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主要由明中都皇故城和皇陵石刻組成。明中都皇故城,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西北部(明中都城禁垣中央稍偏南處),淮河南岸海拔20米的高地上,東起獨山東麓,西接馬鞍山西麓,南至老人橋,西南伸出鳳凰嘴山南坡,北抵京滬鐵路,占地面積約為50平方千米;皇陵石刻,為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的神道石刻群,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城西南7千米地明皇陵前神道兩側,神道總長253米,占在面積1750平方米。

明中都皇故城內外有三道城,內為皇城,中為禁垣,外為中都城;皇陵石刻東西對列華表及石象生共32對。 明中都皇故城在建築藝術上,繼承寧元傳統,開創明清新風,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園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藝術價值。。

1982年2月23日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 地理位置: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
  • 占地面積:明中都皇故城50平方千米;皇陵石刻1750平方米
  • 保護級別:第二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V-10
  • 所處時代:明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其鳳陽所營建中都(明中都皇故城)。
鳥瞰明中都皇故城鳥瞰明中都皇故城
洪武二年(1369年),豎立皇陵石刻。
洪武五年(1372年),築中都禁垣。
洪武六年(1373年),中都皇城建成。
洪武八年(1375年),中都停建。
洪武十六年(1383年),拆中都宮室名材修建龍興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中都修築洪武門、北左甲第門、朝陽門、塗山門。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中都修築南左甲第門、獨山門、長春門、前右甲第門、後右甲第門。
景泰五年(1454年),中都重新修築。
天順三年(1459),拆中都中書省等衙門百餘間重建龍興寺。
明崇禎八年(1635年),中都容民避難其中,民居日密。
清康熙六年(1667年),中都改稱縣城。
乾隆十九年(1754年),拆中都禁垣和中都城9個門樓,修築鳳陽府城。
道光時(19世紀中期),中都重修。
鹹豐三年(1853年)四月十一日,李開芳林鳳翔率太平天國北伐軍經鳳,二十一日占領府、縣兩城。
鹹豐八年(1858年),捻軍攻城,中都作為根據地;
鹹豐十年(1860年)正月,中都為清軍占領。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勾結漢奸拆縣城內官署、民房。
民國23年(1934年),中華民國政府對皇陵石刻進行整修。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8年前後),中都被拆除三分之二。
1981年,安徽省文物局對皇陵石刻進行第1次修復。
1983年,安徽省文物局對皇陵石刻進行第2次修復。
1985年,安徽省文物局對皇陵石刻進行第3次修復。
2015年下半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啟動對明中都皇故城遺址中軸線考古勘探發掘工作,發掘面積約1800平方米。

