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葉村,是三陽鄉境內一線三明珠村落之一,葉村至三陽鄉政府只3公里。民國肇開徽杭公路將葉村村莊剖成南四分之三,北四分之一。
21世紀初建成新徽杭高速公路自村後穿過,在村頭置有出入道口。
葉村氏族主要為洪姓。後晉天福年間(937——942),嚴州教諭洪鋐愛葉村山水清淑而卜居,子孫興盛,建有宗祠敘倫堂、支祠敬本堂。
鋐傳八世洪世度遷中村成為中村族始祖,建有支祠世德堂、太古堂、啟佑堂、承德堂。鋐傳十三世洪太四南宋初避兵遷本里慈坑,太四傳八世洪福生,明 天順元年(1457)自慈坑遷居三陽,以村邊梅溪名派曰梅溪派。
後裔建有宗祠敘倫堂,支祠孝友堂、本立堂、仁本堂、積慶堂、繼善堂等,三村族子孫皆奉葉村敘倫堂為洪氏祖祠。
葉村,葉姓開基,以姓名村,屬王乾里,習稱王乾葉村。葉氏將村落建成樹葉形,縱貫東西的主街為”葉”之主莖,南北走向六條街巷為”葉”之支脈,其中尚聯有一些走不通之小巷。
洪氏徙入衍盛後,並沒有改村名,而是自稱”葉下紅(洪)”,喻綠葉襯紅花。後來,雖然將村莊外形逐步改造成船形,稱船形村,至民國葉姓基業只剩兩座花園遺址,村名仍維持葉村。”試將本里溯根源,葉姓開基號葉村,欲向夕陽尋故道,迄今唯有兩花園”。
疊羅漢,古稱”踏肩”,是中國古代百戲的一項節目,現藏日本的唐代漆繪《弓背百戲圖》中的五人四層踏肩圖可為證。明代傳入古徽州後,作為鄉儺的組合活動流行於民間,已有500多年歷史。
晚清(另說民國)時失傳的歙北舊宅村疊羅漢,說明疊羅漢在歙縣歷史上並非個例。
明末風行的
徽州目連戲里有”打堆羅漢”情節,其中一些造型與葉村疊羅漢相似。
葉村藝人介紹,當年”打羅漢”,都要演徽戲。晚清時,徽州有”夜不動胡”之說,即白天演用徽胡琴伴奏的徽戲,夜裡演用鑼鼓管樂節制的目連戲,不動胡琴。
以此推論,雖不能認定葉村疊羅漢即源出於目連戲,但兩者存在淵源關係則無疑。
起源
葉村疊羅漢肇始與和尚有關。據說明末有個叫惠安的和尚,來葉村村郊和尚寺掛單,愛環境清幽駐錫為住持。適逢鄉試,想起當年屢考不中、受人譏笑的往事,心有不甘,遂頂俗名應鄉試,竟中頭名解元。
朝廷欲封他為官,他卻上表自承欺君罪,皇帝念其心誠不罪,反賜”解元寺”匾,令其回葉村仍為住持,該寺自此稱解元寺。
鄉人將子弟送入寺中,日習文夜習武,僧俗結下許多善緣。疊羅漢的由來,一說某年盜寇掠村,惠安帶領僧俗子弟禦寇,鄉人避入寺中。
強盜攻寺,惠安與眾子弟搭人梯幫助鄉人翻廟牆脫險,自己與子弟卻葬身火海之中,事後鄉人通過疊羅漢紀念。一說某年解元寺失火,鄉人往救,疊人梯向廟頂潑水滅火,之後和尚仿人梯疊羅漢,紀念火災教訓和鄉人救火之德。一說惠安和尚圓寂後,寺中子弟不守清規,騙姦婦女,鄉人怒而集柴草於寺周,乘夜搭人梯翻牆入內焚寺,燒死一乾花和尚。
有一個逃出報官,鄉民連夜平整了火場,利用事先準備好的皮門鋪泥圃成的菜畦鋪好,第二天官府到場看一片菜田,此事得以矇混過關。官府查不出真相,最終以誣陷將該和尚收監。
不久村中爆發瘟疫,有遊方和尚路過,說是和尚鬼魂作祟,勸鄉人疊羅漢以辟邪,自此養成疊羅漢的習俗。
三種說法雖均為實證,但疊羅漢出於鎮邪消災納福的活動動機則不庸置疑。
