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梁(梁(後梁))

後梁(後梁)

梁(後梁)一般指本詞條

後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朱溫,唐帝賜名朱全忠)受唐哀帝李柷禪讓,稱帝建國,國號大梁,為與南朝梁(蕭梁)相區別史稱後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定都開封(今河南開封)。後遷都洛陽,梁太祖朱晃原為黃巢部將,助黃巢攻占兩京,後因黃巢將敗,投降唐朝,被封為宣武軍節度使,鎮守汴州(今河南開封),於文德元年(889年)滅強敵秦宗權,占據中原,而後又東征山東諸地,稱霸中原。於天祐元年(904年)挾唐昭宗遷都洛陽,後弒殺唐昭宗,控制中央。最終於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受唐哀帝禪讓而即位,建立後梁。朱晃最後在乾化二年(912年)六月被子朱友珪所殺,朱友珪隨即又被弟弟朱友貞推翻,後梁經此內亂日趨沒落,最終於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亡於宿敵唐莊宗李存勖之手。後梁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北部約以黃河為界,東至大海,南抵秦嶺淮河,西至關中,但疆界不穩,戰亂頻繁。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古代史地圖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梁
  • 外文名:Later Liang
  • 別名:大梁、梁
  • 時間範圍:907年 至 923年
  • 都城開封洛陽
  • 主要城市宋州許州陳州相州雍州
  • 主要民族:漢族
  • 國土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908年)
  • 開創者:朱晃
歷史,軍武起家,後梁代唐,父子相殘,末帝殉國,政治,都城,名臣,藩王,同姓宗室,異姓藩王,皇帝世系,

歷史

軍武起家

後梁開國皇帝是朱溫,他於唐僖宗乾符年間投效黃巢,之後逐漸晉升為一員大將,在黃巢攻取長安建立大齊政權後,他受命抵禦四面來攻的藩鎮聯軍。唐中和二年(882年),戰事越發激烈,鎮守全州的朱溫在得不到救援之下,遂歸投了敵人: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王重榮將情況匯報給流亡在四川的唐僖宗,唐僖宗高興地說:“是天賜予也!”賜名全忠,授左金吾衛大將軍,充任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從此他帶兵與王重榮並肩作戰,每每都能取得勝利。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唐僖宗再授朱全忠為宣武軍節度使,暫任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同年四月,黃巢自藍關引兵退走,朱全忠乃率一旅之兵,歷經數月,於是年7月到達汴州治所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上任宣武軍節度使。黃巢自關中撤軍後,緊接著又席捲中原,原轄汴州、宋州、潁州、亳州四州之地的宣武鎮,獨有汴州在舊鎮將堅守下倖存。朱全忠到達大梁後,治內的情況十分糟糕,可在他整修兵備、鞏固城壘一番整頓下,終於又恢復秩序,穩固了碩果僅存的地盤。與此同時,黃巢因久攻陳州不下,營建了宮室準備長期圍攻,刺史趙犨求援,晉王李克用和徐州留後時溥及朱全忠都應援。這年十二月,朱全忠於路上擊敗亳州鹿邑的黃巢守軍,斬首兩千餘。
中和四年(884年)春,朱全忠到達陳州瓦子寨地界,契約許州鎮將田從異等在此再次擊敗屯駐的數萬大軍。緊接著朱全忠領兵到達陳州治所淮陽,揮動大軍猛攻,經大小戰鬥四十餘次,終於破除了圍城的黃巢軍。陳州解圍,趙犨親迎朱全忠的座駕。此時,黃巢部隊開始集結在陳州北部的故陽壘,準備轉攻宣武鎮,朱全忠遂與李克用和時溥整合兵力,預備一齊向黃巢進攻。沒多久,黃巢就率軍朝著宣武鎮的方向進發,當他的部隊在中牟北汴河王滿渡口渡河時,聯軍猛然發動進攻,使黃巢損失慘重,黃巢本人率近衛狼狽逃到狼虎谷襄王村被時溥追兵圍困,無奈自殺。經此一戰,亳州由朱全忠攻取,陳州在解圍後又向朱全忠歸附,黃巢降將張歸霸、霍存、張歸厚、葛從周等人之後都跪倒在朱全忠馬下,朱全忠在黃巢軍中就與之相識,一一收納了他們,這些人日後都成為朱全忠的得力幹將。

