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合肥市,位於中國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東連江蘇省,西接河南省湖北省,東南接浙江省,南鄰江西省,北靠山東省;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地理跨越南北,處暖溫帶亞熱帶過渡地區;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下轄16個地級市,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121萬人。

安徽省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學桐城派、北宋理學徽文化等。安徽省是長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沿江通海,處於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衝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安徽省在文化上南北兼容,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等多元文化圈組成。

2023年,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47050.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96.6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8871.8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4682.2億元,增長5.8%。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人民生活,交通運輸,公路,鐵路,水運,航空,軌道交通,地方文化,戲曲,文學,美術,方言,地名,風景名勝,概述,主要景區,名優特產,對外交往,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安徽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的距今約250萬年的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
新石器時代(1萬年到4000年以前),安徽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和印紋釉陶文化影響的區域。
商代,亳州曾為成湯之都。
戰國時,古壽春(今壽縣)曾為楚國後期的首都。
秦朝實行郡縣制,安徽境內淮北地區屬碭郡、泗水郡,江淮之間屬九江郡,皖南屬鄣郡。
兩漢時期,安徽地屬揚、豫、徐三州。
三國時期,安徽分屬吳、魏,安徽境內曾發生多次戰爭。
兩晉、南北朝和隋朝,安徽分屬揚、徐、豫三州。
宋時,徽商崛起,徽州的經濟和文化開始對全國產生重要影響。
元朝,安徽地屬河南、江浙兩行省。
明時,安徽由南京直接管轄。
清朝安徽建省時,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等7個府及滁州、和州、廣德等3個直隸州,疆域格局基本定型,安慶府作為臨時省會的地位已經確立。
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爆發,安徽回響革命,於11月8日宣布安徽獨立光復。
民國初期,安徽省分為蕪湖道安慶道淮泗道
抗日戰爭時,中國共產黨領導安徽人民建立了淮北抗日根據地淮南抗日根據地皖江抗日根據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安徽分為皖北、皖南兩行署,皖北行署駐合肥市,皖南行署駐蕪湖市。
1952年,合併皖南、皖北行署,恢復安徽省,省會設於合肥市
(由於篇幅限制,更多歷史內容詳見《安徽省志》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安徽省轄16個地級市,45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0個縣,287個街道、1011個鎮、224個鄉(含7個回族鄉,1個回族滿族鄉,1個畲族鄉)。安徽省人民政府駐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安徽省行政區劃
區劃代碼
地級(市)
縣級(縣、區)
人口(萬人)
面積(平方千米)
政府駐地
街道
340100
--
770
11496
蜀山區
50
70
11
340102
--
67
247
明光路街道
14
1
0
340103
51
139
亳州路街道
9
1
1
340104
103
643
三里庵街道
9
3
0
340111
68
316
望湖街道
9
2
0
340181
86
2082
鳳凰山街道
6
12
0
340121
80
1835
水湖鎮
0
12
2
340122
108
2191
店埠鎮
0
12
6
340123
85
1695
上派鎮
0
10
2
340124
121
2348
廬城鎮
3
17
0
340200
--
390
6026
鳩江區
27
44
0
340202
--
46
115
張家山街道
10
0
0
340207
61
871
官陡街道
7
4
0
340209
44
505
中南街道
10
1
0
340210
35
650
灣沚鎮
0
5
0
340212
28
584
繁陽鎮
0
6
0
340281
121
2042
無城鎮
0
20
0
340223
55
1259
籍山鎮
0
8
0
340300
--
386
5959
蚌山區
22
47
8
340302
--
17
162
東升街道
6
1
1
340303
35
83
雪華鄉
7
0
2
340304
36
313
張公山街道
5
2
1
340311
28
398
小蚌埠鎮
1
5
0
340321
134
2212
榴城鎮
3
17
1
340322
70
1428
城關鎮
0
12
2
340323
66
1363
城關鎮
0
10
1
340400
