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熱帶

亞熱帶

亞熱帶(Subtropics),又稱為副熱帶,是地球上的一種氣候地帶。一般亞熱帶位於溫帶靠近熱帶的地區(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

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最冷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熱帶
  • 外文名:Subtropics
  • 又名:副熱帶
  • 緯度:23.5°N-40°N,23.5°S-40°S
  • 冬季溫度:平均在0℃以上
  • 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
概述,分類,氣候,氣候類型,天氣系統,特點,地理位置和氣候的關係,大陸西岸,大陸東岸,內陸地區,植被類型,常綠闊葉林,竹林,常綠硬葉林,荒漠,我國的亞熱帶範圍,分布,發展,開發利用,下層,中層,上層,

概述

亞熱帶(Subtropics),又稱副熱帶,是地球上的一種氣候地帶。一般亞熱帶位於溫帶靠近熱帶的地區(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最冷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上。 亞熱帶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氣候帶竺可楨先生認為亞熱帶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溫的熱帶作物不能良好生長。其另一特點為每年冬季雖有冰雪,但無霜期在8個月以上,使農作物一年可有兩造的收穫”。亞熱帶有冷、熱兩季,冷季種喜涼作物,熱季種喜溫作物,喜涼和喜溫不同生態型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是亞熱帶農業的基本特徵。
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
分為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三個次級分區。

分類

亞熱帶所在各地區的範圍大小、氣候狀況及地理景觀都不相同。由於海陸分布的顯著差異,使南半球的亞熱帶遠不如北半球亞熱帶明顯;地球運動所造成的行星風系洋流影響的不同,又使大陸西岸亞熱帶和大陸東岸亞熱帶有相當大的差別。可將世界上的亞熱帶分為四種類型:
(1)大陸西岸型,即地中海型,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被視為典型的亞熱帶;
(2)大陸東岸型,即季風型,夏季濕熱,冬季乾冷;
(3)內陸,即乾旱草原與荒漠型,雨量稀少,全年乾燥,溫度較差大;
(4)山地型,指基底部分為亞熱帶的山地,垂直地帶性是它的主要特徵。
其中,內陸型和山地型實屬亞熱帶的過渡型。
中國的亞熱帶,全稱為中國東部季風濕潤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黃壤地帶。屬大陸東岸型。它在世界上占有獨特的地位。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方,由於副熱帶高壓帶的存在,空氣下沉增溫,水汽遠離飽和點,大都成為極端乾旱的荒漠;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地中海型氣候,冬濕夏乾,水熱不甚協調,也遠遜於中國季風亞熱帶。中國的亞熱帶,由於季風環流青藏高原的影響,雨熱同季,氣候適宜,成為舉世聞名魚米之鄉

氣候

氣候類型

副熱帶季風氣候、副熱帶夏乾氣候(地中海型氣候)、副熱帶濕潤氣候、副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

天氣系統

活動於本帶的天氣系統有熱帶氣旋鋒面氣旋季風槽、副高、西風帶等。

特點

亞熱帶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氣候帶。亞熱帶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溫的熱帶作物不能良好生長。

地理位置和氣候的關係

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為主要氣候類型。位於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亞的南端。它是處在熱帶半乾旱氣候與溫帶海洋性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這些地區受氣壓帶季節位移影響顯著,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溫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雲致雨,所以氣候乾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濕潤。全年雨量適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間,主要集中在冬季。

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
出現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裡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於22℃,氣溫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較多,但無明顯乾季。同溫帶季風氣候相比,季節變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溫較高,年降水量增多。
亞熱帶濕潤
分布在北美大陸東部北緯25°~35°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帶,南美洲的阿根廷、烏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東南沿海和澳大利亞的東岸等地區。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來看,它們和東亞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相似的,但由於所處的大陸面積較小,海陸熱力差異不像東亞那樣突出,因此沒有形成季風氣候。這裡的氣候特點近似亞熱帶季風氣候,而不同之處在於冬夏溫差較小,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內陸地區

