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水文
泊湖,位於太湖縣境西南部,跨宿松、望江、太湖3縣邊境,為長江流域大湖之一。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載:“泊湖冬涸可涉,水漲則本邑沙嘴、赤土、香草鎮、蘭家湖、羅家嘴一帶田地均受澇。”解放後沿湖3縣均有圍墾,到20世紀末存水面35萬畝,望江縣轄有9.5萬畝(63.33平方公里),湖水流經華陽、楊灣兩河出閘入江。歷年最高水位16.93米,最低水位10.74米。平均水深3.50米。魚類資源豐富。流域之東有泊湖,古名雷池,湖底高程10米,正常水位16米,相對水面積217.1平方公里,容積9.9億立方米。
泊湖最高水位20.99米(1954年8月3日),最低水位11.84米(1951年2月24日)。1956年望江華陽閘、楊灣閘建成後,結束了江水倒灌的歷史,泊湖水面得到控制:最高水位16.30米(1983年7月20日),最低水位11.02米(1984年3月22日)。泊湖交通方便,水產豐富,尤以產銀魚著名。
支流水系
華陽河,古名雷江,又稱前長江、楊溪河,發源於太宿蘄交界的三面尖,在望江華陽鎮以東的雷口入長江。流域呈三角形,跨皖鄂兩省。總面積5511.4平方公里,河湖區占五分之一。幹流為泊湖下游出湖入長江通道。
蘆溪河,小河。起自大橋鄉卓祠村,向南流入泊湖。
涼亭河,為泊湖上遊河流,古稱縣河,發源於老崗嶺的王家屋,自西北向東流。經趾鳳鄉、涼亭鄉、河塌鄉、高嶺鄉、長鋪鄉、程嶺鄉,在白石灘注入泊湖。主幹長49.5公里,流域面積289.3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黑洋河、荊橋河。
水利概況
徐橋圩堤:又名徐橋圍墾。座落在徐橋鎮南,是泊湖之濱的圍湖造田工程。1964年動工,初期工程質量不高,年年破圩。1971年冬,縣委、縣革委發動3000多民工,對圩堤加高加固,雖防洪能力增強,但仍未達脫險標準,年年撥款修防。堤長6公里,護砌長1.4公里,堤頂寬3米,堤壩高程16.5——17米。內外坡1:2,堤內有耕地2100畝、養殖水面300畝。
華陽閘,位於華陽鎮,為華陽河水系通江排水閘之一,民國25年開始興建,閘名系是年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視察鄂、贛、皖3省時所書。民國26年完成主體工程。閘門和啟閉機以及河口堵壩工程因抗日戰爭爆發未施工。民國36年10月復工,攔河堵壩,翌年春竣工。當時因防沖設施不當,挖開堵壩放水,出閘水流沖刷劇烈,危及閘身,遂以板門封閉閘口。1955年11月重新修建,1956年春竣工,投資240.37萬元,累計完成土方75.70萬立方米,石方3.61萬立方米。閘室系東北松樁基礎。1956年開閘放水,下游消力池以下護坦被沖成5.8米深潭。1962年開閘引水抗旱,後江水上漲,須及時閉閘而閘門不下,於是用10個千斤頂加壓,閘門方閉,1968年汛前檢查,上游臨湖面閘底旁護坦也曾被沖刷。是年冬全面整修閘身,並在上游被沖刷部位砌塊石,在下游深潭處拋填塊石並接長石砌海漫55米。1970年增設鋼筋混凝土防洪牆、啟閉機台和下游混凝土護坡。1978年7月3次開閘引水抗旱,每次開閘時間一般23到44小時,最大水頭差1.61米(開閘前為2.23米),閘室上游海漫被沖刷成潭,深4.9米、長50米、寬48米。1979年春,整修閘室下游止水等項目時,並對上游沖刷坑拋填塊石。1980年冬至1981年春,閘室底板水泥灌漿1.6噸,閘室上下游止水更新,增砌上游塊石護底護坡長60米,公路橋增做混凝土防滲路面,接長防洪牆,1983年大水,安全渡汛。
楊灣閘,位於楊灣鄉四合圩堤段。1955年11月動工,1956年4月建成。國家總投資460.30萬元,累計完成土方20.2萬立方米,石方12313立方米,混凝土11581立方米。閘身為堅密黃岡土,與華陽閘共同排泄華陽河流域洪水入江。建閘以來,未發現沉陷位移異變,建築物基本完整。1963年與1969年,發現弧形閘門支座螺桿斷脫,及時予以修復。1970年油漆閘門時,由於閘門開啟超過5.5米,固定支座與支臂相抵,支臂彎曲變形。1971年矯直加固。1978年汛期開閘引江水抗旱,閘室上游塊石護坦沖毀,危及右翼牆基,年底已按設計修復。目前,閘兩側大堤頂高程已達23米,而閘頂公路橋面高程僅為21.5米,防洪高度不足。上游通泊湖的八兩缺一段引河未挖到標準,排水能力未充分發揮。1983年大水,安全渡汛。
