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城西湖,又名灃湖,為
淮河中游大型湖泊之一,對調節
淮河洪水,保證下游城市、礦區、鐵路等的安全,起著重要作用。東與
霍邱縣臨淮、牌坊、俞林、宋店等鄉和
霍邱縣城相接,南、西與坎山、邵崗、五塔、高塘、范橋、周集等鄉沿崗相連,北濱淮河。民國以前,西含臨王窪地、東北包括姜家湖。民國8年(1919),淮河西湖長堤築成,接著築成上格堤,民國28年(1939)下格堤建成。西湖的範圍一般指上格堤以東,下格堤以西,不再包括臨王窪地和姜家湖。建國初期,以海拔高程20米等高線為城西湖與四周崗(灣)的分界線。1966年圍墾後,西湖的地圖示記確定標在北起灃河橋,南到宋店鄉的張集,東抵俞林鄉的崗腳,西到坎山鄉灣地的19米高程以下範圍內的33平方公里的地區,被圍墾區則稱為城西湖圍墾區。
城西湖面積歷來以水面(或水位)為據施測確定,因所取角度或施測方式不同,數據也不盡相同。民國23年(1934)《安徽通志·水工稿》載:“城西湖面積,歷年枯水期,縱橫直徑20公里,水深1米,豐水期(無淮水倒灌)縱橫直徑30公里,水深約3米。”民國26年(1937)5月《霍邱縣添建兩湖唅閘報告》載:“西湖流域面積2000平方公里,湖面積430平方公里,湖內最高水位約19.3米(無淮水倒灌。西門外水位)。
建國後,水利資料記載:圍墾前,城西湖水位22米高程時,面積380平方公里,相應蓄水9.4億立方米。25米高程時,面積455平方公里,相應蓄水22億立方米。1966年圍墾後,水位在22米高程時,面積89平方公里,相應蓄水4.95億立方米。
形成演變
根據337地質隊資料:第四紀晚更新世,淮河形成以後,河道偏於現河道以南,城西湖系淮河支流,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徑流注入淮河。當時沿淮一帶呈沉降狀態,河流側蝕作用強烈,使城西湖河道逐漸加寬。晚更新世晚期,本區新構造運動具有自南而北翹起的特點,淮河河道逐漸北移並起著迂迴側蝕作用,便在地形低洼處,形成城西湖現今的“胃狀”形態。
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西湖軍墾農場兩單位的科技人員,在農場區實地考察,發現湖區地表4米以下,土質與崗丘土質相同。軍墾農場在建設施工中於50區(位置見農場圖)挖出古破棺一口,在51區挖掘出古井一眼,直徑50厘米,深約4.5米,上部3米全系磚砌。在51區與52區之間發現碎陶片,經鑑定為西周時期陶片。以上地區均在軍台子西北,地面高程18.8米至19.3米。據此推斷,該地區在1000年前有村莊。1978年,興建湖下飛機場水塔鑽井時,對地表下深土層上質結構進行分析。證明城西湖原來並非湖區,大約在第四紀或稍後因地殼下陷而滄為窪地湖泊。
城西湖形成後,湖底低於周圍崗丘區13.6米至16.4米,低於淮河河底約0.9米至1.4米,呈自西向東起伏不平的不規則丘狀。以後由於西湖流域及淮河上游的豫東和淮北平原在洪水泛濫時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沉澱於西湖窪地。據氣象、上層(見西湖土壤部分)資料分析,大約經過1000多年的沖淤,湖底高程逐漸上升到18.1米至20.5米,比淮河河底(潤河集至深孔閘段)高2.9米。形成水末成湖,水去成灘的沼澤地。縣境的西部和南部,1750平方公里地面逕流分別流入灃河和高塘河,兩河於灃河橋頭相匯,分道注入淮河。明·萬曆《霍邱縣誌》所載《縣境之圖(示意)》標明,兩河匯合後再分成兩道、一道北流從關洲口入淮,一道東北流繞城而過,從任家溝口入淮。另有北湖溝、王截流溝口、龍窩口、新河口、泄湖內之水。據傳說,當時湖內無耕地,蘆葦、荻柴和野草從生。據道光《霍邱縣誌》載:八里塘湖(灃河橋西北)從前生長高大茂密的青樌和紅樌,以後被水淹絕。
