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江蘇湖泊)

太湖(江蘇湖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

太湖湖泊面積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線全長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

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太湖河港縱橫,河口眾多,有主要進出河流50餘條。

太湖水系呈由西向東泄瀉之勢,平均年出湖徑流量為75億立方米,蓄水量為44億立方米。太湖島嶼眾多,有50多個,其中18個島嶼有人居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湖
  • 外文名稱:Taihu Lake
  • 別名:太滆、震澤五湖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部、長江中下游
  • 面積:2445㎞2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所屬水系長江水系
  • 所屬國家:中國
  • 適宜遊玩季節:3月-5月和9月-10月
  • 建議遊玩時長:2天
  • 門票價格:105元
  • 開放時間:7:00-17:30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形成演變,形成原因,境域變化,流域特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水系組成,湖區概況,上游水系,下游水系,水文特徵,流量,水位,水溫,生態環境,污染情況,污染防治,水利工程,灌溉工程,蓄水工程,河道治理,防洪工程,社會經濟,物產資源,地方特產,文化傳說,

形成演變

形成原因

潟湖說
是由於大江淤積而導致了太湖的形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太湖、陽澄湖澱山湖等湖群原先是與海相通的大海灣,由於揚子江錢塘江向東延伸與反曲,致使部分海面被環抱於內遂成內海,兩側諸山水流不斷注入,沖淡了其內海的水成為淡水湖。
構造說
因為太湖地區地殼的新構造運動,造成太湖平原下沉,河流改向,荊溪水系改道東流,由斷陷盆地成為匯水盆地,又漸漸成為數個沼澤小湖泊,以後逐步形成太湖。
氣象說
古代數千年間的持續大暴雨,有些年間的年降水量甚至達到60億噸,太湖地區的大片低洼地大量積水,年復一年,遂形成如今的太湖。
風暴流說
四千至六千年前的氣候異常,不斷形成的大風暴流渦動,數千年間的狂風暴雨造成太湖地區的沼澤淺窪地積水不斷增加,水域日擴大,形成太湖。
河流淤塞說
在距今2萬至1.5萬年的第四紀更新世末玉木冰期時,海水東退,古太湖海灣消亡,太湖地區與東海陸架相連,成為廣袤的古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平原植被為溫帶草原或疏林草原。全新世中期(距今7500-2500年),隨著氣候轉暖,海面回升到今海平面附近。由於長江和錢塘江沙嘴的形成,太湖平原成為大型集水窪地。西部山區原向東北注入長江的荊溪和東流入海的苕溪等,因河流下游被淹,比降減少,入海河道宣洩不暢,河泥沙淤積嚴重,而改道匯集於這碟形窪地中。海潮倒灌及平原地下水位抬升,致使低洼地積水沼澤化,形成分散的小型湖泊群。各個小湖泊面積逐漸擴大而匯成大湖。加上後來東岸出湖河道漸趨淤塞,湖水蓄積量的增加及湖中風浪潮流對湖岸的侵蝕,湖面面積進一步大,遂成現今的太湖。
太湖春景太湖春景
火山噴爆說
通過對太湖三山島數年採樣鑑定、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發現並確證火山的存在:在三山島存在噴爆角礫岩、原生二次噴發的凝灰角礫岩與弱熔結玻屑凝灰岩等。三山島的北部和西部遍布火山角礫岩,火山噴爆的火山彈,並且都已矽化成燧石玉髓瑪瑙等在東泊小山發現一條火山噴爆的地質剖面,噴發時代為5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火山活動是其深部岩漿活動的結果。岩漿火山活動降低了太湖及其周邊的地下熱壓與容重,產生負壓,其結果帶來該地區新生代緩慢的沉降,太湖及其周邊大小諸湖都為同源同因的火山噴爆而成的地面沉降湖。
隕擊說
這一學說又分“隕石撞擊成因說”和“彗星爆炸成因說”兩種。
隕石撞擊說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北東方向撞擊地面,造成相當於1000萬顆廣島核子彈爆炸的巨大衝擊,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
彗星爆炸成因說認為:在4800年前,一顆直徑50公里的相當於一個超級大雪球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並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許多顆後,撞到地面,大的一顆撞擊形成太湖,其餘則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並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鐵疙瘩一類的隕擊物質。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最新研究成果:確定石湖石棍為隕石,太湖為隕石衝擊坑。衝擊濺射物是指衝擊成坑作用中被拋射到空中再濺落在衝擊坑及其周邊地區的受衝擊而變質的陸源物質。太湖衝擊濺射物主要分布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較硬的黃土層之上的淤泥層中,說明太湖衝擊坑建設物形成於全新世一萬年之後。

境域變化

春秋戰國以前,太湖地區原是陸地的沖積平原。唐代湖水可達吳江塘岸。
洞庭東山和西山原為湖中兩大島嶼,後因東山與木讀間泥沙淤積,灘地擴展,至清代中期,島與沙洲相接,使東太湖成為太湖的一大湖灣。近一二百年來,因東太湖東岸和西北岸淤積加甚,加之圍墾湖灘地,東太湖實際上已成為一個狹長見阻水嚴重的淺涸湖區。近代太湖的變遷以東太湖地區最為突出。
無錫蠡園無錫蠡園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太湖及其周圍湖群,因圍湖種植和圍湖養殖,湖泊面積減少13.6%,消失或基本消失的湖盪有165個,合計面積161平方公里。其中以太湖、隔湖最為突出,太湖西北的馬跡山島因圍湖造田已與陸地相連。隔湖的北、東、南面因加速圍湖,使原有湖面大為縮小。

流域特徵

地理位置

太湖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

地形地貌

太湖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

氣候

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南風,溫和多雨;冬季受北方高壓氣團控制,盛行偏北風,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為16.0℃-18.0℃,年降水量1100-1150mm。

水系組成

湖區概況

太湖湖水面積2338㎞2,湖面形儀西突的新月,西南部湖岸平滑呈圓弧形,東北部湖岸曲折多湖灣、山甲角。湖泊長68公里,最大寬度56公里。因泥沙淤積和人工圍墾,一些島嶼分別與東、西庭山連體,近岸的則與湖岸相連成半島,現尚存大小島嶼48座,以西洞庭山面積最大,為75㎞2

