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州,古代州名,治今河南省沁陽市,範圍為今河南焦作、濟源所轄地域。
秦代,滅六國置郡縣制,為三川郡之北境,河東郡之東境。
西漢,置河內郡,領縣一十八,治懷縣。
東漢,為司隸州河內郡,治懷縣。
西晉,為司州河內郡,移治野王縣。
北魏,罷河內郡,置懷州,領河內、武德二郡,治野王縣。
隋唐,仍為懷州,或稱河內郡,治河內縣,屬河北道。
宋代,為懷州,賜名河內郡,屬河北路。
金代,為南懷州,屬河北西路。
元代,升懷孟路,後改為懷慶路。
明清,升懷慶府,初轄六縣,後轄八縣,府治河內縣。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縣,懷慶府治河內縣改為沁陽縣,因在沁河之北,故名。先後屬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建國後,沁陽縣改屬平原省新鄉專區,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銷,沁陽縣改屬河南省新鄉專區,1974年沁陽縣劃歸新鄉地區。
1983年,撤銷新鄉地區,成立河南焦作市。
1986年,沁陽縣改屬河南焦作市
1989年,沁陽縣升為縣級市,由焦作市代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懷州
- 地理位置: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
- 門票價格:免費
- 屬:河北道
歷史沿革,史料記載,
歷史沿革
懷州,古代州名,今河南省沁陽市古稱,範圍為今河南焦作、濟源所轄地域。
夏代,為覃懷地,屬冀州。
商代,為鄂侯國,屬畿內。
周代,為畿內及衛、邘、雍三國。
春秋,為周地、鄭地,後又為晉國之南陽地。
戰國,時屬韓、魏二國。
秦代,兼天下,為三川郡之北境,河東郡之東境。
西漢,置河內郡,領縣一十八,治懷縣。
東漢,為司州河內郡。
西晉,為河內郡,移治野王縣。
北魏,罷郡,置懷州,領河內郡四縣、武德郡四縣。
隋代,開皇三年,為懷州,大業三年,為河內郡,治河內縣。
唐代,武德二年,為懷州,州治河內縣城陷,移治河清縣。
唐代,武德四年,為懷州,移治河內縣。
唐代,天寶元年,為河內郡,乾元元年,復為懷州,屬河北道。
五代,置河陽三城節度使,駐孟州。
宋代,為懷州,賜名河內郡,屬河北路。
金代,為南懷州,屬河北西路。
元代,升懷孟路,後改為懷慶路。
明清,升懷慶府,初轄六縣,後轄八縣,治河內縣。
1983年,撤銷新鄉地區,成立河南焦作市。
1986年,沁陽縣改屬河南焦作市
1989年,沁陽縣升為縣級市,由焦作市代管。
史料記載
懷州,河內。雄。開元戶四萬三千一百七十五。鄉八十九。元和戶八千七百四十一。鄉三十一。今為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理所。
管州一:懷州。縣十。內河陽、?水、溫縣、濟源、河清等五縣,事具河南府。
《禹貢》冀州之域,覃懷之地。周為畿內及衛、邢、雍三國。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韓、魏二國。秦兼天下,滅韓為三川郡,滅魏為河東郡,今州為三川郡之北境,河東郡之東境。楚、漢之際,項羽立司馬?為殷王,王河內。高帝二年,?降,以其地為河內郡,領縣一十八,理懷。後漢世祖南定河內,難其守,鄧禹舉寇恂。世祖謂恂曰:“河內殷富,吾將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蕭何鎮關中,吾今委卿以河內。”惕遂伐淇園之竹,理矢百餘萬,養馬三千匹,收租四百萬斛以給軍事,由是東漢之業濟焉。晉河內郡,移理野王。隋開皇三年罷郡,置懷州。武德二年陷賊,其年於河清縣界柏崖城置懷州。四年討平王世充,自柏崖城移於今理,今屬河陽三城。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七里。南北一百一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一十里。西南至東都一百五十里。東至衛州二百六十里。東南渡河至鄭州一百九十里。北至澤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牛膝。賦:絲,絹,綿。元和貢:平糹由十匹,牛膝。
管縣五:河內,武陟,武德,修武,獲嘉。
河內縣,望。郭下。開元戶一萬八百五十四。鄉二十一。本春秋時野王邑,《左傳》曰“晉人執晏弱於野王”,是也。漢以為縣,屬河內郡。隋開皇十三年,改為河內縣,皇朝因之。
