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瞻園路,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是中國收藏保管、陳列宣傳、調查研究太平天國文物史料的專題性博物館,也是中國國家設立的唯一太平天國史專題博物館。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由太平天國史學家羅爾綱等在1950年12月主持籌建。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太平天國王府遺址,成立太平天國紀念館。1958年5月,遷至瞻園路。1961年1月,改名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建築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展廳西部的瞻園是南京城裡著名的古典園林,曾是東王楊秀清王府和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後為幼西王蕭有和王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地點:南京市秦淮區瞻園路
  • 竣工時間:1950年12月
  • 開放時間:8:30-17:00
  • 館藏精品:原刻本官書《欽定士階條例
發展歷史,展館陳列,館藏文物,建築布局,科研文化,重要活動,對外交流,社會教育,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門票價格,交通信息,

發展歷史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位於南京夫子廟西側,是全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館址瞻園是南京地區僅存的一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群,占地面積18 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1956年10月1日,由國家文化部批准在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遺址成立,時稱太平天國紀念館。1958年5月遷址瞻園。1961年1月改稱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經過40餘年的建設,已成為公認的太平天國文物中心、資料中心和陳列中心。
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羅爾綱史學館系我館下屬分支機構。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位於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著“防江望樓”、“江天亭立”等珍貴的太平天國壁畫,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羅爾綱史學館是為紀念我館創始人、太平天國史學泰斗羅爾綱先生而建,是太平天國史研究的又一學術殿堂。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一座館園合璧的博物館,東側是五進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群,為展區部分,西側是素有“金陵第一園”之美譽的江南古典名園——瞻園,她在歷史上曾與上海豫園、蘇州拙政園等並稱“江南五大名園”。初為明中山王徐達府邸之“西圃”,入清為江寧布政使衙署。太平天國時期曾為東王府、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和幼西王府。民國改元,這裡又成為江蘇省省長公署、國民政府內政部等機構所在地。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全國收藏太平天國文物最多、史料最豐富的文博單位。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徵集太平天國文物,蒐集太平天國文獻史料,先後徵集到太平天國高級將領的官服“團龍馬褂”、太平天國印製的《欽定士階條例》、《欽定軍次實錄》、 《欽定英傑歸真》原刻本等一批稀世珍品。迄今為止,我館收藏有太平天國文物2800餘件;各類文物及遺址、遺蹟照片10000餘張;清方原始檔案、函札資料2000餘卷宗;有關太平天國史圖書6000餘冊;並已整理出版太平天國資料書籍30多部700餘萬字。

展館陳列

“太平天國歷史陳列”是該館基本陳列,有4個展廳,分序幕、歷史背景、金田起義、建都天京、制度政策、堅持鬥爭、抗擊侵略、保衛天京和前仆後繼 9個部分,介紹太平天國歷史的全過程。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壁畫遺址,舉辦“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陳列”。該館另複製一套太平天國歷史文物展品,常年在全國主要省市和地區巡迴展出。該館還引進“避暑山莊宮廷文物”和“金陵雨花石”等各種類型的臨時性展覽。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博物館投資四百餘萬元對陳列格局及內容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現陳列展覽正以一個全新的面貌迎接廣大觀眾。
陳列在內容分布上改變了傳統的“一貫制”通史模式,採用簡史和專題相結合的新的展覽理念。 展覽融入了現代的陳列設計理念,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有重大突破。淡化傳統的“通史”模式,以簡約明了、完整連貫的簡史與軍事、經濟、藝術、對外關係、影響五大專題相結合,多角度、多層面地展示歷史。展覽不僅運用了大量最新的文物資料,而且汲取了國內外權威的學術研究成果,可謂太平天國史研究的集大成。展覽展出了400餘件文物精品,其中一級文物29件,為歷次陳列之最,其中不少文物都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簡史分為金田起義、定鼎金陵、北伐西征、天京事變、挺進蘇浙、天京失陷六部分,各部分以精練的文字資料反映了太平天國前後18年的悲壯歷程。專題則以太平天國的軍事、經濟、藝術、對外關係和影響為五個主題,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客觀史實,充分挖掘歷史內涵。陳列汲取了當今國內外太平天國史權威的研究成果,許多珍貴文物為首次展出。
《太平天國歷史陳列》成為利用古代建築構築現代化展廳的精品之作。此陳列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十佳精品陳列。

