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四年(1114年),移安撫使於南京應天府。
北宋的陪都南京應天府,也稱“歸德府”(今
河南商丘市)為京東西路的首府。
北宋時,此地為宋朝重要的文化地區。
南宋建炎衣冠南渡,京東西路建制撤銷,但該地仍為宋金交戰的主戰場之一。
北宋時,京東西路包括四府--應天府(南京),襲慶府(兗),興仁府(曹),東平府(鄆);五州--徐州,濟州,單州,濮州,拱州以及廣濟軍,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蘇省北部,山東省的中西部,河南省東部,安徽省小部等。
附郭縣縣監
應天府河南郡寧陵 宋城 谷熟 下邑 虞城 楚丘
襲慶府兗州瑕縣(瑕丘縣) 奉符(乾封縣) 泗水 龔縣(龔丘縣) 仙源(曲阜縣) 萊蕪 鄒縣萊蕪
興仁府曹州濟陰 宛亭(冤句縣) 乘氏 南華
東平府鄆州須城 陽穀 中都 壽張 東阿 平陰東平
單州碭郡單父 碭山 成武 魚台
府、州、軍
| 附郭縣
| 縣
|
應天府
| 河南郡
| 寧陵 宋城 谷熟 下邑 虞城 楚丘
|
襲慶府
| | 瑕縣(瑕丘) 、奉符(乾封)、 泗水、龔縣(龔丘) 、仙源(曲阜) 、鄒縣、萊蕪
|
興仁府
| 曹州
| 濟陰 宛亭(冤句縣) 乘氏 南華
|
東平府
| 鄆州
| 須城 陽穀 中都 壽張 東阿 平陰東平
|
徐州
| 彭城郡
| 彭城 沛縣 蕭縣 滕縣 豐縣寶豐 利國
|
濟州
| 濟陽郡
| 鉅野 任城 金鄉 鄆城
|
單州
| 碭郡
| 單父 碭山 成武 魚台
|
濮州
| 濮陽郡
| 鄄城 雷澤 臨濮 范縣
|
拱州
| 襄邑縣
| 襄邑縣 柘城 廣濟軍定陶縣定陶
|
附: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僑置京東路於淮南東路楚州(今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