經過多年,疊羅漢漸漸自民間百戲、鄉儺、目連戲中剝離出來,成為有六十六套程式的獨立民間藝術門類,在古徽州民俗史上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3.表演形式和內容
葉村疊羅漢表演依大小年不同。大年即閏年(農曆閏月的年份),所有疊羅漢程式套路要分兩夜演完,旅居在外族人要儘可能趕回村參加活動。小年活動套路可略減,旅外族人亦不一定要求回鄉參加活動。
葉村疊羅漢活動由羅漢班組織,羅漢班最初由洪氏30歲至70歲男性族人組成,五至七人不等,自行推舉羅漢頭一人主持疊羅漢事務。若干年裡,羅漢頭人選相對穩定,羅漢班成員則不斷變化。
每年歲末,羅漢班在宗祠集議新年疊羅漢有關事務,擬出一份推薦參加疊羅人名單。羅漢頭根據羅漢班的決議,確定來年疊羅漢活動的規模,如疊哪些程式、選多少羅漢等。
同時,對羅漢班的推薦名單進行年齡、力氣、體重、靈敏度等各方面考慮,確定角色,列為入選羅漢(每年25至35人不等)。
最後向入選羅漢分別發出《羅漢帖》,接到《羅漢帖》的男丁,深感榮幸,將帖供於堂屋案桌正中,放下手頭所有的事務待命。
疊羅漢系列活動,一般從每年農曆正月初六開始,十八結束,為期十三天,其中排練九天,正式演出兩天。
正月初六傍晚,羅漢頭領著羅漢們敲鑼鼓、放爆竹,去解元寺接羅漢老郎牌位。
解元寺已毀,如今是在原址重建的一個約三平方米小廟,堂壁須彌座上供著”解元古寺羅漢老郎尊神之位”的描金牌位。
羅漢們焚香禮拜後,羅漢頭取下牌位,交由”金頂”( 疊牌坊最頂端的小羅漢,以化妝金色臉而名,亦稱尖頂)捧,敲鑼打鼓回村,村人執棒香在村口夾道迎接,簇擁著將牌位安置於排練處案桌上,謂老郎坐鎮排練,供奉至本 年疊羅漢活動結束。當晚,羅漢頭帶領赤膊赤腳的羅漢們”練譜”。
《羅漢譜》有六十六套程式,寓意”六六大順”,是多代葉村羅漢們不斷總結、完善、創新的藝術結晶。
文革期間疊羅漢活動中斷,部分羅漢譜程式丟失,1986年後,三陽鄉人民政府積極組織葉村藝人對已失傳的部分羅漢譜程式進行了挖掘、整理,終於補全了66套譜式,茲錄如下:
小一柱牌樓、大一柱牌樓、二柱牌樓、三柱牌樓、小四柱牌樓、大四柱牌樓、五柱牌樓、六柱牌樓、七仙山、八柱牌樓、童子拜觀音、金雞飛、聳長人、寶塔連、過仙人橋、普陀崖、蓮花座、滾燈、樹荷花、地荷花、單牛蜢、雙牛蜢、鍋閣、單洞橋、雙洞橋、觀音井欄、石猴出洞、太師椅、劉海戲金蟾、五鳳樓、旗竿、解元寺、麒麟送子、秤砣、淨瓶、單戟、雙戟、大四洞橋亭、涼亭、水閣、如來打座、觀音下凡、金鞭轉託靴、單燭釺、雙燭釺、缽盂、錫杖、鞦韆架、獨角獸、童子朝普陀、龍駒馬、銅鑼架、蜂窠、兔兒望月、筆架、擺渡、觀音岩、飲酒侍宴、大春筍、大角旗、香爐花瓶、大元寶、三腳蟾、三寶印、三洞橋亭、三尊大佛。
練譜,一般六十六套程式逐一排練一遍,然後依大小年、活動規模,將本 年確定的演出程式進行重點排練。正月十一至十四為彩排階段,所有羅漢皆赤膊、戴布羅漢帽、束白布腰帶、穿彩褲老布山襪,唯不開臉。每晚排練結束,祠堂供半夜餐。十五日夜,羅漢化妝游村。
羅漢的化妝,主要依“下架”、“二架”、“三架”、“尖頂”四個類型開臉。十五夜羅漢隊伍要先進行游村,依次為捧羅漢老郎排位的”尖頂”、鑼鼓隊、鐘鼓樓形燈、滾燈、五獸燈、動物燈、人物燈、十二生肖燈、花草蟲魚燈、羅漢隊伍、鑼鼓隊,這支隊伍要游遍全村每一條巷,所到之處,戶家要燒香放爆竹迎新納吉。游村畢,即到戲台上集中。先後進行走台、演羅漢,最後是演出的高潮部分,疊羅漢表演。
