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開封府(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開封府,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狹義的講是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明朝、清朝時期對河南省開封市的稱呼。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溫初建國,升汴州為開封府,建名為東京。後唐同光元年(923年),降開封府為汴州。

後晉天福年間(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升汴州為開封府,建為東京。後漢後周宋朝因之為東京。金朝後期以開封府為南京,並做了19年首都。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汴梁路為北京開封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罷京為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開封,稱“周王”。清朝因明朝之舊制為開封府,為河南省會。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撤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開封府
  • 別名:東京、東都
  • 行政區類別:州-府-州-京城-府
  • 地理位置:河南省開封市
建置沿革,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明朝,清朝,人口,

建置沿革

後梁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溫初開國,升汴州為開封府,建名東京,元管開封、浚儀、陳留、雍丘、封丘、尉氏六縣,至是割滑州酸棗長垣,鄭州之中牟陽武宋州襄邑曹州之戴邑,許州扶溝鄢陵陳州太康九縣隸焉。
後梁開封府後梁開封府

後唐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降開封府為汴州,以宣武軍為額,其陽武、長垣、扶溝、考城等四縣仍隸汴州,其餘五縣卻還本部。
後唐汴州後唐汴州

後晉

後晉天福年間(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復升汴州為開封府,建為東京,復以前五縣隸之。
後晉開封府後晉開封府

後漢後周

後漢、後周繼承後晉行政區劃,並因之。
後周開封府後周開封府

宋朝

東京,汴之開封也。宋因周之舊為都,建隆三年,廣皇城東北隅,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皇居始壯麗矣。雍熙三年,欲廣宮城,詔殿前指揮使劉延翰等經度之,以居民多不欲徙,遂罷。宮城周回五里。
開封府,縣十六:開封,(赤。)祥符,(赤。東魏浚儀縣。大中祥符三年改。)尉氏,(畿。)陳留,(畿。)雍丘,(畿。)封丘,(畿。)中牟,(畿。宣和三年,改紂王城為青陽城。)陽武,(畿。)延津,(畿。舊酸棗縣,政和七年改。)長垣,(隋匡城縣。建隆元年,改為鶴丘,後又改。)東明,(畿。本東明鎮,乾德元年置。)扶溝,(畿。)鄢陵,(畿。)考城,(畿。崇寧四年,與太康同隸拱州。大觀四年,廢拱州,二縣復來隸。)太康,(畿。宣和二年,復隸拱州,六年,仍隸京畿。)鹹平。(畿。舊通許鎮,隸陳留,鹹平五年置縣。)
北宋時期,開封歷經九帝168年,人口逾百萬,富麗甲天下,繁榮興旺達到鼎盛,成為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後改東京為汴京。
宋朝開封府宋朝開封府

金朝

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到中都大興府,改開封府為“南京”,成為金國陪都。貞祐二年(1214年),遷都南京開封府。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汴梁路為開封府,建為北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罷北京開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開封,稱周王。“天下藩封數汴中”周王本身也很賢明,再加上開封府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開封成為中原第一都會,開封城也僅次於北京和南京,是國際性大都市。
下轄地區
開封府下轄:祥符縣 陳州 許州 鄭州 禹州 中牟縣 陳留縣 杞縣 蘭陽縣 儀封縣 通許縣 尉氏縣 新鄭縣 密縣 滎陽縣 鄢陵縣 洧川縣 滎澤縣 汜水縣 河陰縣 太康縣 扶溝縣 西華縣 商水縣 項城縣 沈丘縣 郾城縣 長葛縣 臨潁縣 襄城縣 延津縣 封丘縣 原武縣 陽武縣
明朝河南開封府明朝河南開封府

清朝

清朝統治中原後,於公元1662年重修了開封城池,並將河南省治、開封府治均設定在開封。由於開封在明末遭遇的嚴重破壞,與歷代相比,清代開封的經濟黯然失色,手工業、商業、服務業都呈衰落的態勢。但是,開封畢竟是省會,它仍具備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開封是河南境內重要的革命中心。
清朝河南開封府清朝河南開封府
清朝開封府清朝開封府

人口

開封府。崇寧(1102年-1106年)年間,戶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萬二千九百四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