館藏文物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1657件,其中一級藏品42件,包括太平天國頒行的原刻本官書欽定士階條例》和《欽定軍次實錄》及天王洪秀全批准頒行官書的“旨準”
木印、“渡船規條碑”等傳世珍品。重要複製文物有天王和幼天王玉璽、洪秀全親筆“守天浦詔”以及巨幅太平天國“望樓”壁畫等 427件。
該館的專業性圖書資料室,藏有太平天國專著、地方志8000餘冊,清代蘇松太道兼署江蘇布政使吳煦檔案11大箱,鹹豐、同治年間名人函札200多件,太平天國文物、遺蹟底片5000餘份。
團龍馬褂為太平天國高級官員穿著的官服。黃緞質地,馬褂式樣,襖短袖肥。上繡四條團龍,四團龍分別繡在前胸、後背與兩袖。其間繡以牡丹蝙蝠和流雲海水等紋樣,色澤鮮艷,工藝精湛,保存完好。
團龍馬褂團龍馬褂
此件團龍馬褂系1864年清朝官員席寶田在江西俘獲幼天王洪天貴福時所得,他視為珍寶留傳子孫。解放後,席寶田後代將其捐獻。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此炮置造於太平天國乙榮五年(1855年)。銅質,炮身長96.5厘米,口徑6厘米。炮身陰刻“太平天國乙榮五年置造,重貳佰斤,粉玖兩”等銘文。該炮是1957年12月在昆明金屬回收時發現,發現時炮內還存有遺留的火藥。1958年移交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規條碑
此碑為石質,碑高95厘米,寬46厘米,碑文楷書陰刻。已殘破不全,碎成三塊。它是太平天國甲寅四年十二月三十日(1855年2月4日)所立。其內容為保證碼頭暢通,防止“刁頑船戶”對渡河人的任意訛詐,制定了收費標準,並規定“凡無錢之人有緊急事情,務宜飛渡,雖系一人亦須送去”。此碑於1955年12月在安徽省當塗縣江心洲太陽河村發現,故而也叫太陽河碼頭渡船規條碑。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黃銅鑄造,直徑10.1厘米,厚1.4厘米,重810克。正面刻“太平天國”,背刻“聖寶”。鎮庫錢鑄造精良,為太平天國非流通貨幣。1953年2月在南京某倉庫廢銅中發現。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太平天國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十八年,它的錢幣製造、流通的時間也很短很短,儘管如此,但還是充滿迷人的魅力。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開始選派人員鑄造錢幣,錢幣的鑄材,主要有金、銀、銅、鐵、鉛,可謂五金皆備。錢幣一面是“太平天國”四字,另一面大都是“聖寶”二字,由於洪秀全自稱天王,讚美耶穌為救世聖主的宗教綱領,因此幾乎各方面都加稱一個“聖”字。文字多為規正的宋體字,這是太平天國錢幣的一大特徵。另外,“太平天國”四字既是國號,又是年號,在中國歷代錢幣中,將國號和年號合而為一使用的只有太平天國。
縱觀太平天國錢幣,它的樸實、厚重,無不映射出農民起義將領們的純樸和剛毅。當我們撫摸著這樣一枚小小的錢幣,陶醉在對歷史的回憶中時,不禁要讚嘆它是我國幾千年錢幣文化史中熠熠生輝、獨具風采的一頁。
常熟牆頭詩為1860年9月16日太平軍攻克常熟後所寫。墨筆題寫,高115厘米,寬275厘米,每行4字,共10行40字。其內容為:“常熱(熟)有妖,如若不退,百姓壽(受)難;天兵家(駕)到,不起(欺)子民,不燒房屋;如若團練,燒殺不留,勸至(致)百姓,逃者為高。”1957年在常熟市山北鄉農民顧關泉家發現。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商憑
此商憑白紙墨刷,墨筆填寫。高30.9厘米,寬33.1厘米,在商憑兩字中間,蓋有“盪口鎮官卡查過”長方形回紋邊朱戳,年月日上蓋“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開朝勛臣殿前戶部正地官陳潘武” 長方形朱印。在盪口鎮人家所藏弘治刻本《三國演義》中發現。
黃興和頭繩花布店商憑黃興和頭繩花布店商憑
商憑為太平天國頒發給各商店的營業執照。該商憑為求天義陳坤書等於1861年12月18日發給金匱縣盪口鎮黃興和頭繩花布店商憑,上載明應遵守的法令:“一切貨物,務須公平交易,既不得奇貨自居,亦不得高抬市價,如敢壟斷漁利有害民生者,準爾鋪戶指明稟究”。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此田憑連史紙墨刷,墨筆填寫。高29.8厘米,寬27.3厘米。年月日上蓋“太平天國天朝九門御林王宗殿後北破愾軍主將乾天義李愷運”長方形朱印,騎縫上另蓋長方形朱印,印文不清。
田憑是太平天國頒發的土地證,田戶執有這種憑證,即擁有對土地使用的所有權。這張田憑內容豐富,外觀完整,尤其是發給祠堂田憑更屬少見,它對研究太平天國的土地制度,有著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該田憑是1953年在金匱縣盪口鎮某家所藏的弘治刻本《三國演義》中發現的。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史密斯日記”由英國人喬治史密斯所寫。時間從1863年10月16日起至11月29日止。日記由三部分組成,即:“史密斯日記”、“史密斯日記戈登抄件”和“史密斯致香港《中國之友》信稿”。紙質。日記長7.3厘米,寬11.8厘米。抄件長21厘米,寬26.8厘米。信稿長20.3厘米,寬25.3厘米。
