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熱帶季風氣候(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主要分布在
中南半島、
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零星分布於中國台灣南部、廣東南部、廣西南部、
海南島、雲南
西雙版納,以及
菲律賓群島北部。(世界氣候示意圖中的湖藍色部分,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附近)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係,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5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
春秋冬三季平均月雨量在100毫米以下,6-9月
雨量大,全年氣溫在16~35
攝氏度(℃)之間。
成因
旱季,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向南移動,該地受
東北信風和由亞洲內陸地區吹向海洋的並在低緯度地區偏轉而形成的
東北季風的共同影響的結果。
雨季,因夏季氣壓帶和風帶的向北移動,該地受到
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和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陸地季風共同作用的結果。
氣候特點
1、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在雲南的
西雙版納以及
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擋冷空氣南侵,所以冬半年氣溫相對較高。
2、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在乾燥的東北季風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氣溫是全年最涼爽的時刻,一般平均濕度比較常落在50~75%之間,此為乾涼旱季。夏半年,隨著太陽已經開始直射北半球加溫,是一年中最熱的半年,在
西南季風來臨後,容易生成種種
滯留鋒,常有海洋生成的
熱帶氣旋來襲,以及午後熱對流產生的雷陣雨,雨量明顯增多且不時有暴雨的出現,此時的平均濕度一般落在75~100%之間,令人覺得潮濕燠熱難耐,此為濕熱雨季。
3、季風顯著
旱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
赤道輻合帶。
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
塔爾低壓。
4、盛行熱帶氣旋。與“
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
熱帶氣旋盛行季節。
印度半島與
中南半島是本氣候的典型區域,也是主要區域。但兩者間的季節起訖時間有所不同:
印度半島通常6-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後期(4-5月)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
中南半島通常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4或5月為最熱月,最高溫一般在38-40℃之間。雨季期間多
對流雨及颱風雨,常電閃雷鳴,暴雨成災,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全年高溫,分乾濕兩季。
地域性差異
印度半島
全年氣候暖熱,冬季較暖和,最冷月均溫一般在18℃以上 ;夏季十分炎熱 , 最熱月均溫一 般在28℃以上,內 陸可達30~34℃ , 而且熱季長達6~8個月之久 。氣溫年較差較小,在5~7℃之間 。年降水量相對其它熱帶季風地區較少,內陸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只有
西高止山和東北部山地西坡較多,可達3000毫米以上 。如東北部
乞拉朋齊年降水量竟高達10824毫米,為
世界雨極。 但降水季節分配不均,每年6~10月為雨季,約占年降水量80%以上。雨季來得遲,一般始於6月,且具有爆發性特點,如孟買5月降水量只有17.8毫米,至6月降水量就猛增到458毫米。雨季退得慢,一般在10月。每年11月~翌年5月為旱季,約占年降水量10%以下。一年中形成十分明顯的旱季和雨季,且旱季時間比雨季長,自然植被以熱帶季雨林和灌叢、熱帶草原、熱帶旱生植物和灌叢等為主,分布於
印度半島內陸,占地面積廣。而熱帶雨林主要集中於
西高止山和東部山地西坡 ,占地面積較狹小,體現 了印度半島大部分地區氣候以乾燥性和半乾燥性為主 。
中南半島
