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農神后稷,周原立國,吳氏始祖,泰伯奔吳,開拓東吳,至德聖人,吳姓始祖,太湖明珠,江南古邑,歷史,考古,燦爛文明,文化之源,吳文化中心,吳國文化盛極一時,吳地文化源遠流長,經濟與文化相映成輝,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吳文化與海洋文化,城市的作用與科技的魅力,研究成果,發展,
農神后稷
黃帝第五代孫,是上古五帝之一高辛氏帝嚳。傳說帝嚳也象他的始祖黃帝一樣,分別從四個不同的氏族中挑選了四位美麗嫻淑的姑娘為妻,生下了四個有出息的兒子。二妃是屈原在《楚辭》中所讚美的有娀氏美女簡狄,生子名契,是商王族的始祖;三妃陳豐氏美女慶都,生帝堯放勛;四妃鯫訾氏美女常儀,生帝摯。帝嚳的原配妻子是有邰氏的姜螈。
姜螈是一位偉大的女性,《詩經》中有兩篇專為她的美德而詠的。一是《魯頌·悶宮》,曰:“赫赫姜螈,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彌月不遲。是生后稷,降之百福。”二是《大雅·生民》,曰:“厥初生民,時維姜螈。生民如何,克里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傳說有一日,姜螈趨郊信步而游,碰見一個巨人足印,其大小遠勝常人,正驚疑問,頓覺一股暖流在氣海泉涌,衝擊遍身穴位,竟有說不出的暢快和舒坦,並莫名地產生了一種踩踏這個大足跡的強烈欲望。她將她的腳套在巨人足印的大拇指上,俄頃,就感到腹中微動,好似胎兒動作一般。她又驚又怕,卻毫無辦法,十月後產下一子,姜螈以為兒子是妖,就把他拋入隘巷;可一連串奇怪的現象發生了。起先是隘巷中過往牛馬都自覺避開,絕不踩到嬰兒身上。後來姜螈又派人把他丟到山林中去,可正巧碰上山中人多沒丟成。最後將嬰兒拋到河冰上,又忽然飛來一隻大鳥,用自己豐滿的羽翼把嬰兒蓋住,以防嬰兒凍僵。姜螈得知後,以為這是神的指示,便將嬰兒抱回精心撫養。因最初本是要拋棄他;所以給他起名叫“棄”。
棄少時就喜好種植各種莊稼。稍長,諳熟農耕之事,被舜任命為掌管農事的稷官,封在邰(今陝西武功西南),因而史稱棄為“后稷”,去世後被中華民族尊為農神。棄生子不宙,繼承父業,作夏朝的農官。夏太康時政治腐敗,不重農業;廢農官。不宙逃亡到西北遊牧民族戎狄部落,致力農桑,自食其力。
周原立國
古公亶父定居歧山後,改革原來戎狄遊牧民族風俗,營造城廓都市和村邑,同時在氏族組織的基礎上開始建立各種國家統治管理機構。古公亶父建立的諸侯國得到了商王朝的認可,《竹書紀年》記載:“(商王)武乙六年,那遷歧周。命周公賣父,賜以歧邑。”因為地處周原,故姬族從此稱周人,建立的國家稱周王國,古公亶父稱周太王。在吳姓族譜中,尊古公亶父為最遠先祖。
吳氏始祖
據史書記載,黃帝本從少典姓公孫。他的氏族長期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陝西北部)。氏族強大獨立後改以姬為姓。黃帝是歷史上第一個姓姬的人,因而成為後世姬姓和所有從姬姓分衍出的姓氏如吳氏等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即西陵氏的累祖、方雷氏的女節、彤魚女之女以及嫫母。傳說嫫母是世界上外貌最醜陋的姑娘,但卻生了一顆非常仁愛、善良的心。黃帝與四妃生了二十五個兒子,他們大都又獨立成新的氏族首領。在野蠻時代末期開始,那些剛獨立出來的氏族的姓氏由部落聯盟集團的首領封賜。傳說,黃帝吹律定姓,《國語·晉語》這樣記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是也。”其中,只有黃帝與正妃累祖所生的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繼承了黃帝本姓姬,吳姓即從玄囂這一支發派遞傳而來,《丹陽吳氏族譜》正是以少吳(即玄囂)為第二世遠祖。古公會父生子三:長子太伯(亦作泰伯),為姬姓吳氏的開氏始祖;次子仲雍,為姬姓吳氏的傳代始祖;少子季歷,是歷史上著名的周文王的父親。
泰伯奔吳
傳說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小兒子季歷娶了一位摯任族的好姑娘叫太任。當她懷孕後,“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十分注重胎教。後生下一個神童,取名叫昌。姬昌一生下來就聰明異常,而且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頗有偉人氣質、王者風度。《尚書·帝命驗》更有神話般的記載:“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人於酆,止於昌戶。其書云:‘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凡事不強則枉,不敬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因有此聖瑞,周太王古公亶父對姬昌這個孫子另眼相看,寵愛有加,有意要將周家的天下傳給他。太王曾傳言:“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但按當時氏族的傳統,王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姬昌的父親季歷排行最小,無資格承嗣王位,這樣姬昌也就沒有繼承周家天下的機會。古公亶父既不願違背氏族的規範,又為自己不能依心意傳位而十分苦惱,終日雙眉緊鎖,鬱鬱寡歡。古公的長子泰伯和二子仲雍為了順從父親要立少於季歷以便傳位聖孫之意,結伴出亡,逃到與周族鄰近的遊牧狩獵民族荊蠻句吳那裡。泰伯、仲雍的出逃,據傳是當古公亶父病的時候,他們託辭到衡山為父親採藥而一去不復返的。這樣,季歷才被改立為太子。