十六日白天繼續游村,晚上疊羅漢,部分程式是十五晚未疊的新套路。結束後將羅漢老郎牌位送至解元寺歸位,至此疊羅漢活動告一段落。
4.現狀
葉村疊羅漢有著500多年的歷史,其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得以流傳,與其傳承模式息息相關。雖然葉村疊羅漢是葉村村民自發組織的一種民俗活動,參加者主要是該村洪姓村民,葉村羅漢班有組織,但不固定組織成員,以羅漢頭為管理中心制;有祠堂作為議事機關和排練場所,卻不排斥外姓人入祠;參演羅漢也不固定,卻有眾多羅漢可供挑選,是個特殊靈活的組合體。
長期以來,疊羅漢都在民間開展,儘管在2004年經縣文化部門同意,在葉村組建了”歙縣葉村疊羅漢藝術團”,但它只是民間組織,只在農閒或者有節慶活動任務時才進行排練,沿襲的仍是羅漢間”以老帶新”的傳授,缺乏正規、系統的理論指導,因此存在一定弊端,不利於這一民俗體育項目向著科學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隨著現代傳媒信息、現代生活方式不斷衝擊,加上疊羅漢動作本身又有一定的危險性,其傳承還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難。
葉村疊羅漢自1986年在全縣首屆民間藝術節上亮相,受到上下普遍關注。此後,在
歙縣枇杷節、徽州古城民俗文化節、黃山國際旅遊文化節、首屆安徽文化節、第一屆徽商大會等盛大節慶頻頻獻演,獲各類獎項七個(其中金獎五個),贏得中外觀眾廣泛讚賞和高度評價,並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安徽卷》。
葉村疊羅漢還先後登上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金土地等報紙節目,其藝術資料被中國台灣《民俗曲藝》轉載。
自1992年始,歙縣三陽鄉人民政府將疊羅漢藝術保護工作列入議事日程,1998年,歙縣人民政府在徽杭公路線上設立“文化長廊”,命名三陽鄉為“民間藝術之鄉”,之後,又命名葉村為“疊羅漢之鄉”,進一步通過確定疊羅漢原生態保護區加以保護。
2006年,歙縣人民政府印發了《歙縣三陽鄉葉村民間雜技疊羅漢保護規劃2006--2010》,並報黃山市人民政府申報省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批准,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十年,針對葉村疊羅漢已採取的保護與傳承措施有:2004年投入資金5000元,對“解元寺”進行修繕;2005
年投入資金5萬元,新增羅漢服、道具等,並參加了第九屆國際黃山旅遊節暨徽文化節開幕儀式演出;2007年投入3000元,對疊羅漢的排演場地”敘倫堂”進行小修;2010-2012年投入60餘萬元修繕”敘倫堂”。
除此之外,還投入了部分資金加強對小羅漢進行培訓,加上持續每年村內元宵節進行表演傳承,鄉村支出年費均超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