--
391
5650
田家庵區
19
59
12
340402
--
19
350
大通街道
1
3
1
340403
59
256
公園街道
9
4
1
340404
30
276
平山街道
5
4
2
340405
15
148
新莊孜街道
3
2
0
340406
56
590
田集街道
1
9
1
340421
82
1044
城關鎮
0
15
4
340422
140
2986
壽春鎮
0
22
3
340500
--
229
4049
雨山區
13
33
2
340503
--
38
179
霍里街道
9
1
0
340504
26
174
雨山街道
4
2
1
340506
19
351
博望鎮
0
3
0
340521
48
1002
姑孰鎮
0
10
1
340522
45
1025
環峰鎮
0
8
0
340523
54
1318
歷陽鎮
0
9
0
340600
--
219
2732
相山區
15
18
0
340602
--
30
230
高岳街道
2
3
0
340603
43
135
相南街道
8
1
0
340604
32
380
楊莊街道
5
3
0
340621
114
1987
濉溪鎮
0
11
0
340700
--
171
2992
銅官區
5
27
4
340705
--
35
145
烏木山社區
2
1
0
340706
30
796
順安鎮
1
6
2
340711
26
578
大通鎮
2
5
1
340722
80
1473
樅陽鎮
0
15
1
340800
--
529
13528
大觀區
23
85
45
340802
--
21
207
龍獅橋鄉
6
1
3
340803
26
204
十里舖鄉
7
1
2
340811
27
414
大龍山鎮
2
3
2
340881
75
1572
文昌街道
3
12
0
340882
58
1688
梅城鎮
0
11
5
340822
71
1276
高河鎮
0
15
5
340825
58
2040
晉熙鎮
0
10
5
340826
87
2394
孚玉鎮
2
9
12
340827
64
1357
華陽鎮
3
9
1
340828
41
2372
天堂鎮
0
14
10
341000
--
149
9678
屯溪區
4
59
42
341002
--
21
191
陽湖鎮
4
5
0
341003
16
1747
甘棠鎮
0
9
5
341004
10
419
岩寺鎮
0
4
3
341021
47
2212
徽城鎮
0
15
13
341022
27
2126
海陽鎮
0
11
10
341023
9
857
碧陽鎮
0
5
3
341024
19
2215
祁山鎮
0
10
8
341100
--
455
13433
南譙區
22
85
9
341102
--
28
248
琅琊街道
10
0
0
341103
28
1177
烏衣鎮
4
8
0
341181
63
1770
千秋街道
2
14
0
341182
64
2325
明光街道
4
12
1
341122
49
1494
新安鎮
0
11
1
341124
45
1568
襄河鎮
0
10
0
341125
98
2891
定城鎮
0
16
6
341126
79
1950
府城鎮
2
14
1
341200
--
1077
10118.17
潁州區
18
125
24
341202
--
90
622.89
鼓樓街道
5
8
1
341203
67
683.12
河東街道
3
8
1
341204
75
650.73
中市街道
2
4
0
341282
83
667.83
東城街道
3
12
3
341221
231
1838.77
城南街道
5
21
2
341222
178
1867.19
城關鎮
0
30
1
341225
174
1800.66
鹿城鎮
0
20
8
341226
180
1986.99
慎城鎮
0
22
8
341300
--
658
9787
埇橋區
18
93
1
341302
--
193
2868
埇橋街道
12
24
0
341321
100
1193
碭城鎮
0
13
0
341322
140
1885
龍城鎮
3
22
1
341323
129
2054
靈城鎮
0
19
0
341324
96
1787
泗城鎮
3
15
0
341500
--
591
15351
金安區
10
95
35
341502
--
89
1669
望城街道
5
14
3
341503
105
1908
平橋鄉
3
12
7
341504
22
568
史河街道
2
3
1
341522
94
3239
城關鎮
0
25
5
341523
100
2110
城關鎮
0
15
6
341524
68
3814
梅山鎮
0
13
10
341525
36
2043
衡山鎮
0
13
3
341600
--
663
8429
譙城區
9
72
7
341602
--
170
2226
花戲樓街道
3
20
2
341621
172
2107
城關街道
3
20
0
341622
146
2091
城關街道
3
12
2
341623
175
2005
城關鎮
0
20
3
341700
--
162
8399
貴池區
11
37
8
341702
--
67
2539
江口街道
11
9
0
341721
55
3250
堯渡鎮
0
12
3
341722
11
1414
仁里鎮
0
6
2
341723
29
1196
蓉城鎮
0
10
3
341800
--
279
12340
宣州區
21
62
16
341802
--
86
2533
濟川街道
9
12
3
341881
38
2447
西津街道
6
8
5
341822
52
2165
桃州鎮
3
6
3
341821
35
1105
建平鎮
3
9
0
341823
35
2059
涇川鎮
0
9
2
341824
17
1126
華陽鎮
0
8
3
341825
15
905
旌陽鎮
0
10
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徽省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東連江蘇省,西接湖北省河南省,東南接浙江省,南鄰江西省,北靠山東省,東西寬450千米,南北長570千米;轄境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土地面積13.94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的1.45%,居第22位。
安徽省