不久,古公亶父病逝。為了照顧氏族的傳統,他留下臨終遺囑,要季歷讓位給泰伯。泰伯、仲雍回國奔喪,極盡孝義之道。這時,季歷依照父親遺命要將王位讓給泰伯,泰伯堅辭不受。季歷不依。泰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好帶著弟弟仲雍再次逃回荊蠻吳部落中。這一次,為了表示決無反顧之心,泰伯、仲雍帶著族人遠走高飛,舉族南遷。他們從陝西西部的西吳出發,一路跋山涉水,披荊斬棘,輾轉遷徙,最後一直到達長江入海處的江蘇無錫、常熟地帶。泰伯、仲雍易服毀容,完全改從吳人文身斷髮的習俗。在以禮義文明白詡的周人看來,只有遭刑罰的人才斷髮文身。泰伯出逃時曾傳話說:“我已到句吳,改從吳人斷髮文身之俗。我已成刑餘之人,再無資格當宗廟社稷之主了。”悲愴之極!壯烈之極!它不知感動了多少代中國人。那位被中華民族尊為聖人的孔子讀到這一段動人的歷史,感動極至,拍案驚呼:“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在孔子看來,泰伯的品德已到了極高境界,人世間再也找不出什麼詞語來形容他的美德了。
開拓東吳
泰伯的高風亮節感動了荊蠻,“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於是,泰伯在中國東南長江三角洲地區(即三吳中的東吳之地)重建國家,國號依舊叫“勾吳”,並在今江蘇梅里(在今無錫梅村街道)建設早期城市,作為都城。泰伯奔吳,給落後的江蘇地區帶來了北方文明的種子。而泰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畏艱辛、勇於開拓,數年之間,人民殷富,終於在東南地區牢固地站穩了腳根。為後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基礎。
這位品德高尚的開拓者去世後,就葬在他東遷的最後落腳點也即他在東南重新開拓新天地的據點一一梅里平墟。至今,無錫市東三十里的鴻山(也叫東皇山、梅里山)仍有這位開拓者的墓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餘,直徑3米多;墓頂填以黃土,常年綠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著“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墓前矗立著兩根高大雄偉的華表,華表上雕刻著威武勇猛的雄獅。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於公元18t8年。享堂門旁石上鏤刻有齊彥槐書寫的一副對聯,概述、歌頌了太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
誌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
功同開闢廣杯萬古江南。
相傳泰伯去世後,吳人無不悲慟欲絕,哭聲震天。百姓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頓時漫山遍野花草無存。許多後去者不忍空手而歸,聚眾商議,泰伯生前最喜種麻,於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間,以表達人們的敬仰懷念和哀悼。這個風俗歷經數千年,在民間至今流傳,遂形成了中華民族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的喪葬禮俗。
吳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開拓者的不朽功勳,將他在梅里的居所改為祠廟,這就是今天的“泰伯廟”,又名“至德寺”,老百姓親切地叫它“讓王廟”。今天那威嚴雄偉而富麗堂皇的泰伯廟是在明清古廟址的基礎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書“至德名邦”四個大字,醒入耳目。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就曾有《和泰伯廟》一詩頌之:“故國城荒德來荒,年年椒尊濕中堂。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後代騷人墨客,多有頌泰伯廟的詩文遺墨。
至德聖人
孔子曾評論泰伯,有“志讓兩家天下,功辟萬古江南”的至德聖人尊稱。
