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揚道
- 性質:中華民國初期行政區劃名
- 時期: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 所屬:江蘇省
淮揚道,中華民國初期行政區劃名,隸於江蘇省。轄區約當今江蘇省揚州市(除儀征外)、鹽城市、泰州市全境及淮安市部分地區。...
淮揚海道,康熙九年(1670)置淮揚道,駐淮安府,領淮安府、揚州府、徐州。...... 更名淮揚道; 鹹豐十年(1860)裁; 同治四年(1865)復置淮揚河務道,駐清河縣,領...
淮揚道 淮揚道 ,中華民國初期行政區劃名。 1914年 6月以清末淮安 、揚州兩府轄境置,治淮陰縣城(今江蘇淮安市區)。屬江蘇省 。轄淮陰、淮安 、泗陽 、漣水 、...
比歸浦上,與淮揚道李國瑞、護河庫道朱楹,論近年淮水安流,深蒙神佑,並述及山中景象,二君以為古佛宜拯,古殿宜復,慨然捐助三千金,成此善緣。乃商以高堰營...
淮揚,地名,廣義的淮揚地區包括淮河與揚子江的下游地區,包括揚州、鎮江、鹽城、淮安等地,該地區位於長江南北,緊挨京杭大運河,古代意指揚州。從地理上看是連線南北...
傅澤洪,字育甫,漢軍旗人。累官江南淮揚道。著《行水金鑒》百七十五卷。...... 傅澤洪,字育甫,漢軍旗人。累官江南淮揚道。著《行水金鑒》百七十五卷。...
民國2年(1913年),江蘇省設立金陵道,淮揚道等5道,時屬於淮揚道。民國16年(1927年),江蘇省設立行政督察區,時劃屬第六行政督察區,鹽城縣作為駐地,為首縣。...
十三年,授淮安知府,遷淮揚道。洪澤湖盛漲,例當開天然壩。嗣爵曰:“開壩減暴漲,如下河州縣生靈何?”持之力,卒無恙。十六年,調兩淮鹽運使。...
鄒錫淳,字公眉、古餘,號醴湖,江蘇鎮江府丹徒縣人。乾隆五十年五月二十三日生,卒年不詳。嘉慶十三年順天舉人,考取國子監學正,仕至江蘇淮揚道。道光三年五月,...
民國三年(1914年),實行道制,鹽城屬淮揚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廢除道制,設立行政督查區,江蘇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駐鹽城縣,為首縣,轄鹽城,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