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楹聯匾額

徽州楹聯匾額

徽州楹聯匾額是徽州地區的地方傳統文化。徽州文化見證了徽商形成、發展到逐步衰落的全過程。明清徽商憑藉“銳意進取、勤勉刻苦、誠信不欺、義以天下、回報社會”的經營理念和“貨真”“價實”“量足”“守信”的經營方略,活躍於四方,創下“無徽不成鎮”“無徽不成商”的佳話。而徽州的楹聯文化,憑藉楹聯的文化憑證作用,則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映了徽州歷史的發展和徽商的傳承與風貌,以特殊的形式承載著徽州的文化和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徽州楹聯匾額
  • 產商:徽州
  • 類型:匾額
  • 歸屬:徽商
徽州歷史,流傳普及,興盛原因,

徽州歷史

明清兩代徽商經濟發展到頂峰。致富以後的徽商在家鄉大興土木,營祠建房,墟落處處,亭台樓閣遍地。由於徽商多為儒商,重教化,講人倫,善與仕交往,它的處世哲學、人生追求便通過對聯張布在建築上。凡有人居處,即有對聯。
依附建築而生的徽州楹聯匾額在明清兩代達到鼎盛,主要表現在它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婚喪嫁娶,開張營業都有了掛貼對聯的習慣。寫景詠物,言志抒懷。老幼皆喜,婦孺能對,有聯則雅,無聯則俗。

流傳普及

徽州楹聯匾額的普及,使它成為徽州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黟縣西遞宏村為代表的徽州楹聯匾額,便是其中的精華。
中國封建社會主體哲學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徽州楹聯中得到集中反映,明清時期程朱理學進一步豐富了徽州楹聯匾額的內容,使之不僅具有中國傳統楹聯匾額所具備的特性,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廣泛的實用性。徽州楹聯匾額不僅在讀書人中間流傳,而且在平民中間吟誦,且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襯下,更顯得富有文化韻味。
徽州楹聯匾額所反映的明清幾百年間人們思想、道德、倫理、教化、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是極其豐富且彌足珍貴的。2006年,作為古徽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徽州楹聯,被列入安徽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經發掘整理的徽州楹聯匾額有近千條,公開出版研究徽州楹聯的專著和相關著作達20多部。

興盛原因

第一, 徽州文化的土壤厚重,為徽州楹聯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歷史基礎與文化基礎,使得徽州楹聯文化極為豐富多彩;
第二, 徽州耕讀傳家的傳統,使得讀書習字成為徽州家庭培養子女的必修課,不論進境如何,總有書香薰陶,因而為徽州的楹聯文化提供了創作與欣賞基礎。
第三, 徽州的特色建築為徽州楹聯文化的興盛提供了物質基礎。除了前文述及的中堂之外,“三廳兩過廂”的建築風格使得民居建築中廊柱極多,即使是最簡單的“一進式”三廳兩過廂也有將近二十根廊柱,這廊柱即為楹聯文化的優良載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