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民歌

大別山民歌

大別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區廣為流傳的傳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性,兼收了通過水路流傳來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藝術特點,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穩、豪邁、厚實之特點,又具有水的流暢、悠揚、靈動之風格,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報的“大別山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576 Ⅱ-7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別山民歌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單位:安徽省六安市
  • 遺產類型:傳統音樂
  • 遺產序號:576 Ⅱ-77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主要特徵,風格特點,代表作品,傳承現狀,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在皖西在六安,大別山縱橫千里,淮河水穿境而過。皖西大別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傳。山水相連,生生不息。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調、勞動號子為主。皖西大別山民歌在音樂上,傳承了上古時期部落的民謠,在內容上,反映了古代時期的社會演化過程,體現了近現代時期的革命、勞動、生活等發展面貌。如:有反映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漢之爭,以及辛亥革命、紅軍起義等民謠民歌;還有反映社會建設時期的生活、生產的民歌;以及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六安社會風土、人情、民俗等民謠民歌。最有影響的是《八月桂花遍地開》、《送郎當紅軍》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國。在原汁原味本鄉本土的皖西大別山民歌中,最有影響的是《掙頸紅》、《慢趕牛》等曲調,曾在安徽乃至全國產生過巨大的反響。

藝術特色

主要特徵

主要特徵有:1、原生態特徵;2、明顯的地域特徵;3、綜合的藝術特殊。主要價值有:1、歷史學價值;2、美學價值;3、社會學價值、藝術學價值。
皖西大別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性,兼收了通過水路流傳來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藝術特點,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穩、豪邁、厚實之特點,又具有水的流暢、悠揚、靈動之風格,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風格特點

大別山民歌帶有明顯的吳楚風格與南北兼容並蓄的特點,這種複雜性又使得它更加奧妙無窮,豐富多彩。最為顯著的藝術特點是它的唱腔、修辭手法和演唱形式。
大別山民歌大多保持了原始音調,其曲調大致有兩類:“掙頸紅”和“慢趕牛”,其中前者曲調較為高亢,後者曲調較為婉轉。通過有才華的山歌手,運用一個基本腔調,隨著內容的變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調也有所變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隨編隨唱,對答如流。
大別山地處江淮交界地帶,其文化和音樂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調,曲風明朗活潑,剛柔兼容。民歌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調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風韻。大別山民歌具有口頭說唱藝術的特點,許多民歌都有口語化傾向,樸素、簡潔、明快、生動。由於歌唱者的方言、語音、語調的地方性特點,大別山情歌的聲腔變化、情感抒發各不相同。這些歌唱往往是“信口開河”、“觸景生情”、“以情帶聲”,因而既具有山的陽剛粗獷,又具備水的婉轉悠揚。其聲韻旋法受江南文化影響較多,音樂風格偏於婉轉優美。
在修辭上,大別山民歌“賦比興”皆用,以“興”為多。以賦抒情法如:“俺跟二哥隔個牆,頓頓吃飯他來望。吃個麻蝦留個腿,吃個雞蛋留個黃。人家疼妻俺疼郎。”內容自然樸實,以內在感情作底,以直陳其事作面,沒有絲毫的做作,韻味很濃。大別山民歌的比喻“類繁”而“切至”,有明比、暗比、排比、對比、反比等等。如:“小妹生得乖又乖,遠遠見她飄過來。走路好比蝴蝶舞,打傘好似牡丹開。愛壞多少好人才!”將走路比喻為蝴蝶舞,打傘比喻為牡丹開,更突出了姑娘的美麗多姿。又如暗比:“新打塘埂溜溜光,里栽楊柳外栽桑。東風颳來桑纏柳,西風颳來柳纏桑。樹葉落在樹根上。”歌中無一情愛字眼,卻借桑柳相纏的形象,把情人相戀的熱烈程度表現得淋漓盡致。“興”的修辭手法在大別山民歌中用得最多,比如以實物起興的民歌《草鞋扒子五個樁》唱道:打雙草鞋送情郎/禮物雖賤情意重/願郎把妹記心上/切莫穿雙丟一雙。
“重疊”手法,是大別山民歌的又一常見修辭,主要是借“重疊”句子強調旨意和感情。大別山民歌中月份歌,如《盤茶歌》、《十二月花》、《孟姜女送寒衣》、《十二月望親人》、《十二月想郎》,其結構手法及布局均如出一轍。大別山民歌中襯字用得也很多,襯字在民歌中雖然沒有明確的涵義,它只用於補足歌曲語氣感或渲染歌曲氣氛,在歌曲中似於陪襯的位置。但是,由於它們都不受歌詞(曲)陳述關係的束縛,能自由、盡情地作音樂抒詠,因此,對充實歌曲內涵,豐富音樂形象起到重要作用。大別山民歌經常在句子的中間或尾端使用一些襯字,以增強歌唱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呀、啊、啦、哪、哎、哇、哈、嗷、嚎也乃啊、哎咳嗬是嗬、一子呀兒喲、一么那廂嗨”等等。凡當地習慣用的語虛襯詞,都在民歌中出現過。如著名的《採茶歌》:“春季里來采茶忙(哎),哥妹雙雙上山岡(喲),哥在前面昂頭唱(哎),妹在後面愛俏郎(啊依子喲)”,表現了青年男女的熱烈歡快之情。