泰伯先讓賢后開闢江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他融合全國東、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礎,他不僅僅是吳國的創始人,更重要的,泰伯是一位傑出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民眾領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歷盡艱辛,去創建、去開發、去為百姓服務;他不因循守舊繼承父業王位,而是去拓新,造就新天地。當弟季歷為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殺害後(B.C.1193年),泰伯再次讓位於侄昌(周文王),時已年邁,不久病故,傳說葬於鴻山(皇山)。泰伯生於約殷朝商王祖甲5年(約B.C.1253年左右),病故於殷朝第30代國君帝乙4年(約B.C.1187年左右),享年66歲,無子,死後傳位於大弟仲雍。從此,這位偉人就長眠在無錫梅里(今梅村)鴻山之麓,泰伯墓作為千年古蹟供後人瞻仰。
紀念泰伯名勝古蹟有城裡大婁巷內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後被毀)、錫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廟及鴻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懸“至德無上”四個大字,他的功績真可謂:“誌異征誅,三讓二家天下;功同開闢,一抔萬古江南”。孔子曾稱讚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卒後傳子周武王,於殷朝第31代國君帝辛32年(B.C.1123年),武王滅紂,並分封泰伯的後裔周章少子為安陽侯,現今江蘇省無錫錫山區(原錫山市)陽山,又名安陽山。
三千二百多年來,從泰伯奔吳,歷經滄桑,傳至第十九世孫壽夢(B.C.585-B.C.561年)國力強盛,稱霸江南,在位25年。壽夢第4個季扎受封於延陵。孔子曾書題季子墓:“嗚呼,有延陵君子之墓。”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文字最短的墓碑記。
吳姓始祖
泰伯在無錫沒有子女,是當今西方中國北方眾多民族之先祖,姬姓吳氏雖起自他,今日吳姓卻非他的直系後代,而是二弟吳仲雍的血脈。所以,許多姓氏學著作都說:吳太伯是吳姓的開氏始祖,而仲雍是吳姓的傳代始祖。吳仲雍和泰伯一起奔赴今江蘇省南部,在泰伯去世後,他接任吳國國君;繼承哥哥開拓的事業。他去世後,葬在吳國附近虞山。至今,在江蘇常熟市虞山東麓,吳仲雍的墓廬仍在。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牌坊是清乾隆年間建立的,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第二道石牌坊正面是江南督學使曹秀先題的四字牌,上書“南國恭友”;三道石牌坊正面有“先賢虞仲墓”五字橫額。兩側石柱上刻一楹聯,其文是:
一時遜國難為弟,
千載名山還屬虞。
原因有三:其一,季札兩度讓位出亡,與吳國的政壇若即若離,時隱時出,他的一生伴隨著吳國的興亡史;其二,季札不但多才多藝,且仁德謙和,至賢至聖。曾被後世奉為“至德第三人”,是中國道德發展史上——塊里程碑;其三,季札子孫繁衍發達,今吳姓各支族譜,大多稱出自季札之後,以他為始祖神,可見他實是吳姓血源史上的一位承前啟後式的人物。
丹陽縣的季子廟。相傳白秦漢以來,廟中香火不絕。唐代景龍年間(公元707——709年),狄仁傑奏毀江南各淫祠;只有九里季子廟獨被保存不毀;唐代時,孔子所書十字碑就見於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曾命殷仲容摹拓碑文。唐大曆十四年,潤州刺史肖定重新摹刻碑文,置於季子廟中,改修廟宇。宋元祐年間,宋潤州知府楊傑奏請降旨封季子廟為“嘉賢廟”。南宋寧宗時賜封季子為昭德侯。每年四月十三日、八月十八日舉行祭祀儀式。今天丹陽縣的季子廟,十字墓碑仍在;原已斷為二,今天的碑是1982年重新修好的。
江陰申港的季子廟,原來規模也很宏偉。據宋常州太守朱彥《江陰季子廟碑記》說:江陰申港的季子墓,才是古代延陵季子的真墓。這個結論是朱彥派江陰縣令趙士淝查訪考證出來的。當時這裡已有季子廟在。於是,朱彥又從丹陽季子廟中摹刻孔子十字碑,置於申港季子墓上,並設立季子神象祭祀
可惜,如今江陰申港吳季子廟和常州市的三處季子廟,廟宇殿堂湮沒荒廢,僅十字碑存。
根據各種吳姓家譜資料以及經典、正史記載,季札娶夫人顏氏,生了五個兒子,個個都有德操、才華。長子早逝,名字不見記載,現已無從稽考。《札記·檀弓下》記載說,季札長子死,葬於贏博之間(今山東萊蕪縣西北),今此處仍存吳延陵季子長子墓,且也有孔子所題“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存,大概是後人從江蘇摹刻來的。二子吳征生也遷齊國,三子吳重道,四子吳子五,五子吳木熹。吳季札這四個兒子的後代,人丁繁衍發達,宗族日益昌盛繁榮,逐漸又分衍出後世大部分的各吳氏分支,構成今天吳姓成員的絕大部分。所以,今天的吳姓各支,多以吳季札為始祖神。
據姓氏書記載,吳季札居延陵,其後裔又有以“延”為氏和以“延陵”為氏者。所以,延陵季子又成為今日延氏和延陵氏的開姓始祖神。