泊湖,有面積35萬畝,其中望江占94980畝。湖內盛產魚,蝦、鱉、蚌、野鴨、蓮子、芡實、蘆葦,蒲草等水生動植物。以產毛魚、銀魚著稱。解放前,望江在泊湖所屬水域年捕撈量350萬公斤左右。楊灣、華陽兩閘建成後,魚產銳減。1964年僅捕撈40多萬公斤。80年代年均捕撈150萬公斤左右,以青蝦、毛魚、小雜魚居多。
泊湖航道
泊湖——華陽河——長江,1954年底以前,華陽河連泊湖、黃湖、大官湖、龍感湖,地跨太湖、宿松、望江、黃梅、廣濟5縣,湖水經華陽河流入長江。太湖徐橋鎮位於泊湖西北角。徐橋至楊灣航程36公里,至華陽航程61公里。徐橋至挖口24公里,4—9月份水位3米,可通吃水2.5米的輪船和載重80噸的木帆船。1—3月和10—12月的6個月內,一般水位1—1.5米,除葫蘆墩至徐橋一段淺灘外,可通航10—15噸的木帆船。徐橋歷史上是太湖首鎮,商業貿易興隆。各類木帆船自徐橋經泊湖、華陽河至長江往返運輸,並可上至九江、漢口,下至上海及沿江一帶大、中城市,較為方便。1955年,建華陽、楊灣、楊林節制閘,控制外江與內湖水位,泊湖通長江航道被阻。交通部門專業運輸船主要在長江營運,泊湖內航運主要是非專業運輸船隻。太華公路通車後,客、貨運輸棄水走陸,徐橋港處於停航狀態。
望江縣環湖通航里程共169公里,水位受楊灣、華陽節制閘控制。中洪水期可行20~30噸輪船,落水期僅通3~5噸小船。
歷史文化
雷池,一名大雷池,也稱大雷江。唐《元和郡圖志》載,“大雷池水,西自宿松縣流入縣界,東南積為池,經縣而入於江。”北宋《太平寰宇記》載:“大雷池水,西自宿松縣界流入,自發源入縣界東南,積而為池,謂之雷池。”《辭源》載:“雷池,即大雷水,今名楊溪河,在安徽省望江縣東南。”雷池吞吐江流,控九江至安慶、南京之長江通道,扼蘄、黃、太,宿內河之咽喉,虎視長江,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時設大雷戍,東晉庾亮《報溫嶠書》云:“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毋過雷池一步也。”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劉裕討盧循,自雷池進軍;宋孝建元年(454),江州刺史臧質叛使其黨羽魯弘卞戍守大雷;陳永定二年(558)進軍大雷,拒梁進犯,梁丞相王琳率兵進攻大雷,屢攻不克,終至挫敗;梁王僧辨征討侯景之亂,屯軍於大雷;明劉六、劉七、齊彥銘等農民軍三過雷港,皆以雷池天險可憑。雷池不僅為江防要地,而且風景壯麗,南朝詩人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中是這樣描繪雷江景勝的:“南則積山萬狀,爭氣負高”;“東則砥原遠隰,亡·端靡際”;“北則陂池潛演,湖脈通連”;“西則回江永指,長波天合”等。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有“江湖吞天胸,蛟龍垂涎口”,“天與水模糊,不復知地厚”等吟詠雷池詩句。明天啟年間,沙塞雷港口,雷水改道華陽,雷池由沼澤而演變為圩田。
連塘城
坐落碼頭鄉連城村。城址周圍委土為塹,高3~5米,寬2~4米,周長1.5公里,城垣呈圓形,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系古代爭戰之地。史載:“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十二月,大將劉裕(宋武帝)軍雷池,戰盧循於連城,循大敗。”乾隆《望江縣誌》載:“元末大富豪畢銀(寅)率望、太縣民拒賊、護耕築此。其東二里有關馬城,高埠有望河樓,小茗之巔有大寨煙墩,四望相應。與民約,賊至入堡,賊去則耕”。歷史上將“連屯舊戍”列為望江十景之一。清代詩人張正庭有詩云:“宋武憑陵壯力爭,連塘屯築此偏城,關門未鎖環溪水,壘塹空圍繞徑榛。茗嶺神燈持照火,松塗鬼馬影流兵。白綸野老多情思,指向平原是故營”。遺址至今依稀可辨,1986年1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