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說法之一
據《湖州風俗志》稱,祠山大帝名叫張渤,其父張秉,武陵人。在山澤間有仙女自願嫁他,並說“上帝以君家有功於吳,當世世血食於吳楚之地。”生子名渤,即為祠山大帝。據該書描述,祠山大帝塑全身站像,雙手持開山大斧。其神廟內匾額題“禹後一人”,因此推想祠山大帝是對湖地開山治水建有功勳先賢,後人將其神化,立廟以祀。
在杭嘉湖一帶,還有祠山大帝吃凍狗肉一說,指的是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前後幾天會出現“祠山暴”,氣溫驟變,颳風下雨,或雨夾雪,甚至大雪紛飛,來勢突然且兇猛。筆者小時候也常聽母親講“貳月初八汛”和“祠山大帝吃凍狗肉”。據說,祠山大帝愛吃凍魚凍肉,他有風、雨、雪、火四個女兒,每逢這個時候,四個女兒爭著要給父親上壽。如果火姑娘一上門,便要與三姐妹爭吵,氣溫上升,凍肉也就吃不成了(或說人間要遭火災),所以祠山大帝不準她上門。
而風、雨、雪三位姑娘參差或一齊來到,於是便有了“祠山暴”或所謂“貳月初八汛”。“祠山暴”的長短,以三位姑娘吃壽酒的天數而定,有三天四天的,最多不超過十二天。一般認為吃三天最好,吃十二天是“吃滿了”、“吃完了”,預示當年年景不佳。這些說法,其實也是對這一自然現象的推原解說。
說法之二
汪志、周志所輯《
廣惠宮碑記》寫道:“據稗史載祠山遺事,雲帝姓張名棅,生而神奇,將引苕、霅二溪之水通至廣德,身變豬龍,掀泥掉石,被家人窺見,遂不果。後成祠山之神。
夫六十里之水路未通,帝之所遺憾也。”
考證
以上兩種說法大同而小異,特別是鎮志之記載,十分明確祠山大帝是一位欲“引苕、霅之水至
廣德”的治水英雄。
根據其文字描述推斷,大致應是和大禹治水相近的上古時代,或者是古越所在的先秦時期。我國遠古傳說中的“神”、“神人”、“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或“豕身人面”、“人首馬身”等。“豬龍”一說和遠古民族圖騰崇拜有不謀而合之處。
古吳越時,人們的肉食也是以狗肉為主。在安徽
廣德縣境有祠山崗,在
長興泗安附近有祠山這么個地方,基本上可印證這種傳說的源頭。正如《湖州風俗志》的解說,
祠山神的影響所在,當在古吳越,現杭嘉湖一帶,特別是今吳興區、南潯區及長興、德清等地,鎮志也有建張王廟後“香火繁盛,潯溪一鎮,祀事綿綿”的記載。還有人認為
祠山大帝的“祠”與“塗”古音相通,“祠山”即大禹之妻塗山氏。反正是民間傳說,附會與否也不必計較。
溧陽河口祠山廟會
一、歷史沿革及分布情況河口
祠山廟會是流傳於溧陽市
社渚鎮河口九村(河西、橋東、濱溪、上河口、蔣家、王家莊、下馬塘、蔡家、巷埂)的民俗。
河口祠山廟會創始於明朝嘉靖年間,是一種民間祭祀“祠山”活動。眾所周知,張渤(祠山)治水功臣,為了治水,家產賣盡,最後隱居在廣德橫山。古代,歷代皇帝就對他加封紀念,祠山大帝也漸漸在人們心中成了神靈之位。
相傳河口九村(河西、橋東、濱溪、上河口、蔣家、王家莊、下馬塘、蔡家、巷埂)的農民種田十年有九年荒,水災年年有,因聽聞祠山治水流傳江南各地,祠山神靈有求必應,於是九村大族先生步行廣德,求來了族名叫“九村大老爺”的祠山,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出會。 祠山廟會已有四百玖拾多年的歷史。現在祠山廟會協會內仍保存著490多年的萬歲牌一塊,大木箱二隻。
