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陵

明皇陵

明皇陵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南七公里處,明皇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時占地約2萬餘畝,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薦號英陵,後改稱皇陵。

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餘間,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來,人為破壞和風雨侵蝕,宮闕殿宇廢為遺址,現僅存陵丘及石刻群。

明皇陵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為同一制度,明皇陵雖非帝王之陵,但“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皇陵神道總長257米,石像生32對,皇陵碑文為朱元璋親撰,石象生數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其藝術風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皇陵
  • 級別批次: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區: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
  • 時代:明代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55-10
  • 地理位置鳳陽縣城南七公里處
  • 文物遺存:皇陵石刻
  • 始建年代: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
  • 建成年代: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
  • 所屬國家:中國
  • 開放時間:7:00—19:00
建設沿革,建築格局,建築規模,文物遺存,皇陵城垣,皇城正殿遺址,皇陵陵丘,皇陵石刻,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明朝陵墓,

建設沿革

朱元璋父母死於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當時因家貧,喪葬極為簡陋。後來,朱元璋棄僧從戎,“繼為王,終為帝”。
明皇陵明皇陵
明皇陵初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受封吳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修繕父母陵寢。在明皇陵的營建過程中,朱元璋先後三次前往謁陵,並一再命太子及諸王前往鳳陽祀陵。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詔在家鄉興建中都城,同時詔諭因舊陵之地,培土加封。
洪武八年(1375年),罷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
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皇陵建成竣工。皇陵外有城垣,內有護所、祭祀設施;又在陵前豎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雙成對的石像生。皇陵碑額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個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親自撰寫,又名“御製皇陵碑”。
永樂元年(1403年)九月,明成祖下令修繕皇陵。
永樂六年(1408年),修繕。
永樂十一年(1413年),再次修繕皇陵。
永樂七年至十五年(1409年至1417年),明成祖朱棣四次前往謁陵。《大明會典·仁祖陵》條規定,凡官員以公事經過者都要謁陵,
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閏二月、十年九月、十一年八月,又多次修繕皇陵。
景泰五年(1454年),明代宗朱祁鈺下令修繕。
天順元年(1457年)七月,三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鎮下令修繕皇陵。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皇陵已逾百年,陵垣殿守,年久圮壞,於是進行了一次重修。
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戊寅明世宗朱厚熜又曾“追號皇陵山名”為翔聖山,並建碑立亭。嗣後,又經過明代歷朝皇帝的不斷修繕,有明一代皇陵始終保持著宏大的規模。
嘉靖十四年(1535年)三月、十五年九月、十七年四月、三十三年十月,均對皇陵進行了修理。
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張獻忠起義軍攻占鳳陽,火燒皇陵,享殿等建築為之塗炭。
清朝初期,官府又許民肆意拆除其他房舍,至乾隆時,皇陵建築盡毀,惟二碑及石人、石馬僅存而已。此後無字碑不知何時傾倒,斷成四截,磚石構件,陸續為辛亥革命後定居附近的民眾移作他用。
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大肆砍伐陵園松柏,使鬱鬱蔥蔥的陵園變成光禿禿的土堆,荒蕪不堪。整個陵垣內遺址,為建國前後進入的農民和皇陵農場闢作耕地,部分石像生,“文化大革命”亦慘遭破壞。
1982年後,中都城和皇陵設立了文物管理機構,使周圍的環境得到保護。
1985年起,鳳陽縣文物管理所會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館專業人員,先後對皇陵石刻作全面修復,對無字碑基礎清理,並粘接復原。
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由於風雨侵蝕,有字碑和無字碑風化十分嚴重。為了更好的保護文物,防止石碑進一步受到傷害,安徽考古研究所按原樣恢復了有字碑亭及無字碑亭。
2015年08月,鳳陽縣展開對明皇陵石刻保護性修復工作,
明皇陵明皇陵

建築格局

皇陵是明代最早修建的一座陵墓。皇陵有三重城垣,里為皇城,周長251米,四門紅土泥飾,中為磚城,周長約3公里,外為土城,周長14公里。總體布局採用“三套方城”,把陵園展成三重城垣的格局,將石刻列置於皇城之前,陵墓在皇城之後,享殿居皇城之中,華表置於石獸與石人石馬之間。由於陵向坐南朝北偏東,因此坐落在南北中軸線上的建築物均是面對北向,且以外城北門為正門,明顯的斜向東北的中都城。由北而南進土城正紅門,依次為紅橋、欞星門、磚城明樓、神道、御橋、皇城金門、皇堂、皇城後紅門、墳丘、磚城南明樓、土城南門。在這條3.4公里長的中軸線兩旁,對稱的建有東角門和西角門,左右兩排石像生,皇陵碑和無字碑,東廡和西廡,東明樓和西明樓,東門和西門。陵垣內外的其他建築,也大體是東西對稱或南北對稱。
明皇陵石像明皇陵石像