民國23年(1934)《安徽通志·水工稿》載: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黃河奪淮,明築高家堰,致淮水宣洩不暢,水位上升,城西湖內開始有積水。明萬曆末(公元1619年前後),關洲水漲橫流,倒灌入湖,西南沿岸十數保受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知縣張鷲築關洲口土埝,攔截淮水。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築淮堤西自三河尖,東至任家溝。堵塞入淮諸口,內水聚於湖內,再由灃河東北流20餘里,從新河口入淮。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以後,灃河淤淺。水遂積而為湖。清·邑人汪移孝所著《灃河當浚議》中說:“嘉慶二十二年,(灃)河道日淤,其由灃而西者自陳家埠(許集)至關家嘴,由灃而東者自灃河橋至臨淮崗50餘里,鹹於地平,湖之水無以達於灃,灃之水無以達於淮,遂西聚而為巨浸矣。”《勘淮筆記》:“民國6年(1917)霍邱修築河堤,並堵塞龍窩口、新河口及其他支口,從此,縣西南諸水至於霍邱城西,聚為西湖與淮隔絕,僅有任家溝口,不足以宣洩,湖則終年積水,面積縱橫20公里。”(民國31年(1942)11月《興修霍邱縣東西湖計畫書》引)。
湖區水系
主要水源
城西湖處於淮河支流灃河的下游,灃水入於城西湖,出於城西湖,古名窮水,源出三元南丘陵區(舊志記載:源出安豐窮谷),全長73公里,流域面積為1840平方公里,其中丘崗區占51.8%,平原區占21.4%,湖泊窪地占26.8%。從源頭至眾興集鄉趙河沿,匯烏龍廟、眾興集一帶來水,在河口集附近椿樹店匯找母河(棗木河)和長集以西來水後,始稱灃河。北流至張集南的牛角尖,西匯牛角河,東匯大磚橋、小磚橋等地來水;再北流匯石店鄉南部一帶來水後,在張集注入城西湖。順湖北流到灃河橋頭船庵子匯高塘河(現為沿崗河)和二里澗來水,繞縣城西,北流至臨淮崗,從臨淮崗深孔閘入淮河。張集以上河段,總落差37米,平均比降為0.51‰。
排泄水道
湖區原有四處入淮口,即王截流、龍窩口、萬民閘、任家溝,至1950年,僅存萬民閘一處,其餘均已堵塞,湖底高程18.0米。
1951年實施的治淮工程中,城西湖列為淮河中游四處蓄洪區之一。在興建潤河集樞紐工程時,在樞紐上游右側建進湖閘兼退洪水 一座;拆除老萬民閘,重建城西湖低水水位21.0米高程以下 退水閘一座。1958年興建臨淮崗水庫,拆除了潤河集樞紐,城西湖失去進洪控制建築物,須臨時扒口進洪,迄至1972年在王截流建成進洪閘一座。退低水的新萬民閘,也在1958年拆除,迄至1965年利用臨淮崗深孔閘,改建為城西湖排澇閘。
湖區物產
城西湖水面寬闊,水深1至2米,沿湖淺水區水草(藻)繁茂,適宜於魚蝦類生長。1966年圍墾前,西湖魚類自然繁殖。偶遇旱年湖水乾涸,但一旦來水,三五月內,魚類又繁盛起來,是霍邱的一個天然魚場。年產魚蝦不下500萬斤。
城西湖魚類有6目10科24種(不含無名目的雜魚):鯉形目鯉科:有青魚、草魚、赤眼鱒(俗叫紅眼馬郎)、鰟鮍(俗叫石廣皮)、鱅魚、鯽魚、鯿魚、白鰱、銀飄(又叫毛魚)、魚、鮊魚(又名湖鯊俗叫黃劍)等,鰍科有花鰍、黃沙鰍、泥鰍等,鮠科有黃桑魚,鮎科有鮎魚,鱸形目科有斑鱖(鯽花),鱧形目鱧科:有烏鱧(黑魚)、七星鱧,鯡形目銀魚科有銀魚,鯷科有魛鱭,鰻鱺目鰻鱺科有湖鰻鱺(白鱔),合腮目合腮科有黃鰻。
銀魚是西湖名魚,馳名省內外,為霍邱人贈送外地親友的珍貴禮品,據說封建時代,曾作貢品上貢皇宮。
西湖蝦有沼蝦、麻蝦、鰲蝦、灃蝦(秀麗白蝦)等,以灃蝦為名貴。過去每年可捕撈鮮蝦數萬斤。當地人喜歡吃鮮蝦,更多的則製成乾蝦米外銷。蝦籽則用來制蝦籽腐乳和蝦籽醬油,味道鮮美。蝦糠(蝦皮)則銷往淮北各地,供制懶豆腐或炸綠豆丸。據說,過去霍邱在外求官謀職的人,常以蝦米送給達官貴人。