太湖明珠
浩瀚的太湖流域孕育著美麗而又富庶的江南地區,人傑地靈,她是中國原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從查山、崧澤等地遺址下層出土文物證明距今五千九百年前江南地區已進入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時期,經過遠古原始社會、原始部落、蚩炎黃、三皇五帝、跨越夏商之交,江南腹地的吳地早已閃爍出“魚米之鄉”這顆東方明珠的光彩。
漫長的歷史進程淡薄了人們的感覺。五千多年前創立世界古代文明的東方大國曾先後由三個具有強大軍事實力的大部落所組成。東部蘇浙皖魯及沿海一帶由當時是國中最大的部落首領青帝蚩尤統率,他以強大的陣容擊敗炎帝族共工,直近黃帝族,氣吞山河、威震華夏,一度主宰著中國的歷史。北方內蒙黃河中游由羌人部落首領炎帝神農氏率領;西部黃河流域上游蒙古高原一帶的狄人由黃帝軒轅氏率領。戰略軍事家黃帝以少勝多,發明指南車,又聯合炎帝,在十分危急困難的情況下出奇制勝,消滅了蚩尤,再擊敗盟友炎帝,又西伐白帝,建立了統一的中華民族。
江南古邑
歷史
公元前3208年,泰伯來錫後先在梅里建城。公子光奪取王位後在常州武進雪堰鄉和無錫胡埭鄉一帶建立闔閭城,但這以前若干年吳王僚早已在無錫建造城牆,並大興土木建造吳王宮,宮殿建築群(在今市中心中陽附近大婁巷)。
經春秋戰國的動亂時期,無錫縣城多次毀建,劉邦建立漢王朝(B.C.206年),復建無錫縣城,規模尚小,城圍2里19步,城牆高2丈1尺。
《吳地傳》記載,大城內有“吳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廣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門三,皆有樓,其二增水門二,其一有樓,一增柴路。
唐代陸廣微《吳地記》“羅城”目有“蘇州城作‘亞’字形,城中有大河三橫四直,七縣(蓋指闔閭宮、南城宮、東宮和西宮、射台、華池、華林園、石龍七處王宮、台榭和苑圃)八門,皆通水陸”等記載,與以上史籍所記相符。
考古
闔閭城遺址考古複查最重要的收穫是發現並確認了闔閭大城,根據考古調查和鑽探,闔閭城的築城年代晚於春秋中期,早於漢代,大致為春秋晚期,與吳王闔閭的年代相當,即公元前 515年~前496年之間。闔閭城遺址有郭有城,有完整的宮殿群,且闔閭城遺址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亦與歷史文獻的記載相符,根據考古複查,完整地復原了公元前515年~前496年之間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的都城。
闔閭城遺址考古複查的另一重要收穫是發現了龍山石城,第一次確認了春秋時期的吳國長城。石城兩面用大石塊壘砌,中部填土,為“石包土”的建築形式。龍山石城的年代與闔閭城遺址相同,具備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基本要素,其建築形制與中山長城相同,可能為年代僅次於楚長城和齊長城的“吳長城”。
2008年9月10日下午舉行的“無錫闔閭城遺址專家論證會”上,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組長黃景略代表專家組在無錫宣布,無錫“闔閭城遺址”可初步認定為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96年之間春秋時期一代吳王闔閭的都城,並建議把無錫闔閭城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闔閭城是無錫與常州交界處的一處春秋時代古城遺址,東部為無錫市胡埭鎮東城村,西部為常州市雪堰橋鎮城中村。從泰伯奔吳到吳越爭霸,歷時400多年,期間經考古調查或考古發掘的吳國古城有安徽南陵縣牯牛嶺城、蕪湖縣鳩茲城、南京高淳固城、溧陽平陵城、丹陽葛城、武進淹城、無錫闔閭城(吳城)、蘇州木瀆姑蘇城,此外還有文獻記載但至今尚未發現的鎮江朱方城。由於吳國都城王陵沒有確認,近十多年來,各地紛紛開展吳文化探源考古研究,專家們對闔閭城的規模、性質都十分關注。
燦爛文明
古代周族領袖亶父,世稱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生於殷朝第23代商代國君武丁40年左右(約B.C.1284年),至殷朝第25代國君祖甲5年(B.C.1253年)遂建都陝西岐山周原,並生有泰伯、仲雍、季歷三子。長子婚後無子女,三弟有子昌,聰明伶俐即周文王。亶父暗示王位傳季,日後傳孫昌。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地理志》(卷二十八)載:“大伯、仲雍辭行採藥,遂奔荊蠻。公季嗣位,至昌為西伯,受命而王。故孔子美而稱曰:‘大伯,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提而稱焉。’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大伯初奔荊蠻,荊蠻歸之,號曰句吳。大伯卒,仲雍立,至曾孫周章,而武王克殷,因而封之。又封周章弟中於河北,是為北吳,後世之謂之虞,十二世為晉所滅。後二世而荊蠻之吳子壽夢盛大稱王。其少子則季札,有賢材。兄弟欲傳國,札讓而不受。自壽夢稱王六世,闔廬舉伍子胥、孫武為將,戰勝攻取,興伯名於諸侯。至子夫差,誅子胥,用宰嚭,為粵王句踐所滅。”他把西北文化帶來江南,併入鄉隨俗,把古代繪畫藝術用在人體皮膚的美化上來,帶頭實行對百姓的理髮制度,把披頭散髮的長髮剪成具有時代特色的短髮,促進人們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即歷史上著名的“斷髮紋身”。
