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唐朝中和年間,氏叔琮應募為騎兵,最初效力於宣武節度使朱全忠的親腹將領龐師古麾下,擔任伍長,因壯勇沈毅,膽力過人,不斷提升。朱全忠曾與黃巢起義軍戰於陳州、許州,氏叔琮作戰勇猛,功出諸校,朱全忠對他非常器重,自行伍間把他提升為後院馬軍都將。
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氏叔琮圍攻盤踞晉陽的前晉軍沙陀族將領李克用,由天井關(今山西晉城市)向潞州(今山西長治)挺進。氏叔琮率軍深入太行山,由天井關折向昂東關(今山西長治武鄉縣),叔琮功勢猛烈,攻陷澤州,降服河東昭義節度使孟遷,直逼太原。四月初三,氏叔琮率軍出石會關(今山西榆社),直抵晉陽城下。李嗣昭、李嗣源挖掘密道,乘夜襲擊氏叔琮。時軍中斷糧,士卒多疫疾,朱溫下令撤軍,氏叔琮經上黨南退,史稱唐末晉陽之戰。
天祐元年(904年),朱溫逼迫昭宗遷都洛陽,以氏叔琮為右龍虎統軍,守衛洛陽。是八月壬寅夜,朱溫指使朱友恭、氏叔琮等人殺昭宗,另立其子李柷為帝,是為唐哀宗。事後朱溫以氏叔琮“軍政不理”為由,貶白州司戶。不久賜死。叔琮臨死前說:“賣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謗,其如神理何!”
軼事典故
當時,朱全忠與其它藩鎮連年征戰,氏叔琮每次都身當矢石,奮不顧命,以功升為指揮使、許州刺史和檢校右僕射。朱全忠攻襄陽,氏叔琮作戰失利,被降為陽翟鎮遏使,但又因抵禦李克用的晉軍有功,升遷為曹州刺史。天復元年,朱全忠命氏叔琮領大軍攻拔澤、潞二州,氏叔琮乘勝引兵北掠太原。次年,朱全忠屯軍於岐下,晉軍潛襲絳州,前軍不利。晉軍恃勝攻臨汾,氏叔琮嚴設備御,于軍中選壯士二人,深目虬須,貌如沙陀者,令伏於襄陵縣牧馬道間。晉軍見之不疑,二人因雜其間,伺隙各擒一人而來。晉軍大驚,且疑有伏兵,遂退據蒲縣。
朱全忠命朱友寧將兵數萬赴援,歸氏叔琮節制。氏叔琮認為晉軍將退,潛師截其歸路,遇晉軍游騎數百,盡殺之;遂攻其壘,拔之,斬獲萬餘眾,奪馬三百匹。朱全忠聽說,喜謂左右曰:“殺蕃賊,破太原,非氏老不可!”氏叔琮乃長驅收復汾州,與晉人轉戰,直抵并州。
回師後,以其功奏加檢校司空,自後累年,晉軍不敢侵軼。氏叔琮養士愛民,甚有能政。天復三年,為鄜州留後,後領保大軍節度使、檢校司徒。朱全忠強迫唐昭宗東遷,調氏叔琮為右龍虎統軍,以衛洛陽。天祐元年八月,氏叔琮與朱友恭同受朱全忠密旨,弒殺唐昭宗於大內。朱全忠為了洗清自己,降氏叔琮為白州司戶,並強迫他自盡。
氏叔琮臨死時,高呼道:“賣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謗,其如神理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