上游水系

太湖上游集水面積1.9萬平方公里,古有苕溪、荊溪兩大水系匯水入湖,至今變化不大。苕溪水系源於浙江省天目山地,以東、西苕溪為大。荊溪水系源於宜溧山地和茅山東麓,可分為南溪水系、洮滆湖水系、江南運河水系,向東注入太湖。各水系間有南北向調度河道。江蘇省境內湖西地區在江南運河以北截水入江後,入湖水系流域面積為6081㎞2
南溪水系的主要河道有胥河(原稱胥溪河)、南河南溪河。胥河西通固城湖,連線太湖水系與水陽江水系,明代建有東壩、下壩將其堵斷,下壩以東經定埠於河心鄉王家渡入溧陽縣接南河,全長30公里。南河舊稱胥溪,民國期間又稱宜溧運河,建國後稱南河,西起淳溧交界至宜溧交界渡濟橋,全長45.5公里,沿線匯梅渚河、大溪河、溧戴河(俗稱戴埠河)等。南溪河從宜溧交界渡濟橋經徐捨入西氿,過宜興縣城入東氿,於大浦注入太湖,全長42公里,先後有厔溪河、桃溪河、中河、蠡河等匯入。建國後,在大溪河、戴埠河、厔溪河上遊興建4座大、中型水庫。大溪河上承大溪水庫(庫容1.71億立方米)、前宋水庫(庫容1596萬立方米)。戴埠河上承沙河水庫(庫容1.09億立方米)。厔溪河上承橫山水庫(庫容1.02億立方米)。
洮滆湖水系位於江南運河與南河、南溪河之間,西承茅山東麓來水,經洮湖、滆湖調蓄後東注太湖。洮湖又名長盪湖,跨金壇、溧陽兩縣,面積90平方公里,湖容積1億立方米。滆湖跨武進、宜興兩縣,面積164㎞2,湖容積2.1億立方米。洮湖西部入湖河道,主要有通濟河、北河。出洮湖有湟里河、北乾河、中乾河東流入滆湖。另有夏溪河、扁擔河,從西北側流入滆湖。出滆湖有太滆運河、漕橋河、殷村港、湛瀆港等注入太湖。
各水系之間的南北向分洪、引江、通航調度河道,江南運河與南河、南溪河之間有丹金溧漕河、趙村河、孟津河、武宜漕河等。洮滆湖與江南運河之間有新鶴溪河、錫溧漕河等。

下游水系

太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為江蘇省最大湖泊,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湖區南緣位於江浙兩省的分界線上,湖泊面積2338㎞2,一般湖底高程1.10米左右。多年平均水位3米左右,湖容積48.7億立方米。在水位4米時,湖容積73億立方米。在水位4.5米時,湖容積85.25億立方米。太湖古有進出河道260多條,西北方向有荊溪百瀆,西南方向有苕溪七十四,均為入湖瀆;東南方向有震澤七十二港有進有出;東面有吳江十八港,為出湖港浦。由於多年淤積和人工改道,濱湖河港已不到200條。沿湖在東晉建有荻塘,唐宋建有吳江塘路等河湖分隔工程。1958年興建了部分太湖環湖大堤,1977年進行續建太湖大堤(又稱太湖控制線)。太湖環湖岸線全長410公里,其中江蘇境內岸線長350公里,扣除山丘地區,環湖大堤長243公里,分湖東大堤和湖西大堤。湖西大堤,自無錫縣直湖港向西,沿湖至浙江省吳興縣東西苕溪出,長58公里;湖東大堤,自無錫縣梁溪向東,沿湖經胥向南,穿太浦河過江浙省界至吳興,長185公里。
太湖下游的入江入海通道,古有吳淞江東江婁江,統稱太湖三江,分別向東、南、北三面排水。8世紀前後,東江、婁江相繼湮滅。從11世紀開始,吳淞江也很快淤淺縮狹。上游來水匯入太湖以後,經湖東窪地瀰漫盈溢分流各港浦注入長江。明永樂元年(1403年),在上海縣東開范家浜,上接黃浦江,下通長江。不到半個世紀,黃浦江沖成深廣大河,成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吳淞江淤塞為黃浦江支流。1958年,開挖太浦河,上接太湖,下接黃浦江。黃浦江在米市渡以上有三支,北為斜塘、泖河、攔路港,與澱山湖相通;中為園泄涇,上接俞匯塘;南為泖港,承杭嘉湖來水。米市渡以下至吳淞,長113公里。
江蘇省境內湖東窪地匯水入黃浦江,太浦河以北稱淀泖水系,太浦河以南稱浦南水系。在江南運河至瀏河以北地區,按地勢高低,分為陽澄水系、澄錫虞水系、湖西沿江水系。
淀泖水系包括太湖以東、婁江至滬寧鐵路以南、太浦河以北地區,面積1500平方公里。區內湖泊密集,水網縱橫,相互溝通。淀泖湖群主要有澱山湖、澄湖及其周圍的元盪白蜆湖、長白盪、白蓮湖、金雞湖、獨墅湖等,主要河流有吳淞江、急水港、牛長涇塘、八盪河等。吳淞江蜿蜒曲折橫穿北部,西起吳江縣松陵鎮北瓜涇連通太湖,向東北流經吳縣、崑山,入上海市稱蘇州河,在外白渡橋入黃浦江,全長125公里(江蘇省境內長81.9公里)。北岸眾多河港與獨墅湖、金雞湖、婁江、瀏河連線,南岸眾多河港與澄湖、澱山湖相通。澄湖面積45平方公里,湖容積0.8億立方米,承西面和北面來水向東南泄入澱山湖。澱山湖面積67㎞2,湖容積1.3億立方米,除澄湖來水外,西有急水港匯入,出湖主要河道除攔路港外多被堵斷。澄湖與澱山湖之間有明鏡盪、長白盪、白蓮湖。
浦南水系,北界太浦河,南與杭嘉湖平原相連,面積553㎞2。區內除太浦河外,有江南運河、塘、瀾溪塘。太浦河西起吳江縣時家港接通太湖,匯入黃浦江,長57.5公里。自1958年起,幾經開挖,江蘇省境內40.5公里已通流,下段17公里基本未開挖。沿線串連螞蟻漾、桃花漾、汾湖、馬斜湖、錢盛盪等大小湖盪,並在平望與江南運河平交,是排泄太湖洪水入黃浦江的主要河道。
陽澄水系位於望虞河以東,婁江至瀏河以北,面積2537㎞2。區內婁江、瀏河、楊林塘、七浦塘、白茆塘、常滸河等河流自西向東排水入江,鹽鐵塘由西北向東南貫通諸河。鹽鐵塘以東,為沿江沖積平原,地勢較高;鹽鐵塘以西有陽澄湖群,地勢低洼,河網稠密。陽澄湖面積113平方公里,湖容積3.2億立方米,四周分布著崑承湖、盛澤盪、巴城湖、傀儡湖、鰻鱺湖等湖盪。婁江為古代太湖三江排水之一,從蘇州市婁門,東經崑山入海,8世紀前後湮廢。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修建至和塘,經多次浚河築堤後,從劉家港出海。明弘治年間改稱婁江。建國後,1958年拓浚瀏河工程時,以崑山草蘆村為婁江與瀏河分界點。婁江西起蘇州婁門,東流至崑山縣草蘆村,長53.1公里,流域面積230平方公里。瀏河自草蘆村向東北至瀏河鎮入江,長24公里,流域面積1000㎞2楊林塘西起陽澄湖,東流入江,長47公里。七浦塘西起陽澄湖,東出七丫入江,長48公里。白茆塘西起常熟小東門,通崑承湖,東出白茆入江,長41.3公里。常滸河西起常熟大東門,東出野貓入江,長21.8公里。區內調度河道有鹽鐵塘、張家港南段、元和塘。鹽鐵塘自張家港楊舍至太倉,於嘉定黃渡入吳淞江,長95公里(其中西段常熟境內有10.5公里已淤塞,現僅有84.5公里)。張家港南段在常熟虞山通望虞河,向東南穿崑承湖,經橫涇塘,過巴城湖,入常熟塘跨婁江接青陽港,是陽澄水系中部引排調節河道及蘇南重要航道。元和塘南起蘇州齊門,北至常熟南門,長45公里,是陽澄水系西部引排調節河道。
太湖行政區域圖太湖行政區域圖
澄錫虞水系,西至常澄公路,東界望虞河,面積3588平方公里。區內主要河道有望虞河、錫澄運河、新溝河、張家港、十一圩港等。錫澄運河長39公里。新溝河長27公里。張家港自江陰北向西,過張家港市入江,是北部高地主要排水河道;北向東南穿望虞河入吳淞江,經兩度整治,全長121公里。十一圩港南起江陰北,北流入江,長27公里。其餘尚有西拱河、南橫套河、東橫河、太字圩港、青祝河、錫北運河、九里河、伯瀆港等,縱橫交錯。望虞河南起太湖邊沙墩,穿江南運河與滬寧鐵路,向東北穿漕湖,至耿涇入江,長60.2公里。
湖西沿江水系以江南運河常鎮段為乾河,向北排水入江,面積1900㎞2。主要河道有九曲河新孟河德勝河、澡港河、桃花港、利港等。江南運河原起鎮江京,隔長江與瓜洲裏運河相望,1958年改道由諫壁通江,與對江六圩裏運河相望。自諫壁西接凌塘河(上承凌塘水庫),南通香草河、丹金溧漕河、扁擔河、武宜運河,繞太湖東緣經平望入浙江省。在江蘇境內又稱京杭運河蘇南段,長218公里。其中鎮江至常州段,匯集湖西部分來水北流入江,或引長江水補充湖西水源。運河入江於1978年建成諫壁抽水站,排灌能力120立方米每秒。