遺址特點

建築規模
明中都皇故城分內、中、外三道城。內為皇城,磚築,周長3702米,近似方形,高逾15米,牆底寬約7米、頂寬約6米,開四門,分別是曰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中為禁垣,磚石修壘。高約7米,周長7670米,開四門,分別是曰承天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外為中都城,周長約30千米。
明中都皇故城復原模型明中都皇故城復原模型
城址布局
明中都皇故城南北中軸線縱貫全城,南端自風陽橋跨澗水,進洪武門,過洪武街,穿過雲濟街至大明門,長達2千米。進大明門,沿御道走完寬闊的凸字形廣場,入禁垣承天門,再經端門,過外五龍橋至皇城午門,將近1.5千米。進午門,過內五龍橋,入奉天門至正殿。正殿是中軸線的中心,往北入後宮,出皇城玄武門,經苑囿,越鳳凰山巔,出禁垣北安門,下鳳凰山,徑北直指中都城北門(未建),長達10千米。此條中軸線全長13.5千米,兩側建有東西對稱的左右千步廊、中書省、大都督府等中央文武官署,太廟和太社稷,文華殿和武英殿、文樓和武樓、東宮和西宮。大明門前,雲濟街上,向東排列著城隍廟、金水橋、國子監、鼓樓;向西排列著功臣廟、金水橋、歷代帝王廟、鐘樓。中都城內外,寰丘和山川壇、朝日壇和夕月壇東西對稱;寰丘和方丘、皇陵和十王四妃墳、鳳陽府和鳳陽縣南北對稱。
遺址分布
明中都皇故城午門尚存正中3個門左右掖門券洞和東西寬142.4米、南北深41.5米、現高12米的兩翼樓,東西寬35.8米、南北長47.5米、高12米的凹字型夯土台基。西華門3個門券洞和南北寬70.6米、深36.66米的城樓台基基本保存完整,高12米。東華門、玄武門及東南、東北、西北角樓尚存有高7至10米的夯土台基。城牆除東北垣和南垣東段僅存基礎外,西垣保留較為完整,存有810米。南垣西段也存有329米,總計尚存1139米。皇城護城河寬80米,基本保持原狀,金水河故道蜿蜒曲折。
建築材料
明中都皇故城建城的巨大城磚,長約40厘米,寬20厘米,厚11厘米,重20公斤左右,皆由長江中下游的22個府、68個州縣和2個巡檢司、中都留守司及其5個衛燒造,磚上印有造磚的府、州、縣、衛所名稱,有的模印有監造官員及工匠的名字。磚砌內外壁,以石灰、米汁加桐油粘接,關鍵部位甚至用生鐵溶灌。所用的石構件,皆采自中都城外,並就地加工,塊料重達幾百斤,甚至幾千斤。宮井的白玉石井欄直徑2.6米。殿址上5塊巨型蟠龍石礎,每塊2.7米見方,高約1.7米,礎面半浮雕蟠龍一圈,高凸於平面15厘米,寬32.5厘米,外圈直徑1.9米,內圈直徑1.25米。蟠龍外圍的礎面上雕刻有翔鳳。御道踏板雕刻的九龍、四鳳、雲朵等,丹墀前御道雕刻的單龍、單鳳、海馬、海浪、雲頭等,造型生動;雕於石欄、望柱之上的各種飛禽走獸。午門正券兩側和凹字型台基四周白玉須彌座上的浮雕,尤為精絕。須彌座通高1.61米,總長576.24米,束腰部分皆鑲嵌著高32厘米、深3至5厘米地浮雕,其造型有龍鳳、鹿、象、麒麟、雙獅、繡球、牡丹、芍藥、荷花、西番蓮、雲朵、方勝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東、西華門和玄武門洞兩側磚砌須彌座上,鑲嵌著模壓的花卉、方勝等磚雕,尚存磚雕長28.8米。建築所用的疏璃瓦有大紅、朱紅、玫瑰紅、深藍、淺藍、孔雀藍和黃、黑、白諸色。殿脊、瓦當、滴水、獸吻等,不僅色釉絢爛,也都飾以龍、鳳。
皇陵石刻
皇陵石刻,位於鳳陽縣城西南7公里地明皇陵前神道兩側,陵墓是橢圓形覆斗式大平頂,高出周圍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邊東西長50米,南北寬35米,占在面積1750平方米。陵前北部的金水橋向北,有長257米、寬6.3米的神道,神道總長257米,東西對列華表及石象生共32對,行距6.3米,間距8.4米。自北向南排列次序為:獨角獸立像22對,高2.42米,長3.27米。石獅坐像8對(雌、雄各4對),高2.25米,長1.75米。華表2對,高5.44米。馬官、石馬及控馬人立像6對(1馬2人為一組實為2組),馬官高2.75米,石馬高2.13米,長3.28米。控馬人高2.27米。石虎坐像4對(尚存3對),高1.96米,長1.8米。石羊臥像4對,高1.92米,長2.2米。石人立像6對(文臣2對,高3.05米,武將2對,高3.15米,內侍2對,高2.6米)。石刻均系整塊石料琢成。質地堅硬,呈黑色,有紅筋。
皇陵石刻皇陵石刻
在皇陵石刻陵墓的外圍,有3道城垣,形成3城包裹陵墓的平面布局。皇陵地處明中都城的西南,皇陵的3道門都是以北門為正門,皇陵坐南朝北,神道與神路置於陵墓之北。皇陵的第1道城是夯土城垣,周長28里。第2道城是青磚砌起的城垣,高2丈,周長6里多,四邊開四門,有城樓。第3道城是皇城,青磚壘砌,周長75丈。皇城平面長方形,為南北縱長的形狀。皇陵的3道城中軸線兩旁,建設了祭祀、護衛、住所建築,形成皇陵建築群。

