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陵寢
- 外文名:emperor's or king's resting place;mausoleum
- 拼音:líng qǐn
- 出處:《紅樓夢》
帝王陵寢
明定陵陵寢
- 聖德神功碑樓:記述皇帝生平功績的主要建築,俗稱大碑樓。樓內聖德神功碑上刻有為皇帝歌功頌德的文字。
- 神道:陵墓前的一條大道。為陵墓的附屬建築,是進入陵區的主要通道。
- 石象生:指在神道兩側放置的石人石獸。分別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兩坐兩立,依次為獅子(象徵威武)、獬豸(象徵公正)、駱駝(象徵運輸)、象(象徵吉祥太平)、麒麟(象徵吉祥太平)、馬(象徵征戰),其中駱駝、象、馬又分別為各地運輸工具,故又象徵疆域遼闊;石人十二尊,其中武臣(象徵侍衛將軍)、文臣(象徵近身文臣)、勛臣(象徵有功勳的文武百官)各四尊。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對稱立有兩座,分別為文官和武官形象。關於的形象有一種說法是來源於秦朝有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大力士,傳說他身長一丈三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他死後,秦始皇特製翁仲銅像立於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鹹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而逃遁。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為翁仲。陵墓前的石獸也有由來。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後來的歷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
- 享殿:即供奉靈位,祭祀亡靈的大殿,也泛指陵墓的地上建築群。位於陵寢中軸線上的供奉飲食起居的“寢”宮前,是陵宮內最為重要的祭享殿堂。
- 寶城:指環繞在寶頂四周的封閉城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