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占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安徽有天目—白際、黃山九華山,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盆地為最大。
安徽省十大名山
黃山(1864米)
九華山(1342米)
天柱山(1488.4米)
白馬尖(1774米)
琅琊山(317米)
齊雲山(585米)
萬佛山(1539米)
皇藏峪(389米)
八公山(241.2米)
相山(342.8米)

氣候

安徽省在氣候上屬暖溫帶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在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處中緯度地帶,隨季風的遞轉,降水發生明顯季節變化,是季風氣候明顯的區域之一。
安徽省春秋兩季為由冬轉夏,和由夏轉冬的過渡時期。全年無霜期200—250天,10℃活動積溫在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氣溫為14—17℃,1月平均氣溫零下1—4℃,7月平均氣溫28—29℃。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丘陵少的特點,夏季降水豐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2022年9月20日,根據氣象乾旱監測,安徽省等地仍然存在中度至重度氣象乾旱。

水文

安徽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河流除南部新安江水系屬錢塘江流域外,其餘均屬長江淮河流域。長江自江西省湖口進入安徽省境內至和縣烏江後流入江蘇省境內,由西南向東北斜貫安徽南部,在省境內416千米,屬長江下游,流域面積6.6萬平方千米。長江流經安徽境內400千米,淮河流經省內430千米,新安江流經省內242千米。
安徽省
安徽河流分布
安徽省共有湖泊580多個,總面積為1750平方千米,其大型12個、中型37個,湖泊主要分布於長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積為1250平方千米,占全省湖泊總面積的72.1%。淮河流域有八里河城西湖城東湖焦崗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園湖女山湖七里湖沂湖洋湖等11個湖泊,長江流域有巢湖南漪湖、華陽河湖泊群、武昌湖菜子湖白盪湖陳瑤湖升金湖黃陂湖石臼湖等10個湖泊。其中巢湖面積770平方千米,為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全國第五大淡水湖。
安徽境內十大湖泊
巢湖(770)
大官湖(261)
泊湖(240)
龍感湖(223.22)
石臼湖(207.65)
南漪湖(189)
城東湖(180)
菜子湖(173)
瓦埠湖(160)
破罡湖(140)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
資源類別
概述
植物資源
安徽省維管束植物3200多種,分屬205科,1006屬,約占全國維管束植物科的60.3%、屬的31.7%、種的11.7%。其中蕨類植物34科、71屬、240種,種子植物171科、938屬。種子植物中裸子植物7科、17屬、21種,被子植物164科、921屬、2900餘種,約占全國種子植物科的51.4%、屬的31.8%、種的12.2%。皖南丘陵山區中保存了豐富的古老科、屬、種孑遺植物。
動物資源
安徽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4245種,占全國種數的14.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脊椎動物44目121科742種,占全國種數的14.1%,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二級保護的70種,世界特有的野生動物揚子鱷白鰭豚就產在安徽中部的長江流域。
礦產資源
安徽省礦產種類較全,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5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6種(含普通建築石料礦種),其中能源礦種6種,金屬礦種22種,非金屬礦種96種,水氣礦產2種,探明儲量的67種,煤、鐵、銅、硫、磷、明礬、石灰岩等3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現已探明煤炭儲量250億噸,鐵礦儲量29.9億噸,銅礦儲量384.9萬噸,硫鐵礦儲量5.64億噸,分別居全國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人口

安徽省屬少數民族散居省份,55個少數民族成分俱全,其中回族滿族畲族為安徽省世居少數民族,現有少數民族人口約50萬人。其中,回族人口較多,約占全省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3%,居全國第9位。少數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狀分布,沿淮淮北相對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各市、縣(市、區)均有少數民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徽省常住人口為6102.72萬人。
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6127萬人,比上年增加14萬人,增長0.23%,同2020年安徽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6103萬人相比,共增加24萬人,年均增加12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2%。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686萬人,占總人口的60.1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441萬人,占總人口的39.85%。同2021年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0.76個百分點。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為43.8萬人,死亡人口為49.5萬人,自然增長人口為-5.7萬人。出生率為7.16‰,死亡率為8.09‰,自然增長率為-0.93‰。
2023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2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1.51%,提高1.36個百分點。
安徽省
安徽省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政治

現任安徽黨政領導一覽

經濟

綜述

安徽省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能源、原材料和加工製造業基地,汽車、機械、家電、化工、電子、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
2023年,安徽省生產總值47050.6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96.6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8871.8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4682.2億元,增長5.8%。工業增加值14021.1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9∶40.2∶51.9調整為7.4∶40.1∶52.5。
2023年,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4%。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5.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3%;民間投資下降1.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7%,第三產業投資下降5.2%。工業投資增長22.7%,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20%。
2023年,安徽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39.0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稅收收入2592.9億元,增長15.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638.1億元,增長3.1%。重點支出項目中,科學技術支出增長5.5%,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增長5.3%,衛生健康支出增長0.8%,教育支出增長6.8%,住房保障支出增長19.3%。全年50項民生實事和10項暖民心行動累計統籌資金492.8億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868.3億元。
2023年,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其中食品菸酒價格上漲0.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3.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4.9%。農產品生產價格下降3.3%。
2023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9.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8.7%;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2.2%,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42.9%。市場銷售中,網上零售額3985.4億元,增長14.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406.9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4.4%,快於全部投資20.4個百分點。全年汽車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達1.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5%。全年新登記經營主體141.1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1211戶,年末經營主體總數達801.7萬戶。
安徽省
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第一產業