冬季氣候較涼,特別是北部,最冷月均溫在18℃以下;夏季較炎熱,最熱月均溫在28~30℃之 間。氣溫年較差相對較大,特別是北部,可超過15℃ ; 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相對較少,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少數地區則較多,有的可達2000毫米以上,如阿拉乾山脈的西坡 。季節分配不均 , 每年5~10月為雨季,占年降水量50%以上,11月~翌年4月為旱季,約占年降水量20%以下 。但長山山脈東西兩部有明顯不同 : 西部降水季節分配近似印度半島,乾濕兩季較明顯,而東部降水季節分配同菲律賓群島相似,乾濕兩季不典型。東部內陸地區自然植被以熱帶季雨林和灌叢、熱帶草原為主,占地面積較大;沿海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熱帶常綠半落葉林和灌叢為主,占地面積較小,體現了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氣候以半乾燥和半濕潤性的過渡性氣候為主。
菲律賓群島
全年氣候溫熱,冬季溫和,最冷月均溫一般在20~24℃之間;夏季較涼,最熱月均溫在28℃ 以下,特別是沿海一帶,熱區的面積較小,僅局限於背風谷地。氣溫年較差最小一般在5 ℃以下。年降水量豐 富,大部分地區2000毫米以上,背風谷地較少,但也有1500毫米 左 右,迎著東北季風一側的沿海和迎風坡以冬雨為主,迎著
西南季風一側沿海和內陸以夏雨為主 ,每年5~10月為雨季,其它季節也不乾燥。 自然植被 以熱帶雨林為主,主要分布於各島四周,占地面積相對較 大;而熱帶常綠、半落葉林主要位於背風谷地,占地面積較小。這些特點體現了
菲律賓群島大部地區以濕潤性氣候為主 。
植被類型
熱帶季節性雨林
西雙版納的熱帶季節性雨林是低地熱帶雨林植,被的一個亞型與赤道低地雨林一樣具有3~4個可分的喬木層次,其中,喬木上 層主要是高達30m以上且聳出於林冠的散生巨樹(最高可達60多米) 樹冠彼此不連線 ;喬木中層高20-30m,樹冠連線,個體密集,是森林的主要林冠層; 除了喬木上層有部分落葉成分外,其它層次的植物皆為常綠。 林內板根和莖花現象普遍,大型木質藤本和維管附生植物豐富。
熱帶山地雨林
在中國植物學文獻中 ,對熱帶山地雨林這一名稱的套用和解釋是不統一的 。吳征鎰把滇南的山地雨林劃歸為熱帶雨林的山地變型 ,其森林植被中熱帶雨林成分約占60% ,外貌和結構多具雨林特點, 但缺乏散生巨樹, 板根和莖花現象少見, 樹蕨類植物豐富 。這一定義類似於東南亞的低山雨林或下山地雨林。
熱帶季雨林
季雨林是在具有明顯乾 、濕季變化的熱帶季風氣候下發育的一種熱帶落葉森林植被。 在東南亞,季雨林與季節性雨林在一些地方相互交錯、 鑲嵌分布Schimper將季雨林定義為是在熱帶季風氣候下發育的介於熱帶雨林與薩王納之間的一種落葉森林植被 。在西雙版納地區 ,季雨林僅出現在海拔1000m以下的瀾滄江開闊河段兩岸和一些開闊河谷盆地且受季風影響最強烈的地段。
熱帶季節性濕潤林
西雙版納的熱帶季節性濕潤林通常分布在石灰岩山中部 ,並在石灰岩山腳及溝谷的季節性雨林帶之上。 它的森林群落高度為20-25m ,在局部地區有部分落葉大樹也可高達30m 。喬木層通常具有2個明顯的層次, 在土壤較豐富而濕潤的地段群落中喬木下層有時可見由上層喬木的瘦弱小樹組成一個高約2-3m的幼樹層, 林內木質藤本豐富 ,厚葉的維管附生植物普遍 ,板根和莖花現象相對較少。 由於石灰岩山坡中部的地形和生境變化很大 ,致使熱帶季節性濕潤林在外貌和區系組成上差異明顯, 該森林類型以大戟科、 榆科(Ulmaceae)木犀科(Oleaceae )龍舌蘭科(Agavaceae)等植物占優勢, 在陰坡 ,低丘頂部和較高的山丘上部呈常綠季相。 而在較為寬闊 、乾燥的石灰岩山河谷和中 ,低山丘的乾燥陽坡則呈半常綠季相 它們在群落外貌上不同於季雨林 ,在植物區系組成上不同於熱帶山地低山常綠闊葉林 ,在分布上通常是在熱帶季節性雨林帶之上的石灰岩山地。
熱帶山地低山常綠闊葉林
熱帶山地低山常綠闊葉林亦稱季風常綠闊葉林, 是西雙版納主要的山地植被類型。 一般分布在海拔900m以上的山地 。這類森林植被喬木層通常有2層 ,主要由常綠闊葉的殼斗科 、大戟科 、樟科 、山茶科等樹種組成 林冠整齊而彼此相連, 灌木 、草本層植物種類較少 ,主要是上層喬木的幼樹 、幼苗 。在生態外貌特徵上 ,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以革質、 全緣 、中葉為主的常綠中、 小高位芽植物組成為特徵, 層間木質藤本較豐富 ,但附生植物少見。 西雙版納的這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無論在種數和個體數上常 綠喬木均占喬木總數的90%以上 ,整個森林呈常綠季相。
農業
泰國素有'
水果之王'的美譽,特產水果榴槤,山竹,紅毛丹,芒果,龍眼等。以及水稻、橡膠等。
西雙版納的熱帶經濟作物有橡膠、劍麻等。還有很多的椰子
代表城市
世界雨極
印度的
乞拉朋齊曾位於
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梅加拉亞邦的乞拉朋齊,距離首府西隆南約51公里。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
卡西族,屬母系社會。乞拉朋齊位於南亞
孟加拉灣北岸的
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和
恆河下游,坐落在東西走向的
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即
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一帶,這裡年降水量最多達到26461.2毫米,被稱為“
世界雨極”。1860年8月~1861年7月一年裡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雨極”的稱號,5~9月雨季中月平均降雨日數為25~28天,均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