後梁代唐

唐天祐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梁王朱全忠改名朱晃,接受唐哀帝禪讓,自行稱帝,國號大梁,年號開平,史稱後梁。後梁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轄地包括今河南、山東兩省,陝西、湖北大部,河北、寧夏、山西、江蘇、安徽等省的一部分。除劍南王建,淮南楊行密,晉北李克用,隴西李茂貞,遼東劉仁恭不奉後梁為正統;其餘的割據勢力大都向後梁稱臣,並接受其冊封:嶺南劉隱受封大彭郡王;湖南馬殷受封楚王;閩南王審知受封琅琊郡王;江南錢鏐受封吳越王;河北王鎔受封趙王……
梁太祖朱晃當上皇帝後次年他的頭號敵人李克用就病死了,其子李存勖繼晉王位。李存勖繼位之時,潞州已經被梁軍圍攻了一年有餘,形勢非常危急。李存勖利用梁軍以為他正忙於喪事,戒備鬆懈之機,親率大軍,直撲潞州,打破了梁軍圍攻潞州而修築的夾寨,斬梁軍統帥符道昭,梁軍大敗,死亡萬餘人,委棄的資糧、軍械,堆積如山。此戰對梁晉兩方關係都很大,如梁軍獲勝,等於打開了河東的門戶,可以直攻晉的首府太原;如晉軍獲勝,不僅可以鞏固河東的南境,而且向南可以威脅梁的統治中心——河南地區。朱晃聽到夾寨被攻破的訊息後,大驚失色,感嘆地說:“生子當如李亞子,我子豚犬耳!”亞子是李存勖的小字。
然後李存勖著手整頓鬆弛的軍紀,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優撫孤寡,穩定內部秩序,選用人才,整軍備戰,使河東境內面貌煥然一新。
這一時期後梁內部卻接連發生變故,義武節度使王處直、成德節度使王鎔,因朱晃處心積慮地削除異己而舉兵反梁,並且投靠李存勖,推其為盟主,共同反梁。朱晃聽信讒言,殺死佑國節度使王重師,並誅滅全族,大將劉知俊疑懼,遂在同州舉兵造反,與李茂貞聯合,共同討朱。朱晃還妒賢嫉能,藉口馬瘦斬殺了屢立戰功的驍將鄧季筠;又以違抗軍令罪,處死了大將李重允李讜;宿將氏叔琮、養子朱友恭,因參與殺害唐昭宗,朱晃為推脫罪責,將他們處斬;朱珍是其著名的戰將,朱晃尋故殺之,諸將苦苦求饒,被朱晃趕出;李思安本為朱晃愛將,因故被貶後,心懷不滿,也被處死。後梁內部矛盾激化,極大地削弱了實力。
開平四年(910年)十一月,朱晃派大將王景仁率大軍討伐成德王鎔、義武王處直,晉王李存勖親率大軍增援。次年,兩軍在柏鄉(今河北高邑縣境內)相遇,後梁軍隊鎧甲鮮明,縷金掛銀,光彩耀日,晉軍望見頗有懼意。晉大將周德威鼓勵將士說:“梁軍為汴州天武軍,皆為市井之徒,衣甲雖鮮明,然戰鬥力極差,十不能擋汝一,希望大家努力作戰,擒獲一人,足可致富,此乃奇貨,機不可失!”晉軍鬥志昂揚,士氣大振。周德威先派小股部隊襲擾梁軍,待其疲憊睏乏之時,全力出擊,大敗梁軍,死屍蔽野,拋棄的軍資器械不計其數。柏鄉之戰是梁晉爭衡的轉折點,此戰之後,戰略主動權轉移到晉軍一方。
乾化二年(912年),幽州劉守光劉仁恭之子)進攻成德、義武,李存勖率大軍赴援。劉守光擔心不是敵手,遂向朱晃求援,朱晃為報柏鄉之仇,親率大軍攻晉,號稱50萬大軍。晝夜兼行,至下博(今河北深州),率軍5萬轉攻蓨縣(今景縣)。其時晉軍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虛,晉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駐守軍以小部隊騷擾梁軍,晉將李存審又派數百騎兵偽裝梁軍,趁夜奇襲梁太祖營寨,外加被晉軍釋放的梁軍士兵,歸來後傳言李存勖親率大軍來攻,梁太祖驚惶失措,遂燒營夜遁。情急之中,迷失方向,錯走了一百五十多里。河北人民對梁軍的殘暴非常憤恨,紛紛拿起農具襲擊梁軍。朱晃連吃敗仗,羞憤交加,狼狽逃回汴梁,患病臥床不起。