溫帶和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在北半球占有廣大面積,主要分布在北緯35°~50°的亞洲和北美大陸的中心部分。這裡深居內陸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風影響,終年為極地大陸氣團和熱帶大陸氣團互動控制下,冬寒夏熱,氣溫年、日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現大陸性氣候特徵。由於所處緯度的不同,兩種氣候型在氣溫上也有差異,亞熱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氣溫顯著高於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冬季月平均氣溫一般在0℃以上。此外,在南美大陸的阿根廷中南部因處於西風帶的雨影地區,來自太平洋的氣流越過安第斯山脈後下沉而絕熱增溫,加之沿海有寒流經過,空氣穩定,所以全年乾旱少雨,亦呈現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特徵。上述地區由於乾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顯差別。乾旱地區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現荒漠景色;在乾旱區外圍,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間,為半乾旱地區。

植被類型

亞熱帶是熱帶和溫帶之間的過渡帶,由於所在位置的差異,在熱量、降水量以及水熱關係等方面,都有顯著不同。據此,可分為大陸東側的濕潤亞熱帶森林氣候、大陸西側的地中海氣候和內陸的亞熱帶荒漠氣候。在這些氣候條件下,相應地發育著常綠闊葉林(照葉林)、常綠硬葉林和荒漠

常綠闊葉林

(一)常綠闊葉林的環境特徵
常綠闊葉林(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或稱照葉林,是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的植被。它在南、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亞洲均有分布,但以中國的常綠闊葉林分布面積最大,發育最為典型。
(二)常綠闊葉林的群落特徵
常綠闊葉林是亞熱帶溫暖濕潤地區的常綠雙子葉植物構成的闊葉樹森林,主要是由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等樹種組成,種類相當豐富。喬木的葉子具有樟科植物葉子所特有的特徵,葉片以小型葉為主,中型葉次之,橢圓形,單葉(占80%以上),革質葉占多數,表面光澤,被蠟層,且常與光線照射方向垂直,故亦稱照葉林。
(三)常綠闊葉林的地理分布與類型
亞洲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在中國有著最廣泛的分布。這一地區由於跨度大,氣候條件南北差異明顯,故在整個常綠闊葉林的範圍里又分為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和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三個類型。其中,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則是最典型的類型。

竹林

竹林(Bamboo forest)是由竹類值物組成的單優勢種群落。它由某些喬木狀的竹類組成,或由某些矮小灌叢狀的竹類組成矮竹林。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野生的竹子常常與闊葉樹種混生,形成混交林,或散生於林下,構成森林的下木。
竹類植物具有獨特的生活型。它有地下莖和地上莖之分。地下莖有越冬芽,相當於一般樹木的樹幹。地上莖(即竹桿)相當於一般樹木的分枝。一片竹林的許多竹桿並不都是獨立的植株,其中不少是同一植株的“分枝”,共同著生在相互聯繫的地下莖上。因此它和一般的森林和灌叢不同,而劃為獨立的一個植被型
全世界竹類植物共有約62屬, 1000種以上。亞洲竹類有37屬,700餘種,其中特有屬27屬。美洲約260種,非洲和大洋洲合計不及百種,歐洲僅引種少數栽培竹類。亞洲的竹類不但種類豐富,而且特有屬之多,比率之大,反映了亞洲可能是竹類植物發生和分布的中心。

