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評話流行於南京及其周邊地區,是使用南京官話說講的評話,又稱“講評詞”、“南京評詞”、“說書”。南京評話始於明末清初的“說善書”,於清乾隆年間正式形成,乾隆時評話藝人童萬家被公認為“南京評話”的祖師,清末民初為鼎盛時期...
他憑藉說評話的功底,把相聲的“八大棍”說得別具風格。他還採用南京話即興“現掛”,隨手拈來,常引得聽眾捧腹大笑。他還移植相聲的“學雜唱”,將其中學唱的劇種,改為南京聽眾熟悉的“揚劇”、“白局”、“數蓮花”等。錢天笑於...
張鴻儒(生卒年不詳),南京評話藝人,南京人。同治年間生,清末秀才。未能中舉,自稱“落第秀才”,並依《陋室銘》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自取藝名為“鴻儒”。人物經歷 張鴻儒一生專工《三國志》評話,所說情節從“桃園三結義...
南京曲藝志 圖片 蘇北琴書《水漫金山》南京評話《劉鏞私訪》 孔幼平 獨腳戲《算命》湯慧聲、顧春山 山東快書《李三寶比武》 陳增智 相聲《紅旗菜場》張永熙、吳偉申 高淳送春 谷繁華、谷繁培、魏建春 打五件 李節成、陳樹生 南京白話...
南京提線木偶 傳統曲藝 南京白局 南京評話 送春 南京白話 傳統美術 南京剪紙 秦淮燈彩 仿古牙雕 金陵竹刻 戲劇臉譜 仿古木雕 南京瓷刻 南京泥人 六合民間畫 周崗紅木雕刻 南京微雕 石橋門箋古意濃 傳統技藝 南京雲錦 滲透佛性的金陵刻經 ...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區的古老曲種,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調”是白局的古腔本調,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形成於元朝末期的雲錦織機房,盛衰隨著南京織錦業的發展變化而起落,是一種極具濃郁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說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話,唱...
常州評話,常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曲藝類項目。名稱由來 常州評話,又稱常州大書,始於宋代中期,是一種曾經廣泛流傳於常州及周邊地區的傳統曲藝品種,與蘇州評話、南京評話、揚州評話等鄉土評話類似,在藝術上一脈相...
評話·三國(三氣周瑜)《評話·三國(三氣周瑜)》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耀良 演出本
南京評話、十竹齋餖彩拱花技藝等項目,均由於後續無人而失傳。目前我市有27個項目缺少傳承人,占全市項目總量的18.6%。為此,《條例》第十七條對瀕危項目規定了詳細的搶救性保護措施。第二十三條規定對代表性傳承人的培訓“每年不少於...
孔幼平,南京評話演員,出生於1929年,逝世於2008年。早年經歷 孔幼平自幼隨父說書為生,主要表演場地為南京評書“大本營”夫子廟。孔幼平自幼喜愛評書藝術,耳濡目染之下,也得到了豐富的知識,為日後說書打下堅實的基礎。年輕時,他曾...
孔筱評(1901—1951),南京人,著名南京評話演員。原名孔繁禎,字端。孔筱評是南京評話名演員。自幼喜愛古書,迷戀書場,17歲時拜老藝人何錦堂為師,學評話。他白天看老師演出,晚上回憶記錄。三年時間將何錦堂的幾部大書全部聽遍,...
葉聲翔(1883-1940)評話演員。祖籍江蘇南京,遷居蘇州,幼年拜金桂庭為師習《金台傳》。1913年在光裕社出道。原娃易,某次因書場老闆誤以為聲翔乃葉聲揚之弟,懸牌為葉聲翔,從此在演出中易姓。《金台傳》為短打書,有多次打擂,他...
南方評話以揚州評話、蘇州評話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南京評話、杭州評話以及福州評話、粵語講古,此系統的評話皆受柳敬亭的直接影響較深。北方的評書以北京評書為主體,相傳為乾隆年間的王鴻興所創。傳統的評書、評話大體有三方面內容:一是...
173 JSⅤ-9 南京評話 南京市秦淮區 174 JSⅤ-10 揚州道情 揚州市 175 JSⅤ-11 丹陽啷噹 丹陽市 176 JSⅤ-12 徐州墜子 豐縣 177 JSⅤ-13 小熱昏 常州市 傳統美術(民間美術) (總計6項) 178 JSⅥ-27 麥稈剪貼(大豐麥稈剪貼...
南京評話/445 南京白局/448 徐州琴書/45i 工鼓鑼/453 蘇北大鼓/456 江蘇古琴藝術/459 海州五大宮調/466 江南絲竹/469 睢寧落子舞/472 江蘇花鼓/475 江蘇儺舞/480 南京民舞/485 沛縣武術/493 建湖“十八團”雜技/496 第七篇 口...
南京白局 南京評話 南京白話 打五件 唱麒麟 蘇北琴書 蘇北大鼓 清淮小曲 海州宮調牌子曲 鹽阜宮曲 鹽城大唱 工鼓鑼 寶應水工鼓 秧田鑼鼓 淮安鑼鼓書 童子書 南通隔布戲 海安評書 方言快板 徐州琴書 徐州絲弦 徐州三弦 徐州漁鼓 徐州...
項正伯於2005年至2006年完成了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學專業研究生的學業,成為了蘇州評話界第一位研究生。項正伯說的是大書,師從著名表演藝術家金聲伯先生,以演出長篇評話《七俠五義》、《岳雷》等書目見長,曾一度響譽姑蘇城,名傳江浙滬...
常州評話 常州評話作為評話中具有地方性語言特色的一種,常州評話與蘇州評話、南京評話、揚州評話的表演形式大致相當。清末常州城裡曾出現過十幾家茶館,家家都有常州評話演出,曾出現一天兩場、常演不衰的盛況。
南方地區: 蘇州評彈(蘇州彈詞) 南京白局、海安花鼓、徐州琴書、揚州評話、揚州清曲、蘇州評話、淮安十番、揚州清曲、杭州評話、溫州鼓詞、地水南音(廣東說唱)、廣西文場、南寧大鼓、壯族末倫、傣族章哈、長沙彈詞、四川清音、福建南音...
出身於揚州評話世家,9歲即隨其父王少堂學藝,15歲正式登台演出,是揚州評話王派水滸的第三代傳人。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初,王筱堂作為職業演員,一直活躍於南京、上海及大江南北各地,擅說《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
楊蓮青,清光緒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生。原籍南京,後遷居浙江德清。原藝名楊星伯。蘇州評話名藝人。人物生平 幼時讀書甚少,但喜聽評彈,其父一度開設書場,蓮青耳濡目染,對曲藝萌發興趣。恰值光裕社著名評話藝人全如清在新市說評話《...
在此之前曾經被北京唱片社上海分社邀請錄製了揚州評話《武松》、《宋江》共12個回的磁帶和唱片。還分別在上海、南京、省市人民廣播電台演播長篇揚州評話《武松》、《宋江》等書目。個人榮譽 2008年1月授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曹貞吉《珂雪詞》書首附錄詞話載:“柳生敬亭以評話聞公卿,入都時邀致接踵。……敬亭名由此益重。”後於康熙四年南返,經揚州至泰州。又有一說,謂柳曾兩次去北京。第二年又到安徽廬州,後仍在南京說書。余懷《板橋雜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