父子相殘

朱晃流氓出身,性情暴躁殘忍,晚年由於戰事不利,猜忌之心日重,除了肆無忌憚地殺戮外,便是縱慾宣淫。除了在宮中宣淫外,他甚至把大臣的女眷招進宮中姦污。河南尹、魏王張全義,是五代十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他在恢復中原地區的社會生產方面貢獻頗大,朱晃連年征伐,所需軍需物資全賴張全義支持,即使是這樣的大功臣,朱晃也不放過其家屬女眷。他巡幸洛陽時,住在張全義家中,將其女兒、媳婦一一姦淫。張全義諸子氣憤難忍,打算殺死朱晃,被張全義苦苦勸阻。尤為荒淫的是,朱晃對自己的兒媳也不放過,無論是養子或是親子之媳,逐一召見侍寢,公然宣淫,行同禽獸。而他的那些兒子為了爭寵,甘願獻出自己妻子,而毫無羞恥之心。他們利用自己妻子入宮侍寢的機會,打聽訊息,爭奪儲位。養子朱友文之妻,貌美靈巧,深得朱晃寵愛,由於這個原因,朱晃對朱友文也非常寵愛,竟然超過了自己的親子。
乾化二年(912年),朱晃敗回汴梁,又轉至洛陽,由於病勢垂危,遂打算將朱友文從汴梁召來,囑咐後事。郢王朱友珪雖是朱晃的親子,但由於其母只是一個營妓(即軍妓),故不為朱晃所喜。然而朱友珪野心很大,參與到爭奪儲位的鬥爭中來。這時他的妻子張氏正在朱晃身邊陪侍,探知這個訊息,並且得知朱晃要將朱友珪貶為萊州刺史,馬上密告給朱友珪。朱友珪驚恐不安,頓起殺機,於是他買通禁軍將校,引兵入宮,將朱晃殺死,稱帝於洛陽。為了斬草除根,他派人趕到汴梁,殺死了朱友文。
朱友珪弒父篡位,引起了朱晃諸子的氣憤與不滿。明眼人都能看清朱友珪的處境,知其必敗無疑。宰相敬翔稱病不出,朱晃的養子朱友謙傳檄諸道,問罪朱友珪,並以河中鎮歸降了晉王李存勖。後梁宿將楊師厚,素為朱晃所猜忌,這時也乘機占據魏博。朱友珪不敢得罪,只好承認既成事實,任命其為節度使。對於這樣一個人物,朱友珪當然不願輕易接受其擺布,他令楊師厚入朝商議軍情,想藉機剷除,以絕後患。楊師厚率精兵萬人入洛,朱友珪見狀哪裡還敢動手,只得厚賜遣送歸鎮。在這場鬥爭中,朱友珪非但沒有得利,反倒示弱於人;楊師厚更加驕橫,對於朱氏諸子視若草芥。
朱友珪朱友珪
朱晃的第四子朱友貞也想奪取皇位,朱友珪命他殺害朱友文,他也不敢違抗,只得奉命辦事。因此,朱友珪即位後,任命他為東京留守、行開封府尹、檢校司徒。這時後梁的另一大臣趙岩有事來到汴梁,朱友貞設宴款待,席間言及皇位之事,朱友貞遂乘機向他請教如何取而代之。趙岩說:“此事易如反掌,成敗全在楊令公(指楊師厚)一人,只要得其一言,禁軍立即奉命而行。”楊師厚位高權重,禁軍將士多為其部下,又占據魏博重鎮,精兵猛將多在其掌握之中,所以趙岩才勸朱友貞結好於楊師厚。趙岩當時也在禁軍中任職,返回洛陽後,便把與朱友貞商議的內容告訴了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袁象先,得到了袁的支持。朱友貞又派心腹馬慎交前往魏州見楊師厚,答應事成之後,賜給勞軍錢五十萬貫,並許願楊師厚可以再兼領一個藩鎮。楊師厚猶豫不決,對其部下說:“我與友珪君臣之分已定,今無故改圖,別人又會怎么議論我?”馬慎交勸喻說:“友珪以子弒父,天下人皆知,友貞是太祖至親之子,仗義討賊,名正言順。如果一旦事成,令公又如何相處?”楊師厚醒悟,決意支持朱友貞。於是他派人入洛陽,密與趙岩、袁象先等商議舉事計畫。
得到楊師厚的支持後,朱友貞便放心大膽地行動起來。在此之前,龍驤軍的一個軍官在懷州反叛,搜捕其同黨的行動四處進行,朱友貞派人潛入其軍中恐嚇道:“友珪因為龍驤軍曾經發生過叛亂,此次把你們召到洛陽,將要全部坑殺。”當時左右龍驤軍駐紮在汴梁,朱友貞偽造友珪詔書,調其入洛陽,然後藉機威嚇龍驤軍起事。龍驤軍將校聞知這個訊息,非常驚恐,紛紛到朱友貞處,向他請教逃生之路。朱友貞乘機煽動他們起兵誅殺友珪,諸將校也表示願意擁戴友貞。朱友貞掌握了龍驤軍的兵權後,馬上派人密告趙岩、袁象先,於是趙、袁等人率禁軍突入宮中,朱友珪自殺,然後擁立朱友貞在汴梁稱帝,即梁末帝,改名朱鍠。