水文特徵

流量

太湖平均年出湖徑流量為75億立方米,蓄水量為44億立方米。

水位

平均水深1. 9米,蓄水量44.3億立方米。每年4月春雨增加,水位上升,至7、 8月水位最高,9月後水位開始下降,11、12月進入枯水期,次年1、2月水位最低。歷年最高水位為4. 62米(瓜徑1954年8月25日),歷年最低水位2. 17米(瓜徑1956年2月29日)。

水溫

太湖年平均水溫17.1℃ ,1月平均水溫4℃, 7月平均水溫25℃。常年僅在湖灣或背風岸可見1-2厘米厚的薄冰,僅特寒的年份全湖才會結冰,在近65年中,全湖封凍僅10次。

生態環境

污染情況

1987年,太湖已有1%的水面水質受到輕度污染,主要分布在五里湖湖面和小梅入湖處;有10%的水面水質達3級,主要分布在三山、馬跡山、大浦港至烏溪港和胃港至光福的太湖沿岸水域;89%的水面維持在二級水質,主要分布在湖心地區水域。
由於水質退化,太湖的營養化程度加重,經常發生綠色“水華”。從湖內的營養成分分析,其指標均在中一富營養和富營養化水平。1960年總氮值僅為0. 23毫克/升,1980年為0.85毫克/升,而1987年已達1.43毫克/升,1987年為1980年的1.6倍,為1960年的6.23倍;總磷值1981年為0.02毫克/升,1987年為0.046毫克/升,1987年為1981年的2.3倍。以氮、磷指標評價,太湖的中一富營養化和富營養化的面積已占太湖總面積的90%以上。無錫市太湖沿岸由於富營養化程度較高,近幾年來夏季經常有蘭藻滋生,嚴重影響水質

污染防治

根據《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太湖流域實行分級保護,劃分為三級保護區:太湖湖體、沿湖岸五公里區域、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以及沿岸兩側各一公里範圍為一級保護區;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50公里以及沿岸兩側各一公里範圍為二級保護區;其他地區為三級保護區。太湖流域一、二、三級保護區的具體範圍,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
太湖太湖
2007年5月底,太湖藍藻大面積暴發,水源地水質遭受嚴重污染,引發無錫市近200萬居民供水危機。隨後,國務院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太湖水污染治理力度。江蘇省也加快了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進度。
江蘇省到2011年已完成太湖防治工程1050個。根據國家防治太湖的總體方案及江蘇省制訂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江蘇共要實施近1800個太湖防治項目。江蘇省到2011年已完成總數的65.6%。經過綜合治理,太湖主要污染指標都有明顯下降,但總氮指標現在為2.74毫克每升,離國家要求的2毫克每升還有不小距離。太湖仍存在突發性水污染的風險。