史密斯曾在慕王譚紹光部下幫助太平軍作戰,1864年在常州保衛戰中陣亡。該日記後為戈登所得,戈登將日記予以抄錄,並在某些段落旁加了批註。這些資料對研究太平天國時期的中外關係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本世紀60年代英國研究太平天國史專家柯文南博士在英國戈登文書中發現日記原件,1979年5月來華,將日記原稿贈送給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吳煦檔案
《吳煦檔案》是吳煦任職知縣、知府、道員、布政使、常勝軍督帶期間的公務檔案和私函。時間上起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下訖同治六年(1867年)。吳煦(1809—1872)字曉帆,號春池,晚年荔影。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
吳煦檔案吳煦檔案
《吳煦檔案》紙質。共約數10萬件,多為第一手原始資料,檔案的大部分內容是吳煦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各個時期的上諭、奏摺、稟報、往來書信、情報、探報、外交公文照會底稿,厘金和軍餉帳冊、報銷底冊、科舉試題、記事等等,涉及清政府和太平天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以及會黨活動、農民抗漕、中外交涉、外國資本主義列強侵華、清朝官場腐敗和商業、物價等眾多方面。
吳煦去世後,檔案一直由其後人收藏家中,1953年,其後人在杭州將這些檔案當作廢紙出售時,被浙江省文物保管委員會發現並予以收購,後送至中央文化部。1959年4月和1978年分別由中央文化部、中國革命博物館先後撥運檔案13大箱交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現已裝裱成606冊。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太平天國頒刻印書之一。紙質。高27厘米,寬15厘米。封面題“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新鐫”,紙張泛黃,且有部分蟲蛀。半頁8行,每行12字,共33頁,是國內唯一的完整無缺的初刻本。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院東方部也收藏有一部,但不完整,缺第5、17、18頁。
這一部印書刻本,首載乾王洪仁玕等擬議《試士條例敬獻聖裁奏》,次載正總閱李春發、副總閱黃期升等序,然後分條記載科場士階條例,從科舉制度、試場條例,以至品級、章服的制度,都作了詳細的規定。它是研究太平天國時期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1957年在江蘇常熟梅李區珍門鄉收購廢紙中發現。藏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大齊門牌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初無門牌之設,這年七月,“訛言有官兵混入江寧城,舉國若狂”,當時天京城衛戍司令韋昌輝“倡議設立門牌,逐戶編查”,遂有門牌制度。太平天國最初門牌的設立是作為一種軍事措施加以施行的,後隨著領地的日益擴大,每占一地,設立鄉官,清查戶口,編立門牌,門牌逐漸演變成一種安民措施,其目的是便稽查杜奸宄免滋擾。我館現存的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認天義陸順得發丁大齊門牌是太平天國後期門牌的一個代表。這張門牌上列有戶主丁大齊祖孫三代、旁系近親的姓名、年齡、生故情況以及與戶主的關係等,年月日上蓋有太平天國天朝九門御林殿前南破愾軍主將認天義陸順得朱印。這張門牌形制完整,印文清晰,內容豐富,是館藏一級文物。
認天義陸順得發丁大齊門牌認天義陸順得發丁大齊門牌
孔雀牡丹壁畫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專門設定了繡錦衙負責各府第衙館的繪畫事宜,委派
職同指揮的“典繡錦”官員主持工作。據史料記載,當時天京城內各府第衙館“門扇牆壁,無一不繪”,而且,按照各自的官階等級繪製不同內容的壁畫圖案。即使是在天京城失陷,經過湘軍的焚燒毀壞後,仍然還有一千多處壁畫遺存,可想當年天京壁畫盛極一時。斗轉星移,歲月如梭,直到1952年南京堂子街發現了太平天國某王府壁畫,才使我們有幸一睹太平天國壁畫之風采。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現存18幅,孔雀牡丹圖是其中的一幅,它以青翠的松樹與濃艷的牡丹做背景,襯托出翹首開屏的孔雀主題。整幅壁畫構圖嚴謹,運筆嫻熟,設色極工,是太平天國壁畫中花鳥題材的傑作之一。
孔雀牡丹圖孔雀牡丹圖