次年聞父病重,上慧(即惠)山采約,收集治父病的藥方,與弟北上控父治病後返梅里。爾後建立城邑、開發江南、變漁狩之地為稻田,擴大耕地面積,深受百姓愛戴。年後,至殷朝第27代國君庚丁10年(約B.C.1210年左右),古公亶父病亡,兄弟返岐奔喪,把王位繼承權讓位於三弟季歷,並速離岐帶孝返錫,為創建的句吳古國不辛勞,嘔心瀝血,是創建古代吳文化的先驅。
文化之源
對真理的追求要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泰伯浩氣存千古,肝膽留人間。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吳歌如海源金匱(金匱即今無錫)”之說。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詩歌和無錫地區的土(山)歌結合起來,創造出新的吳歌,促使古老的所謂“荊蠻文化”和北方文化結合而發展成為吳文化,無錫是發祥之地,創出了無數的光輝燦爛的無錫山歌、田歌、村歌、漁歌、圩歌、船歌、情歌......等,這都是泰伯及其後人的豐功偉績。
有史記載可知,無錫是具有3200多年歷史的古城,隨著考古的進展、歷史遺蹟的發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斷言無錫的古文化還可以推到更遠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吳。
吳文化中心
世界上文明古國的建城歷史和中國有相似之處,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時間所建的城,大都較小,有的只是個大城堡。埃及古城卡宏,城牆長僅380米,寬260米;巴比倫城很大,但已不存在了。雅典城是規模較大、至今猶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馬其頓帝國建立後,重新建造起來的。古羅馬城在建設上有輝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紀經過較長的時間自由發展形成的,且沒有統一的合理規劃系統
由於城市是社會分工的產物,是因軍事、政治、經濟發展和交換貿易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標誌著建築藝術的巨大進步,它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縮影。蘇州古城的建立,就表明當時吳國的生產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相當高,後來又延續發展,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它是吳地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
吳國文化盛極一時
吳國為何能創奇蹟?從表層看是有孫武、伍子胥等傑出將領,吳人尚武善戰等,其根本原因是吳國已有高水平的文化。泰伯、仲雍奔吳,言偃到孔子那裡“留學”,楚國的伍子胥,齊國的孫武被重用,使土著文化與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創造出鼎盛一時的吳國文化。結果是文化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蘇州這箇中心城市的形成,兵器,戰船及經濟技術進步,使吳國綜合國力大為提高。由此看來,吳人善於篩選、吸收、融合外來文化的特長,是其成功之本,是靠文化和智力而取得經濟和軍事上的奇蹟
吳地文化源遠流長
吳國文化是狹義的吳文化,是斷代史文化,這是取其政治概念。吳地文化,是廣義的吳文化,取地域史志概念,它包括吳國以前和吳國以後發展延續至今的吳地區域性文化,即大吳文化。所謂大文化是包括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它是隨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人們通稱為歷史文化。
吳地文化源遠流長。太湖三山島,吳縣草鞋山,吳江梅堰,張家港東山村及徐家灣等遺址的發掘,證明一萬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生活。長江下游與黃河下游的文化是同步發展,某些文化甚至超過中原,如玉器、漆器、木結構建築、紡織、絲織、水稻、航運等。相傳黃帝與夷人蚩尤族團的文化是旗鼓相當,後因大水,蚩尤才北上,遇到黃帝族團而戰敗了,其族人卻將先吳文化帶入中原,又帶到江漢和雲貴......,融匯成中華民族文化。夷人、越人留在吳地山嶺地帶的支族,後來形成吳國吳人的主體部分。至隋代,改吳為蘇州,吳文化中心蘇州從此正式得名,並延續發展至今。