2022年,安徽省糧食播種面積10971.4萬畝,比上年增加7萬畝;糧食產量4100.1萬噸,比上年增產0.3%。其中,夏糧1722.4萬噸,增產1.3%;早稻101.1萬噸,增產1.9%;秋糧2276.6萬噸,減產0.5%。油料產量173.4萬噸,增產3.8%。棉花產量2.6萬噸,減產12.2%。
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生豬存欄1655.8萬頭,比上年末增長4.6%;全年生豬出欄2920.9萬頭,增長4.4%。豬牛羊禽肉產量474.3萬噸,增長4.2%。禽蛋產量186.7萬噸,增長5.4%。牛奶產量50.7萬噸,增長6.7%。水產品產量245.5萬噸,增長3.8%。
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農業機械總動力7070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2.1%。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3%。全年新增高標準農田514.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0萬畝。
2023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夏糧產量數據。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安徽省夏糧總產量達1740.8萬噸(348.16億斤),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河南省和山東省。另外,2023年安徽夏糧播種面積為2863.3千公頃,單位面積產量為6079.9公斤/公頃。
2023年,安徽省糧食播種面積11001.7萬畝,比上年增加30.3萬畝;糧食產量4150.8萬噸,比上年增產1.2%。其中,夏糧1740.8萬噸,增產1.1%;早稻101.5萬噸,增產0.4%;秋糧2308.4萬噸,增產1.4%。油料產量189萬噸,增產9%。豬牛羊禽肉產量495.8萬噸,增長4.5%。禽蛋產量206.3萬噸,增長10.5%。牛奶產量53.6萬噸,增長5.7%。水產品產量254萬噸,增長3.5%。年末生豬存欄1551.7萬頭,比上年末下降6.3%;全年生豬出欄3075.5萬頭,增長5.3%。

第二產業

2023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5.1%;股份制企業增長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5%。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2.5%,製造業增長8.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0.5%。分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8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4.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5.6%,汽車製造業增長33.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0.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4.2%。工業產品中,積體電路和液晶顯示屏產量分別增長116.3%和21.3%,汽車增長48.1%、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60.5%。
2023年,安徽省煤炭產能13091萬噸。發電裝機容量10817.3萬千瓦,其中燃煤火電裝機容量5478.2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4824萬千瓦。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2418.4億元,比上年增長7.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647.6億元,增長3.2%;股份制企業2023億元,增長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328.3億元,增長17.5%;私營企業553.2億元,下降8.9%。分門類看,採礦業利潤269.5億元,增長1.9%;製造業1946.3億元,增長3.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02.6億元,增長68.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6.43元,比上年下降0.18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75%,下降0.08個百分點。
2023年,安徽省建築業增加值4881.2億元,比上年增長5.7%。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9651家,比上年末增加738家。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9769.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098.6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5465.6萬平方米,增加608.7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23年,安徽省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750.5億元,比上年增長9.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469.2億元,增長5.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976.5億元,增長11.8%;金融業增加值3035.6億元,增長9.4%;房地產業增加值2839.5億元,下降1.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223.3億元,增長10.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1552.7億元,增長13.4%。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8.8%。
2023年,安徽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08.3億元,比上年增長6.9%。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9339.1億元,增長7.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669.2億元,增長4.6%。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0082.7億元,增長6%;餐飲收入2925.6億元,增長13.7%。
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4%,肉禽蛋類增長1.4%,服裝類增長5%,日用品類增長7.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5.6%,中西藥品類增長1.2%,家具類下降5.9%,通訊器材類增長19.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8.6%,汽車類增長5.6%,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2.9%。
2023年,安徽省進出口總額8052.2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出口5231.2億元,增長11.3%;進口2821億元,增長1.8%。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0.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下降9.2%。汽車出口714.6億元,增長1.2倍。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合計出口390.6億元,增長11.6%。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4104.6億元,增長20.1%。其中,出口2601.8億元,增長33.4%;進口1502.8億元,增長2.5%。
2023年,安徽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3887.4億元,比上年增加2084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83303.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107.4億元、增長10.8%;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77990.4億元,增加10452.3億元、增長15.5%。
2023年,安徽省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481.8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13隻(含1隻首次在北交所公開發行股票),籌資239.3億元;A股再籌資(包括配股、公開增發、非公開增發、認股權證)124.5億元;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公司債籌資118億元。年末有A股上市公司175家,比上年末增加14家,上市公司市價總值18580億元、增長3.3%。
2023年,安徽省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494.9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514.2億元,增長5.6%;人身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980.7億元,增長5.3%。賠款和給付644.2億元,增長14.5%。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343.2億元,增長7.6%;人身險業務賠款和給付支出301.0億元,增長23.6%。
2023年,安徽省郵政行業寄遞業務總量57.0億件,比上年增長14.3%。其中,快遞業務量41.0億件,增長16.2%。電信業務總量640.7億元,增長19%。年末電話用戶總數7319.9萬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6809.5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111.1部/百人。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2987.6萬戶,比上年末增加277.5萬戶,其中固定網際網路光纖寬頻接入用戶2810.6萬戶,增加332.8萬戶。全年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接入流量112億GB,增長16.3%。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專業技術人才總量503.3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53.0萬人。全省共有科研機構8571個。從事研發活動人員37.5萬人。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已建成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含國家研究中心)15個,省重點實驗室286個;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3家,其中國家級9家;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個,其中國家級8個。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登記科技成果23219項,其中各類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1111項。授權專利14.3萬件,比上年下降8.9%。年末全省有效發明專利17.3萬件。全年輸出技術契約成交額3339.5億元,增長50.7%;吸納技術契約成交額4734.2億元,增長54.2%。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獲得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1762家,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26個;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機構86個(包含在皖分部、分公司),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企業1409個;法定及授權計量檢定技術機構80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923.2萬台(件)。累計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74項、國家標準4767項,制定、修訂地方標準4023項。累計擁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86個、有效註冊商標132.4萬件。
安徽高新區
-
-