建築布局

藝舍
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北部,有一座古建築大廳,外觀古色古香,內部設施現代化,這就是瞻園藝舍的多功能展廳。此展廳面積大約550平方米,展線長120米,展櫃由入口處向兩側延伸形成環繞狀,中間展櫃成丁字式,外有玻璃隔塵,內有射燈照明,配以格調高雅的字畫展品,給觀眾帶來一種清新脫俗、耳目一新的感覺。該展廳從1999年落成開放至今,共展出書畫等各類展覽展示近百次,受到廣大觀眾和書畫家們一致好評。 說起瞻園藝舍的歷史,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趙朴初先生為我館瞻園藝舍藝術沙龍親筆題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先生、崑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先生、古琴表演藝術家梅日強先生以及書畫藝術家林散之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趙良翰李味青等藝術大師都先後來到瞻園雅集、潑墨揮毫,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有鑒於此,江蘇國畫院錢、亞、宋、魏,群賢畢至,也把一些大型藝術筆會放在瞻園舉行。
瞻園藝舍在藝術家心目中的地位與日俱增,逐步形成了一個高雅藝術聚會的場所。20世紀90年代,博物館應廣大藝術家的要求,將瞻園藝舍建成一個藝術沙龍的形式,深入社會,與藝術家廣交朋友,並得到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與支持。吳門畫派的著名書畫家吳養木沙曼翁錢持雲張繼馨等也與藝舍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並先後到藝舍舉辦個人書畫展,贈送作品。湖北著名畫家谷有荃邵聲朗等都成為藝舍的朋友。在南京也雲集了一大批有實力的中青年藝術家。瞻園藝舍還經常組織筆會,邀請書畫界的朋友參與。
藝舍收藏有大量著名書畫家的頂尖力作:其中有林散之書法狂草作品《朝辭白帝彩雲間》、傅抱石《大渡河悲劇》 、俞劍華《清涼世界》、錢松嵒《江上朝暾》、陳大羽《一唱雄雞天下白》、李味青《丹楓秋菊圖》、趙良翰梅石圖》、范曾《太平軍進南京》、戴敦邦《太平天國十王圖》、劉繼卣金田起義》、沙曼翁《隸水軸》、吳養木《山水》、張繼馨《梅鶴圖》等。
瞻園藝舍不僅展示書畫家的作品神韻和風采,還舉辦了各類圖片、資料展等,如《龍文化藝術展》、《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圖片展》和《中共“十五大”圖片展》,為瞻園藝舍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社會效益。
概況
瞻園被譽為“金陵第一園”,原系明代開國功臣徐達府邸之西圃,始建於嘉靖初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乾隆南巡時曾駐蹕於此,並御題“瞻園”二字,取自蘇東坡詩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據說乾隆對此園十分欣賞,回京後便命人在北郊長春園中仿瞻園而建“如園”。
瞻園素以假山著稱,全園面積15000平方米,由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組成了瞻園的主景,遊人至此,無不流連忘返。北假山陡峭雄峙,原為600多年前明代一石山,至今仍保留明代風格。西假山蜿蜓如龍,石頭猶如從土中生出,充滿自然野趣。而南假山則是由劉敦楨先生設計建造於1958年,它巍峨雄壯,由1800多噸太湖石拼連而成,呈現出層次分明,自然幽深的壯麗景觀。
名石
中國古典園林中,要有佳峰珍石,方稱得名園。若再有名人品題,或有文字鐫刻載於著錄的,那就愈加珍貴了。在素有“金陵第一園”之美譽的瞻園中,就有一塊這樣的奇石——“招鶴峰”,因其形同“如意”,又稱“如意峰”。峰高3.61米,正面鑿有海水紋,體態古樸。石峰上還鐫有明朝中期的狀元錢福吳寬、名畫家沈周等人的題詩,字跡依稀可辨。古人有詩云:“每看孤雲招野鶴,頻攜樽酒對名花”,峻秀奇特的山石聳立在靜謐的玉蘭院中,構成“危峰招鶴”之佳景,成為瞻園新十八景之一。不過這塊奇石並非瞻園舊物,而是來自附近四福巷中的栝園。
關於栝園和這塊巨峰,在《康熙江寧縣誌》、《嘉慶新修江寧府志》中都有詳細的記載:“栝園在大功坊( 即今瞻園路)東巷內,本魏公東園,後歸周亮工。堂前老栝兩株,趙宦光題額,左峙一巨峰,沈周、吳寬、錢福皆有鐫題”。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三位在招鶴峰上題詩的名人。
明朝著名書畫家沈周(1427-1509),是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文徵明與唐寅均曾師法沈周,得益非淺,所以以沈周居“明四家”之首。他以山水畫著稱,花鳥畫亦有較深造詣,並能畫人物。他學識淵博,詩文書畫均負盛名。