經濟與文化相映成輝
吳地歷史生動地證明,生產力和文化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文化的發展必然帶來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推進文化興盛。由於文化有有形價值和隱形價值,有經濟價值,又有精神價值。隱形的並非一般人所能看清,因之祖先的這條寶貴經驗,往往得不到充分運用,回憶這段歷史頗有現實意義。
6000年前已有人類在吳地定居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吳國文化興盛帶來了生產力的革命。這裡率先開運河,盛產金、錫、青銅,冶煉有很高水平。後春申君帶來楚文化,經濟得到恢復發展。西漢初,吳王劉濞成為地方七國中實力最強者。隋唐以後與中原文化的進一步交流融合,吳地竟成了朝廷財賦的重要來源地。蘇州七縣更創歷史紀錄,以占全國1%的田,承擔11%的賦和四分之一以上的京官俸米。
從經濟上講,吳地有強烈的商品經濟意識,歷來重視經濟的發展,因此,農業、商業、手工業、絲綢、紡織、冶金、航運、食品工業等均較興旺。市場和城市基礎設施雖多次毀於戰火,卻都能迅速在原地恢復、發展,在若干方面還達到全國的領先水平。無錫曾是全國重要的內外貿商業大都會,是重要的絲綢基地,是大米市和金融中心。在科學技術上,冶金、造船、醫藥、天文、印刷、航海、建築、水利、絲綢、商業經營管理等,都達到很高的水平。時至今天,經濟實力在全國仍占重要地位,長江三角洲這塊吳地,將是中國最大的經濟核心地區。
文化教育方面,同樣是持續、全面、高水平的發展,集中反映在人才上。從聖哲到愛國思想家,從科技專家到能工巧匠,從政治家到軍事家,從舊制度的造反者到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者,許多傑出的人物從吳地土壤中成長起來。有些人才則是來到吳地後,才大展宏圖,建立奇功偉業的。如言偃被稱為江南聖人,孫武是古代第一個軍事戰略思想家武聖人,范仲淹、顧炎武是愛國的大思想家,況鍾是大清官,還有冶金專家干將,建築規劃設計大師蒯祥等。更有畫家、醫師、商人、文學家及各類人才。近代的人才也是很多的,如章太炎、柳亞子、葉聖陶、費孝通等。歷代人才輩出,也是創造奇蹟的根本原因。
人傑地靈才能物華天寶,人傑才能充分發揮地靈之優勢。而教育文化的發展才能出人才,並帶來生產力革命。
吳地文化教育發達,官方的提倡是有積極作用的,范仲淹辦府學,更有深遠影響。民間的文化教育意識,也有力地推動著教育事業的興盛。如在“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等強烈的意識作用下,逐步形成了書香門第、文化氏族,進而以蘇州城為中心基地,形成密集的文化群體。吳地在這種民風氛圍薰陶下,不斷積極擴散,以至綿延長久。這是文化教育,乃至技藝得以繼承發展、達到很高水平的紮根民間的基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吳地控三江、跨五湖、通長江、臨大海,交通便捷,從而帶動市場、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吳國率先開運河、建水軍攻楚伐齊,吳地城鎮的興起,大都傍水而建;秦漢以來吳地就是進出口岸,是海外來人的一個登入點,海外貿易和文化交流,西方文化的輸入,也是因水多之便。此外長江還有特殊的防衛功能,使吳地相對安定,這一切對吳地的創造奇蹟都具有重要意義。大海、長江、運河、太湖可以說是吳文化的天然“淵源”。
太平天國和鴉片戰爭之後,吳地處於帝國主義侵略和西方文化傳入之前沿,在激烈衝突篩選融合中,孕育了大批愛國者和革命者以及企業家、科學家,創造了新文化和更高的生產力,成為全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進而向內地輸送新的更高的現代文化,這就是吳文化的延伸和再創造。
吳文化與海洋文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謀取生活資料的方式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內陸的人主要靠改造土地謀生,而沿海和島嶼的人們發展生產力與海洋息息相關。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而謀生髮展生產力的方式各異,於是形成了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這兩大不同類型的文化。如古埃及、古印度形成了大陸文化,古希臘形成了海洋文化。中國歷史上也形成了兩大文化圈,即長江以南的江、浙、閩、粵沿海一帶和台灣、海南島、香港諸島及散布於東南亞各國的華人社會為海洋文化圈,內地大陸部分則屬於大陸文化圈。而長江三角洲這塊吳地是在海洋文化圈內,又處於兩大文化圈的結合部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哨,深受中原內地大陸文化影響。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民族,形成多種文化特徵,它的生命力和適應各種環境的應變能力、創造能力就特彆強。