末帝殉國

由於朱鍠是依靠禁軍將校的擁戴當上皇帝的,所以即位之後,大肆賞賜,花費了巨額錢財。加之連年征戰,軍費開支浩大,使後梁財政日趨緊張。為了滿足需要,朱鍠任用貪官污吏搜刮民財,致使社會矛盾驟然激化。
楊師厚倚仗其擁立之功,更加驕矜不法,目無君主。梁末帝懼怕其勢大,朝中事務無論巨細,皆先諮詢後而施行,楊師厚儼然成了後梁的太上皇。好在楊師厚畢竟年高,不久就病死了。梁末帝得知訊息後,如釋重負,在宮中設宴慶賀。
但是楊師厚所在的魏博鎮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魏博兵多將廣,勇悍善戰,地理位置又靠近汴梁,如果這一威脅不解除,梁末帝仍然難以安生。於是其親信趙岩獻計,不如趁其軍中無主,將魏博一分為二,可以達到削弱其強勢地位的目的。梁末帝聽從其計,下詔將魏博分為天雄、昭德兩鎮,其府庫將士對半而分。又恐魏博將士不服,遂派大將劉鄩率大軍六萬渡過黃河,逼近魏州,準備彈壓。
魏博將士不願背井離鄉,聚眾譁變,他們縱火大掠,劫持了新任節度使賀德倫,請降於。李存勖喜出望外,親率軍隊到魏州,接收了軍政大權。這一變化對晉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僅一舉占據了魏博這一軍事重鎮,直接威脅到後梁的統治中心汴梁,而且獲得了魏博的久戰精兵,李存勖的軍事實力大大地增強了,尤其魏博銀槍效節軍的獲得,意義更大,這支軍隊戰鬥力勇悍異常,李存勖收其為親軍,後來在滅亡後梁的戰爭中出力甚大。李存勖乃親征出兵太行黃澤嶺(今山西左權東南),又襲德州(今屬山東)、澶州,梁軍連戰皆敗。
梁末帝當然不甘心魏博就此失去,催促劉迅速進軍,收復魏博。劉是後梁諸將中非常傑出的將領,多謀善斷,用兵詭詐。他自知晉軍兵力強大,不能正面硬拼,於是派軍隊間道襲擊太原,妄圖調動晉軍主力回救,然後再攻取魏博。李存勖洞察其謀,結果沒有得逞,只好退屯莘縣,閉營不出。梁末帝連詔催其出戰,劉因軍糧不足,請求每人發給十斛糧,才可進行反攻。梁末帝大怒,下詔嚴責,又派人督戰。劉無奈,只好勉強進兵,結果大敗而回。從此,劉堅壁不戰,以避晉軍鋒芒。
貞明二年(916年),李存勖為了引誘梁軍出戰,留大將李存進駐守原處,揚言自己返回太原。梁末帝聞言,又一次催促劉進兵魏州,並且說:“社稷存亡,全系此戰,望將軍勉之!”劉只好再次進兵,在故元城(今河北大名東)西與晉軍遭遇,梁軍大敗,僅步兵被殲的就達七萬之眾。這時派去襲擊太原的梁軍在城內守軍與城外援軍的夾擊下,也大敗潰退。晉軍還乘勝進擊,連下邢、洺等州,從而使河北之地盡數歸於晉,與後梁形成夾河(黃河)對峙的局面。圍繞著爭奪魏博鎮的這場戰爭,以晉軍全勝後梁徹底失敗而宣告結束,梁末帝得知戰敗的訊息後,哀嘆說:“吾大事去矣!”