城西湖沿灣淺灘,又是水禽生存繁殖的良好環境。常年居留在湖區的是野鴨,這裡的野鴨有大青鴨、麻鴨、花臉鴨、“水葫蘆”等多種。它們就在湖區產卵、孵雛。成群結隊飛起來,遠看好象一片烏雲。每到捕獵期,可見成擔成籃的野鴨在市場出售,或運銷到山區和淮北各地。大雁每年深秋和初春居留在西湖,數量僅次於野鴨,為冬季主要捕獵物。鶴、白鷺、白天鵝、大鴇等在湖區也常見,一般獵人多不捕捉。另外,尚有不少不知名的小水鳥。
城西湖內還有各種蚌類,較貴重的是三角蚌和癲蛤蚌;還有田螺等各種螺類。西湖內甲魚產量也十分可觀,秋季捕獲季節,每天上市約有500斤左右。
城西湖內水生植物主要有菱、藕、芡實、茭白等。藕為紅蓮(俗叫野藕),生長於淺湖。秋季蓮子成熟,人們劃著名小桶去採蓮。冬季水枯,沿湖居民多去挖藕,或自食,或出售。
湖邊淺灘或沼澤地,蘆葦、荻柴、杞柳等生長繁茂,產量豐富,年產約100萬斤。
航道航運
霍邱港: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建霍邱城防時,於城西湖興建長1000米、寬15米、高6米、石砌直立式岸壁碼頭1座。民國27年,因拆城牆被毀,無固定碼頭。建國後,1952年在西門南側開挖引河50米,沿城牆遺址修建30米斜坡運輸道1條,名一號碼頭。1971年,於引河終端建直立式塊石壋土牆貨運碼頭,前沿水深1.5—2米,可泊50—100噸級船舶20艘。同時,於西門口增建直立式塊石壋土牆客運碼頭,船塘長35米,寬60米,可泊客輪4艘。1977年,建 230平方米磚木結構候船室1幢。1978年,投資28.86萬元,於一號碼頭北側增建二號貨運碼頭,開挖長120米、寬20米的引河和長270米、寬80米、水深5米的船塘,可泊100噸級船舶,建貨場4000平方米。1982年,該港貨運吞吐量由1975年16.5萬噸增至30萬噸。1982年以後,由於公路運輸事業發展,1985年港口貨運吞吐量降至22萬噸,客運吞吐量15萬人次。進口主要物資為煤炭、石油、食鹽、化肥、礦建材料及日用百貨。出港物資主要是糧食、農副產品、黃沙、木材等。
水患治理
水患
城西湖水患,首為淮水倒灌,次為淮河高水位時內水得不到外泄,形成內澇。而城西湖內水與外水幾乎漲落同期。
第一次見於記載的是明萬曆末年,關洲口水漲。倒灌入湖。以後,築堤以防淮,堵塞了內水外泄諸口,湖內海拔18~19.5米高程的低洼處,則終年積水。民國20年(1931)最高水位19.3米。
民國27年(1938),黃河花園口決口,黃水從正陽關下匯入淮河,倒灌正陽關以上數十里,連續13年,河道淤塞,水位抬高,湖水無法外泄,幾乎年年都有水患。建國後,新河口幾個年份淮河最高水位為25.51~26.67米(民國20年(1931)最高水位25米),湖內最高水位達22.15米(不蓄洪),沿湖周圍常形成澇災。
1966年,城西湖圍墾後,湖底高程18米左右地區被開墾成耕地,蓄水區被逼至灃河橋以南20米高程左右的小片地方(原面積的1/4),湖內最高水位達24米,常年平均較墾前抬高1.69米,使沿崗約10萬畝耕地常受內澇淹沒。官塘圩、四清圩、臨灃圩、朱塔圩、井莊圩、青年圩等圩區,原來在無淮水倒灌情況下年年可以保收一季或午秋雙收,圍墾後則常年淹沒。
治理
根據城西湖水患特點,在治理上也採取兩種方法:一是修築淮河堤防,防止淮水倒灌;二是疏浚內河,在入淮口修涵閘,疏導內水入淮。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開始築關洲口土埝20道,積長4400餘丈,是第一次見於紀錄的防淮工程。十三年重修。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知縣錢以銓大修,都以防淮為主,未及內水,也僅只關洲口一處。並且堤身單薄,旋築旋毀。