狀元吳寬自幼聰慧好學,不僅文章寫得好,書法也好,年青時在鄉里已負盛名。成化八年(1472年)連中會元、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因他學識淵博,為人敦厚,是東宮朱祐樘(即孝宗弘治皇帝)的老師。孝宗皇帝即位後的弘治八年(1495),擢升為吏部右侍郎。這年,吳寬母親逝世,他趕回蘇州料理喪事,在家守孝三年。按照慣例,吳寬離職後應有人補缺,但皇上不派人去補,留著空職,等吳寬回京後續任。吳寬回到京城,即轉為吏部左侍郎,又侍奉東宮,做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的老師。仕至禮部尚書。吳寬在朝廷的威望很高,受到皇上和官員的尊敬。七十高齡的吳寬因身體有病,幾次要求隱退,皇帝都未同意,後死於任上。被追封為太子太保,諡號文定。吳寬是位書法大家,擅長正楷行草,對稍後進入書壇的祝枝山文徵明唐寅等人,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還是個有名的藏書家,家藏古籍甚多。蘇州的怡園就是吳寬當年的府第。
錢福是上海人,約1505年前後在世。少負異才,科名鼎盛。弘治庚戍(1490年)會元、狀元,授翰林修撰。詩文藻麗敏妙,登第後名聲煊赫。我們兒時常聽父母老師教導的那首“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的《明日歌》就是錢福的大作。
招鶴峰上鐫有這三位名人的手跡,此石歷史至少應在500年以上,當為中山徐氏宅園遺存,確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隨著明王朝的滅亡,栝園逐漸衰敗,據史料記載,至清道光年間,園已廢圮,但這塊名石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20世紀90年代初,大全福巷、四福巷一帶拆遷,此峰被移入瞻園。歷經五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人事滄桑,昔日名石依然能屹立在名園之中,確為一大幸事。
王府之夜
瞻園——王府之夜”是一項以明代文化藝術欣賞為主題的遊園活動,其創意新穎、曲目精彩,是明代王府庭院的再現。它將燈藝、園藝、曲藝、服飾藝術的古典美與古園林的美妙夜景融為一體。
在美輪美奐的瞻園夜王府內:亭台樓閣玲瓏剔透,假山湖石巍峨雄渾,碧水波光粼粼,草木青翠葳蕤……有流光溢彩的晚亭上宮廷細樂的奢華,也有曲折幽深的迴廊里古塤的悠思,霧氳仙苑中,有況世奇緣“牡丹崑曲”的演繹,七彩飛瀑下,更有琵琶鳴泉的歡歌,一輪月影淡描出翩翩霓裳的飄逸……伴以一出出古典戲曲、絲竹舞樂,將明清時期的音樂、舞蹈、曲藝和服飾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演繹著一個歡樂祥和的太平盛世。

科研文化

出版讀物
該館曾編輯出版《太平天國印書》、《太平天國藝術》、《太平天國資料彙編》、《太平天國資料叢編簡輯》、《吳煦檔案選編》等書。

重要活動

對外交流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配合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本館積極探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搞好基地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後被列為南京軍區青年官兵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並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省公安專科學校等十餘家單位建立了共建關係。我們立足本館,輻射社會,開展了廣泛的社會宣傳教育工作,學生參觀人數也逐年遞增。

社會教育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配合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該館積極探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搞好基地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子。該館輻射社會,開展了廣泛的社會宣傳教育工作,學生參觀人數也逐年遞增。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南京市秦淮區瞻園路128號瞻園

開放時間

8:30-17:00

門票價格

門市價:10元
成人票10元;每位遊客可免費帶一名身高不足1.3米的兒童進館;中、小學生憑學生證可享半價;南京市60歲以上老人憑老人證享半價;離休幹部、軍人、殘疾人可憑相關證件免票。

交通信息

捷運
乘坐南京捷運1號線三山街站下車,再步行約550米即到。
乘坐南京捷運3號線夫子廟站下車,再步行約850米即到。
公交
搭乘多路公車可到,比較方便的有204路、Y2路、Y20路等,在瞻園路站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