這一時期後梁皇室內部的矛盾也趨激化,朱氏諸子互相猜忌,時刻想發動宮廷政變,以奪取皇位。貞明元年,梁末帝朱鍠復改名朱瑱,其張賢妃死亡,臨出葬的前一夜,梁末帝之弟康王朱友孜遣心腹之人潛入寢宮,謀刺梁末帝,事泄被殺。此後梁末帝更加疏遠宗室兄弟,寵信趙岩及德妃兄弟張漢鼎、張漢傑等人,他們均居近密之職,軍國大事,多與他們商議,每次出兵也一定派這些人前往監軍。而趙岩等人也倚仗權勢,賣官鬻爵,離間將相,搞得朝中烏煙瘴氣,人心渙散。老臣敬翔李振等雖居相位,所言多不見用。李振乾脆稱病不出,不問政事,以避趙、張禍害。自此後梁政事更加混亂,直至滅亡。
貞明四年(918年)八月,李存勖從魏州舉兵南下,想要滅梁,與梁軍相持於濮州一帶。十二月下旬,晉軍至胡柳陂(今濮陽西南),賀瑰率梁軍跟蹤而至,兩軍激戰,梁軍騎軍王彥章敗,西逃時衝散了晉軍的西線部隊,晉名將周德威戰死。晉將李嗣昭、王建及率騎兵衝擊梁步兵,梁軍慘敗,傷亡近3萬。但晉軍也因此戰元氣大傷,梁晉戰爭沉寂了一段時期。
龍德元年(921年)春,李存勖正擬稱帝之際,鎮州王鎔為部下張文禮所殺。張文禮勾結後梁與契丹。晉軍進圍鎮州時,梁軍襲擊晉軍,卻反為晉軍所敗,死傷2萬多人。
龍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正式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後梁開始處於劣勢,後梁龍德三年、後唐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末,唐軍乘梁軍西攻澤州(今山西晉城),派大將李嗣源率騎5000襲鄆州(今山東東平),次日清晨占之。後梁啟用王彥章為帥,段凝為副帥,調集精兵10萬北討後唐。唐莊宗親自率軍與梁軍苦戰於楊劉(今東阿)。後王彥章兵敗中都縣(今山東汶上)被俘斬。同年11月19日,李嗣源的部隊逼近開封。梁末帝朱瑱的臣子紛紛逃離,連傳國玉璽也被部下偷走給李嗣源當了見面禮,守兵也有不少開了小差,朱瑱眾叛親離,束手無策,急得日夜哭泣。戊寅日,他對身旁的都指揮使皇甫麟說:“姓李的是我們大梁的世仇,我不能投降他們,與其等著讓他們來殺,還不如由你先將我殺了吧。”皇甫麟忙說:“臣下只能替皇上效命,怎么能動手傷害皇上呢!”朱瑱說:“你不肯殺我,難道是準備將我出賣給姓李的嗎?”皇甫麟拔出佩劍,想自殺以明心跡。朱瑱說:“我和你一起死。”說著,握住皇甫麟手中的劍柄,橫劍往自己頸項一揮,血流如注,倒地死去。皇甫麟也哭著自刎而死。

