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範疇,樂器介紹,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陝西民間音樂,長安古樂,上陽化鼓樂,五圓鼓,八仙鼓、八仙板,南留鑼鼓,華陰素鼓,陝北民歌,榆林小曲,
類型範疇
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此解釋與19世紀中期重新定義民間音樂、民間傳說與民間舞蹈有相當重要之衍生與連帶關係,一般認定,該名詞與學說界定起自於1846年,英國人類學學者托馬斯(W.J.Thomas)提出。
音樂特點
民間音樂有系統之定義研究雖起自19世紀,但實際形成卻可溯自遠古,例如中國西元前之
詩經歌曲或今仍盛行之
中國民歌等,亦可視為民間音樂。而不論古今或地區,民間音樂樂型態之傳統要素與特性有下列幾項:
民間音樂具有把今天與過去連結之連續性個體與群體產生出不同類型的創作,並有其一定差異性決定音樂形式或音樂存在,純粹由社會力選擇民間音樂包括“歌”與“曲”這樣兩個部分。“歌”是指有歌詞的演唱,“曲”是指用樂器進行的演奏。至於舞蹈中的舞蹈音樂、戲曲中的
戲曲音樂、曲藝中的曲藝音樂,均可放入舞蹈、戲曲及曲藝中,作為它們整體中的一部分進行系統的研究與
整理。
樂器介紹
弦樂器
弦樂器是樂器家族內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
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
旋律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可見,柔美、動聽是所有弦樂器的共同特徵。弦樂器的音色統一,有多層次的表現力:合奏時澎湃激昂,獨奏時溫柔婉約;又因為豐富多變的弓法(顫、碎、撥、跳,等)而具有靈動的色彩。
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時則須運用手指按弦來改變弦長,從而達到改變音高的目的。
弦樂器從其發音方式上來說,主要分為
弓拉弦鳴樂器(如提琴類)和彈撥弦鳴樂器 (如吉它)。弓拉弦鳴樂器: 小提琴(Violin)、
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電貝司(Electric Bass)、二胡、高胡等; 彈撥弦鳴樂器:豎琴(Harp)、吉它(Guitar)、電吉它(Electric Guitar)、古琴、
琵琶、箏等。
木管樂器
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在交響樂隊中,不論是作為伴奏還是用於獨奏,都有其特殊的韻味,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木管樂器大多通過空氣振動來產生樂音,根據發聲方式,大致可分為唇鳴類(如長笛等)和簧鳴類(如單簧管等)。木管樂器的材料並不限於木質,同樣有選用金屬、象牙或是動物骨頭等材質的。它們的音色各異、特色鮮明。從優美亮麗到深沉陰鬱,應有盡有。正因如此,在樂隊中,木管樂器常善於塑造各種維妙維肖的音樂形象,大大豐富了管弦樂的效果。
唇鳴類:
長笛(Flute)、短笛(Piccolo); 簧鳴類:
單簧管(Clarinet)、
雙簧管(Oboe)、英國管(English Horn)、
大管(Bassoon)、
薩克斯管(Saxophone)、
口琴(harmonica)、
笛子、
笙、
嗩吶、
蕭。
銅管樂器