水利工程

灌溉工程

蘇南太湖地區有耕地1290萬畝,其中湖西及濱湖山丘區160萬畝,洮滆、澄錫虞及沿江平原644萬畝,陽澄、淀泖、錫澄運河及湖西圩區486萬畝。全區北臨長江,南依太湖,湖盪眾多,河網密集,引水蓄水條件優越,一般年份灌溉水源比較充裕。除湖西山丘區有水庫塘壩蓄水並從江湖補給外,平原區主要引用江水,圩區主要引用湖水。
隨著古代農業開發,灌溉事業續有發展。秦漢時期,沿湖低田開始築堤圈圩,沿江高地逐漸引用江水,洮滆平原陸續興築陂塘。南北朝時,西部金壇以東修築了單塘、吳塘、南北謝塘等較大塘堰。東部常熟“高鄉濱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資灌溉,而旱無憂”。隋唐年間,潤州(鎮江)、常州、蘇州都有灌溉排水工程。唐元和八年(813年),“在常州西開孟瀆,北通長江、南接運河,長41里,引江水溉田四千頃,並以通漕”。太和年間(827~835年),浚鹽鐵塘,兩岸開挖塘浦,廣築堰閘斗門,攔水於崗身之東灌溉高田。唐末,吳淞江北已有規格成片的塘浦圩田,加之龍骨水車逐漸普及,旱澇不及。吳越時期,鞏固完善塘浦圩田,續浚海虞二十四浦,一河一浦皆置堰閘,出現了“低田常無水患,高田常無旱災”,“歲多豐稔”的景象。北宋初年,一度毀閘廢堰旱澇加劇。宋景二年(1035年),范仲淹督浚白茆、福山、滸浦、七丫等大浦,以利引排。慶曆二年(1042年),開常州通江各港,灌田萬頃。熙寧年間推行農田水利法,灌排工程得以恢復。進入南宋,圍墾之風日盛,部分地區出現了陂塘婁瀆悉為田疇,有水則無地可蓄,有旱則無水可戽的局面。明清時期,繼續拓浚通江港浦,並不斷建閘以收引潮之利。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古代江建閘屢興屢廢,而且啟閉不靈,引排失時,小潮引不進,大潮引不足。清末又改在支河築壩攔蓄高潮。
民國時期,除繼續拓浚通江河港,江興建水閘(1936年建白茆五孔鋼筋混凝土水閘),支河築壩設涵外,開始發展機電動力提水灌溉。早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無錫西鄉就出現煤油機帶動龍骨水車提水灌溉。民國4年(1915年),開始用國產柴油機帶動龍骨水車提水。民國9年以後,開始採用柴油機帶水泵提水,並出現了業主經營流動機船包田戽水。民國13年,震華電廠在武進興辦電力灌溉站,受益2000畝。民國14年蘇州電廠供電,開始用流動電灌機船在吳縣灌田2萬畝。民國20年,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成立模範灌溉管理局,管理局下設武錫區辦事處,從事武進、無錫一帶電力灌溉建設,並在吳江龐山湖設龐山試驗場,於民國23~25年建設3座固定灌排站,裝機10台套,設計流量2.67立方米每秒,灌田8600畝。1949年,機電灌排動力發展到4.56萬千瓦(其中柴油機4.23萬千瓦),灌排面積227萬畝(其中機械灌排面積211萬畝)。太湖、陽澄湖澱山湖周圍有40萬畝用電力及風車提水灌溉,其餘都用人力、畜力水車提水。
太湖太湖
太湖流域雖然水源充沛,但大旱年份降雨量少,潮水引不進,湖水蓄不住,缺水十分嚴重,古代多有嚴重旱情記載。宋熙寧十年(1074年),太湖涸,湖心見古墳墓街市。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太湖為陸地,泖湖、滆湖、運河俱涸,河流絕。崇禎十一年至十七年(1638~1644年)連續大旱,蝗食禾稼,民多疫死,人相食。民國23年(1934年),沿江地區引潮不及,內河淺涸,吳江水位只有1.87米,宜興水位只有1.46米。武進、江陰、常熟、太倉、崑山、松江等11個縣旱災,河水乾淺、污染嚴重,飲水不潔,不能食用。各地發生瘧疾、赤白痢、霍亂等時疫。
建國初期,疏浚通江小港及內部河浜,修築蓄潮壩,增建木涵洞,提高引潮蓄潮能力,陸續合併車,擴大機船灌溉,並開始興辦固定機電灌溉站。1952年,丹陽珥陵電力灌溉工程開工,建8座電灌站,於1953年完成,灌田11.5萬畝。1955年,興建金壇湟里機械灌溉站,灌田6.6萬畝,常熟金家大圩機械灌排工程受益1.9萬畝,吳江平北站灌田1.3萬畝,崑山周墅站灌田1.1萬畝。後又在吳縣、吳江興建湖東電灌區,受益10.8萬畝。到1956年,太湖地區機電灌溉動力達到8萬千瓦。
在試辦機電提水灌溉工程的同時,逐步擴大引江能力,解決灌溉水源。1952年在七浦塘入江興建七浦閘。1953年發生中等旱情,太湖地區受旱320萬畝,此後陸續疏浚了九曲河、德勝港、白屈港等沿江引水河道。1956年全線拓浚錫澄運河、開挖七浦塘下段。1958年,開挖望虞河、張家港、瀏河、楊林塘、常滸河、新孟河。次年又拓浚江南運河常鎮段及九曲河。並相繼建成張家港閘、瀏河閘、諫壁閘、望虞閘、楊林閘、滸浦閘、九曲河閘。沿江骨幹引水工程初步建成,不但改善了沿江地區的灌溉條件,而且在旱年還可向太湖補水。1958~1959年大旱,沿江河道發揮引水效益,單瀏河、望虞河、張家港在1959年8月份就引水近5億立方米。經全力組織抗旱,湖東地區旱情緩解,但湖西地區旱情嚴重,胥溪河下壩壩下水位曾降至2.5米。1958年6月,省抗旱會議研究同意開通胥溪河東壩引固城湖水抗旱。7月,鎮江地區動員8000人突擊開壩,8月份開始引水12立方米每秒。東壩開通後,原有下壩標準較低,不能防禦汛期洪水。1959年4月決定在東壩以下3.6公里處築封壩擋洪,同時建茅東進水閘,引水灌溉高淳、溧陽20萬畝高亢農田。60年代,沿江河道繼續並港建閘,蘇州地區52條通江河道並港建閘34座,閘孔總寬429.4米,日平均引水能力可達40立方米每秒。
1971年灌溉季節,90天降雨僅172毫米,7月8日長江大通流量僅2.2萬立方米每秒,8月3日鎮江潮位只有3.15米。湖東地區大力引水,旱情減輕。湖西地區引水能力不足,旱情嚴重,雖然沿江河道引進江水10.5億立方米,又在丹徒等地設臨時站提引江水,洮滆湖水位仍下降至2.5米,南河南渡水位降至1.88米,農田受旱成災54萬畝。1971年以後,湖西地區繼續擴大灌溉水源,湖東地區轉向改善內部灌溉條件。
60年代末,蘇州地區發展“雙三制”(雙季稻三熟制),帶來泡田灌峰集中、用水量增大的新情況,原有灌區面積大,渠道長,送水不及時,不能滿足灌溉需要。1973年蘇州地區水利局在崑山縣試點,總結出雙三制水稻灌區的規模,一般以一千畝左右的耕地、一個大隊(村)範圍、一千米長度左右的渠道、一小時內灌水到田為宜。此後,全地區對面積偏大、站址不當、用水不及時的灌區進行調整。到1979年,蘇州地區機電灌區調整為3455處、面積524萬畝,其中2000畝以上的灌區,由原來占總數的39.1%下降為3.4%,500-2000畝的灌區由57.4%上升到65.7%,500畝以下的灌區由3.5%上升為31.9%。
太湖太湖
1972年以後,湖西地區拓浚九曲河德勝河及江南運河鎮武段,擴建九曲河閘,重建錫澄運河定波閘(工農閘),遇1971年型潮位引水能力可擴大至17.4億立方米。1973年開始進行湖西地區水利規劃,灌區分水庫塘壩灌區36萬畝,東壩引水灌區20萬畝,沿江灌區28萬畝,濱湖灌區51萬畝,內部引江灌區540萬畝。規劃引江灌區灌溉控制水位2.8-3.3米,擴大沿江河道引水能力,低潮時用抽水站提水300立方米每秒。1975年,諫壁抽水站開工,裝直徑2.8米軸流泵6台套,設計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包括備機為120立方米每秒,可補給280萬畝農田灌溉水源。
1978年太湖流域出現特大乾旱,5~9月降雨314毫米,比1934年乾旱還少32毫米,伏旱接秋旱長達70天,河湖水位普遍下降,山區水庫塘壩乾涸,各地充分發揮通江河道的作用,大力引江抗旱。湖東地區沿江9個骨幹水閘(含工農閘、十一圩閘)在5~9月引進江水32億立方米,其他沿江涵閘引進24億立方米,合計56億立方米,不但基本滿足地區農業用水,而且補給太湖水量6.4億立方米。湖西地區諫壁水文站潮位一度降到2.99米,江水引不進,剛剛投產的諫壁抽水站從7月1日至9月28日連續運行3個月,抽引江水6.4億立方米。但湖西地區尚缺水13億立方米,受旱103萬畝。
70年代,機電動力灌溉迅速發展,到1980年,全區有固定排灌站1.9萬處、50.5萬千瓦,灌排面積966萬畝。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田灌溉用水情況發生了變化。蘇州地區對面積在1500畝以上的灌區進一步作了調整,土地比較平坦的灌區仍控制在千畝左右,稻棉輪作和地形複雜的半高田地區一般控制在500畝左右,到1982年固定灌區增加到5369個,其中2000畝以上94個、1000~2000畝967個、500~1000畝1566個、500畝以下2742個。1983年太湖灌區機電動力增加到79.4萬千瓦,實灌面積939萬畝。
1980年,水電部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提出《太湖流域綜合規劃報告》,認為全流域有1053萬畝耕地灌溉水源不足,其中除浙西濱湖和杭嘉湖地區外,江蘇境內湖西引江、澄錫運河、望虞河、湖西濱湖、淀泖濱湖五個灌區517萬畝(內水田414萬畝)農田缺水。供水工程以1971年為設計典型年(保證率94%)需補水34.7億立方米;以1978年為校核典型年(保證率約98.3%),按80%供水,需補水59億立方米。由湖西引江系統、錫澄運河引江系統、望虞河引江系統引長江水灌溉並進入太湖向其他灌區供水;湖西地區需設33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除已建諫壁站外,在九曲河、小河、得勝河各建6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望虞河設10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澄錫運河需增建鰣魚港閘。1987年,省水利勘測設計院提出《江蘇省長江流域區域性防洪排澇灌溉規劃意見(初稿)》,認為1978年現狀缺水29億立方米,湖西區需結合沿江排澇站抽引江水330立方米每秒(新溝河、鰣魚港或白屈港各半),並建控制線利用洮滆湖蓄水。湖東區充分利用沿江河道自引外,需結合陽澄片擬建排澇站抽引江水120立方米每秒。