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知縣劉吉清等請求國庫撥款,修筑西起三河尖的北河口,東到任家溝口的長淮大堤,並疏浚挖深內河3道。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縣人倡議疏浚城西湖內的灃河河道。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知縣李澄清疏浚自灃河橋起至新店埠義成台止50餘里的河道,二十四年(1844)完工,內水可由任家溝口和新河口分流入淮(註:新河自臨淮至新店埠老壩頭北。原為小溪流,不通舟楫,宋建炎後激流衝擊,水勢漸大,遂成新河,從老壩頭附近入淮)。鹹豐初年,太平軍、捻軍起義勢力已到達霍邱;治湖之事,暫時停頓。
從雍正七年到鹹豐初,無論築堤、浚河,均以防止淮水倒灌為主,不涉及其他方面。因為城西湖洪澇同期,是治理上一大難題,所以防洪與排澇很難兼顧,工程效益不顯著。因此治湖又涉及到導淮。
自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黃河潰決,水灌洪澤湖,到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黃河北移故道,經過170餘年,造成淮河中游(含霍邱)常發水災,於是導淮議起。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江督曾國藩奏設導淮測量局(未行)。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江蘇省咨議局長張謇,再次提議導淮。民國4年(1915)安徽省設皖北水利測量局,進行測量。民國17年(1928)設導淮委員會,從此本縣治理西湖與治淮結合起來。
民國4年(1915),安徽省議員、霍邱縣人蔣紫攀提議修築霍邱淮堤,指出:“霍邱淮堤始修於清朝乾隆年間,代遠失修,應築新堤。潁上已修北岸,南岸不修,水勢南侵,則以鄰為壑”。民國6年(1917),倪嗣沖督皖,撥賑款興筑西湖淮河長堤,西起三河尖,東到溜子口長160華里,並堵塞龍窩口、新河口等支口,以防淮水。內水由任家溝口排除。湖內18~20米高程的低洼區作為常年積蓄內水區。無淮水倒灌,湖內20米高程以上地區皆可保收。
民國20年(1931),淮水大漲(三河尖水位29.95米、新河口25米、正陽關24.62米),衝決長堤29處。水災過後,在治淮與治理西湖問題上有兩種爭議:“治本,疏淮並城西湖之子河,則西、北兩灣皆為膏產,疏沛,則城東湖永無水患;治標,進行修堤堵塞”(民國20年(1931)((霍邱縣水利堤工顯示圖說》)。
此後,遂有以工代賑之議。國民政府設立救濟水災委員會,籌辦工賑。民國21年(1932)10月成立安徽水利工程處,霍邱縣籌設工程委員會(後改水利工程總隊),民國22年(1933)冬正式建立。民國23年(1934),分霍邱西湖長堤為全淮堤工程第三段(《淮系各縣水利調查》)。
自西湖淮堤建成後,原有各口次第堵塞,內水宣洩不暢。民國25年(1936),韋立人(從蕪)任西湖墾務專員,借貸款在任家溝口建萬民閘一座,在新河口建萬戶閘一座。由於工程質量差,萬戶閘當年即被洪水沖毀。
民國27年(1938),黃河決堤南侵,由沫河口入淮,淮水暴漲,西湖淮堤數處決口。民國28年(1939),霍邱縣成立工賑工程總隊,擔負復堤工賑任務。以後黃水流經淮河13年,西湖淮堤經常潰決,西湖水災連綿不已。
1958年,在臨淮崗興建臨淮水庫,整個西湖納入庫區,以支持淮北稻改。1962年停工,只完成深孔閘、淺孔閘、引河。後來為保證西湖能蓄能排,平整引河堆土代替下格堤(原堤在水庫開工時拆除),並在引河與任家溝交叉處興建排水涵閘(新河涵),排泄湖內積水。