文物遺存

明中都皇故城遺址發掘清理出道路痕跡、建築基座、漢白玉石礎等。發掘出午門東西兩側城牆下部、三個券門內以及門外東西兩座翼樓的四周,有長達480多米,高約1.6米的白石須彌座,龍、鳳、麒麟、牡丹、芍藥、荷花、方勝等。
琉璃構件琉璃構件

研究價值

明中都皇故城在原生土層中,地層未經擾亂,遺址仍清晰可辨。中都城磚包的城垣地段,土埂壁立,城垣基址宛然。皇城內外殿壇勢如山巒,城門商若崗阜,護城河基本保持舊觀。白玉石街、金水河故道、金水橋基址、故宮井等尚在。尤其是大殿的蟠龍石礎,以及殿前後左右的高台石欄板、望柱,御道丹陛石雕、午門基座長達400餘米的漢白玉浮雕等,更是中國歷代都城中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品。明中都皇故城“規制之盛,實冠天下。”明中都皇故城曾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最豪華侈麗的都城建築之一,在建築藝術上,繼承宋元傳統,開創明清新風,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園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藝術價值。在數量及雕刻技藝上也有獨到之處。均用整塊石料雕琢,無論是人像,還是動物,均造型生動,刻琢精細,具有高超的技藝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們是宋元石刻藝術發展的最早產物,對明清的石刻造型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皇陵石刻神道南端緊連金水橋遺址,遺址南側的東西兩邊各豎立一塊大碑,東為無字碑,西為皇陵碑。皇陵碑碑文系朱元璋親自撰寫,碑文長達1105字,是研究年滿元璋家史與元末明初歷史的珍貴史料。

保護措施

1963年,明中都皇故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碑刻保護碑刻
1976年8月,皇陵石刻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2月23日,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安徽省文物局《關於審批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明中都皇故城皇城城牆及西北角樓遺蹟本體保護工程立項的請示》(皖文物保〔2015〕7號)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

歷史文化

中都歷史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南京)即位稱帝,國號大明,改元洪武。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下詔:以鳳陽為中都,“命有司建置池宮闕如京師之制”。城址選在臨濠西二十里鳳凰山之陽。《中都志》云:“萬歲山(鳳凰山),形勢壯麗,崗巒環向,國朝啟運,築皇載於是山,綿國祚於萬世,故名。”山之東西兩峰對峙,東日日精(盛家山),西日月華(馬鞍山)。三山東西相聯,向陽高亢,北臨淮水,東南有濠水,形勢最為理想。中都“席鳳凰山為殿”,完全彌補了朱元璋在應天府建宮殿時因殿址低洼的缺憾。為加強中都建設,朱元璋先後派得力助手韓國公李善長、中山侯湯和等,“董建臨濠宮殿”,築城。下設行工部,集全國名材和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移民、罪犯等近百萬人,營建6年之久,後因“勞費”為由,於洪武八年(1375年)“罷中都役作”,但其建成部分已具備中國都城建築的基本格局和行制。《中都志》稱:“規制之盛,實冠天下。”明中都皇故城是中國古代最豪華侈麗的都城建築之一,在建築藝術上“繼承宋世傳統,開創明清之新風”,在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皇陵歷史
明皇陵(皇陵石刻)在中都城西南7公里處,陵墓中安葬著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兒的遺骨。朱元璋出身貧寒,元至正四年(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繼去世。朱元璋年僅10餘歲,無力大辦喪事,僅以“被體惡裳,浮掩三尺”之禮,安厝親人。20多年後,朱元璋受封吳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繕父母陵寢。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詔在家鄉興建中都城,同時詔諭因舊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1375年),罷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1379年),皇陵的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外有城垣,內有護所、祭祀祀設施;又在陵前豎起商大的皇陵碑和成雙成對的石像生。據《明史》卷58“山陵”記載,明皇陵原名仁祖陵、英陵。“皇考仁祖墓,在鳳陽府太平鄉。洪武二年(1369年),薦號英陵,後改稱皇陵”。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明中都皇故城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西北部,淮河南岸海拔20米的高地上,東起獨山東麓,西接馬鞍山西麓,南至老人橋,西南伸出鳳凰嘴山南坡,北抵京滬鐵路;皇陵石刻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城西南7千米地明皇陵前神道兩側。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交通
滁州市——寧洛高速——江山樞紐——寧洛高速鳳陽支線——S101——安東橋路——左輔路——東華路——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