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寺、廟、陵、祠碑等參拜場所前的道路)

神道(寺、廟、陵、祠碑等參拜場所前的道路)

謂通向死者之道。神道又稱天道,語出《易經》“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自漢以降,神道又指“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如明孝陵神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道 
  • 外文名:Shinto
  • 含義:通向死者之道
  • 出處:《漢書·霍光傳》 
  • 性質: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
典故,主神道,神道碑,石象生,翁仲,

典故

漢書·霍光傳》:“太夫人 顯 改 光 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闕,築神道。”《後漢書·中山簡王劉焉傳》:“大為修冢塋,開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數。” 李賢 註:“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
如"鬼道"一樣,漢代也把神道中的"道"解釋為道路,認為"神道"即為通向神之道。這種場合的神,是鬼神的意思;因為鬼神同時也包括死者靈魂在內,所以神道是通向死者之道,即為墓道的意思。把神道當作墓道使用是漢代以後的事。漢代大將霍去病的神道是目前被發現最早的神道。神道兩側置放石人石獸,象徵帝王生前的儀衛。豎在墓道上的墓表又稱神道表或神道碑。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家有狀,墓有銘,神道有碑,有傳有有頌有贊有墓祠,而猶未已也。”

主神道

主神道:中國古代帝王陵區的主神道是公用的,如同大樹的主幹,而去往各陵的輔神道有如分支。最先建陵的皇帝修建的主神道通常會直達其陵前,以後的帝王則在主神道的基礎上,向其他方向延伸輔神道,通往各自的陵前。明十三陵是典型的帝王陵區布局,其祖陵為在北京登基的明成祖朱棣仁孝皇后徐氏合葬的長陵。從大紅門開始的7公里主神道就直抵長陵。
明陵神道 北京 20世紀初明陵神道 北京 20世紀初

神道碑

神道碑:「墓前碑碣,未詳所起。按,《儀禮》:“廟中有碑,所以系牲,並視日景。”《禮記》:“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豐碑桓楹,天子諸侯葬時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貫繂索,懸棺而下,取其安審,事畢因閉壙中。臣子或書君父勛伐於碑上,後又立之於隧口,故謂之“神道碑”,言神靈之道也。今古碑上往往有孔,是貫繂索之遺像。前漢碑甚少,後漢蔡邕、崔瑗之徒,多為人立碑。魏、晉之後,其流寢盛。」

石象生

陵墓前神道兩側的石獸(即石象生)也有由來。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霍去病是兩漢時期一位年輕的著名軍事家。他18歲隨侍在漢武帝左右,善騎射。20歲時,兩次率兵出征河西走廊打敗匈奴,戰功顯赫。24歲時不幸病逝。漢武帝為表彰這員愛將,特在自己的茂陵之東修建霍去病墓,形式象徵祁連山,以紀念他在河西走廊的功績。石匠們參照祁連山的天然石獸,在霍去病墓前鑿刻了躍馬、臥馬、伏虎、臥象、小豬、石魚、人與熊、猛獸食羊等生動的石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踏匈奴",它概括了霍去病短暫一生抗擊匈奴的豐功偉績。這組石刻便是中國古墓前最早的大型石刻。後來的歷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所以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石人石獸。

翁仲

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其來由是: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據說他身長一丈三尺,異於常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懷念他,特製翁仲銅像立於鹹陽宮司馬門外。據說匈奴人來鹹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為翁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