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巡按御史
- 類別:中國古代官職之一
- 年代:隋朝設定
- 職能:監察百官
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御史的一種,隋朝設定。為制衡行政機構主官的非常派的朝廷或地方官員。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彈劾,也可由皇帝賦予直接審判行政官員之權力,並對府州...
唐天寶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樂元年(1403)後,以一省為一道。派監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
巡城御史為明代職官,清初亦沿襲。隸屬於都察院,負責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城的治安管理、審理訴訟、緝捕盜賊等事,並設有巡城御史公署,稱“巡視西城察...
御史,是中國古代一種官名。先秦時期,天子、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負責記錄的史官、秘書官。國君置御史。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作為監察性質的官職,負責監察...
巡察御史是官名,清初臨時派往巡視地方之官。歷代均有以監察御史巡按諸道之制,以察舉不法、周訪民隱為目的。明代更以派出御史代天子巡狩地方為固定之制,稱為...
李綱(?-1479年)。字廷張,山東長清城南李莊人。為官二十餘年,廉潔剛正,官至左僉都御史,總督漕運,任內去世。...
《子不語》:清代初年,有一位年輕的巡按御史,被派到福建去。當地一位名叫胡天保的人,很喜歡這位巡按御史的美貌,每次巡按御史升堂,一定偷偷窺視他。巡按御史巡至別...
八府巡按並不是指真正的八府。八府巡按巡按之名,起於明代,非固定職官,臨時由朝廷委派監察御史擔任,分別巡視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見於戲曲、小說,民間...
此後,巡按御史逐漸成為中央對地方的主要監察力量和都察院在各地的派出機構。景泰四年以後,巡撫均戴都御史銜,確定了對巡按的統屬關係。但是,巡按御史在履行職責時仍...
郭文周[明](1512——1578)字景復,號東山,福寧福安鹿斗(今城關蓮池街)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官授中書舍人、雲南道御史、...
本府初審的案件,杖罪以下可以直接發落,杖罪以上的 案件則要申詳按察司和巡按御史,即由按察司和巡按御史進行覆核,其中死刑案件則要上報中央,由刑部、都察院和...
明代也把巡視作為加強對地方官監督和考核的重要途徑,經常派出巡按御史出巡各地。地方監察機構對所屬州縣的巡視除中央監察機構外,地方監察機構為了加強對所屬州、縣的...
劉瑾還不解恨,又抓住朱欽在湖廣時的一些小故和他在曲阜(今山東曲阜縣)修繕孔廟時的“靡費過失”,把他逮交巡按御史審問,削職為民;以及他在巡撫山東時遣民夫為...
遼王朱憲㸅,遼簡王朱植六世孫,遼莊王朱致格子,祖籍安徽鳳陽。嘉靖十六年嗣,以奉道為世宗所寵,賜號清微忠教真人,予金印。隆慶元年,御史陳省劾憲㸅諸不...
此時剛好有某位巡按御史因科舉考場的事,商請郡守和季本一同去協辦,郡守寫信來催季本。季本回信說:“建寧府所仰仗的只有我們兩人。現在戰事迫在眉睫,而往返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