太行山,在縣北二十五里。《禹貢》曰“太行、恆山,至於碣石”,注曰:“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
太行徑,在縣西北三十里。連山中斷曰陘。《述征記》曰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北至幽州,凡百嶺,連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陘:第一曰軹關陘,今屬河南府濟源縣,在縣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兩陘今在河內;第四滏口陘,對鄴西;第五井陘;第六飛狐徑,一名望都關;第七蒲陰陘,此三陘在中山;第八軍都陘,在幽州。太行陘闊三步,長四十里。
沁水,在縣北四里。
丹水,北去縣七里。分溝灌溉,百姓資其利焉。
濟水,經縣西南,去縣三十里。
新城壘,在縣東北九里。武德三年,劉德威於此置營。
武陟縣,望。西北至州一百里。開元戶九千九百九十九。鄉十六。本漢懷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修武縣置武陟縣,理武德故城,今縣東二十里武德故城是也,屬殷州。皇朝因之,貞觀元年省殷州,屬懷州。
沁水,在縣東一里。
故懷城,在縣西十一里。兩漢河內郡並理之,晉移郡理野王。
故殷城,在縣東南十里。楚、漢之際,司馬?為殷王,都在此。
武德縣,望。西至州四十七里。開元戶一萬二百六十二。鄉二十。本周司寇蘇忿生之州邑也,《左傳》曰“周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州、陘、ㄨ、懷”,注曰“州,今河內州縣”,是也。漢以為州縣,屬河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州為邢丘縣,遙取迸邢丘為名也。大業二年,改邢丘為安昌縣,取安昌侯張禹國城為名也。武德二年,改為武德縣。
太行山,在縣北五十里。
沁水,北去縣二里。
安昌故城,在縣東十三里。即張禹所封國城也。
故大斛關,在縣北一百六里太行山上。
平皋陂,在縣南二十三里。周回二十五里,多菱蓮蒲葦,百姓資其利。
修武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開元戶六千七百一十七。鄉十三。本殷之甯邑,《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勒兵於甯,改曰修武。”《左傳》曰“晉陽處父聘於衛,過甯”,注曰:“汲郡修武縣是。”漢以為縣,屬河內郡。
周武帝以為修武郡,修武縣屬修武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懷州。武德初屬殷州,貞觀元年省殷州,依舊屬懷州。
太行山,在縣北四十二里。
天門山,今謂之百家岩,在縣西北三十七里。以岩下可容百家,因名。上有精舍,又有鍛灶處所,即嵇康所居也。
濁鹿故城,在縣界東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禪,封漢帝為山陽公,居河內山陽之濁鹿城,即此城也。
禪陵,在縣北三十五里。獻帝陵也,以禪讓名。
獲嘉縣,望。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開元戶一萬一十四。鄉十九。本漢縣也,武帝將幸緱氏,至汲縣之新中鄉,得南越相呂嘉首,因立為獲嘉縣,屬河內郡。
前獲嘉縣理,在今衛州新鄉縣西南十里獲嘉縣故城是也,高齊又移於衛州共城,隋自共城移於今理。
同盟山,在縣東北五里。武王伐紂,與諸侯同盟於此山。
七賢祠,在縣西北四十二里。嵇、阮祠也。
管州一:懷州。縣十。內河陽、?水、溫縣、濟源、河清等五縣,事具河南府。
《禹貢》冀州之域,覃懷之地。周為畿內及衛、邢、雍三國。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韓、魏二國。秦兼天下,滅韓為三川郡,滅魏為河東郡,今州為三川郡之北境,河東郡之東境。楚、漢之際,項羽立司馬?為殷王,王河內。高帝二年,?降,以其地為河內郡,領縣一十八,理懷。後漢世祖南定河內,難其守,鄧禹舉寇恂。世祖謂恂曰:“河內殷富,吾將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蕭何鎮關中,吾今委卿以河內。”惕遂伐淇園之竹,理矢百餘萬,養馬三千匹,收租四百萬斛以給軍事,由是東漢之業濟焉。晉河內郡,移理野王。隋開皇三年罷郡,置懷州。武德二年陷賊,其年於河清縣界柏崖城置懷州。四年討平王世充,自柏崖城移於今理,今屬河陽三城。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七里。南北一百一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一十里。西南至東都一百五十里。東至衛州二百六十里。東南渡河至鄭州一百九十里。北至澤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牛膝。賦:絲,絹,綿。元和貢:平糹由十匹,牛膝。
