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鑼鼓是安徽省的壽縣鼓樂,曾為戰國時期楚國的都會。楚文化積澱深厚,作為楚文化一支奇葩的壽州鑼鼓,流傳於壽縣以及沿淮流域周邊縣、市,融進了淮河地區傳統的“十八番”、“鳳凰三點頭”、“兔子扒窩”“長流水”、“大小絞絲”、“雙絞絲”、“小五番”等鑼鼓譜精華,經過改編髮展而成。所用樂器,除通常的大篩鑼、大腰鼓、大小鈸、雲鑼、手鑼之外,與眾不同的是所用主鑼稱作“鋼鑼”,聲音清脆、洪亮,聲播數里,具有濃郁的楚文化韻味,在沿淮地區獨一無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壽州鑼鼓
- 分類:音樂
- 地區:安徽省
簡介,發展,藝術特色,組成,特色,傳承,成績,保護,
簡介
壽州鑼鼓的演奏是以主鑼手領頭指揮,輔以鼓手指揮,形成鼓鑼交替領頭,動靜結合,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因而壽州鑼鼓演奏效果既具有中國南方鑼鼓特別是江浙一帶“十番鑼鼓”舒緩、柔和的特點,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區“威風鑼鼓”高亢、激昂的特點,素有“會說話的鑼鼓”的美稱。
發展
壽州鑼鼓在沿淮流域打擊樂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老楚文化積澱的產物,是楚音樂的遺存,發掘、搶救、保護壽州鑼鼓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來,壽州鑼鼓應邀參加了歷屆安徽省花鼓燈會、安徽省建國45周年國慶晚會。上海國際旅遊節和上海全國農展會,並參加了央視“心連心”藝術團赴皖慰問演出活動,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壽州鑼鼓流傳於壽縣以及沿淮流域周邊縣、市,是為沿淮民眾所青睞的傳統表演藝術。壽縣文化燦爛,為楚文化的故鄉,千百年來,楚國後裔一直生活在壽縣,醞釀產生壽州鑼鼓。祭祀時,人們用它來驅逐邪魔妖怪,增添幸福平安;節慶時,人們敲鑼打鼓,增添節日歡樂氣氛。壽州鑼鼓在人們的自娛自樂中,紮根楚文化深厚的江淮之濱開花結果。在近代,壽州鑼鼓大放光彩,壽縣城關的王家班以及正陽關的鄧家班、宋家班將它敲得驚天動地。建國初,正陽關的吳守林、朱茂森等拜宋家班宋廷獻為師,組建縣建築公司打擊樂隊,後又將之下傳陳家禮、王春林等人。上個世紀70年代,壽縣城鄉鑼鼓演奏活動十分活躍,鑼鼓聲響徹城市街道和鄉村田間。
藝術特色
組成
在沿淮流域,打擊樂占有重要的地位,壽州鑼鼓是沿淮流域民間藝術的代表和縮影,很多曲目都是以壽縣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發生過的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民風民俗為題材,生動地展現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壽州鑼鼓演奏的樂器,不限於鼓、鑼和鈸,通常有大篩鑼、大腰鼓、大鈸、小鈸、小鑼、雲鑼,品種多表現力豐富。值得一提的是,它使用的主鑼為鋼鑼,鋼鑼體積小但厚重,打擊時如同敲擊空缸發出“缸、缸、缸”的聲音,演奏時聲音十分洪亮、清脆,傳播距離遠長,數里之外都能聽得清。壽州鑼鼓的演奏樂譜,綜合江淮地區傳統的“十八翻”、“花鼓歌”、“鳳凰三點頭”、“長流水”等鑼鼓譜的精華。
特色
北方的鑼鼓多以旗手為指揮,而壽州鑼鼓的演奏是以“鋼鑼”、沙鑼手輪流指揮,再輔以鼓手、鑼手交替指揮,避免了演奏時動作單調、格局僵化現象,形成動靜交替、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如此一來,壽州鑼鼓演奏效果不僅有我國南方鑼鼓特別是江浙一帶 “十翻鑼鼓”舒緩、柔和的特點,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區“威風鑼鼓”的高亢、激昂的特點,贏得“會說話的鑼鼓”美稱。
傳承
成績
壽州鑼鼓是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幾十年來,壽縣人讓這歷史悠久的藝術大放異彩。在1991年第一屆壽縣文化藝術節,壽州鑼鼓隊時隔多年後首次登上舞台表演。在1993年第三屆安徽省花鼓燈會,壽州鑼鼓隊創作、排練《拾玉鐲》,榮獲創作、演出二等獎。壽州鑼鼓隊和皖西廬劇團2001年開始表演的 《壽州鑼鼓與小蘭花》,多次參加上海國際旅遊節和農產品交易會。2001年,央視“心連心”藝術團赴皖西革命老區霍山慰問演出,經央視導演編排,壽州鑼鼓作為開場節目,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風格展示自己特有的藝術魅力,蜚聲海內外。2006年,在淮南市毛集區舉辦的第二屆淮河風情文化節上,壽州鑼鼓獲得金獎。在2008年舉行的首屆中國農民歌會中,由80人同台表演的壽州鑼鼓成為晚會重頭戲。
壽州鑼鼓雖獲得許多榮譽,但真正參與鼓樂類大賽評獎卻無先例。當山西洪洞縣舉辦全國鼓王邀請賽時,壽縣人覺得機會來了。壽縣文廣局從下屬單位抽調44名優秀鑼鼓隊員補充到鑼鼓隊,邀請正陽關鎮老藝人吳守林,鑼鼓新秀孫元慶、把偉偉加盟,精排節目,最終以多變明快的節奏進入預決賽,贏得評審和觀眾好評,捧回“最佳鼓王獎”。
保護
為使壽州鑼鼓後繼有人,2004年壽縣文化廣播電視局從全局幹部職工中抽出60名青年充實壽州鑼鼓隊,聘請壽州鑼鼓傳承人羅西林傳授技藝。經過半年刻苦訓練,這批年輕人組成的文藝隊伍參加第六屆安徽省花鼓燈會,技壓群芳獲得金獎。 2005年,壽縣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對壽州鑼鼓進行註冊,嘗試市場運作,將這一古老楚文化積澱的產物繼承和發揚下去。如今,壽縣縣城內除壽州鑼鼓隊以外,還有靖淮鑼鼓隊、通淝鑼鼓隊和壽州女子鑼鼓隊。鑼鼓表演已成為古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