蓄水工程

青山水庫:位於杭州市西部33公里,在東苕溪上游,集雨面積603㎞2,於1958年動工,1964年4月建成。樞紐工程包括:擴大粘土心樣砂殼壩,最大壩高24.1米,壩頂高程38.1米,主壩長579米,副壩一座,高8.8米,長71.6米,泄水建築物為溢洪閘一座,底高程25米,共5孔,每孔淨寬7.7米,還有5扇弧形鋼閘門5-7.7×5.8米,最大泄流量2230秒立米;輸水兼泄洪洞底高程16.5米,直徑4米,水電站裝機4×500千瓦。 水庫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原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
對河水庫: 對河水庫位於德清縣余英溪上,集水面積164.7㎞2。於1958年7月動工。1965年8月建成。原設計壩高42.1米,總庫容1.9億立米,施工中1961年降低為壩高33米,總庫容1.16億立米。
老石坎水庫:老石坎水庫位於安吉縣西苕溪,集雨面積272㎞2。於1958年8月動工,1970年3月建成。
無錫黿頭渚無錫黿頭渚
賦石水庫:位於安吉縣西苕溪西溪,集雨面積328㎞2。於1972年10月動工,1977年3月建成。
沙河水庫:位於溧陽縣南部丘陵山區,集水面積148.5㎞2。於1958年動工,1961年建成。
大溪水庫:位於溧陽縣南部大溪河上游,集水面積90㎞2。於1958年11月開始興建,到1960年6月完成主、副壩輸水涵洞,壩型為均質土壩,大壩做到高程17.0米。
橫山水庫:位於宜興縣太華山區,屋溪河上游,集水面積154.8㎞2。水庫興建分兩期施工:第一期,從1958年到1960年,初步完成了清基、防滲齒牆、輸水隧洞,大壩做了少量土方,未合攏。第二期,從1966年進行續建,到1969年按計畫完成。樞紐工程包括:主壩一座,壩頂長840米,副壩兩座,壩頂總長3250米,壩型為均質土壩;溢洪閘一座,設計最大流量448立方米/秒;西岸挖有非常溢洪道寬460米,輸水涵洞兩座,合計設計流量10.2立方米/秒;涵洞出建水力發電站兩處,裝機5台,容量500千瓦。
合溪水庫:工程項目於2005年6月經國家發改委立項審批。壩址位於長興縣合溪澗上,諸道崗水文站的下游,距長興縣城12公里,集雨面積為235㎞2,主要功能集防洪、供水、旅遊開發和改善水環境為一體,總庫容1.11億立方米。水庫樞紐由攔河壩、溢洪道、供水建築物及放空洞等組成。工程總投資90361萬元。