1963年夏,內湖水位高程22.13米,新河涵規模小(3孔5×3.4米),不能及時排水,影響秋種。同年冬在臨淮崗東側興建一座7孔泄水閘及引河,1964年5月停工,只完成部分土方。1965年冬,改建原臨淮崗水庫深孔閘作為西湖泄水閘,堵閉新河口至深孔閘引河,開挖陳湖嘴至七里錐排水道。1966年春完成。該期工程,除1958年到1962年做為臨淮崗水庫工程建設外,其餘年份仍以“蓄泄兼顧”,以保證淮河下游安全為主導思想。在湖內保留19米高程以下地段為常年積水區,20~22米高程地段保午爭秋,22米高程以上地段確保午秋豐收(非蓄洪年份)。
城西湖經過治理以後,自1951年到1966年的16年中,除1954年蓄洪外,沿湖周圍耕地有12年午秋雙收,3年(1956、1963、1964年)午季保收。蓄水區每年捕撈300~400萬公斤魚蝦及其他水產品(治理工程詳細情況見《霍邱縣水利志》)。
1966年圍墾以後,蓄水面積減少四分之三,水位抬高,內澇加大,原較低洼的老圩約2萬畝被常年淹沒。南部5個湖汊灣地,民圩22.5米高程左右的耕地約8萬畝,經常受澇。年年汛期都要防洪排澇,秋冬又要復堤堵口。年復一年,勞民傷財,治理成效甚微。
治淮蓄洪
1950年,淮河決堤,同年冬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做出根治淮河的決定。安徽省治淮委員會決議,將城西湖列為淮河中游窪地蓄洪區之一,在“泄蓄兼顧”的原則下進行治理。1951年1月,開始興建蓄洪工程,將西湖淮堤王截流至任家溝口段加高到27.5~28.0米高程,堤身增厚,頂寬8米。並退建上格堤和下格堤,擴建萬民閘,修塊石護坡11處共2.57公里。在王截流與陳郢子交界處(對岸潤河集)興建分水閘。全部工程於1951年3月底先後開工,同年7月1日完工。1952年12月船閘施工,1953年完工(分水閘工程1959年全部拆除)。初期工程完成後,城西湖內19米高程以下常年蓄水區為140平方公里,19.5米至20米高程地段可以保午收爭秋收。
城西湖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蓄洪區,控制性能好,蓄洪效果顯著,是中遊河道防洪安全的主要蓄洪區。當蓄水位為21.0米時,湖泊面積314平方公里,容積5.6億立方米;當蓄洪水位達到26.5米時,湖泊面積527平方公里,總蓄水量29.5億立方米。
圍墾開發
民墾
城西湖西部、南部和西北部,原有許多湖汊灣地,早有民眾墾殖,以後湖內蓄水增多,民墾沒有多大擴展。民國8年(1919)西湖堤建成後,湖內水位下降,沿湖退出部分荒地,大都由地主、豪強招佃開墾,據為己有。民國30年,霍邱縣荒地整理局《為呈明東西湖荒地與普通土地有別,請知照省田糧處令飭縣處,暫緩辦理陳報》的代電內載:“西湖原多蓄水,僅沿邊少數耕地。興建西湖長堤160里後,地始增加”。這期民墾荒地約20萬畝,多在周圍地勢較高處。民國25年(1636),官墾失敗後,當地民眾仍向地勢較低處延伸開墾。到解放初期耕地已達19.5~20米高程線。雖有淹澇,但淹沒後耕地掛淤復壯,一年可收二年或二年可收三年的糧食。
官墾
城西湖官墾開始於民國25年(1936),當時韋立人任墾務專員(兼縣長)。查出城西湖內荒地16萬畝,作為公有,對這部分荒地,一是由個人備價領種(多為地主);一是招佃承耕(主要是農民),公家占有主權,收取租稞。安徽大學農學院價領湖區18米高程左右低洼區10萬畝,自營農場2萬畝,招佃耕種8萬畝。韋立人試辦合作農場(屬縣政府),徵集民工開挖河道(灃河湖內故道),修築湖內圩堤,興建泄水閘。購置發電機、抽水機、腳踏脫粒機、碾米機等機械設備。合作農場開始播種水稻,當年秋稻子剛成熟,淮堤四百丈段潰決,萬戶閘沖毀,西湖水漲,雖向各鄉徵集民工搶收,約收稻穀1100萬斤,但損失很大,韋立人也以辦理失宜被撤職。
