貌,愜意之感油然而生。
菜系
以南京為中心,京蘇菜(稱京蘇大菜、金陵菜、南京菜),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所謂“京”,是指南京乃六朝和明朝的京都;“蘇”是指南京乃江蘇省會及代表之意。“大菜”是形容南京菜的名貴、典雅、華美、大方。
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朝成流派。金陵菜烹調擅長燉、燜、叉、烤。特別講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鹹、香、臭;鮮、爛、酥、嫩、脆、濃、肥。金陵菜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刀功精細,善用燉、燜 、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菜品細緻精美,格調高雅。
京蘇菜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在民國時期京蘇大菜享有極高的聲譽,受到上層名流顯貴的喜愛,多少名門望族設宴無不以京蘇盛宴為傲。
六朝天廚之代表南齊的虞悰,他善於調味,所制之雜味菜餚非常鮮美,勝過宮中大官膳食,號稱天廚當之無愧。
北宋陶谷所著《清異錄》記的“建康七妙”中雲“金陵,士大夫淵藪,家家事鼎鐺”。南唐主李煜派顧問中考察韓熙載的夜宴,畫了著名的長卷《韓熙載夜宴圖》是當時金陵家宴的真實寫照。“建康七妙”云:“有七妙:齏可照面,餛飩湯可注硯,餅可映字,飯可打擦擦台,濕面可穿結帶,醋可作勸盞,寒具嚼者驚動十里人”。即切碎搗爛的醃酸菜,均勻清潔的象鏡子一樣可以照出人面;餛飩湯清的可以入硯磨墨;餅薄如蟬翼可以透過它看出下面的字;飯煮得顆粒分明,柔韌有勁;調和好的面,筋韌如裙帶,打結也不斷;醋味醇美得可以當酒,饊子香脆,嚼起來清脆打聲,可驚動十里以內的人。 唐宋時金陵飲食市場繁榮,杜牧《泊秦淮》詩中云:“煙籠寒水夜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說明不僅有日間鬧市也有夜市酒家。明清時代江寧食肆振興,明洪武27年8月南京新建酒樓15座,可見飲食市場繁榮。
歷史上,京蘇大菜是由官府菜、市肆菜、民間菜、清真菜、素菜、船菜構成。其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講究刀工,考究原汁原味,注重季節分明,鹹而不淡,淡而不薄,辣而不烈,肥而不膩,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生。在製作上,擅長野菜和締子菜(即花色菜);烹調方法上,一年四季燉、燜交替更換,叉烤肥鴨、叉烤鮰魚、叉烤酥方組合成“金陵三叉”。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是鴨類菜餚和全鴨席、燕翅烤鴨席、魚翅烤鴨席,享有“金陵鴨饌甲天下”之美譽。
一般來說民國大菜即是京蘇大菜。民國大菜是以本幫京蘇大菜為主體,外幫菜餚為輔,包含浙紹、廣東、廣西、湖南並融入了清真等一些在民國期間流行於南京的風味菜餚。同時民國大菜與京蘇大菜等一樣,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選材精緻、做工考究、費時費工,甚至連餐桌的擺台造型、上菜的時機順序、服務員的服務技巧都有一定的規矩。
京蘇大菜在眾多烹飪流派中,使歷史悠久的南京,越來越顯示出“天下美食之都”的輝煌。
南京小吃
南京小吃,中國四大小吃之一,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多達百十多個品種。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鹹俱有,形態各異,其中代表是秦淮河夫子廟地區,夫子廟秦淮小吃手工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除夫子廟外,在湖南路、新街口、朝天宮、長樂路、山西路、中央門、惠民橋、燕子磯等地,也逐漸形成了比較集中的點心小吃群。
秦淮小吃源於六朝時期,明清時期便有了名氣。吳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傳杯換盞,吃到午後,杜慎卿叫取點心來,便是豬油餃餌、鴨子肉包燒賣、鵝油酥、軟香糕,每樣一盤拿上來。眾人吃了,又是雨水餵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字裡行間,可見當年秦淮小吃的景象。
如今,這夫子廟的小吃是越吃越紅火,五香茶葉蛋、豆腐腦、鴛鴦燒餅、翡翠包、桂花糖山芋、蜜汁藕等幾乎家家小吃店都有一個絕招,品種達300多種,令人眼花繚亂。小吃名點,乾稀相配,品種內容隨著時令季節而翻新變化。
在夫子廟吃小吃,就是吃個"小"字,人坐的畫樓小巧玲瓏,吃的東西小來小去,就連餐具也是小模小樣。
一方山水,一方風情。朋友,秦淮的山水,六朝的風情,您可以在這裡盡情地品嘗美味佳肴。
南京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多達80多個品種。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鹹俱有,形態各異。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味小吃是我國四大小吃群之一。夫子廟地區茶樓飯店,街邊小吃,滿目皆是,形成獨具秦淮傳統特色的飲食集中地。
秦淮八絕
第二絕: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