河道治理

望虞河工程:包括全長60.8km的河道疏浚,修建兩岸堤防及護岸,望亭水利樞紐和常熟水利樞紐,兩岸配套建築物,影響工程處理及工程管理設施等,總投資12.92億元。
太浦河工程:西起江蘇省太湖邊時家港,東至上海市南大港接西泖河入黃浦江,貫穿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全長57.6km。工程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及護岸工程;太浦閘加固工程(共29孔,每孔淨寬4米);太浦河泵站工程(裝機300立方米每秒)及配套建築物工程。總投資15.97億元。工程於1991年11月開工,至2005年12月全面建成。2006年4月通過水利部與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持的竣工驗收。
杭嘉湖南排後續工程:是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區向杭州灣排水的骨幹河道。拓浚4條溝通杭嘉湖地區與杭州灣的縱向骨幹河道,建設配套外排樞紐工程,改善杭嘉湖地區排澇條件,為太浦河承泄太湖洪水騰出行洪通道。
環湖大堤工程:包括加高加固太湖大堤255公里,其中江蘇190公里,浙江65公里;大堤太湖側護砌205公里,其中江蘇段139公里,浙江段65公里;新建、加固各類門控制建築物141座,其中江蘇100座,浙江41座;鋪設堤頂防汛公路路面138公里,其中江蘇段90公里,浙江段48公里。
東西苕溪防洪工程:是浙西山區向太湖排水的骨幹河道,東部杭嘉湖平原的西部防洪屏障。通過拓浚東西苕溪河道、加固修建西險大塘等工程,引導浙西山區洪水進入太湖,保護杭嘉湖東部平原的防洪安全。
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西起白米塘,東至王江涇-蘆墟一線,北臨太湖、太浦河,南至瀾溪塘、麻溪,區域面積約700餘平方公里。行政管轄分屬江蘇省蘇州市及浙江省湖州嘉興市。本區湖盪密布,地面高程僅3.0-3.5米,均低於汛期外河水位。
黃浦江幹流閔行~三角渡段防洪工程:通過建設兩岸防洪牆和支河門控制建築物工程,提高該河段的防洪能力,保護沿線防洪安全。
紅旗塘工程:浙江省嘉北地區和上海市的青浦、松江和金山區境內,總投資9.75億元。紅旗塘工程等別為Ⅱ等,乾河堤防、護岸按3級設計,支河堤防、水閘按4級設計。公路橋按三級公路橋設計,機耕橋按四級公路橋設計,乾河跨河橋樑通航按Ⅳ級航道標準設計,其餘橋樑按等外級航道標準設計。
擴大攔路港、疏浚泖河、斜塘工程:位於蘇滬交接的青浦區境內,總投資7.23億元。工程為Ⅱ等工程,元盪分流節制閘為2級建築物,乾河堤防、護岸及清水港泵閘為3級建築物,各支河建築物為4級建築物;元盪公路橋按一級公路橋設計,跨攔路港橋及防汛道路橋按四級公路橋設計;防汛道路為等外級公路(參照四級公路以上標準);攔路港航道等級為Ⅳ級。