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官墾停止,業務交縣接管,歷年省、縣會勘收租,墾耕擱置。民國30年(1941)10月,復設霍邱縣東西湖荒地整理局,進行清理,辦理水利:規劃墾殖(民國35年(1946)5月《安徽省戰時財政概況》第七章第一節《清理東西湖荒地》)。
荒地整理局成立後,對荒地進行清理登記,共查出4.04萬畝,比戰前少2.28萬畝,招佃承耕。
民國31年,(1942),設霍邱縣農墾局,重新提出對西湖進行開墾。由工程技術員洪仲周草擬《霍邱縣東西湖農田墾殖水利計畫書》,全書為分緒言、湖水源流、浚河築堤、建築工程五大部分。其主要內容(西湖部分):首先開挖西湖西岸、東岸兩大幹河。西乾河由薛家嘴經高塘集至灃河橋,全長60里,河底寬60丈,高度隨地勢。東乾河由河口集經張集、王家嘴、夾洲子至灃河橋匯西乾河後,再經縣城西門外,北至七里錐、莫家店,由姜家湖新河口入淮,全長130里,河底寬100丈,高度隨地勢。沿崗與兩乾河之間,依地勢開挖支河、溝渠、圍濠,各溝口建涵閘,使崗阜之水納入乾河。城西門外最窪處,留出較大地方,積蓄內水。其次,把湖內荒地劃成100—1000畝塊段,再以若干塊段為一大區,開溝築堤,以便防洪抽排。並指出湖區墾殖,有賴疏導淮河,才能有保證不受淮水泛濫的災害。
新中國建立後,1955年春,省勞改支隊在雙台子一帶圍墾。1956年大澇後撤走。
軍墾
1962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部隊在城西湖圍墾3.9萬畝,因1963年,1964年兩年澇災,被迫於1965年冬撤出。60年代中期,全國農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糧為綱”,提出“向高山要糧”、“向湖水要糧”的口號,“圍湖造田”,被列為解決糧食不足途徑之一。
1966年1月,南京軍區為了貫徹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指示,準備在城西湖建設一個10萬畝耕地的大型農場。從1月到4月,南京軍區、省、地、縣,經多次會商和實地勘察,商定“根治西湖、統一規劃、軍民兩利、平戰結合、勤儉辦場”的方案,上報中央軍委。5月15日,中央正式公布毛主席“五·七”指示。南京軍區黨委根據“五·七”指示精神,決定圍墾城西湖,建城西湖農場。6月份城西湖圍墾指揮部成立,南京軍區派來2個師的部隊,本縣動員民工10萬人,軍民合作,從9月份開始到1972年11月全部完成,共圍墾造田17.8萬畝,其中軍圩12.5萬畝,民圩5.3萬畝。軍墾農場隔沿崗河南與邵崗、五塔兩鄉毗鄰,西面和北面以軍民圩格堤與高塘、陳郢、陳嘴等民圩相接,東面有反修大橋、工農兵大橋跨沿崗河與陳埠鄉、牌坊鄉和城關鎮相通。圍墾區系城西湖常年蓄水區,也是民國25年(1936)官墾和安徽大學價領區。
1966年至1986年城西湖圍墾總投資4300多萬元,其中地方2400多萬元,部隊1900多萬元。城西湖軍墾農場12.5萬畝耕地,原系未墾殖的19米高程以下(含19米)的蓄水區,圍墾後,1967年即收穫小麥、豆類2700餘萬斤。1968年秋季蓄洪,午季仍收小麥3660餘萬斤。農場在1979年前以33%的耕地種植水稻,67%的耕地種植旱糧。1980年後,全部改種旱糧。歷年糧食平均單產:水稻400斤,小麥(含大麥)225斤,豆類93斤,高粱220斤;年均總產量3500萬斤,年均總產值(含工副業)1500萬元,純收入400萬元左右,1981年最高純收入達469萬元。1969年和1971年分別虧損140萬元和137萬元外,其餘年份均有盈餘。
城西湖軍墾農場自建場至1981年,共收穫糧食6.37億斤(1982年至1986年未統計進去),其中上交國家(實際也是安徽省地方)4.87億斤,占總收穫量76.45%;賣給地方0.49億斤,占總收穫量7.7%;軍內上調0.46億斤,占7.22%;部隊本身補助0.28億斤,占總收穫量4.40%;其他(飼料、災區救濟等)0.27億斤,占總收穫量4.23%。