第三絕: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蔥油餅
第五絕:奇芳閣的麻油素乾絲和雞絲澆面
第六絕:蓮湖糕團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金陵鴨饌
金陵鴨饌,自古以來,金陵人素以喜食鴨饌而著稱,南京有"鴨都"之稱和"金陵鴨饌甲天下"之譽。早在六朝時期,南京不僅有了鴨饌的製作,而且鹽水鴨已是南京享有盛名的食品。
明代,南京的板鴨已很出名。明代初年,南京流傳一首民謠:"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同時,烤鴨也已聞名遐邇,成為明代宮中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後來,烤鴨的烹飪技藝隨著明都的遷移而傳至北京,20世紀30年代,北京著名的烤鴨店--便宜坊,還掛著"金陵烤鴨"的牌子。
清代,南京鴨饌品種很多,《調鼎集》中"鴨"一節收錄的80多種鴨饌中,有幾十種屬金陵風味。當時,除了各大菜館烹製鴨饌外,還有眾多的專門加工鴨饌的鴨子鋪,其中,有名的有"劉天興"、"金恆興"、"濮恆興"、"韓復興"等八大家。他們烹製的板鴨常用作"貢鴨"和"官禮板鴨"。清末,金陵烤鴨技術又傳到了廣東。
民謠
1。金陵古城城門大,城裡城外甲天下;里十八,外十八,一道門閂外面插;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鐘阜,儀鳳定淮清石城;江東馴象只一家,安德鳳台一枝花;雙橋夾崗在山凹,高橋上坊有人家;滄波麒麟走天下,堯化仙鶴人人夸,上元佛寺無人家;童子跪拜觀世音,柵欄崇潼人害怕。
2。雙橋門外菜花黃,打開城門接姑娘,東門接個花大姐,西門接個懶婆娘,吃飯吃一鍋,屙屎屙兩籮,撒尿沖成河,放屁敲糖鑼。
3。南京十大怪,老頭怕老太,穿著褲頭扎皮帶,馬桶當街曬,街邊擺擂台,羊腸小巷出不來,石頭滿街賣,毛娃滿月抱門外,家家吃野菜,羅卜當成水果賣。“四件”比肉賣得快。
4。騎馬騎馬岡岡,騎到肖塘,肖塘下碗面,吃到石子澗,石子澗買個瓜,一路吃到家,留半個給媽媽,媽媽不在家,摔房頭曬乾巴,貓來含、鷹來抓,淘米的大嫂噯!幫我來羅羅噻!“喔兮~喔兮(趕雞用語,常連在一起用)!(江寧)
5。念佛婆,真糊塗,不吃暈腥只吃素,早點燭,夜做課,銅錢花得無計數;到頭來,家產破;兒子病,吃香灰,大人病,請巫婆,口裡還不停地念彌陀;兒子死,夫亡故,沒法活,去投河,念佛婆自討苦,自討苦。
6。一枝園,二郎廟,三茅宮,四眼井,五間廳,六竹園,七橋瓮,八府塘,九層坡,十廟口。上有上浮橋,下有下浮橋,當中夾個陡門橋。天上飛的鴿子橋,地上走的四象橋。山上跑的老虎橋,水裡長的蓮花橋。頭上戴的珍珠橋,臉上抹的小粉橋。手上拿的如意橋,腳下踩的響水橋。日出雨後賽虹橋,月圓平分文德橋。爹娘喜歡娃娃橋,新娘門口有個門帘橋。(南京景橋歌)
7。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衫;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滴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煤基;九九加一九,巳經過中秋。(熱九九)
8。一九如九,作活添一綹(指女紅);二九一十八,河裡凍死鴨;三九四九,迎風插柳;五九四十五,窮漢街前舞;六九五十四,薔薇發嫩茨;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八九七十二,行人拿紙扇;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伸腳眠,蚊蟲齕蚤出。(冷九九)
9。硬膀糊從兩翅先,紙由條後搭向前。膀成兩線紙開口,先將稠糊塗外緣。肩窩膀嘴須對扯,膀兜圓透要自然。須勢粘紙莫外折,待到粘牢再糊邊。(燕子風箏硬膀扎糊歌訣)
10。比翼雙燕子,同命相依依。雄羽映青彩,雉衣耀紫暉。相約白相約,互證丹心誓。展眉喜興發,顧眄神采奕。喁喁多深情,綿綿無盡意。引領囑暇觀,襟懷猶坦適。為築雙棲室,擷取連理枝。卜居武陵溪,仙源靡賦役。相敬誠如賓,真情非偽飾。偕隱豈邀名,澹泊實素志。連夜新春雨,花開不違時。牡丹已葳蕤,紅綠交相輝。彩蝶翩翩來,迷花不知惜。綿衣紈絝者,儘是輕薄兒。恥與儕輩伍,聯袂去雲霓。(比翼燕歌訣)
名人
年代 | 類型 | 人員列表 |
---|---|---|
古代 | 狀元 | |
政治 | ||
文化 | ||
科學 | ||
近現代 | 軍政 | |
文化 | ||
院士 | ||
體育 | ||
影視 |
文化特點
金陵文化本源具有明顯的吳文化特徵,吸納了吳越文化的細膩市井;從歷史變遷上看,西晉、隋朝、南宋北方文化三次大規模的南移使南北方文化交融,金陵文化也吸納了中原主流文化的粗獷秩序,形成獨樹一幟的文化區域,精英取向與市井趣味奇妙地結合起來.
自然山水環境是金陵文化形成及展現影響的表象,王朝空間禮制觀念促使金陵文化與政治文化相結合,並在城市空間構造上多有體現,豐富的歷史文化傳統則成為金陵文化吸納發展不斷更新的資源.金陵文化促使城市空間分化細緻,形成了規整的城市空間軸線,又具有山形水勢自由格局,帶來知識分子傳統山水文化思想的濫觴,極大地發揮了地域生態環境在城市建設中的景觀生態作用,構成城市中大量與自然、人工環境相結合的人文歷史景觀,並最終凝聚成城市獨特的文化氣質,並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過程中形成新的人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