常綠硬葉林

(一)常綠硬葉林的環境
常綠硬葉林(Evergreen sclerophyllous forest)是在地中海氣候下發育的一種植被類型。所謂地中海氣候,概括地說是冬季溫和濕潤和夏季炎熱乾燥的亞熱帶氣候。這種氣候出現的地區,除地中海沿岸外,主要在各大陸的西部,即加利福尼亞沿岸及其一部分內陸地區、智利中部、非洲的西南角以及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和西南海岸。
(二)植物群落的特徵
常綠硬葉林或常綠硬葉灌叢的群落結構比較簡單,樹種相對貧乏。卻具有近似的適應方式,木本植物以長達5—10m的深根系吸取潛藏的地下水,是減緩水分平衡矛盾的重要途徑。但夏季長期的乾旱高溫常迫使葉氣孔在中午關閉。故加強表皮和外側角質層等保護裝置、減小葉面積(避免過熱)及最終以發展小而厚的常綠葉成為該植被型的最佳適應選擇。硬葉指數(即單位葉面積的乾重,單位取g/dm3)通常為1.5—2.5。葉片無光澤呈深灰綠色,排列形式與光線來向成銳角。常綠硬葉則是充分利用全年有利的溫度和光能,減少對光合產物消費的適應特徵。
(三)常綠硬葉林的分布和地區性特徵
地中海地區硬葉植被在地中海地區占有很大的面積,並且研究得也最充分。除了利比亞和埃及沿岸外,這一植被在整個地中海都有分布。但是,地中海地區也是人類開發較早的地區,因此它的植被也遭到了強烈的破壞,開墾、放牧使得森林消失,土壤遭到侵蝕,使原來肥沃覆被森林的地區逐漸變成植被稀疏的石質荒漠。因此,經常能看到的不是天然的原生性植被,而是其退化的各個階段,在某些地方則讓位於灌叢。但無疑的是,這裡原生的植被是由刺葉櫟構成的常綠硬葉林。該區群落如遭退化,則成為灌叢狀的馬基群落(Maquis)。在希臘和克里特島,廣布著稱為佛里乾那(Phrygana)的灌叢,是由灌木櫟(Q.coccifera)以及象刺葉染料木(Genesta acanthoc- lade)那種有棘刺的植物構成的群落。在西班牙,天然的常綠櫟林大部分遭到破壞,其退化的灌叢稱托米里亞群落(Tomillares),它是由一些芳香植物占優勢所組成的矮生灌叢,植物常被有茸毛。主要代表是百里香,以及迷迭香屬(Rosmarinus)及薰衣草屬(如Lavandula latifolia)。在地中海山區的陰坡和平原,因水分條件改善,常綠硬葉種類被常綠闊葉或落葉闊葉喬木代替,前者如月桂、後者如柔毛櫟(Quercus pubescens)、懸鈴木(Platanus oreintalis)等,已經不屬硬葉型植物。

荒漠

(一)荒漠的環境特點
荒漠(Desert)植被在地球上占有相當廣大的面積,總面積約為4900萬km2。梅格斯(Meigs)將世界荒漠劃分為五個大區並根據氣候指數值,細分為半乾旱一乾旱區和極端乾旱區兩類。瓦爾特(Walter,H.)在他的世界植被類型圖中,將荒漠按地理緯度劃分為兩類:以南北緯度30°—35°為界線,在0—30°範圍內的荒漠,被稱為熱帶和亞熱帶荒漠和半荒漠;在30°以外的則稱為冬季寒冷的荒漠和半荒漠(本書把荒漠列入了亞熱帶植被類型,實際上是涉及全球的荒漠)。瓦爾特根據降水的季節和數量,劃分6個類型。
總之,荒漠分布地區的氣候是極端乾燥的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年降水一般不超過250—300mm。日照強,蒸發量大大超過降水量,年溫差和日溫差都比較顯著。
(二)荒漠植被特徵
荒漠植被的生活型組成十分多樣,不似其他類型以某一種優勢生活型為特徵。阿噶漢揚茨(Агаханячу,1986)從這個角度給出的荒漠定義是: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由可以忍受長期乾旱的強旱生植物,以及能躲避乾旱的短生一類短生植物組成的植物群落。陳昌篤(1987)則從氣候-植被-土壤系統角度劃分中國荒漠為三類;極旱荒漠,年降水量低於50毫米,植被覆蓋度不到10%,常出現裸露地段,強旱生植物也極稀少;普通荒漠,年降水量50—100mm,植被覆蓋度20—0%,強旱生荒漠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種類占優勢,沒有或很少有草原種類出現;半荒漠,年降水量3100—200mm,植被覆蓋度50—40%,生物對環境的改造作用顯著,除強旱生荒漠植物外,尚有大量旱生草原草本植物參加,亦稱為草原化荒漠。
(三)荒漠類型的區域特徵
荒漠遍布各大陸,氣候和土壤條件並不一致,加上區系成分差異,類型甚為多樣。因受局部環境變化迅速的影響,各類群落常呈複合體狀分布。