城西湖軍墾農場,糧食年產量差距很大,最高達6836萬斤(1974年),最低僅1126萬斤(1969年),最高年份為最低年份的6.07倍(表6-3、表6-4)。
農場建成以後,發揮了社會效益,圍墾區範圍內的陳嘴、陳郢、王截流、莫店、臨淮等11個民圩的耕地提高了保收係數。北部的陳郢鄉,1963年和1964年年均降水1204毫米,兩年都因內澇減產,年均只收穫糧食145萬斤。1982年,降水1208毫米,則收穫糧食1270萬斤。其他幾個鄉都有類似情況。其次根治了蝗患,圍墾20年來沒有再發生蝗災,每年節省滅蝗經費10萬元。改善了交通,圍墾時修建了臨淮崗船閘,內湖外河船隻可以直達,年節省翻壩費28.8萬元。由於挖深了泄水道,河底高程15米,比湖內最窪處還低3米,因之延長航線40公里,湖下修了公路,城關通往石店、周集等10多個鄉,不需要繞道長集、河口,縮短路程30至40公里。農場在軍民之間開展協作醫療,多年來派出醫療隊693人次,為民眾治病91460人次,並為地方培養醫務人員262人。另外,部隊向周圍41432戶民眾支援6357萬個勞動日;提供汽車1940台次運送物資112226噸;機械350台次;機修12963台件;化肥64535噸;訓練民兵11085人;培訓學生4435人;培養農技人員128人;飛機滅蝗25架次,123680畝次;搶險71次,搶救出遇險民眾650人次;免、減電費,排澇、排洪費,借貸等項款共達654890元。
退墾還湖
城西湖圍墾後,灃河以南部分作為蓄水區,因此沿湖南岸湖汊窪地;蘭橋灣、橋崗澗灣、范橋灣、菱角灣、劉集(大橋)灣和官塘圩、四清圩、臨灃圩、朱塔圩、井莊圩、青年圩等處的19.5米至22.5米高程之間65平方公里約6萬畝耕地的淹沒機遇增多。圍墾前僅1954年蓄洪,1956年和1963年受澇災。湖區水位一般年份19.5米至20米之間。
城西湖流域1750平方公里的逕流,據多年治淮資料推算,年均總量約2.31億立方米(枯水年1億立方米,平水年1.75億立方米,豐水年3.5億立方米)西湖原19.5水位蓄水區為140平方公里,可蓄水1.8億立方米,除豐水年外都可以保收。圍墾後,蓄水區面積在19米水位時僅有33平方公里,蓄水0.45億立方米,因之水位抬高,年平均水位高程21.86米,豐水年份22米至23米,最高24.57米,年均抬高1.69米。南部湖汊窪地及生產圩平均每年有10.4萬畝耕地被淹,最多達15.2萬畝(1982年)。
西湖流域每年夏季常出現集中暴雨,蓄水面積小,水位上漲快,因之沿崗圩區經常破堤。農民秋冬要復堤、築堤,夏季要防洪搶險,每年要多做土方200萬立方米。較低洼地區,淹了排,排了種,種了淹,一年間往往三淹四種而無收穫。
由於水位抬高,抽排時間增多,臨王段內耕地約10萬畝,地面高程大部分在22米以上,圍墾前一般可以自排入湖。圍墾後蓄水區水位經常高出22米,內水需要電力抽排,每年排水都在20天/1590千瓦左右,耗電約76萬千瓦,花費大量經費,降低了生產效益。
城西湖圍墾前,水面廣闊,水溫適宜,年平均水深約1至2米,水草、水藻繁茂,蝣蜉生物眾多,適宜各種魚蝦生長,且系自然繁殖,無需投入。湖區漁民4000餘人賴以生活。圍墾後魚蝦產量由200萬公斤下降到不足50萬公斤,灃蝦、銀魚近於絕滅。漁民流離四散,生活極端困難。
城西湖是城關人民飲用水主要水源,圍墾後城關近4萬人的飲用水僅靠從沿崗河(泄水道)汲取,水面小,失去自然淨化能力,水質污染嚴重。1982年,縣衛生防疫、保健等部門在沿崗河分段設點取樣檢驗,河水無論在豐水期或枯水期,其可見色度、渾濁度、耗氧量及各種化學物質、細菌總量、大腸桿菌群等,均不合衛生標準,各種有害細菌含量超過國家允許標準數十倍甚至上千倍。據醫療部門統計,本縣的賁門、幽門、食道、直腸等癌症,發病率極高,與水質有一定關係。