建築規模

皇城
皇陵修建時建皇城一座,磚壘,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紅土泥飭。正殿九間,丹陛三級,黃琉璃瓦、青碧繪彩。金門五間。左右廡,各十一間。燎爐一座。角門左右各一座。後紅門五座。碑亭左右各一座。御橋五座,跨金水河。華表並石人、石獸共三十六對,在北城門內,兩傍直抵金門外御橋北止。以上俱黃琉璃瓦,青碧彩繪,二十家人戶輪流直守。
磚城
皇陵建磚城一座,里外磚築,高二丈,周六里一百一十八步,開四門,俱有樓。城樓四門四座,五間重檐。具服殿六間。膳廚二間。官廳六間。直房為四門直房左右各五間,欞星門外直房左右各十一間。以上俱阜瓦。欞星門三座,綠琉璃飭。紅橋共五座。以上十一社人戶輪流看守。神廚一座,在北城門外東。二十家廚役人戶直守。神廚五門。神庫南北各五間。宰牲廚六間。酒房五間。門三間。天池一口。鼓房一間,遇祭支更。齋宮一座,去北城門東北一里,新收入戶輪流直日看守。正殿五間。穿堂三間。寢殿五間。膳廚五間。左右廡各五間。紅門三間。中門五間。廂房東西各五間。角門二座。直房東西各三間。紅橋三座,已阜瓦蓋建。混堂一座,去北城門東北二里,新收入戶直守。正房五間。水池二座。門一間。
土城
皇陵建土城一座,周二十八里,四十四社人戶輪流直守,撥設皇陵衛巡綽。正紅門三座,在北,向東北。神路長三里,傍植松柏,路達都城,亦設本衛巡守。東西角門二座。官廳二座,即祠祭署衙門,東、西、南門各三間。直房東、西、南門外各三間。下馬牌八座,在四門外。鋪舍十三座。水關、大水關一座,在土城東北角內,水從此流出入淮。小水關四面共十九座。皇堂橋一座,在大水關之北。外直房四十間,在東角門外,各衙門陪祭官駐馬處。
明皇陵神道明皇陵神道

文物遺存

皇陵城垣

土城遺址
皇陵土城為外城,開六個門,以所朝的方向稱東、西、南、北四門,北門東西各有一角門。遺址周長15.44公里。據當地民眾反映,抗日戰爭期間土埂高出周圍農田。建國後民眾多於此取碎磚,土埂被夷平。今遺址依稀可見。
皇陵舊址皇陵舊址
磚城遺址
皇陵磚城為二道城,《鳳陽新書》載:“里外磚築,高二丈,周六里一百一十八步,開四門,俱有樓”。門名以所朝方向,稱為東、西、南、北明樓。明亡後,磚城及明樓毀圮,現僅存遺址。
皇陵舊址皇陵舊址
皇城遺址
皇城為皇陵最里一道城,《鳳陽新書》載:“磚壘,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北城牆正中為金門,五間,南城牆正中為後紅門,五座。今門及城牆久毀。
皇陵舊址皇陵舊址

皇城正殿遺址

皇城正殿
正殿又稱“祭殿”、“享殿”、“皇堂”。明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始建,十二年閏五月丁已落成。《鳳陽新書》載:“正殿九間,丹陛三級,黃琉璃,青碧繪彩”。東西廡,各十一間。崇禎八年正月丙寅,毀於兵火。今遺址尚在,仍高出附近地面。西部遺存1.6米和1.3米見方柱礎石各1塊、螭首石構件1塊。原有蟠龍欄桿柱石一個,已運至龍興寺陳列於《明皇陵文物陳列室》內。
明皇陵明皇陵

皇陵陵丘

皇陵陵丘
皇陵陵丘位於正殿南240米,明嘉靖十年命名為“翌聖山”。建國後,其上栽的側柏已經成林。1983年春,縣文物管理所於墓道兩側栽植側柏280株,均已成活。現陵丘為一橢圓形大土堆,東西長60米,南北寬40米,高若岡阜。
明皇陵陵墓是橢圓形覆斗式大平頂,高出周圍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邊東西長50米,南北寬35米,占在面積1750平方米。
明皇陵明皇陵