長江三角洲居住的先民和其他民族一樣,首先遇到的基本問題是自身的生存和延續發展問題,即吃穿問題;其次才是物質享受問題;再次是滿足精神享受問題。這三個問題學者們分別稱之為第一存在問題、第二存在問題和第三存在問題。
吳人自古重視農業,眾多的勞動力世代紮根農業,重視解決第一存在問題,這是吳人有大陸文化的特徵和優勢。由於吳人自周代建立吳國之後,生產力發展較快,用部分勞力就可以解決養活自己的問題,因之有條件解決第二存在問題,人們重視工商業的發展,就是海洋文化的特色。到唐宋特別是明清時期,吳地的物質生產達到很高的水平,人們逐步轉向滿足精神享受的需要,解決第三存在問題。所以吳地的戲曲、工藝、雕刻、繪畫、園林等都得到繁榮發展。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交融,還孕育升華出崇高的民族精神,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有海味因素。這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勇於拼搏的團隊精神思想,這與土地私有者的觀念是大不相同的。當然,其中也有忠君等封建倫理觀念。
海洋文化與內陸文化是特定地理環境下形成的,適應於不同生產力水平的兩種文化,對歷史的進步都有過積極貢獻。由於海洋生活是動態的,人們時刻在流動中變化中求適應,與風浪拼搏中求勝利,因之海洋文化有流動性、冒險性、開放性、鬥爭性。而大陸文化是以堅守本土,紮根家園為根基的,是靜態文化,有定居性、保守性、封閉性、忍耐性。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廣大內陸地區,長期對第一存在問題還未得到解決(直到近幾年有些地方才解決了溫飽問題),內陸文化和這種生產力相適應,因之內陸文化長期受到特殊的重視,表現在文化研究和對各種文化的價值認識上,往往是重北輕南,重(黃)河輕江更輕海,重黃(帝)輕炎更輕“荊蠻”。近幾十年來,由於生產力的大為提高,全國各族人民第一存在問題基本解決了,各地普遍重視發展工商業。為了使文化與新的生產力相適應,更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我們必須既重視大陸文化,在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的同時,還應十分重視研究海洋文化,如吳越文化,閩粵文化,上海的現代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等等。這對促進現代化建設,對解決第二、第三存在問題都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作用與科技的魅力
文化能推動生產力發展,那么人們在實踐中是採用什麼方式、通過什麼“工具”來實現的呢?吳地史實表明主要是一靠市場,二靠科技。
這就是由於海派文化促使人們積極發展工商業,從而繁榮了市場,市場又振興了城市,城市又起了火車頭的作用,帶動廣大農村,使生產力全面提高。到了宋、明、清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其聚集效益則開始體現在城市的第一乘數效應(由手工業項目投入,推動第三產業的相應發展),第二乘數效應(由城市第三產業構成的投資環境吸引新一輪工業項目投入)及其相互的作用。吳地很早就有了絲綢工業和手工業、紡織印染業及食品加工、工藝美術等作坊性的生產項目,這就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使投資環境更好,吸引更多的商人來蘇投資或做交易。
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大體從原始方式 —— 手工勞動方式 —— 機器生產方式 ——現代化生產方式。當中國大部分地方還是以原始生產方式為主的時期,吳地已到手工乃至機器生產的時代。科技的進步,超前的採用先進生產方式,則是聚集財富的主要手段。
吳地過去科技水平較高,與海洋文化和市場競爭有密切關係。工商業生產經營的社會化、商品化和多家競爭,促使人們刻意求新。由於眾多的生產者、經營者聚居一個城市,信息想通,不同的行業,“多學科”的專業技能,相互配合,相互啟迪,就能創造出新的東西,專業化的生產更有利於技術的提高。再加上教育和技藝的世代相傳和積累,人才大批流到城市,從而推動人類文明前進。
今天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國內外市場競爭,乃至國際上的政治、軍事競爭,密切相關。科技的社會功能不斷擴大,它已成為生產力和國家現代化,乃至決定國家命運的戰略性問題。一個城市、一個企業的興旺發達,科技也是其成敗的關鍵因素。聯繫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繁榮史,我們必須走科技興邦之路,應當重視充分發揮城市的作用,運用市場興市的規律,建設大都會,發展高科技,還要發揚吳文化的特色,吸收現代文化,創造出更適合新的生產力發展的吳地文化。
