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東路

淮南東路

淮南東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個地方行政區。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首府在今天的揚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南東路
  • 外文名:無
  • 朝代:中國宋朝
  • 時間:960年-1279年
  • 人口:1782526(1102年)
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

簡介

淮南東路始建制,首府在今天的揚州,故而民間也稱呼其為揚州路;後於宋朝滅亡後劃入元朝的江淮行省揚州路。崇寧(1102年-1106年)年間, 淮南東西兩路人口總計達到130萬餘戶。
南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公元1208)南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公元1208)

歷史沿革

北宋時,富裕商人階層和新興的市場經濟在此地得到發展,揚州等主要城市成為新興商業中心,成為富裕的代名詞。淮南東路發展水平處於北宋各路前列,是宋廷賦稅、食貨重要來源。“二十四孝”中的一位朱壽昌出自北宋的揚州,北宋著名詞人、蘇門四學士中的秦觀高郵人)、張耒(楚州人)也誕生於此。另外,北宋著名理學家胡瑗也是淮南東路(泰州)人。南宋建炎衣冠南渡,淮南兩路建制仍在,但成為宋金交戰的主戰場之一,辛棄疾詞中有“烽火揚州路”來描寫戰爭對於江淮地區經濟的破壞。淮河成為北方的金和南方的南宋的邊界線。
北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公元1111)北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公元1111)
北宋時,淮南東路包括10個州:揚州, 楚州真州通州泗州海州泰州滁州亳州宿州; 南宋紹興議和以後,宋金以淮水為界,亳州宿州淮陽軍、海州、泗州先後入金,淮南東路的剩餘部分也做了調整,下轄揚州、泰州、通州、真州、楚州、滁州、高郵軍、盱眙軍八個單位。南宋後期,海州、泗州一度回歸南宋,設立有五河軍(1271年)、安東州(1260年)等單位。
其範圍基本繼承了唐代的淮南道的東部,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蘇省中部,安徽省的中東部(滁州)。

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