二、基本內容和藝術特徵河口祠山廟會出會古代為農曆二月初八,因時代變故,外出打工人員較多,已改為農曆正月初三。出會前,正月初三早晨二時,在神台前點燃蠟燭、香、黃裱紙,主持人口念:“出會一路平安,到各村收災降福……”等詞句,然後將活公雞的頭擰斷,將鮮血灑在土地上,緊接著三暈三素、水果放在神台上祭祀,出會時,所有負責人個個點燃香,叩頭念“保平安”,然後身穿袍,頭戴儺面具,其它人員穿上黃馬褂、褲,各人拿好器具,最後大小鑼鼓齊鳴十分鐘,主持人手拿令旗,將黃裱紙點燃,大聲喊“起轎”,祠山坐八人大轎,五猖、判官、土地、和尚、道士等身披各色彩袍,頭戴木雕儺面具隨同祠山,兩面帥鑼開道,16面龍旗招揚,以“十面埋伏”和“雨夾雪”大小鑼鼓音樂伴奏,總計168人參加出會,到各村跳起了和諧舞,列出“太平”圖,表達人們對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碩果纍纍的願望。
相傳祠山從小就愛聽鑼鼓聲。據考證,他在開河築壩時也和著鼓,以鼓聲掌握開工、吃飯、收工。為了紀念張渤治水的功績,於是藝人們經過創造想像,經代代口傳,河口村的老人們編寫了一套完整的樂譜,大鑼鼓單敲叫“十面埋伏”,大小鑼鼓合敲就叫“雨夾雪”,“十面埋伏”有十套鑼鼓譜,“雨夾雪”有大小鑼鼓十二套鑼鼓譜。第一樂章“十面埋伏”它有十個片段,鑼鼓越敲越緊,代表張渤與洪水作鬥爭,開河築壩,吃盡千辛萬苦的鬥爭場面,第二樂章是“雨夾雪”有十二個片段,由大小鑼鼓穿插在一起,大鑼鼓代表“雨”,小鑼鼓代表“雪”,它富有二層含意:第一表示張渤一年四季冒著風雪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第二“雨”就是代表人們渴望著年年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的願望;“雪”是代表瑞雪紛飛、碩果纍纍的豐收景象。
每到一村,有大小鑼鼓、喇叭樂聲指揮,首先是收災降福,祠山坐落在中央,當今萬歲牌坐落在祠山中央最前位,百姓們燒香叩頭,求子求學,求平安,接著兩位白、黑將軍出列開場檢查場內邪惡妖魔三圈,頭圈稍慢,二圈稍快,三圈飛快,回到祠山身兩側,保護祠山。
而後由五猖登場,擺成東、南、西、北、中陣勢,緊跟土地、和尚、道士登場,先向祠山、百姓拜四方禮,隨後在陣勢圈內,各以隊形變化動作,此時“十面埋伏”越敲越緊,判官出場勸阻五猖各大神們之間的矛盾,最後達成一致,同心協力,共戰災害,最後在“雨夾雪”的鑼鼓聲中跳起了和諧舞,九個神靈興高采烈擺出“太平”陣圖。
河口祠山廟會有一個大會(總會)八個小會(各村),每年正月初三加入八個小會輪流出會到各村消災降福,最後祠山座落那個村要殺牛宰羊,祭祖前唱戲三天,請祠山看戲。
三、傳承譜系、代表性人物及作品
祠山廟會主要傳承人大多集中在社渚鎮河口九村(河西、橋東、濱溪、上河口、蔣家、王家莊、下馬塘、蔡家、巷埂),其間因年代久遠,傳承譜系無法考證。目前主要傳承人有:劉正元,學藝時間2002年;楊松付,學藝時間2004年;史良平,學藝時間2010年;趙阿富,學藝時間2010年。
四、目前保護情況
祠山廟會2011年進入江蘇省級“非遺”保護項目,溧陽市政府、溧陽市文化廣電體育局多次組織表演展示活動,社渚鎮政府十分重視傳承中存在的問題,並由文化站深入調查,解決具體問題。
高淳椏溪祠山廟會
高淳地處古丹陽大澤之濱,地勢東低西高,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高淳是一片易旱易澇的地區。千百年來,高淳人民一直和洪旱災害作鬥爭,對漢代的治水英雄張渤十分敬仰,是心目中個祠山大帝。世世代代加以祭祀。《高淳縣誌》對椏溪祭祀山活動有詳細記載。
有關史書記載,祠山大帝姓張名渤,字伯奇,西漢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農曆二月初八生。父親張秉,效法大禹,治水有功。張渤立志繼承父業,開河築壩,造福於民。死後就安葬在橫山。鄉親們懷念他,在他墓旁建廟祭祀,並將橫山改名祠山,奉他為“祠山大帝”。