研究吳文化,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方針的具體內容,是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子孫後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並為之獻身的生動豐富的人們樂於接受的教材,是把馬列主義與吳地的實際相結合,培養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徑。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中,應從吳地的歷史特點和近日之實情出發,從數千年吳人的經驗中,吸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從發展旅遊業來講,過去主要靠園林,如能以吳文化為內容,形成多種內容的線、網,如博物館、歷史遺蹟、民俗、吳服、食品、戲曲、民間文學藝術、江南水鄉、古城、太湖景區,乃至與滬、錫、杭連成一片,形成文化內涵豐厚的特色旅遊,必可獨樹一幟,廣招天下來客。
研究成果
吳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錘鍊中,凝聚了一種對中華文化的奉獻精神。這是一種追求社會發展和實現人的發展的創造精神,是一種在面臨挑戰和機遇時勇於進取的開拓精神,是一種在時代變遷時既不能消融主體又善於接受外來文化的開放精神。今天,在建設現代化蘇州進程中,就是要弘揚吳文化的優秀傳統,要吸收吳文化的精髓,加強對吳文化的研究,為蘇州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巨大的動力和良好的服務。
蘇州市文廣局近年來在努力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推動吳文化研究的與時俱進,發揮吳文化在蘇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作用,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2000年年初,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等單位共同發起向社會公開招標、徵集吳文化研究課題,這一舉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回響。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精心準備,2002年 8月 6日至 8日蘇州市“吳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如期舉行,來自北京清華大學、上海復旦大學、蘇州大學、市政府等10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參加了研討。通過近四十個課題的研究,把對吳文化的認識融入到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高新化的時代背景中,從歷史的、比較的、現代的視野對吳文化的特徵進行了多角度的把握;從世界文化遺產的視野對吳文化精華——蘇州古城等保護問題進行多層面的分析;從產業發展的視野對吳文化資源的開發提出構想;從人的精神培育和社會文脈的視野、對吳文化的精神價值進行了多側面的認識,從而充分發揮吳文化在蘇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作用。這是蘇州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進程中努力構築文化戰略優勢的一次重要理論準備。
2000年以來,文化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吳文化的研究,專門組織編寫並出版了一批文化叢書和專著。其中有,《蘇州戲曲志》、《蘇州民間器樂曲集成》、《蘇州文化叢書》(第一輯、第二輯)、《姑蘇竹枝詞》、《蘇州滑稽戲優秀劇作選》、《滑稽戲資料》、《邁向新世紀的蘇州文化》等一批專門介紹吳文化的叢書、還開辦了吳文化網站、增設吳文化論壇;無錫每年都會舉辦吳文化節等。其中《蘇州戲曲志》獲蘇州市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江蘇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蘇州文化叢書》獲省、市“五個一”工程獎,《蘇州民間器樂曲集成》獲市“五個一”工程獎。2002年 7月由世界著名大師貝聿銘題寫書名、著名作家陸文夫作序的《吳文化與現代化論壇》一書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該書80萬字,16開本,匯集了39篇有關現代化進程中的吳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該書的出版標誌著蘇州吳文化研究工作又上了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