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研究生培養單位21個,普通高校(含獨立學院)121所,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不含技工學校)245所,普通高中676所。國中2763所,國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國小6218所,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有研究生培養單位21個,在學人數11.1萬人。普通高校(含獨立學院)121所,在校生155.4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不含技工學校)249所,在校生72.8萬人。普通高中679所,在校生120.1萬人。國中2780所,在校生228.8萬人,國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國小6509所,在校生470.3萬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2021年全省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指標
招生數(萬人)
在校生數(萬人)
畢業生數(萬人)
研究生
3.7
9.9
2.1
普通本專科
47.3
150.5
32.7
中等職業教育
29.8
75.2
26.3
普通高中
39.1
116.3
36.0
國中階段
76.2
229.9
70.1
國小
76.7
468.7
75.7
安徽省高等學校名單
城市
層次
名稱
合肥市
本科
專科
蕪湖市
本科
專科
蚌埠市
本科
專科
馬鞍山市
本科
專科
淮南市
本科
專科
滁州市
本科
專科
阜陽市
本科
專科
淮北市
本科
專科
安慶市
本科
專科
黃山市
本科
專科
六安市
本科
專科
宿州市
本科
專科
銅陵市
本科
專科
池州市
本科
專科
亳州市
本科
專科
宣城市
本科
專科

文化事業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擁有文化館123個,公共圖書館133個,博物館225個(含非國有博物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51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15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9項,省級名錄626項。
2023年末,安徽省有廣播電視台78座,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96%,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95%。有線電視用戶777萬戶。全年出版報紙84種,總印數4.8億份;期刊(雜誌)181種,總印數0.3億冊;圖書11135種,總印數3.6億冊。年末全省有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125個,館藏檔案資料6779.3萬卷(件、冊),檔案館總建築面積67.2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醫療衛生機構31361個,其中醫院135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934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84個、其他衛生機構18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院131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25個,村衛生室1554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8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3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08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51.4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0.2萬人,註冊護士24.4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3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45.1萬張,其中醫院34.6萬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3萬張。全年醫療衛生機構共診療3.9億人次。

社會保障

2023年末,安徽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688.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加人數為3408.0萬人。失業保險參加人數為700.4萬人,全年為17.1萬名失業人員發放了不同期限的失業保險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6377.9萬人,工傷保險參加人數為920.9萬人,生育保險參加人數782.2萬人。年末26.2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7.8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供養對象31.5萬人。
2023年末,安徽省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2737個,床位34.1萬張,收養救助人員13.2萬人;不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和設施3.0萬個,其中社區服務站1.6萬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71.3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21.7億元。

人民生活

2023年6月1日起,安徽省婚姻登記實行“跨省通辦”,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辦理。
2023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93元,比上年增長6.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人均消費支出23607元,比上年增長4.7%。恩格爾係數為33.5%。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46元,增長5.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人均消費支出27900元,增長4.0%。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2.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
2023年,安徽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4元,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人均消費支出18905元,增長5.1%。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7%,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

2023年,安徽省貨物運輸量42.3億噸,比上年增長7.3%。貨物運輸周轉量12053.1億噸公里,增長7.3%。港口貨物吞吐量6.7億噸,增長10.5%。旅客運輸量2.6億人次,增長76.8%。旅客運輸周轉量1039.1億人公里,增長107.7%。全省民航機場旅客吞吐量1489.3萬人次,增長110.6%,其中合肥新橋機場旅客吞吐量1117.1萬人次,增長95.6%。
2023年末,安徽省民用汽車擁有量1192.6萬輛,比上年末增長5.4%,其中私人汽車1062.3萬輛、增長5.8%。民用轎車擁有量672.8萬輛,增長8.2%,其中私人轎車644.1萬輛、增長8%。全省高速公路里程5804公里、一級公路7098公里,鐵路營業里程5501公里、高速鐵路營業里程2537公里。