防洪工程

太湖水網圩區是江蘇省長江流域比較低洼的地區,總面積11307平方公里(其中圩區面積5183平方公里),耕地561萬畝,(其中圩區面積465萬畝),易澇面積220萬畝。根據這一地區的特點和排水出路,圩區分為湖東水網圩區、湖西圩區2片。
湖東水網圩區
湖東水網圩區位於太湖下游陽澄、淀泖地區,是太湖水網圩區最低洼的地方,西至望虞河,北抵鹽鐵塘,東、南兩側與上海、浙江界鄰。圩區面積3483㎞2,耕地345萬畝。區內湖盪密布,河港縱橫,是有名的水網地區。
太湖下游古有淞江(吳淞江)、東江、婁江三江泄水入江、入海。春秋吳國曾開浚蠡瀆、胥浦、黃浦。秦漢開始圍田墾殖,三國續有屯田,南北朝時圩田發展較快,部分地區已是低鄉田皆築圩,足以御水,澇不為患。隋唐以後,東江、婁江相繼湮塞,逐步在東南和東北方向各形成36條港浦入海入江,洪澇泄路開始變化。唐元和二年(807年)開元和塘,自蘇州至常熟90里,導塘西高水入運;元和五年始築吳江塘路,與古塘岸相接,有利於陸路通行和低田開發;太和元年至九年(827~835年),浚鹽鐵塘截東北高水。中唐以後,零星分散的圍田開始發展為規格成片的塘浦圩田,沿吳淞江北五里七里開一縱浦、七里十里開一橫塘,塘浦之土築為堤岸,一河一浦皆有堰閘。吳越時期,鞏固完善塘浦圩田系統,並在吳淞江北浚青陽港及入江港浦,江南浚急水港、小官浦。北宋初期,吳淞江開始淤塞,東南排水漸堵,太湖洪水經陽澄、淀泖腹部農田瀰漫盈溢,然後入海;加之大面積拓墾荒地、圍墾造田而阻塞水路,塘浦大圩逐步分化為浜涇小圩,洪澇災害日趨頻繁。此後,雖多次裁治吳淞江,拓浚通江港浦、沿湖婁瀆,洪澇出路仍每況愈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開挖至和塘,導陽澄湖水入吳淞江。明永樂元年(1403年)實施“掣淞入瀏”,開范家浜,瀏河一度成為排水乾河;不到半個世紀,范家浜又沖深擴大為黃浦江,洪澇出路有所緩解。明清兩代,多次浚治白茆、滸浦、七浦、瀏河等入江36浦,鞏固小圩體系,開挖圩內河網。民國時期,繼續疏浚白茆、七浦、瀏河等排水河道,建白茆閘,引進機電排水,但湖東水網洪澇合流、易洪易澇的狀況改變不大。
太湖河道太湖河道
建國初期,集中力量修整加固圩堤。1949年汛期先後遭受梅雨颱風襲擊,圩堤潰決。各縣成立低田復圩工程處組織搶修。到1951年加固圩子3115個。1952年,崑山、吳縣、常熟的圩堤堤頂分別加高0.2米。1954年暴雨洪水,大面積破圩沉圩,未破圩也嚴重受澇,僅淀泖區,就受淹90萬畝,暴露了魚鱗小圩御洪排澇標準低的弱點。汛後,在全面加固圩堤的過程中,先後進行了崑山石牌鄉攔桿圩和常熟塢丘鄉西灣圩聯圩並圩、常熟金家大圩機械排灌、吳江湖東和崑山同心圩電力灌排的試點,收到很好效果,並在全區推廣。與此同時,1952年興建七浦閘,1956年拓浚七浦塘中下段21公里。
1957年開始進行太湖流域規劃,提出建設太浦河、望虞河和太湖控制線的“兩河一線”工程,實行洪澇分治、高低分開的治理方案。經中共上海局及水電部同意,於1958年冬望虞河、太浦河工程相繼開工。望虞河於1960年7月初通後,發揮了區域排水作用。太浦河中途停工,僅江蘇境內太浦河上段形成,將淀泖地區一分為二。陽澄、淀泖地區形成三路排水的格局:婁江至滬寧鐵路以北為陽澄片,澇水直接排入長江;滬寧鐵路與太浦河之間為淀泖片,由眾多河港匯水澱山湖入黃浦江;太浦河南為浦南片,合杭嘉湖來水入黃浦江,部分水也穿過未全線溝通的太浦河,北排至淀泖地區輾轉入黃浦江。陽澄片面積1430㎞2、耕地150萬畝,淀泖片面積1500平方公里、耕地132萬畝,浦南片面積553㎞2、耕地46萬畝,地面高程大多為3~4米,3.5米以下為低洼圩區,以上為半高田圩區。
1958年冬開始的“高標準河網化”工程中,全區大規模聯圩並圩,發展機電排水,整治陽澄片瀏河、楊林塘、常滸河等排水乾河。圩區治理按照1954年洪水位遇1956年颱風不決,1957年雨型三日雨量200毫米雨後一天排出不成澇的標準,聯圩並圩,加高圩堤,建設機電灌排站。到1962年已初步建成千畝以上聯圩281個,其中萬畝以上大圩56個,5000畝以上至1萬畝大圩83個,千畝以上至5000畝圩142個,圩內耕地176萬畝,平均每圩耕地6263畝。圩區機電排灌工程,1958年以崑山昆北、吳縣渭塘、常熟任陽和辛莊、太倉八里橋、吳江八坼和震澤等為重點,新增0.97萬千瓦、受益94萬畝。1959年又以常熟莫城和藕渠、崑山昆中、吳縣保全和望亭、吳江浦南等為重點,新增0.81萬千瓦、受益48萬畝。1960年以崑山昆南、吳江銅羅和青雲、太倉雙鳳和新毛等為重點,新增0.36萬千瓦,受益33萬畝。到1962年,電力灌排面積已達117萬畝,占聯圩耕地的66%,圩內排水從“三車”為主發展到以機電排水為主,排澇能力大為增強。
由於聯圩發展過快,地形複雜,面積過大的聯圩產生了新的內外排水矛盾。1961年經江、浙兩省協商,將浦南片9個大圩調整為22個圩,讓出13條內河作為外河排水,1965年又分拆了5個大圩。此後,常熟縣分拆了5個大圩,崑山縣調整5個大圩讓出9條排水河道,吳縣結合調整聯圩整治6條排水河道,改善了外部排水條件。到1972年,千畝以上聯圩為404個,其中萬畝以上大圩30個,5000畝以上到1萬畝大圩104個,1000畝以上至5000畝圩270個,圩內耕地184萬畝,平均每圩耕地4554畝。
1970年後,續建太湖大堤、繼續整治排水乾河、建設半高田聯圩、調整改善機電灌排。上海市實施青松包圍工程後,東泄黃浦江的43條河道封堵了23條,澱山湖下排條件惡化。1977年,江蘇、上海商定擴大攔路港,但未能實施。在此期間,曾機浚急水港9公里,改善淀泖片中部澇水東泄澱山湖的能力;開挖八盪河莘塔段,使淀泖片南部澇水直接東泄元盪達澱山湖;全面拓浚婁江和瀏河二期工程,浚治白茆塘中、下段,開挖楊林塘西段以及七浦塘上游崑山石牌鎮和常熟任陽鎮兩處束窄段,提高了陽澄片排水入江能力。1979年,崑山提出興建千東、千西大聯圩計畫。1983年開始千東大聯圩工程,將吳淞江以南、千燈浦以東24個半高田小圩及部分圩外耕地計15萬畝面積聯並成可分可合的大圩,增強分級預降、分區排澇能力。1986年冬又開始進行千西聯圩工程。至1987年,湖東水網圩區經過全面治理,全區建聯圩610個、耕地229萬畝,其中低洼田聯圩326個、127萬畝,半高田聯圩284個、102萬畝,已全面普及機電灌排。陽澄片排水入江能力大為提高,但尚未達到1962年雨型設計標準。淀泖、浦南片尚未擺脫洪澇不分的局面,排水出路困難。
湖西圩區
湖西圩區位於太湖上游湖西地區的山丘區與平原區之間,面積1700㎞2,耕地120萬畝,地面高程在4.0米左右。圩區的分布,西部在通濟河西岸和丹金溧漕河南段,南部在南河和中河一帶,東部在太湖周邊。圩區的排水出路,歷史上受平原區所限均向東排入太湖。圩區的主要排水河道,西部是通濟河、丹金溧漕河;南部是南河、中河;東部是漕橋河、殷村港、武進港、舜河等。宋、明代期間,曾局部疏浚丹金溧漕河、武進港、漕橋河、舜河等。民國期間,局部疏浚南河、丹金溧漕河、漕橋河、通濟河等。民國29年(1940年),江陰、武進、無錫三縣邊區抗敵委員會動員沿河民眾疏浚舜河。這些河道,既排澇水,又排洪水,標準較低,不足三年一遇。
建國後,湖西圩區整修圩堤,聯圩並圩,發展機電灌排,興修農田水利,並拓浚排水乾河,沿江河道建閘控制,不斷提高排澇能力。1975年《江蘇省太湖湖西地區水利規劃》編制完成後,進一步按規劃要求拓浚排水乾河,並於1978年在江邊諫壁建成抽水能力120立方米每秒的諫壁抽水站,減輕了北部平原向圩區排澇的壓力。
太湖太湖
該地區主要排水乾河的整治情況為:南河—南溪河,起自於淳溧交界,橫貫溧陽,於宜興市大浦入太湖,長87.5公里。1951年冬疏浚宜興護城河,1965年、1966年疏浚南河東段(南渡橋至宜溧交界處河段),1969年拓浚南河西段(河至南渡河段),1973年拓浚下壩至河段,1974年拓浚東氿至太湖河段等。中河—北溪河,西起溧陽縣慶豐鄉老鸛咀南河分水,東至宜興的西氿,全長45.5公里,於1976年拓浚溧陽境內(老鸛咀至楊巷橋)29公里。丹金溧漕河,北起江南運河七里橋,經丹陽、金壇兩市後,南達溧陽市城區與南河相接,全長66.9公里。該河於1954年、1958年、1959年、1969年、1971年5次疏浚丹陽至金壇河段,1966年、1977年、1981年3次疏浚金壇至溧陽河段,並於1970年在丹陽、金壇兩縣交界處建丹金河閘1座。通濟河,上游從句容縣侖山水庫起到寶埝段,為山丘區的溪河,長33公里;下游進入圩區,從寶埝經直溪鎮後達丹金溧漕河,長36公里,建國後分期進行拓浚。丹陽、丹徒縣於1964年、1969年、1971年拓浚寶埝至三汊河段。金壇縣於1958年、1966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分5期拓浚三汊河至丹金溧漕河段。武進港(原稱戚墅港),位於武進東南地區,北起江南運河,南由蝴蝶浜入太湖,長29公里。1974年、1977年、1978年分3次全線拓浚。漕橋河,位於太湖、滆湖之間,東起太湖百瀆,經漕橋、馬莊、尖頭通滆湖,長22.3公里,1966年進行全線疏浚。殷村港(又稱太滆南運河),西起滆湖沙瀆港,經和橋鎮、陳橋後入太湖,長23公里,1975年全線拓浚。以上排水乾河經多次治理,引排能力有較大提高,但湖西圩區還不能全面抗禦十年一遇的澇情。