銅管樂器的前身大多是軍號和狩獵時用的號角。在早期的交響樂中使用銅管的數量不大。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交響樂隊中只用兩隻圓號,有時增加一隻小號到十九世紀上半葉,銅管樂器才在交響樂隊中被廣泛使用。銅管樂器的發音方式與木管樂器不同,它們不是通過縮短管內的空氣柱來改變音高,而是依*演奏者唇部的氣壓變化與樂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來改變音高。所有銅管樂器都裝有形狀相似的圓柱形號嘴,管身都呈長圓錐形狀。銅管樂器的音色特點是雄壯、輝煌、熱烈,雖然音質各具特色,但宏大、寬廣的音量為銅管樂器組的共同特點,這是其它類別的樂器所望塵莫及的。
銅管樂器:小號(Trumpet)、短號(Cornet)、長號(Trombone)、圓號(French Horn)、 大號(Tuba)。
鍵盤樂器
在鍵盤樂器家族中,所有的樂器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鍵盤。但是它們的發聲方式卻有著微妙的不同,如鋼琴是屬於擊弦打擊樂器類,而管風琴則屬於簧鳴樂器類,而電子合成器,則利用了現代的電聲科技等等。鍵盤樂器相對於其他樂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鍵盤樂器即使是作為獨奏樂器,也具有豐富的
和聲效果和管弦樂的色彩。所以,從古至今,鍵盤樂器倍受作曲家們和音樂愛好者們的關注和喜愛。
鍵盤樂器:鋼琴(Piano)、管風琴(Organ)、
手風琴(Accordion)、 電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
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可能是樂器家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員眾多,特色各異,雖然它們的音色單純,有些聲音甚至不是樂音,但對於渲染樂曲氣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常打擊樂器通過對樂器的敲擊、摩擦、搖晃來發出聲音。可不要認為打擊樂器僅能起加強樂曲力度、提示音樂節奏的作用,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打擊樂器能作為旋律樂器使用呢!現代管弦樂隊里增加了很多非洲、亞洲音樂里的音色奇異的打擊樂器,幾乎無法完全羅列。
有調打擊樂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
無調打擊樂器:
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
三角鐵(Triangle)、
鑼(Gong)、鈴鼓(Tambourine)、
響板(Castanets)、
砂槌(Maracas)、
鈸(Cymbals)、
揚琴、
編鐘、
木魚、
雲鑼。
陝西民間音樂
陝西各地常見的民間樂器有以下幾種:
堂鼓:框用木製,牛皮蒙面,周圍鉚釘密釘,約80公分高,直徑70~90公分不等。有木架、鼓槌。
腰鼓:框用木製,長筒形,長約尺余,中間略粗,蒙牛皮,兩面敲。
漁鼓:竹筒紮成,牛皮蒙面。
柄鼓:木製框,高不到一尺,直徑尺余,牛皮蒙面,形似扇狀,一般配細樂器用。
扁鼓:圓形,上蒙牛皮,釘邊,下空,不蒙遮,戲曲場面用。
大鑼:也稱“響鑼”、“勾鑼”,直徑約二尺,銅製,音宏亮。
小鑼:又稱“手鑼”,銅製,圓形。
梆子:多用紅棗木製成,一長四棱形,一圓柱形,長約6~7寸,互相敲擊聲音鏗鏘。
木魚:硬棗木或胡桃木刻制而成,形如魚,略近圓形,以木敲打,其音清脆。
鐃鈸:銅製,圓形,約近一市尺直徑,中間有圓形把子,並有一眼,可系布或麻絮,互相拍打成音。
簫:紅竹製成,按音穿孔,由口唇處進氣吹奏,以指相壓相放成音調。
笛:橫吹竹管,七音全備。
笙:用長短不等的竹管、簧片等製成,音色圓潤,音調系指壓成音,獨具一格。
嗩吶:又稱“喇叭”、“龜茲樂”。古代,此樂從西域一帶龜茲傳到內地民間,故名。一般的音口部為銅製喇叭,後節配以竹節或木製音孔,並給吹奏進氣處,帶上所謂“咪咪”(俗稱嘴子),以定音調高低。嗩吶有大小不等多種,在戲曲、民間婚喪、喜慶場合多用。