公路

截至2016年底,安徽省有高速35條,國道8條。全省公路總里程達19.8萬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4543千米,一級公路達2623千米。
安徽省境內主要公路
國家高速
皖高速
廬銅高速
銅黃高速
合安高速
合蕪高速
寧淮高速
蕪宣高速
蕪馬高速
合蚌高速
蚌淮高速
合葉高速
黃祁高速
阜新高速
寧宣高速
滁新高速
周六高速
寧黃高速
六武高速
徽杭高速
宣廣高速
安景高速
滁巢高速
黃桃高速
六潛高速
徐明高速
明巢高速
合周高速
宿遂高速
徐阜高速
-
國道
G104
G105
G106
G205
G206
G220
G233
G235
G236
G237
G310
G311
G312
G318
G328
G329
G330
G343
G344
G345
G346
G347
G529
G530
-

鐵路

安徽省有皖北城際皖江城際兩大鐵路網。安徽省鐵路運營總里程達到5100千米,其中高鐵2165千米;安徽省鐵路網密度已經達到364千米/萬平方千米,“市市通高鐵”,縣域鐵路覆蓋率達到80%,其中高鐵通達24個縣。
截至2021年11月,安徽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5302公里,鐵路網密度379.8公里/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10位。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2329公里,居全國第一,是中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幹線鐵路已覆蓋全省16市47縣,其中高速鐵路通達16市28縣。安徽省已經開通至23個省會城市和100多個地級市的直達高鐵動車。
安徽省主要鐵道線路
高速鐵路
蕭淮鐵路
合杭高鐵
普速鐵路
水蚌線

水運

安徽省水運條件優越,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川流橫貫省境。全省水域面積廣闊,大小河流有300多條,總長度約1.5萬多千米,通聯全省81%的市、縣,能與9個省市相通。擁有6000多千米內河航道,共有一二類口岸11個、港口16個,其中長江黃金水道400多千米,沿岸的銅陵港蕪湖港馬鞍山港都是萬噸級天然良港。2016年,初步統計全省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數1148個,泊位碼頭長度82437米,其中10000噸級及以上泊位數17個。
安徽港口(16個,安徽省覆蓋)
分類
名單
長江流域
淮河流域
新安江流域

航空

截至2021年4月,安徽省共分布有6個已通航民用機場,分別如下。
已通航民用機場(6個)
所在地
機場
通航時間
合肥
2013年5月30日
黃山
1958年
安慶
1993年10月
阜陽
1998年
池州
2013年7月29日
蕪湖&宣城
2021年4月30日

軌道交通

安徽省城市軌道交通
城市
名稱
運營線路
運營里程
備註
合肥
210千米
已運營
蕪湖
46.2千米
已運營
滁州
49.66千米
已運營
馬鞍山
-
在建

地方文化

在繁昌區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省這塊土地上。
東至縣發掘了有著安徽“周口店”之稱的距今40萬年前的華龍洞,在蚌埠發現了距今約7000年雙墩遺址,是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安徽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
安徽省文化主要由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等組成。
安徽地域文化
分類
簡介
淮河文化
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根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淮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已經發現的遠古時代的文化遺址,就達100多處。
新安文化
新安文化,隋朝設立新安郡,明代為徽州府,明清之際經濟文化發達,因而產生徽學。
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是以潛山為中心的古皖文化,是江淮文化的發祥地,包含以張英、張廷玉、陳獨秀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京劇、黃梅戲徽劇為代表的戲劇文化;以李公麟、鄧石如為代表的書畫文化;以敬敷書院、省立安徽大學、發達的基礎教育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禪宗二祖、三祖為代表的宗教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桐城派文化、新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等。
廬州文化
以廬州為代表的廬州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孕育出廬劇等優秀戲曲。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類別
項目名稱
民間文學
老子故事的傳說
白牡丹的傳說
民間音樂
齊雲山道教音樂
民間舞蹈
戲曲
清音
雜技與競技
民間美術
傳統手工技藝
淮河柳編工藝
宿州樂石硯製作技藝
大救駕製作工藝
臨泉毛筆製作工藝
五城米酒製作工藝
滁菊製作技藝
傳統醫藥
-
民俗
霸王祠三月三廟會

戲曲

安徽省被稱為中國戲曲之鄉,安徽戲劇表演藝術歷史悠久,品種較多,名家迭出。地方戲種現存30餘種,分別有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墜子戲花鼓燈推劇嗨子戲文南詞目連戲含弓戲四平調洪山戲太湖曲子戲懷腔彈腔等等。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徽劇是京劇的主要源流之一,池州的儺戲號稱“戲劇活化石”,淮河兩岸流行的花鼓燈被譽為“東方芭蕾”。