皇陵石刻

皇陵石像生
皇陵石像生列於皇陵磚城北門內神道兩側。為32對,自北向南順序為麒麟2對、石獅8對、華表2對、石馬及控馬者6對、石虎4對、石羊4對、文臣、武將、內侍各2對。民國22年(1933年)曾對石像生作過一次整修。1對內侍和1對控馬人缺頭,均從頸端啟槽補上,一組石馬及控馬人身部開裂,也鑿洞眼以鐵扒加固。“文化大革命”初期,石像生遭到破壞。17對石獸被推倒4對,32條獸腿斷缺,4對底座殘損,6對石人,1人倒地,1人上部斷裂,華表均被推倒,斷成2至3截,石馬及控馬人被砸得殘缺不全,僅存1人3馬完好。1981年7月、1983年4月和1985年6月相繼修復,除1馬及1個控馬人外,余皆恢復原貌。石像生均系整塊石料琢成,質地堅硬,呈黑色,有紅筋,皇陵石像生歷經600餘年,至今石人衣著、扣帶、石獸毛髮等纖細部分,仍如新刻,極為清晰。石像生造型逼真,刻工精細。
皇陵石像皇陵石像
皇陵碑
皇陵碑乃“大明皇陵之碑”的簡稱。位於皇陵神道南端西側,洪武十一年七月建。該碑由碑首、雲盤、碑身、駝峰和鰲坐五部分組成,通高6.87米。歷經600餘年,仍屹立原處,完好無損。原有碑亭,久毀,柱礎石尚在。洪武十一年,命江陰侯吳良督工新造皇堂,朱元璋嫌原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乃親撰碑文,重立新碑,全文1105字,追述其家庭出身,本人經歷,元末農民起義和他參加起義軍的情況,以及東渡大江,統一全國的簡略過程。
明皇陵碑明皇陵碑
無字碑
無字碑位於皇陵神道南端東側,西距皇陵碑50米。因碑面無字俗稱無字碑。此碑的形制規格與皇陵碑相同,所不同的是皇陵碑的碑首與碑身以榫卯連結,而無字碑卻系一整塊石料雕成。原有碑亭,久圮。建國前碑已倒臥在地,碑身折斷為三截,碑座仍在原位。1983年3月,縣文物管理所將碑座向西移位,同年4月配合省文物工作隊,清理碑座基礎。第一層為承托碑座的四塊片石,第二層為石灰沙漿,第三層為膠漿。根據清理情況分析,此碑傾倒原因,系第二層基礎密度鬆散,缺少強度所致。1985年春,碑座復原,同年6月,粘接重新樹立。
無字碑簡介無字碑簡介

文物價值

明皇陵石像生是已知明代最早、數量最多、刻工最精細的皇家陵園,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藝術價值。不僅數量居歷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藝上也有獨到之處。均用整塊石料雕琢,無論是人像,還是動物,均造型生動,刻琢精細,具有高超的技藝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們是宋元石刻藝術發展的最早產物,對明清的石刻造型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明皇陵明皇陵
皇陵碑額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個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親自撰寫,又名“御製皇陵碑”。朱元璋為了讓子孫後代了解艱辛家世和開創江山的艱難,秉筆直書,歷述家世實情與戎馬生涯,一改歷代帝陵碑刻粉飾誇功、諛墓不實的惡習。碑文長達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與元末明初歷史的珍貴史料。

文物保護

1975年10月,國家文物局指派專家、學者前來考察,認為皇陵石刻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次年,皇陵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保碑刻文保碑刻
1981年9月,又重新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扶正倒臥的石像生,加固底座,並將通往神道的公路改道。
1982年,皇陵石刻連同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08月,鳳陽縣展開對明皇陵石刻保護性修復工作,維修保養按清洗—修復—防風化處理等步驟進行,保護性修復所用材料均為對人體、石刻無損害的環保材料。通過此次保護性修復,石刻表面的污染物、氧化物將被全面清除,局部破損處的石刻修復將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石刻防風化處理後能有效防範酸雨等污染物的侵蝕。

旅遊信息

門票信息
全年通票價每人30元,對國內外70歲以上老人、全國殘疾人憑殘人、現役軍人 、新聞媒體記者在景區內進行採訪、報導的,文學創作人員在景區進行文學創作的持有效證件免費參觀。對1.2—1.4米兒童實行半價優惠。
交通信息
自駕路線:鳳陽縣城南7公里,省道307線:明光--亳州;省道310線:鳳陽--淮南;省道101線:鳳陽--蚌埠;省道209梅市段。縣道總大路:總鋪--大溪河;縣道鳳殷路:鳳陽--殷澗;縣道鳳周路:鳳陽--周圩。
公交路線:鳳陽汽車站乘往大廟鎮班車可到景區。
主要線路
  1. 皇陵--鼓樓--龍興寺--明中都皇故城 2.皇陵--韭山洞--狼巷迷谷 3.皇陵--龍興寺--小崗村。

明朝陵墓

名稱
地點
地位
安徽省鳳陽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
江蘇省盱眙縣
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
南京市玄武區
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南京市玄武區
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朱標(懿文皇太子、明興宗康皇帝)的陵寢。
北京市昌平區
明朝埋葬帝王最多的皇陵,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北京市海淀區
明英宗弟代宗朱祁鈺之陵園。
湖北省鐘祥市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