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沿革,建築布局,歷史地位,明朝陵墓,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元璋長子朱標巡撫陝西,回朝後患病不起。
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奪取帝位後,為了自己統治的需要,對朱標諸子及建文帝的後代實行殘酷的迫害;同時廢除建文帝的帝號和朱標的帝號、廟號,恢復朱標陵為懿文太子陵的稱號,試圖抹去建文帝主政的所有歷史痕跡。自此,東陵的政治地位不斷下降,後漸漸湮沒無聞,無人過問。朱棣死後,正德、萬曆、崇禎年間,不斷有大臣提出恢復建文帝及朱標的歷史地位的建議,但由於特殊的政治背景,這一尊重歷史事實的要求一直沒有實現。直到清朝乾隆時才恢復了建文帝及朱標應有的歷史地位。
1999年4月以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明孝陵以東相繼勘探發現明東陵前門基址、排水設施以及門殿月台基址等多處遺址。為妥善保護600多年前的這一帝王陵寢,中山陵園管理局決定在此興建明東陵遺址公園。自2000年以來在南京鐘山南麓勘察發掘的明東陵,成為南京第一座帝王陵遺址公園。明東陵遺址公園的建設工程主要是對神道、陵門、享殿前門、丹墀、享殿、寢園、排水設施、寶頂等珍貴文物遺存進行保護。神道、陵門、享殿前門和其它遺存的環境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並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明東陵的陵門是一座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上覆綠色琉璃瓦,原為三孔券門,現只剩建築台基。享殿前門為一座三開間單檐歇山頂建築,同樣覆綠色琉璃瓦,規模與明朝多數親王墓建築一樣。享殿是東陵建築中最大的一座建築,推測為五開間歇山頂建築,上覆黃色琉璃瓦(推測,因在東陵遺址發現諸多黃色琉璃瓦,這是在帝王陵墓中才能看到的琉璃瓦色)。明東陵和一旁的明孝陵不同,沒有明孝陵那樣高大的封土(寶頂),因此太子的地宮到現在一直沒有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