代表作品

大別山民歌所表現的藝術內容來自於大別山人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大別山地區的生產生活內容緊緊相連,是他們勞動的創造,生活的結晶,感情的宣洩。大別山區處於鄂豫皖交界。由於地理條件局限,大別山區農業生產主要依山而耕,大別山人多以營林伐木、種茶採茶、畜牧養殖為業。山民的生產活動大多在山地林間,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山歌,如採茶歌、放牛歌、長工歌、號子等,表現的手法比較簡單、直接。
比如當地結婚鬧新房和建房起梁時常以合唱的演唱方式歌之,既熱鬧喜慶又風趣幽默。如《鬧新房》[領:一進新人房。眾:喜呀!領:新人房裡亮堂堂。眾:喜啊!領:左邊擺的箱和櫃,眾:喜啊!領:右邊擺的櫃和箱,眾:喜啊!領:一床錦被蓋鴛鴦,眾:喜啊!鴛鴦成對,鳳凰成雙,夫妻和愛,地久天長,百年好合,五世其昌。]一領眾和。這種“現編現唱”形式最為靈活,最能吸引觀眾。
情歌永遠是民歌的濫殤,大別山民歌也不例外,其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到愛情的各個方面,它包括贊慕、初識、試探、詰問、初戀、相思、熱戀、起誓、離別、送郎、思念、苦情、抗爭、失戀、逃婚等,如表現贊慕的有:日頭看看往西飄/路上走個花嬌嬌/十指尖尖描花手/扇子隔臉不讓瞧/青竹挑魚饞壞貓。表現相思的有:好個明月掛天心/好個乖姐在鄰村/望著月亮難當餅/看到乖姐難成親/害哥得了相思病。
從藝術欣賞和審美的角度看,這些民歌直白樸實,實際上是大別山人民人性美、人情美的極好體現。

傳承現狀

大別山民歌曾經輝煌一時,紅軍時期,一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在鄂豫皖蘇區甚為流行,直至今天還廣為傳唱。一位大別山網友曾在論壇發文追憶兒時春節期間鬧花燈,唱民歌的氛圍,他這樣寫道:“黃昏未近,便開始吃飯、化裝、更衣。暮色初降,鑼鼓敲起來,紅燈打起來,旱船撐起來,花挑扭起來,人們匯集起來,這是出發前的儀式。咚咚哐,咚咚哐,咚咚哐咚,哐哐咚咚哐咚……突然,鑼鼓的聲韻即刻剎住,撐船的艄公唱起了‘門調’:鑼鼓一打喜盈盈/大家都是愛玩人/去年玩燈人丟了/今年玩燈又丟人/自從紅燈鬧過後/男女老少享太平。
鬧花燈逐村逐戶地進行。一戶門口要唱兩三段門調,三五段小調。鬧花燈鬧得好與不好,與門調編得是否逗人也有關係。聰明的村人,信口捻來,自然天成,輕而易舉,毫無矯揉造作之感;既通俗易懂,又有鄉土氣息,還不乏文采,可謂是雅俗共賞。”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別山民歌最為風行。1960年,一曲《花傘舞》,致使大別山區各大商場花傘賣缺。該節目經過中央歌舞團加工整理,於同年參加了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出,榮獲銀質獎章。
同樣,與大多數民歌一樣,大別山民歌也經歷了一個由風行到式微的過程。在大別山區,能夠唱出原汁原味的大別山民歌者,多為50歲以上的人,傳承顯得非常迫切。六安市研究大別山民歌的管亞偉對記者說,他曾多次深入到大山深處蒐集民歌,走訪當年的藝人,深感時間之緊迫,民歌的一個主要傳承特點是歌隨人興,只有不斷有新生力量在傳唱著民歌,它們才可能一直流傳下去。
有專家指出,大別山民歌歷史悠久,曲調抒情奔放、細膩纏綿、風格獨特,是中國民族音樂中的奇葩,其中以採茶調發展而來的黃梅戲已家喻戶曉。今天如何發展大別山民歌,讓她能與民眾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需要相吻合?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去創新,才能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大別山新音樂。傳統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藝術精華,應該在重視原腔山歌的基礎上,運用作曲的技法加工發展大別山民歌。同時,歌詞內容必須貼近新生活,而又應保持其“山”和“情”的特色。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易為民眾所接受和欣賞的音樂來,在這方面,最為成功的範例就是《八月桂花遍地開》。

傳承保護

大別山民歌的傳承受到大別山人的重視,六安市從2009年起,已舉辦三屆大別山歌會,這對繁榮民歌創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專家認為,要發展大別山民歌音樂,既要保持傳統,弘揚精華,又要大膽打破框框,吸納其他藝術的精華和運用新時代的技術成果,才能將大別山民歌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只有創作出適合時代的作品,才能普及、繁榮大別山民歌,使大別山民歌這一奇葩,更加絢麗多姿,璀璨奪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