祠山祭祀活動起源於西漢,鼎盛明代,椏溪祠山祭祀活動鼎盛於民國。民國年間,廣德的祠山總會祭祀活動十分隆重,椏溪地區離
廣德比較近,椏溪老百姓都趕去燒香跪拜。後徵得祠山祖廟同意,於上世紀20年代,在椏溪鎮社壽村建起一座規模較大的祠山廟,椏溪一帶百姓就地燒香祭祀,村村設祭台祭祀。全縣各地及周邊地區的人都來趕廟會,多達數萬人。解放後廟宇用於辦學,祭祀活動停止,但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椏溪仍有會場。1996年首次恢復祭祀活動,有2000多人的出巡隊伍。椏溪有18個祠山廟會,分東嶽祠山會、南嶽祠山會,祭祀時間不同,祭祀的方式,內容大同小異,各具特色。這種祭祀活動一直沿襲至今。
祠山廟會弘揚了張渤的治水精神,激勵了青年人熱愛家鄉,改天換地的鬥志。祭祠山活動包容了挑花籃、龍燈、獅子燈、抬閣、龍吟車、打叉、
跳五猖、打蓮湘、草台戲等民俗活動,集民間表演藝術之大成,對民俗文化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廟會期間,為周邊地區的物資交流提供了機會,促進了社會和諧。
近年來,高淳縣椏溪鎮修繕了
張渤紀念館,為祠山廟會活動提供了場所。當地政府組織有關人員挖掘、整理了有關張渤的傳說、故事,並彙編成冊。同時,當地民間成立了祠山廟會領導班子,每年負責廟會活動的相關工作,使祠山廟會活動得到健康、有序的開展。
廣德祠山文化
廣德祠山文化是發生在廣德且與天下英靈第一山——
橫山密切關聯的一個歷史文化現象,是與被唐、宋、明朝皇帝欽封為“廣德王”、“祠山大帝”張渤的人文歷史神話傳說相關聯的一個重要歷史文化遺產,是可與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馬祖文化相媲美的、與佛道儒文化貫通交融的、名揚皖南、蘇南、浙北、贛北等地的歷史文化奇蹟。人們懷念張渤一生開河治水、舍家奉獻、造福人民的愛國愛民精神和無量功德,為祭祀懷念敬仰崇拜他,而逐漸形成了
祠山寺、
祠山廟會、祠山商貿、祠山民間文藝、祠山神話傳說等民間傳統文化,即獨具廣德地方特色、具有民族人文精神、佛道神話傳說故事、民間風俗文藝文化等特點的廣德祠山文化。
據《說郛》中《三柳軒雜識》、《祠山神事要》、《能改齋漫錄》、《留青日札》、《清嘉錄》等記載或傳說:廣德軍祠山廣德王,名渤,姓張,二月八日生,本前漢吳興郡烏程人,始於本郡長興縣順靈鄉發跡,役陰兵導通流,欲抵廣德縣,故東自長興、荊溪,疏鑿河流,欲達廣、郎、南漪湖,開河貫通形成內河水網,以抗洪防暑,行船通商,造福人民。化身豬形,驅役陰兵,為夫人覘破豬形,變形未及,因生羞愧而恥之,不再見夫人,其工遂輟,河瀆之功遂息,因年齡、財力和社會動盪等原因,張渤立志象大禹治水一樣的願望最終未能實現。後張渤遁於廣德縣城西北五里橫山之巔,修煉得道,人稱“禹後第一人”,死後被葬於橫山頂,居民思之,在橫山修建張公祠 即祠山廟於橫山西南隅,夫人亦至縣東二里而化,時人亦立為“娘娘廟”,與祠山廟遙相呼應,長相廝守。祠山廟宇鼎盛時期主要包括祠山殿、禮斗台、范公祠、三忠祠、廣惠宮、寢宮、宸翰樓、靈佑殿、龍王廟、岳王廟等,邊上還建有望月亭、攀夢亭、龍潭、天語亭、天夢亭、御詩碑、犀牛望月亭、岳王亭等,祠山廟很快名揚海內外,祠山爺顯靈的傳說一直經久不衰。由此歷漢五代至宋元明清,遇水旱災害,人們禱之無不應。相傳因張渤二月八日生,先一日必多風,後一日必多雨,號為請客風、送客雨,甚為靈驗,傳為異事,祠山廟傳為“小九華”,人們便尊稱其為“祠山大帝”、“祠山爺”、“
廣德王”。
