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漢語辭彙)

淤泥(漢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淤泥是一個漢語辭彙,又稱淤渣,讀音為yū ní,指的是在靜水和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並含有機質的細粒土。南朝·梁武帝 《淨業賦》等書有相關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淤泥
  • 外文名:silt; sludge
  • 拼音:yū ní
  • 解釋: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 又稱:淤渣
詞目,拼音,解釋,詞語出處,成因,

詞目

淤泥

拼音

yū ní

解釋

[mud]:指的是在靜水和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並含有機質的細粒土。其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天然孔隙比大於1.5。當天然孔隙比小於1.5而大於1.0時,稱淤泥質土。
[sludge]:又稱淤渣。淤漿(由固體顆粒分散在液體中形成的黏稠懸浮液)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澱淤積而形成的含少量液體的固液混合物,形如軟泥、爛泥或泥濘。
[ooze;slurry]:參見“軟泥”。

詞語出處

猶污泥。
南朝·梁武帝淨業賦》:“淤泥不能污其體,重昏不能覆其真。”
唐·方乾東山瀑布》詩:“不緣真宰能開決,應向前山雜淤泥。”
寒山《詩》之二六七:“我自觀心地,蓮花出淤泥。”
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魏傳統 《長征詩草·過阿西草原》:“腳踏水草地,淤泥軟綿綿。”

成因

在靜水或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經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未固結的軟弱細粒或極細粒土。屬現代新近沉積物。淤泥按粒度組成可以是粉土質的或粘土質的,細砂質或極細砂質的極少。海濱淤泥的粘土礦物以伊利石和蒙脫石為主,淡水淤泥則是以伊利石和高嶺石為主。淤泥含有較多的(2~3%)和多的(10~12%)有機質,其含量隨深度而減少。
淤泥的主要特性是:天然含水率高於液限,孔隙比多大於1.0;乾密度小,只有0.8~0.9克/立方厘米;壓縮性特別高,壓力自9.8×10帕增加到19.6×10帕時,壓縮係數為a1-2>0.05,壓力自9.8×10帕增加到29.4×10帕時壓縮係數a1-3>0.1;強度極低,常處於流動狀態,視為軟弱地基。淤泥按孔隙比可再細分為淤泥(孔隙比大於 1.5)和淤泥質土(孔隙比為1~1.5)。
淤泥的自然結構變化十分敏感,結構及其強度受力破壞後能自動復原,這就是所謂的觸變性。淤泥不宜作天然地基,因為它會產生不均勻沉降,使建築物產生裂縫、傾斜、影響正常使用。在淤泥上進行建築時必須採取人工加固措施。如壓密、夯實,用垂直砂井排水,加速淤泥固結。有時可採用柱基,或在建築物上部採用適應於不均勻沉降的剛性圈樑,沉降縫等結構措施,以保證建築物的穩定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