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陵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南七公里處,明皇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時占地約2萬餘畝,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薦號英陵,後改稱皇陵。
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餘間,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來,人為破壞和風雨侵蝕,宮闕殿宇廢為遺址,現僅存陵丘及石刻群。
明皇陵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為同一制度,明皇陵雖非帝王之陵,但“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皇陵神道總長257米,石像生32對,皇陵碑文為朱元璋親撰,石象生數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其藝術風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建設沿革
建築格局
建築規模
磚城
土城
文物遺存
皇陵城垣
土城遺址 皇陵土城為外城,開六個門,以所朝的方向稱東、西、南、北四門,北門東西各有一角門。遺址周長15.44公里。據當地民眾反映,抗日戰爭期間土埂高出周圍農田。建國後民眾多於此取碎磚,土埂被夷平。今遺址依稀可見。 | |
磚城遺址 皇陵磚城為二道城,《鳳陽新書》載:“里外磚築,高二丈,周六里一百一十八步,開四門,俱有樓”。門名以所朝方向,稱為東、西、南、北明樓。明亡後,磚城及明樓毀圮,現僅存遺址。 |
皇城遺址 皇城為皇陵最里一道城,《鳳陽新書》載:“磚壘,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北城牆正中為金門,五間,南城牆正中為後紅門,五座。今門及城牆久毀。 |
皇城正殿遺址
皇陵陵丘
皇陵陵丘 皇陵陵丘位於正殿南240米,明嘉靖十年命名為“翌聖山”。建國後,其上栽的側柏已經成林。1983年春,縣文物管理所於墓道兩側栽植側柏280株,均已成活。現陵丘為一橢圓形大土堆,東西長60米,南北寬40米,高若岡阜。 明皇陵陵墓是橢圓形覆斗式大平頂,高出周圍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邊東西長50米,南北寬35米,占在面積1750平方米。 |
皇陵石刻
皇陵石像生 皇陵石像生列於皇陵磚城北門內神道兩側。為32對,自北向南順序為麒麟2對、石獅8對、華表2對、石馬及控馬者6對、石虎4對、石羊4對、文臣、武將、內侍各2對。民國22年(1933年)曾對石像生作過一次整修。1對內侍和1對控馬人缺頭,均從頸端啟槽補上,一組石馬及控馬人身部開裂,也鑿洞眼以鐵扒加固。“文化大革命”初期,石像生遭到破壞。17對石獸被推倒4對,32條獸腿斷缺,4對底座殘損,6對石人,1人倒地,1人上部斷裂,華表均被推倒,斷成2至3截,石馬及控馬人被砸得殘缺不全,僅存1人3馬完好。1981年7月、1983年4月和1985年6月相繼修復,除1馬及1個控馬人外,余皆恢復原貌。石像生均系整塊石料琢成,質地堅硬,呈黑色,有紅筋,皇陵石像生歷經600餘年,至今石人衣著、扣帶、石獸毛髮等纖細部分,仍如新刻,極為清晰。石像生造型逼真,刻工精細。 | |
皇陵碑 皇陵碑乃“大明皇陵之碑”的簡稱。位於皇陵神道南端西側,洪武十一年七月建。該碑由碑首、雲盤、碑身、駝峰和鰲坐五部分組成,通高6.87米。歷經600餘年,仍屹立原處,完好無損。原有碑亭,久毀,柱礎石尚在。洪武十一年,命江陰侯吳良督工新造皇堂,朱元璋嫌原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乃親撰碑文,重立新碑,全文1105字,追述其家庭出身,本人經歷,元末農民起義和他參加起義軍的情況,以及東渡大江,統一全國的簡略過程。 |
無字碑 無字碑位於皇陵神道南端東側,西距皇陵碑50米。因碑面無字俗稱無字碑。此碑的形制規格與皇陵碑相同,所不同的是皇陵碑的碑首與碑身以榫卯連結,而無字碑卻系一整塊石料雕成。原有碑亭,久圮。建國前碑已倒臥在地,碑身折斷為三截,碑座仍在原位。1983年3月,縣文物管理所將碑座向西移位,同年4月配合省文物工作隊,清理碑座基礎。第一層為承托碑座的四塊片石,第二層為石灰沙漿,第三層為膠漿。根據清理情況分析,此碑傾倒原因,系第二層基礎密度鬆散,缺少強度所致。1985年春,碑座復原,同年6月,粘接重新樹立。 |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旅遊信息
- 皇陵--鼓樓--龍興寺--明中都皇故城 2.皇陵--韭山洞--狼巷迷谷 3.皇陵--龍興寺--小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