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魚(硬骨魚綱動物)

白魚(硬骨魚綱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魚共有16種,為我國特有。主要分布於雲南的西北部和四川邛海。這些魚類各自分布的地區範圍往往比較狹小,常常1個種僅見於1個湖泊或1個水庫之中。就是喬魚,生長在江河湖泊中。呈白色,喜昂頭,體形大者長六、七尺。它的味道很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魚
  • 拉丁學名:Anabarilius
  • 別稱:紅尾巴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 :鯉形目(Cypriniformes)
  • :鯉科(Cyprinidae)
  • 亞科:鮊亞科
  • :白魚屬
形態特徵,營養分析,生境分布,相關人群,化學成份,食用方法,

形態特徵

白魚(White Fish)屬鯉科魚類,俗稱大白魚、翹嘴白魚。體形長,甚側扁,頭背平直,頭後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頜很厚,上翹,口裂與體長軸幾乎成垂直。眼大,位於頭的側下方。下咽齒末端成鉤狀。腹鰭基部至肛門有腹棱;背部具強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鰭分叉,下葉稍長於上葉。體背略呈青灰色,兩側銀白,各鰭灰黑色,平時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游泳迅速,善跳躍,以小魚為食,是一中兇猛性魚類。它可以在1~32度水體環境中生活,長年捕食生長。雌性3齡,雄性2齡成熟,6~7月產卵,幼魚喜棲湖泊進岸水域或河道、港灣水流較緩沿岸生活。自然分布甚廣,是我國南北水域常見的淡水魚類。
白魚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其肉質白而細嫩,味美而不腥,一貫被視為上等佳肴。原為野生品種,近些年養殖工作者有效地解決了白魚的人工繁殖,苗種的培育與白魚用顆粒飼料問題,已能進行大面積人工飼養。學名翹咀紅白魚,是一種兇猛魚類,也屬太湖主要經濟魚類之一,與“太湖三寶”合稱“太湖四珍”。少刺多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

營養分析

白魚除味道鮮美外,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腎益腦,開竅利尿等作用。尤其魚腦,是不可多得的強壯滋補品。久食之,對性功能衰退、失調有特殊療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為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中的魚類,一般在水體中上層,行動迅速,善跳躍,性兇猛,主要以魚類為食。
2.為中上層淡水魚類,棲息於多水草的開闊水體中,主要以小型魚類為食。
資源分布:1.為廣布性魚類之一,長江幹流從金沙江到河口、黑龍江、黃河、遼河等乾支流及附屬湖泊均有分布。
2.全國各大江河均有分布。

相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適宜營養不良,腎炎水腫,病後體虛,消化不良之人食用;
  2. 支氣管哮喘之人,癌症患者,紅斑性狼瘡者,蕁麻疹淋巴結核以及患有瘡癤者忌食。

化學成份

翹嘴紅鮊每100g可食部分含水分77g,蛋白質18.6g,脂肪4.6g,灰分1g;鈣37mg,磷166mg,鐵1.1mg,核黃素(rlboflavine)0.07mg,煙酸(nicotinic acid)1.3mg。

食用方法

白魚為塞外魚鮮上品,與江南名魚相比也絕不遜色。產於松花江的異常肥美,大者可三二十斤,脊背有油。長江產的不肥。北方各地產的不大,至多二三斤。清蒸、紅燒,或熏或醃均無不可。熏白魚的做法,用醬油、料酒浸泡,過油炸熟再熏,如能得樟木松塔來熏更有一種清逸的風味。若在冬天,可多買一些醃好,用魚糟抹在魚的兩面,入壇封固,不可泄氣,放置背陰處所,吃的時候或炸或紅燒,冷吃熱食均好。
白魚
海產品里也有白魚,鱗多油脂,食時不去鱗,身薄如刀,通體白色,30厘米左右,味鮮美,但不知道學名何名.
原料別名:翹嘴紅舶、嬌魚、白扁魚、翹咀白、黃白魚、翹嘴
原料分類:魚蝦蟹貝類
食用提示:每次約100克
推薦菜品:清蒸白魚 三花魚腹酒鍋 糖醋魚條,白魚枸杞湯繡球魚丸松子全魚,鐵板果味鳳梨,海螺空心魚圓,清蒸白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