由於以上原因,湖區周圍民眾、基層幹部、專家學者等提出退墾還湖的要求。1986年4月16日,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發表記者宣奉華關於《圍墾霍邱城西湖給20多萬農民帶來災難,安徽省有關幹部民眾強烈要求退墾還湖》的稿件,受到中央領導重視。國務院副總理萬里“特為民請命”,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批示“圍墾部隊應儘速撤出”。9月,南京軍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舉行了城西湖軍墾農場的交接儀式,圍墾部隊按照規定將城西湖農場及其湖下不動財產移交給地方,並陸續從城兩湖撤走。1987年開始放水蓄水還湖,加高加固26.5公里民圩格堤。
主要工程為:加高加固民圩格堤,該堤全長26.5公里,位於軍圩以北,高程一般21米(其中有4.1公里為19.3米)。軍圩還湖後,使內水在22米高程時民圩不受淹沒,按15~2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確定高程為24米,
開挖自排乾溝,建排澇閘從黑樹台子向南沿高塘圩邊界到沿崗河開一條排水乾溝,長4.1公里,設計流量70立方米/秒,溝底高程16米。底寬20米。在出口處和高塘站建排澇閘各一座,設計流量52立方米/秒和24立方米/秒,以增強陳郢、曾台、高塘3個排灌區自排能力。
建進洪閘(或滾水壩、壩頂高程20米)一座,設計流量500立方米/秒,使沿崗河水超過20米高程時自動進入軍圩,減輕沿崗淹澇程度。
湖面管理劃定區域實行承包、城關鎮3.544萬畝,城郊區3.39萬畝,石店區2.67萬畝,周集區1.09萬畝,由指揮部辦公室直接經營1.78萬畝。
1988年3月在淺水區開挖精養魚塘,栽種蘆葦、荻柴、杞柳、柳樁、紫穗槐,種植雜交高粱、水稻、紅麻,同時開始徵收排灌經費。3月3日,成立霍邱縣城西湖水產開發公司和霍邱縣城西湖獲葦開發公司,為西湖指揮部辦公室下屬單位,企業資金由國家支持和集資,並向社會招股(每股1000元)。
從1987年到1988年底,西湖指揮部爭取沿湖各區(鎮)鄉的合作,投資45萬元,組織民眾完成加固防洪堤、新築中隔堤土方工程200萬立方米,建成116米寬的進洪滾水堤;接長加固中隔堤控制閘;整理維修了高台排灌站機組和輸變電線路。
經濟開發取得初步成效。根據“全面規劃,綜合開發,宜種則種,宜養則養,規模經營,辦成基地,逐步實施,發揮效益”的方針,完成在中隔堤的迎水坡坡腳插上防浪柳樁,中坡栽種蘆葦、荻柴,上坡種上紫穗槐。共栽種蘆葦、荻柴、杞柳1000畝,池杉、意楊共300畝,用生物工程加固了堤坊。淺水區種植農業經濟作物3萬畝(不含秋季夏種)。1988年,午季實收小麥456.75萬公斤,油菜籽26.25萬公斤,西瓜10萬公斤;秋季夏種3萬畝。實收紅麻100萬公斤,雜交高粱120萬公斤,水稻150萬公斤,豆類(黃、豇、綠豆、)247萬公斤,全年總產值1000萬元。組織開挖精養魚塘200畝。另外,湖區民眾在湖下餵養大量禽畜。深水區開發,全年招股180股:投資80萬元,大水面放養魚種3.5萬公斤計110萬尾;放流蟹苗121.3公斤計2000萬隻;池塘養魚40畝220萬尾,小區域開發養魚2萬畝,圍網養魚200畝。春季放養的魚苗,年底一般長到1公斤左右,最大的鯽魚、鯉魚達3公斤,幼蟹個體重1.5兩左右。年終社會捕撈成魚25萬公斤。其中西湖水產開發公司捕撈11.5萬公斤,水上鄉承包區捕撈7萬公斤。
1988年8月,為解決正陽關以上淮河幹流西湖防洪堤退建後移民安置問題,以及原軍圩內1.45萬畝民眾耕地還湖後這部份農民無地耕種問題,縣人民政府決定從軍墾區內劃出臨淮崗排灌站到工農兵大橋以北的12平方公里,和軍台以西至高塘圩邊界15平方公里區域為移民安置及補償民眾耕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