社會經濟

物產資源

據《太湖魚類志》記載,共有107種魚類,錄屬於14目25科74屬,其生態類型主要有三類:一是太湖定居性魚類,如鯉、鯽、鯿、魴、鮊、鱭和銀魚等;二是江海洄游性魚類,如鰻魚鰣魚東方魨等;三是江湖洄游性魚類,如草、青、鰱和鱅魚等。由於受自然環境的改變以及人類經濟活動的干擾,尤其是上個世紀50~60年代沿江和沿湖大量閘壩的興建、60~70年代的“圍湖造田”以及破壞性漁具漁法的使用,致使洄游和半洄游性魚類以及沿岸帶產卵的定居性魚類資源數量減少,而湖泊敞水性低齡魚種群數量在人為繁殖保護措施下逐步增加,形成目前以刀鱭、銀魚等為主體和年變幅較大的太湖魚類資源格局。現太湖的主要經濟魚類資源有鱭、銀魚、鮊、鯉、鯽、團頭魴、草魚、青魚、鰱、鱅、鰻、花魚骨、鯰、鱖、烏鱧、河川沙塘鱧和似刺鯿鮈等20餘種。
太湖太湖

地方特產

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即銀魚白魚白蝦
太湖銀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無鱗、無刺、無腥味,可烹製各種菜餚。日本人常把銀魚與鯡魚籽海膽醬一起,配上調味品,製成珍貴菜餚。將銀魚曬成乾,色、香、味、形,經久不變。烹製前,用水浸一下,柔若無骨,製成各類應時名菜。
太湖白魚: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是食肉性經濟魚類之一。尚未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白魚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
太湖白蝦: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白蝦剝蝦仁出肉率高,還可加工成蝦乾,去皮後便是“湖開”。蝦還可入藥。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
太湖珍珠
太湖珍珠,又名太湖珠。是按產地分類的九大珍珠品種之一。
太湖珍珠既是珍貴的裝飾品,又是貴重的藥材。珍珠清熱解毒、性寒、味甘甜、潛陽,能鎮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收斂生肌、治療高血壓、老年支氣管炎,胃潰瘍等,是珍珠散、六神丸、小兒回春丹等20多種中成藥的重要成分之一。珍珠製品還有增進身體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強化體質、延緩衰老等功能。
太湖蟹太湖蟹
太湖蟹
太湖蟹,生長於太湖水域,亦稱螃蟹,其背殼堅隆凹紋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臍,雄尖雌團,內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齡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結隊順流東下,至江海交匯處的淺海中,繁殖而後終生。次年初夏,孵化後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戶,經多次蛻殼,逐漸長大,次年便成大蟹。

文化傳說

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中國治水祖師夏禹奉舜帝姚重華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廣為三萬六千頃。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王母娘娘要做壽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剛抬去了一份厚禮。王母娘娘看見後,高興的連嘴都合不攏了。原來玉皇大帝送的是一個大銀盆,裡面有72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簡直是一個聚寶盆;遠遠望去,還活象一隻精緻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贊不絕。大家看過《西遊記》都知道,王母娘娘設蟠桃會,沒請弼馬溫,結果齊天大聖孫悟空發了脾氣,大鬧天宮。他見一樣打一樣,當他看見玉帝送的這隻大銀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因此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字上面的一橫落在下面就為一點,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顆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間。玉石雕刻的魚,就是現在太湖裡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只有走獸沒有活成。
太湖傍晚太湖傍晚
據科學考證太湖真正面貌是一個海跡湖,地理上稱“瀉湖”。原來這裡是一個大海灣,由於長江、錢塘江泥沙的沖積,長江三角洲不斷向東延伸,海灣因灣被泥沙淤積成的沙壩所封閉而形成了太湖,以後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於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說他是“海的兒子”。
還有一個歷史故事。據歷史記載,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被吳王困於會稽,俘至姑蘇,事奉夫差。後來范蠡獻計,把民間美女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使他朝歌夜舞,沉緬酒色,喪失鬥志,終於使越王報仇雪恨,一舉打敗了吳國。“平吳霸越”之功,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封建社會的一條歷史規律。勾踐這個人可與之共患難,不可與之共安樂,現在聲名至尊,功高蓋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難以善終。從中原回來之後,范蠡就向勾踐說:“君王好好努力吧!請允許我從此辭去,以後不再進入越國了。”勾踐詫異:“你現在要離我而去,這是為什麼?”勾踐說:“我聽說,做人臣的,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從前君王受辱於會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為了輔佐君王成就霸業,現在君王的事業已成,而我該接受在會稽使君受辱之罰了。”於是,范蠡悄然離開了越國。有人看見,范蠡攜帶著西施,駕著一葉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後來,經營產業,家資巨萬,成為富翁,世稱陶朱公,壽終正寢。對於范蠡的功成身退,終得善果,歷代的政治家和文人們感慨頗深,晚唐詩人汪遵寫了《五湖》一詩,對范蠡的深謀遠慮大加讚賞:“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颺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