唐朝天寶年間,唐明皇念張渤治水有功,封其為水部員外郎,並封橫山為祠山,為聖地,使得祠山、祠山廟、祠山爺、祠山殿等名揚天下,香火日盛。到明朝,朱元璋因戰爭與橫山結下不解之緣,曾兩次駐蹕祠山,得夢知他“貴為天子,必得天下”,登基後,兩次派遣欽差專程前來朝覲祠山,撥款對祠山廟修復擴建,賜詩二首《幸橫山》、《幸祠山》,在得夢之處修建“天夢樓”,在南京雞鳴山建廣惠祠山王廟,按時遣官致祭,遂為各地效仿,江南以及蘇南、皖南、浙江、贛北等地各州縣鄉鎮紛紛效仿,建起許多祠山廟,僅廣德境內有祠山廟50餘處,尤以廣德橫山的祠山廟被推崇為“祠山祖庭”,並稱“天下第一香火”,從此祠山寺廟的規模越來越大,香火越來越旺盛,從而使橫山和祠山廟的繁榮達到了鼎盛時期和登峰造極的地步。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吟頌橫山、祠山、祠山廟、祠山爺、祠山大帝等,留下了大量的讚美詩篇。祠山文化因張渤和祠山的一再加封和屢加贈賜、佛道諸家的推波助瀾、文人雅士的不斷渲染、對張渤由人而神的神化、因張渤、
岳飛、范仲淹、朱元璋等人的歷史人文名氣等,不斷形成、完善、豐富成博大精深、蘊含歷史人文底蘊、具有獨特廣德地方特色的祠山廟會、祠山民間文藝、祠山埋藏會、祠山戲曲等內涵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民間傳統文化。
相傳,為紀念廣德王、治水英雄、祠山大帝、祠山爺張渤二月初八生日前後三天舉辦的祠山廟會,聲勢浩大,江淮、蘇南、皖南、浙北之民數十萬一下子齊聚祠山,善男信女們簇擁著祠山爺神像載歌載舞,繞廣德老城遊街唱戲,到東門娘娘廟與娘娘一年一度會合後,再沿途接受祭祀、跪拜、香火,信徒們紛紛唱頌、趕會,觀看唱大戲、跳“五猖”、踩高蹺、走馬燈、舞獅子、撐旱船、玩龍燈、耍雜技、遊街巷、賽場子、逗樂子等等,最過癮的是從專為祭祀酬神修建的雕樑畫棟、富麗瑰偉的戲台上,觀看為平民百姓喜聞樂見的緋綠戲,即南戲雜劇,在傳奇戲裡領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鄉土氣息。祠山廟會集民間工藝、戲曲盛會、祭祀活動和商業買賣於一體,將各種民間傳統技藝、民間戲劇、會社習谷、民風民俗、歌舞雜耍等融匯一體,民間藝人爭相登台獻藝,信徒們飽受神聖歡樂喜悅的洗禮,各種風味小吃、農產品、民間工藝品競相展銷交流,其場面熱鬧非凡,體現了勞動人民敬仰張渤愛國愛民崇高精神的敬仰心理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願望與信念。千百年來,它對當地及周邊地區的農田水利、商貿旅遊、民間文化、佛道宗教、人文歷史景觀、修身養性靜心等產生過重大影響,已成為江南重要的世界文化歷史遺產之一。
祠山殿昭德宮始建於西漢宣帝神爵3年(公元前59年)。後來由於歷代加封,對張渤的祭祀規模越來越高,越來越大,又在橫山西麓建立了西廟,經過歷朝不斷的擴建,卻逐漸成了正廟,而橫山上的張王廟被改為看經院。
公元943年南唐時又冊封張渤為廣德王,把建立在山上的宮、觀稱謂祠山殿。祠山殿是祭祀祠山神張渤廟宇群的總稱。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賜看經院為明教院,崇寧年間(約在1104年間)又改為明教禪院,變成了佛教寺廟,傳說有智通禪師在此悟道後修成正果。
祠山、祠山廟、祠山爺、祠山殿等名揚天下,香火日盛。據《明史》和《祠山志》載,元朝末年,
朱元璋率軍渡過長江,轉戰南北,與橫山結下不解之緣,曾兩次駐蹕祠山,祠山殿成了他指揮南征的最高司令部,其間夢知他“貴為天子,必得天下”。在廣德打敗了元軍的精銳部隊“長槍軍”後,大將徐達、常遇春又攻克了寧國,生擒了元軍統帥朱亮祖,捷報頻傳,朱元璋大喜,欣然命筆題詩稱廣德祠山為“天下英靈第一山”,在廣德和廣德祠山殿題有詩詞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