三弦:又稱“弦子”、“繃繃”。盛弦部位的“把托”較長,約二市尺以上,彈動絲弦後發音。發音部分為蛇、蟒皮蒙成的小柄鼓,配以三根弦,有高低中三個音域,故又稱“三弦子”,民間樂舞、戲曲均常用此樂器。
板胡:又名“胡琴”,最早從西域及甘肅西部傳到內地,故名。胡琴上為胡柄,帶有“耳子”,專掛絲弦,可以扭動,繃弦變調;下有胡身,多以檳榔殼切口,粘一塊細密的薄木板,即可彈動絲弦成音;拉弦用馬尾彎弓,嵌入弦內,燃置松香助澀,拉動絲弦,發音清脆宏亮,除拇指以外,以其它手指壓按出各種音調。
二胡:同板胡,只是胡身部分用蛇皮或蟒皮蒙面,藉馬尾拉動絲弦,發出較為渾厚而悅耳的音調。
竹板:有多種多樣,竹製而成,如兩頁板,互相敲打,或上下相打,可成佳音;四頁瓦,四片竹板,較小,一手可拿兩對,搖打成音;還有一種,小竹板連成一串,約4—6頁,一手執竹板串,一手執竹鋸形條板,邊搖打邊拉發出“叭、叭——可啦啦”之音,以配合民間舞樂說唱。
此外,還有琵琶、洋琴、小號、碟、碗等各種樂器;二弦(用兩條細牛皮筋做成弦),拉時指頭上要戴鐵套,用弓弦拉時較胡琴費力,發出“吱自一吱自”之聲音,配進樂曲,音色古樸而渾厚有力,別有風味。由於這種樂器非功底薄淺者所能使用,故日漸棄用。
民間音樂常見的樂曲調門及表演形式有以下各類:
長安古樂
流行於西安城區及郊縣鄉問的長安古樂,是繼承唐、宋音樂傳統,並在發展中不斷吸收元、明、清各代姊妹藝術,以及各地民問音樂精華的基礎上形成的有歌有舞的、大型古樂套曲。這套長安古樂曲目豐富,內容廣泛,風格多樣,曲式結構複雜龐大。記譜採用唐代《燕樂半字譜》、與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記譜基本相同,與《敦煌曲譜》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過去分布於西安城區及郊縣的古樂社(即“古樂會”、“香會”、“水會”)有十八家之多,大部分在城裡,如廣仁寺,香半園、馬神廟巷、西倉、城隍廟、迎祥觀、佛教古樂社、顯密寺、大吉昌、東倉、北池頭等古樂社。在郊縣鄉間,有藍田縣的楸樹廟,全家嶺、田家村;長安縣的何家營、皇甫村、白道峪;周至縣的南集賢、東村、西村等古樂社。這些古樂社的演奏活動,以祈雨、斗樂、朝山進香為主,從不參與婚、喪、嫁、娶、慶祝壽誕活動,同民間一般“古樂社”完全不同。如今能進行演奏活動的有大吉昌、東倉、何家營、南集賢四家“古樂社”,也只能演幾套。為了搶救這些頻於失傳的古樂樂種,西安音樂學院於1985年7月11日,成立了“長安古樂學社”。旨在學習、繼承、研究、演唱這一傳統曲譜。
上陽化鼓樂
“上陽化鼓樂”是流行於周至縣上陽化村鼓樂的專稱。據傳:上陽化村的先祖,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耍社火時,為了渲染氣氛,將附近各村鼓樂社的鼓點經過篩選,整理編排成“十段”,稱為“十樣景”,又名“風攪雪”,在社火隊前作先導。光緒十六年(1890),人們認為十段太長,鼓點也顯得重複,後刪去前五段,補充了後五段,加進了小樂器。上陽化鼓樂層次分明,鼓點剛柔兼備,有緊有慢,並有鼓點指揮,頗有情趣。
五圓鼓
五圓鼓,也稱“打五圓”,民間傳統打擊樂。流行於陝西合陽、澄城縣一帶。因打鼓時用一面大鼓和四面小鼓,故稱。有時用兩面小鼓,也稱“打三圓”。“打五圓”在做壽誕時敲打,被稱為“五枝梅花”,娶親時敲打,被稱為“五子登科”。合陽縣把“打五圓”當作辦喪事、擺路祭的壓軸戲。演奏“五圓鼓”還要配上大鑼、鐃鈸、嗩吶等樂器,一般為5—9人,建國後鼓面按鍵盤樂器定音,敲起來音調和諧中聽。
八仙鼓、八仙板
八仙鼓(板)流傳的地方較多,在西安附近的叫“楊賀鑼鼓”,系民間打擊樂;流行於西安市新築鎮楊賀村一帶,由清代光緒時過廟會興起至今。建國後已為民眾普遍敲打,在多種樂器配合下,可演奏出“龍虎頭”、“二龍戲珠”、“和尚撞鐘”、“曲江流吟”等樂曲,其音色高亢激越,細膩、纏綿兼有,民間多有“仙樂仙鼓”之譽。流行於銅川一帶的稱“八仙板”、“八陣鼓”兩種:
八仙板:初為八女表演,以後演變為四男四女表演。表演者身穿古裝,八人分別代表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各人分別身系一件能代表身份的小物件,來代表某仙;道具為簡板,每人手執一件,桑木做成,長尺五至尺六,四頁為一副,兩大兩小,類似文樂上的“牙子”,舞時伴以鉸、釵,邊舞邊擊節拍。隊形有“燕子隊”、“單掏”、“擺五花”、“山連山”、“推磨子”、“壘羅漢”等,以“燕子隊”和“單掏”下場。
八陣鼓:據銅川民問藝人稱,是由諸葛亮的“八陣圖”演變而來。初演時單調,後經劉家堡前四輩民間藝人劉老漢(佚名)改進,在銅川獨樹一幟,壓倒群芳,一直流傳至今。今之“八陣鼓”,表演者十人(四女六男),其中一男武將打扮,手執一根長七、八尺長,頂端帶小旗的桿子,在場中間代表東吳大都督陸遜,起指揮作用;另一男老生打扮,身穿道袍,胸前掛一個“邊(扁)鼓”,在表演者的外圍,代表諸葛亮的岳父黃成炎,為被圍在陣內的陸遜不斷指點著走出陣圖的方法。其餘四男四女,武士打扮,身插背旗,胸前掛鼓,邊演邊敲。“八陣鼓”在過去表演時,八人分兩路,陸遜在兩路中間,可前後穿插;扮黃成炎者在兩隊外邊,可在周圍穿插,全部表演者以秧歌步子而貫穿始終。另有“擺四花”(分里外層)、“扭門卷”、“一窩蜂”(分面對面、背對背)等。“八陣鼓”敲打鼓樂譜點,不同於它地,有一套文武、粗細打法,其藝術音響之美,在銅川可稱一絕。
南留鑼鼓
“南留鑼鼓”系民問鼓舞,流行於陝西朝邑縣(今大荔縣)韋林鎮的南留村(後又傳至大荔縣的漢村鄉),故名。南留鑼鼓的行進、定場表演,均為自由敲打。其鼓點有“熱鬧鼓”、“常慶鼓”、“竹馬鼓”等。敲打演奏人數不限,可幾人,也可數百人;一般樂隊配有大鼓六面、社鑼八面、社釵八副、馬鑼兩面。行進時,前面三面鼓開道,後面三面鼓壓陣,其他人分三路縱隊行進;敲社釵的為上首,站隊伍左邊;敲社鑼的為下首,站隊伍右邊;敲馬鑼的站隊伍中間,共為一支鑼鼓隊。鑼鼓隊中,由一人手執繞桿(彩綢、彩紙糊成,約2米多長的竹竿),不停地面向隊伍左右上下繞動,指揮隊伍表演。
華陰素鼓
素鼓,流行於陝西華陰市的東部地區雙泉、馬村一帶,在節日和廟會表演,民間稱其為“素鼓”。其內容:善於抒情、敘事,多表現古代軍旅故事,如《敬德一條鞭》、《三戰呂布》、《六出祁山》、《五龍二虎逼彥章》、《十里埋伏》等,表演者以手、眼、身、步示意傳神,鼓姿靈活優美,步法輕快。因其中又有拳術招式和造型,故又稱其為“拳鼓”。
陝北民歌
流行於陝北榆林、延安、神木等地的民間山歌、小調、對曲、信天游等曲目,統稱“陝北民歌”,而其中“信天游”,則是陝北民歌中最富特色、流行最廣的一種山歌形式,男女老少以及遍及城鄉、各行業的民眾,均可自編自唱。有名的歌曲《東方紅》、《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劉志丹》、《繡金匾》、《咱們的領袖毛澤東》、《高樓大廈平地起》等,都是從民歌基礎上潤色、創編的。陝北民歌在民間樂舞中,曲調、曲目不下千萬種,其音調、音色奔放高亢,舒展明快,極為美妙。在樂舞演奏中,多以社火、秧歌形式出現。陝北民歌是獨具民族、民間文化特點並在國內外享名的民歌流派之一。
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已往為坐唱曲目,由明、清時外來官員在陣守邊陲時帶來的南方歌曲為基礎,和當地民歌融合而成的特有的樂曲。一般一人獨唱,有時也男女對唱或多人輪唱。1982年,榆林小曲作為地方民歌,隨榆林歌舞團進省上北京演出,受到了國內外各方面人士的高度評價。九、常家嗩吶
流行於陝北志丹縣常家村的嗩吶,清代初年已封為“官吹”,其音調高亢激昂,不同凡響,其調目約二百三十多首,在國內獨樹一幟。1955年3月,嗩吶手常文清曾參加陝西省第二屆民間藝術觀摩演出,被評為第一名,常文清、常文明、常興民灌制的嗩吶錄音,已傳至澳大利亞,深受國際友人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