政治

都城

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全忠改名為朱晃,受唐哀帝禪讓,自行稱帝,建都開封,國號大梁,後人稱為梁太祖。升汴州(今河南開封)為開封府,稱東都;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由開封遷都洛陽,封唐哀帝李柷為濟陰王,次年又依照禪讓傳統殺前朝皇帝唐哀帝,自此歷時289年的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紛亂時期。
朱晃在位時,皇位繼承人未定。乾化二年(912)二月,他親統大軍與晉爭河北,得病返洛陽。六月,三子朱友珪發動政變殺朱晃,自立為帝。次年正月,改元鳳歷。二月,朱晃第四子朱友貞聯合洛陽禁軍發動兵變,友珪自殺。
乾化三年(913年),朱友貞即在開封稱帝(先後改元貞明、龍德),是為梁末帝,改名朱鍠,貞明元年又改名朱瑱,還都開封。又復年號為乾化三年。朱鍠猜忌方鎮大臣,內部分裂,梁朝國力進一步削弱。
朱晃在稱帝前後,革除了一些唐朝積弊,獎勵農耕,減輕租賦,基本上統一黃河中下游地區,與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晉國李克用),南方的楊吳吳越馬楚閩國南漢劍南前蜀鳳翔岐國李茂貞)、幽州燕國劉仁恭劉守光)等政權並立。朱晃雖然作了某些改革,但他殘暴成性,戰爭中濫行殺戮,與據有太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連年作戰,使黃河兩岸遭到嚴重破壞。
龍德三年(923年)十月,後唐莊宗李存勖攻入開封,梁末帝朱瑱自殺。梁朝亡。

名臣

文臣
武將

藩王

同姓宗室

廣王 朱全昱 (朱誠長子,朱溫長兄)
廣王 朱友諒 (朱全昱長子)
惠王朱友能 (朱全昱次子)
邵王 朱友誨 (朱全昱幼子)
朗王 朱存 (朱溫次兄)
安王 朱友寧 (朱存長子)
密王 朱友倫 (朱存幼子)
郴王 朱友裕 (朱溫長子)
郢王 朱友珪 (朱溫次子,即皇帝位)
均王 朱友貞 (朱溫三子,即皇帝位,即梁末帝)
福王 朱友璋 (朱溫四子)
賀王 朱友雍 (朱溫五子)
建王 朱友徽 (朱溫六子)
康王 朱友孜 (朱溫幼子)
博王 朱友文 (朱溫養子)
冀王 朱友謙 (朱溫養子)

異姓藩王

潁川王韓遜、鄴王楊師厚渤海王高季興、楚王馬殷、吳越王錢鏐、閩王王審知燕王劉守光、趙王王鎔、北平王王處直、彭郡王劉隱、南海王劉龑

皇帝世系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皇陵
肅祖
宣元皇帝
-
-
興極陵
敬祖
光獻皇帝
-
-
憲祖
昭武皇帝
-
-
-
烈祖
文穆皇帝
-
-
鹹寧陵
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
朱晃(本名朱溫,唐帝賜名朱全忠)
907——912
開平
907——911
宣陵
乾化
911——915
-
廢帝
912——913
(243天)
-
末帝
朱友貞(即位後改名朱鍠,貞明元年改名朱瑱)
913——923
貞明
915——921
龍德
921——923
-
註:
  1. 朱晃於唐天祐四年(907年)稱帝,但自中和三年(883年)就已開始割據
  2. 後梁乾化三年(913年)朱友珪被廢為庶人,後唐同光二年(924年)梁太祖朱晃、梁末帝朱瑱被唐莊宗廢為庶人,朱晃給幾代祖先追封的帝號也被削除
  3. 朱友珪曾建年號鳳歷,朱友貞上台後將這個年號取消,恢復乾化年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