我國的亞熱帶範圍

分布

中國的亞熱帶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雷州半島以北,橫斷山脈以東(22~34°N,98°E以東)的廣大地區。涉及16個省市(包括台灣省),面積約2.4×106km2,約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中國亞熱帶屬東岸濕潤季風區,位置比西岸氣候型偏南5~8個緯度,比大陸氣候型偏北6~7個緯度。與世界同緯度比,除沙漠地區外,是最暖熱的地區,雨量遠比同緯度的充沛,生物資源豐富,四季長青,土壤肥沃,生物生產力高,農作物高產優質,是中國主要的農林產區。中國亞熱帶丘陵山地雨熱基本同季,光熱水資源豐富。年總輻射量多在38×108~54×108焦耳/米2,全年大於10℃的積溫在4250~8000℃之間,大於10℃持續天數,在220~350天左右。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多數降水在作物需水較多的溫暖季節。在主要農林作物生長季節(4~10月)的太陽輻射、積溫和降水可占全年總量的70~85%,光、熱、水的配合,有利於亞熱帶各種喜溫作物,林果和灌木的生長,具有發展大農業的有利條件。
但本區也是中國降水量最多,暴雨最頻繁,強度最大的地區。特大暴雨的出現,不僅大大減小了降水的有效性,也嚴重危害了山區及其下游地區的農業生產。此外,低溫凍害、寒害、冰雹以及高山區的雪害在本區也屢見不鮮,給山區農業生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本區山巒起伏,溝谷縱橫。由於山嶺對光、熱、水的影響,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明顯的氣候帶(層),尤其是中山層存在明顯的過渡性氣候。該層的許多大氣物理現象和氣候特徵是本區所獨有的。隨著山脈走向,坡地方位和地形起伏的不同,在同一地區或同一海拔高度上的陽坡和陰坡,坡地和盆谷地,可以出現迥然不同的氣候,有“十里不同天”的說法。

發展

亞熱帶丘陵山地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應結合本區農業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大力發展以林為主,農林牧副漁綜合經營的商品生產。丘陵山區是森林立身之處,合理開發利用和治理丘陵山區,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旱澇災害,促使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具體意見如下:增加投入發展立體農業。當前丘陵山區的農業生產仍處於廣種薄收的狀態,低產田,低產園(如桔園,茶園等),低產林(如油茶林、油桐林、杉木林等)占很大的比例,不僅浪費了寶貴的、熱、和土地資源,而且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產生粗放經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文化落後,缺乏物資(如化肥、農藥、機械、能源等)投入和科學技術的引進。因此,大幅度增加對丘陵山區的物資投入,促使科技進山,是逐步實現集約化經營的必要條件。
丘陵山區的地貌特徵是山地多、耕地少。當前丘陵山區的農業主要集中在山間河谷的少數耕地上,而大量的山坡地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尤其是坡度為25°以下的緩坡地具有發展經濟林的良好條件,應重點開發利用,並應根據各種條件,發展果、茶、桑及用材林等。針對山區氣候特點,布局山區多層次的立體農業,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維護和改善山區生態環境,以獲得較理想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開發利用

下層

下層(海拔300~400m以下)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在保證糧食穩步增長,自給有餘的前提下,擴大經濟作物面積,適當發展亞熱帶經濟林果,大力發展薪炭林,積極開發草食畜禽和水產養殖,提高農業氣候資源利用率。

中層

中層(海拔400~800m)可在保證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經濟林和用材林,開發名、特、優農產品,利用草山、草坡發展草食畜禽。交通方便,離城市較近的山區,可利用夏季涼爽氣候種植番茄,甜椒,蘿蔔等蔬菜作物,充分發揮山區氣候資源優勢。

上層

上層(海拔800~1000m以上)則以林為主,大力發展用材林,水源涵養林和藥材,適當發展食用菌,實行保護性開發,增強生態效益,對山頂的森林植被必須保護,有條件的山區逐步發展旅遊業。本區山體高度一般約為1000~1500m,人類活動主要在1000m以下。800~1000m以上基本是林農濕冷氣候層,南、中、北亞熱帶有所區別。水稻種植上限高度,中亞熱帶可達1200~1400m,北亞熱帶為900m左右。北亞熱帶玉米種植上限高度達1500m左右。採取分散小群放牧的方式可以利用草山發展養、養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