文學

安徽省古代代表文學是徽文化新安理學道教文化理學桐城派建安文學,桐城派文論體系和古文運動的形成,始於方苞,經劉大櫆姚鼐而發展成為一個聲勢顯赫的文學流派。新安理學是中國思想史上曾起過重大影響的學派,其奠基人程顥程頤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朱熹亦自稱“新安朱熹”。理學的奠基人洛陽程顥、程頤和集大成婺源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歙縣篁墩,故譽為“程朱闕里”。

美術

安徽省歷史上有新安畫派龍城畫派,版畫流派有蕪湖鐵畫徽派版畫等。新安畫派畫派先驅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鼎盛時期主要成員有方式玉王尊素吳山濤、王家珍、戴本孝吳龍、吳田標、雪莊等,新安畫派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方言

安徽境內方言
類別
分布
皖南徽語徽語是現代漢語中新近被確定的十大方言區之一(也有專家認為是吳語的分支)。皖南徽語主要指舊徽州府及部分毗鄰地區的方言。歙縣績溪旌德屯溪休寧黟縣祁門寧國(南鴻門鄉等地)、東至縣(東南部木塔一帶)、石台縣(占大區)等地的方言。
吳語是現代漢語的十大方言之一。安徽省的吳語主要分布在黃山山脈以北和以東的14個縣市範圍內。其中太平縣涇縣石台縣銅陵繁昌南陵灣沚區等地吳語的通用面較廣。
安徽省的贛語主要指通用於皖西南大別山南麓和沿江兩岸的安慶市岳西潛山太湖宿松望江懷寧東至縣貴池市西部及東南角等8個市縣的方言。當地人傳說,他們的祖先大概是在明初由江西的“瓦西壩”成批遷徙此地定居的。
安徽省的江淮官話區,包括長江以南的池州銅陵蕪湖宣城馬鞍山等11個市縣,和淮河以北的懷遠縣,江淮之間的合肥(除長豐縣北部)、滁州(除明光部分地區、鳳陽縣)、六安市(除霍邱壽縣北部、金寨縣西北部)、淮南(限東部九龍崗、上窯、洛河等地)、安慶(除望江縣懷寧縣等贛語地區)等縣市。
安徽省淮河以北的淮北宿州阜陽亳州和沿淮以南的鳳陽縣蚌埠(不含懷遠縣南部)、淮南(不含東部九龍崗、上窯、洛河等地區)、壽縣(北部)、霍邱金寨縣(西北部)、長豐縣(北部)等市縣的話,均屬中原官話。

地名

乾隆年間,《清會典》從法律層面確定了順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結果,乾隆清一統志》將江蘇與安徽兩省分開,目錄中已經全部為“以上某某省”。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風景名勝

概述

截至2017年11月,安徽省擁有1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處世界文化遺產,2處世界地質公園,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壽縣亳州安慶績溪),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家國家濕地公園,12處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琅琊山齊雲山采石磯巢湖花山謎窟太極洞花亭湖),11處國家地質公園,30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08處省保單位,3161處市縣保單位。
安徽省
亳州譙望樓
截至2021年02月26日,安徽省A級旅遊景區總數625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安徽省旅遊生產經營單位有3.3萬個,其中“全國旅遊集團20強”3家;旅行社達1519家,星級飯店302家。
安徽省十六座城市的代表性旅遊資源
合肥的三國勝跡
宿州的楚風漢韻
蕪湖的濱江湖影
淮南的八公山
安慶的皖江文化
阜陽的淮河生態
蚌埠的淮畔明珠
滁州的山水名亭
黃山的名山古城
六安的革命紅區
馬鞍山的江水詩城
淮北的隋唐山水
宣城的名村古鎮
池州的佛教聖地
銅陵的銅都風光
亳州的曹操故里
安徽省山多秀麗,且負盛名,其中有黃山市的黃山齊雲山,合肥的大蜀山、宣城的敬亭山柏梘山,池州的九華山,淮南的八公山,蕪湖的赭山馬仁奇峰,滁州的琅琊山皇甫山韭山,宿州的皇藏峪、突山,安慶的天柱山小孤山,銅陵的浮山,六安的萬佛山、大別山天堂寨,淮北的相山龍脊山等。
安徽省的水兼江河湖,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及被稱為東方日內瓦湖——太平湖,皖北第一大湖泊——龍子湖宿州黃河故道是安徽的濕地旅遊資源。安徽的名泉極多,有江南第一泉——聖泉、天下第七泉——白乳泉。安徽主要古道有徽杭古道旌歙古道徽安古道徽開古道徽饒古道徽青古道
安徽省
明中都
安徽境內風景名勝
世界遺產(3處)
非物質文化遺產(18項)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2處)

主要景區

安徽境內國家5A級景區
所在地
景區
合肥
黃山
蕪湖
池州
宣城
六安
安慶
阜陽
馬鞍山
安徽省
安徽宏村全景圖
江淮旅遊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皖北淮河旅遊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名優特產