管縣五:河內,武陟,武德,修武,獲嘉。
河內縣,望。郭下。開元戶一萬八百五十四。鄉二十一。本春秋時野王邑,《左傳》曰“晉人執晏弱於野王”,是也。漢以為縣,屬河內郡。隋開皇十三年,改為河內縣,皇朝因之。
太行山,在縣北二十五里。《禹貢》曰“太行、恆山,至於碣石”,注曰:“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
太行徑,在縣西北三十里。連山中斷曰陘。《述征記》曰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北至幽州,凡百嶺,連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陘:第一曰軹關陘,今屬河南府濟源縣,在縣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兩陘今在河內;第四滏口陘,對鄴西;第五井陘;第六飛狐徑,一名望都關;第七蒲陰陘,此三陘在中山;第八軍都陘,在幽州。太行陘闊三步,長四十里。
沁水,在縣北四里。
丹水,北去縣七里。分溝灌溉,百姓資其利焉。
濟水,經縣西南,去縣三十里。
新城壘,在縣東北九里。武德三年,劉德威於此置營。
武陟縣,望。西北至州一百里。開元戶九千九百九十九。鄉十六。本漢懷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修武縣置武陟縣,理武德故城,今縣東二十里武德故城是也,屬殷州。皇朝因之,貞觀元年省殷州,屬懷州。
沁水,在縣東一里。
故懷城,在縣西十一里。兩漢河內郡並理之,晉移郡理野王。
故殷城,在縣東南十里。楚、漢之際,司馬?為殷王,都在此。
武德縣,望。西至州四十七里。開元戶一萬二百六十二。鄉二十。本周司寇蘇忿生之州邑也,《左傳》曰“周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州、陘、ㄨ、懷”,注曰“州,今河內州縣”,是也。漢以為州縣,屬河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州為邢丘縣,遙取迸邢丘為名也。大業二年,改邢丘為安昌縣,取安昌侯張禹國城為名也。武德二年,改為武德縣。
太行山,在縣北五十里。
沁水,北去縣二里。
安昌故城,在縣東十三里。即張禹所封國城也。
故大斛關,在縣北一百六里太行山上。
平皋陂,在縣南二十三里。周回二十五里,多菱蓮蒲葦,百姓資其利。
修武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開元戶六千七百一十七。鄉十三。本殷之甯邑,《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勒兵於甯,改曰修武。”《左傳》曰“晉陽處父聘於衛,過甯”,注曰:“汲郡修武縣是。”漢以為縣,屬河內郡。
周武帝以為修武郡,修武縣屬修武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懷州。武德初屬殷州,貞觀元年省殷州,依舊屬懷州。
太行山,在縣北四十二里。
天門山,今謂之百家岩,在縣西北三十七里。以岩下可容百家,因名。上有精舍,又有鍛灶處所,即嵇康所居也。
濁鹿故城,在縣界東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禪,封漢帝為山陽公,居河內山陽之濁鹿城,即此城也。
禪陵,在縣北三十五里。獻帝陵也,以禪讓名。
獲嘉縣,望。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開元戶一萬一十四。鄉十九。本漢縣也,武帝將幸緱氏,至汲縣之新中鄉,得南越相呂嘉首,因立為獲嘉縣,屬河內郡。
前獲嘉縣理,在今衛州新鄉縣西南十里獲嘉縣故城是也,高齊又移於衛州共城,隋自共城移於今理。
同盟山,在縣東北五里。武王伐紂,與諸侯同盟於此山。
七賢祠,在縣西北四十二里。嵇、阮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