主詞條:安徽菜安徽茶葉
安徽省飲食名目繁多,主要有徽州菜廬州菜沿江菜沿淮菜等,徽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州菜起源於歙縣,績溪的徽幫廚師將它發揚光大。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於世。徽菜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沿江菜盛行於蕪湖安慶巢湖地區,它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沿淮菜主要由蚌埠宿州阜陽淮北等地地方風味構成,菜品講究鹹中帶辣,湯汁味重色濃,並習慣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安徽十大麵條
安徽名優特產
合肥
蕪湖
傻子瓜子煮乾絲蝦籽面無為板鴨、奎湖飄魚、鳩江腐乳、無為送灶粑粑芥菜圓子、蕪湖蟹湯包、蕪湖刀魚、海螺沙煲、蕪湖臭乾、腰子餅弋江羊肉、肉蒸飯、奎湖漂魚、蕪湖老鴨湯鍋巴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安慶
胡玉美蠶豆醬墨子酥柏兆記江毛水餃麥隴香懷寧貢糕、唐家畈大米、霸王鞭黑芝麻、宿松香芽茶葉、柳溪玉葉茶葉、岳西翠蘭天柱劍豪、馬陵瓜子、涼亭雪棗、長鋪條子、桐城小蘭花茶,程嶺黑豬肉
池州
東至麥魚東至雲尖石台香芽、貴池大米、池州小粑
宿州
阜陽
六安
滁州
亳州
黃山
淮北
宣城
銅陵

對外交往

截至2017年9月,安徽省與美國馬里蘭州、韓國江原道、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州締結為姐妹省州、友好省道、友好省州,安徽省友城關係總數達78對,同時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多種聯繫,與外國150多個科研院所、產品研發和培訓機構、各類學校等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合作,與外國70多個友好組織建立了交往關係,與東南亞美洲歐洲大洋洲的近200個華僑華人社團組織及500多位僑界知名人士建立了聯繫。
安徽姐妹省州
友好省州
1980.06.10
友好省州
1984.09.06
友好省區
1987.05.18
友好省縣
1994.11.08
友好省際
1997.06.08
友好省際
1998.02.17
友好省區
2000.10.23
友好省際
2000.10.31
友好省際
2002.05.09
友好省際
2003.09.02
友好省際
2003.09.10
友好省際
2005.09.28
友好省際
2006.06.20
友好省州
2010.07.19
友好省州
2014.07.25
友好省州
2014.10.13
友好省道
2015.09.14
友好省州
2017.06.12
友好省州
2017.09.13
友好省郡
2017.11.09

著名人物

安徽境內著名人物
時期
人物
古代
朱元璋曹操管仲周瑜華佗劉安劉伶徐達朱權年羹堯朱棣朱淑真朱溫朱友貞曹植曹真曹丕楊光先曹霸陳摶老子莊子閔子鮑叔牙蹇叔畢昇朱能英布吳敬梓方以智曹洪包拯桓譚文翁桓榮范滂左慈陳阿嬌陳嬰周景陶謙桓伊桓溫左光斗吳長慶呂蒙魯肅夏侯霸桓玄劉惔馬其昶陳武蔣欽夏侯惇張樂行薛綜戴逵夏侯淵夏侯玄耿詢陸建章戴本孝方臘胡仔呂本中呂祖謙胡舜陟湯和文欽汪華李紳司空圖崔白楊行密吳承恩羅願呂夷簡張孝祥高太后張耒何敬容汪倫張籍杜荀鶴陳翥劉長卿宗杲李公麟梁紅玉魯宗道吳潛程敏政汪機鄧愈馬秀英何震劉福通郭子興胡惟庸常遇春馮勝傅友德沐英藍玉廖永忠廖永安薛顯金朝興丁德興李善長陳德胡大海顧時許國耿再成郭英呂公弼龔鼎孳耿炳文沐天波仇成華高趙普勝陳德郭興馮國勝吳禎韓政程大位張德勝王希呂何文輝鄭用陶安樂韶鳳齊傑汪之瑞戴名世查士標蕭雲從張子明張英方苞胡宗憲姚鼐齊之鸞張潮劉大櫆梅文鼎王貞儀孫逸繆大亨湯鵬弘仁曹振鏞戴震葉天賜、曹文植、張廷玉凌廷堪梅清劉銘傳許褚王蕃孫家鼐劉馥胡雪岩甘羅李鴻章袁大化曹仁聶士誠桓范丁奉丁汝昌、龐勛、姚瑩錢澄之方士庶方東樹巴慰祖梅庚汪士慎汪道昆張宗禹
近代
當代

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水利建設擬激勵省份名單。
2021年9月,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公布,安徽省入選特色基地(環境治理、衛生健康)。
2022年,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部門認定新一批413家企業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企業,其中安徽省有21家企業入圍,總數達到83家,從全國第10位躍居第6位。
2022年2月,入選2021年水利建設督查激勵省份名單。
2023年9月,入選第二批省級水網先導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