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鍾離國,隋開皇二年(582年)改西楚州置,治鍾離縣(今安徽鳳陽)。因濠水得名。大業初改為鍾離郡。
唐武德、乾元間復改濠州,轄境相當今安徽省蚌埠、鳳陽、懷遠、定遠、明光等市縣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為臨濠府,二十八年復為濠州。朱元璋吳元年(1367年)升為臨濠府。現為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或稱臨淮關,臨淮,也稱濠梁等,著名的鳳陽縣小崗村就在這附近。為歷史通衢要地,是安徽省四大歷史名鎮之一,地處淮河中游。
洪武七年改名鳳陽府,府治遷往今鳳陽縣城。
本地有很多地方仍以濠州命名,如濠州商城,濠梁路等。濠州在淮河南岸,距離安徽省第三大城市蚌埠市區20公里,這裡是鐵路交通要道,京滬線經過這裡,所以,北京到上海的火車肯定經過這裡。說不定你也曾經從這裡經過,只不過當時不知道。古典影視作品裡面,多稱作“淮北濠州”,淮北指的是淮河以北,濠州指的是鳳陽東部的廣大地區,也是歷史上朱元璋及各種教派活動的重地,就是鳳陽縣,古稱鍾離國、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為鳳陽縣,位於安徽東北部,淮河南岸。南近合肥,北依蚌埠,西靠淮南。京滬、淮南兩條鐵路線貫穿東西、南北;合蚌、鳳淮、明亳三條公路和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鳳陽縣古稱鍾離國、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為鳳陽縣,鍾離國都在今鳳陽縣臨淮關鎮東3公里李二莊鄉小卞莊西鍾離古城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濠州
- 類別:古地名
- 地點:今安徽省鳳陽縣
- 榮譽:安徽省四大歷史名鎮之一
歷史變遷,境內情況,古鐘離國,所處位置,
歷史變遷
濠州,鍾離。上。開元戶二萬五百五十二。鄉四十一。元和戶二萬七百二。
鄉四十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鍾離子之國,後為吳、楚所爭之地,《左傳》“楚子為舟師以略吳疆,滅鍾離。”又《史記》“楚平王時,鍾離人與吳邊邑卑梁小童爭桑,二邑交相攻滅”。秦並天下,屬九江郡。漢置鍾離縣,復隸九江郡。
晉立為鍾離郡,宋因之。宋明帝失淮北地,復立徐州於此,後廢帝改號北徐州。
梁因之,以昌義之為北徐州刺史,鎮鍾離。魏中山王元英、將軍楊大眼,率眾數十萬來寇。鍾離城北阻淮水,魏人於州東邵陽洲作浮橋,晝夜攻城,分番相代,義之善射,每彎弓所向,莫不應弦而倒,一日戰數十合,魏軍死者與城中平。會高祖遣曹景宗、韋?率眾二十萬來救,魏軍大敗,英與大眼脫身而走,因輕騎追至洛口而還。州後入高齊,文宣帝改為西楚州。隋開皇三年改為濠州,因水為名。
大業三年改為鍾離郡。南北朝皆為重鎮。隋亂陷賊,武德五年,杜伏威附,改為濠州。按濠州本屬淮南,與壽陽阻淮帶山,為淮南之險,貞元元年,竇參為相,於是越淮割地隸屬徐州,及徐州節度使張建封死,子?為本軍所立,常挫王師,其時朝廷幾失淮南之地,蓋參不學無術,昧於疆理之制所由致也。自貞元以後,州西渦口對岸置兩城,刺史常帶兩城使,以守其要。“濠”字中?誤雲“水”,元和三年又加“水”焉。
境內情況
州境:東西二百六十里。南北一百八十一里。
八到:北至上都取虹縣路二千三百七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
東北至楚州盱眙縣二百二十里,從縣至楚州一百九十里。西南至壽州二百二十里。
東南至滁州二百三十里。南至廬州三百三十里。東北至泗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徐州四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官糹?。賦:糹?,絹,綿,布。
管縣三:鍾離,定遠,招義。
鍾離縣,上。郭下。本漢舊縣,屬九江郡,至晉屬淮南郡。安帝時,因東郡燕縣流入鍾離者,於此置燕縣,至高齊復為鍾離縣。
塗山,在縣西九十五里。
淮水,西南自壽州界流入。
西濠水,出縣西南莫耶山,北入淮。
東濠水,出縣南濠塘山,東北入淮。
當塗縣故城,本塗山氏國,在縣西南一百一十七里。禹娶於塗山,即此也。
荊山堰,在郡城西一百二十二里。梁天監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陳計於武帝,求堰淮水以灌壽陽,引北方童謠曰:“荊山為上格,浮山為下格,潼、泡為激溝,並灌鉅野澤。”帝遂發徐、陽人,率二十戶取五丁以築之,令太子右衛率康絢、左衛將軍昌義之護作,令戰士二十萬人,於鍾離城南起浮山堰,北抵?石。至十四年四月,堰將合,淮水漂度,輒複決潰。或言江、淮多蛟龍,其性惡鐵,於是引東西二冶故鐵器,大則釜鬲,小則?Θ,數千萬斤沈於堰所,猶不合,緣淮百里內木石皆盡,負者肩上皆穿,士卒死者十七八。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壽陽城、戍移頓於八公山。淮水清,人之墳墓皆歷歷見於水底。或謂絢曰:“四瀆者,天地所以節宣其氣,不宜久塞。”既而昏霧三日,霧解而堰決,殺數萬人,其聲若雷,聞於三百里。水中怪物,隨流而下,或人頭魚身,龍形馬首,殊類詭怪,不可勝言。
莊周台,在縣南七里。濠水經其前,莊子與惠子觀魚之所,又曰觀魚台。
定遠縣,上。北至州一百里。本漢東城縣地,屬九江郡。梁武帝天監初置,屬定遠郡。高齊改為大安郡。隋仁壽元年廢郡,改定遠縣為臨濠縣,屬濠州。國朝復為定遠縣。
洛水,經縣西四十里。
陰陵縣故城,在縣西北六十五里。本漢縣也,項羽敗於垓下,將麾下八百騎潰圍南走,灌嬰追羽至陰陵,羽迷失道,問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以故漢兵及之。
東城縣故城,在縣江南五十里。項羽自陰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騎,南走至烏江亭。灌嬰等追羽,楊喜斬羽於東城,即此地也。
招義縣,上。西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漢淮陵縣,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郡。
宋孝武帝自淮北徙睢陵縣,改為池南縣。陳為招義縣。隋大業元年為化明縣,屬濠州,武德七年更名招義縣。
淮水,西自鍾離縣界流入。
浮山堰,在縣西北六十里。梁天監十三年,與荊山堰同時修築。
古鐘離國
關於鍾離國的記載,史料匱乏。《史記·秦本紀》作“終黎”,嬴姓之國。一般說來是在西周的時候,由伯益的後代受封建而建立,是西周、春秋時代的諸侯國之一,國君為嬴姓。春秋時期被楚國所亡。
鳳陽的鐘離城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是安徽省現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遺址,1981年公布為安徽省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史書載,周代在此設方國鍾離子國,春秋時位於吳楚之間,被兩國反覆爭奪,最後歸楚,直至戰國末期。鍾離城自建至棄,沿用時間長達1200多年。
武王滅商後,分封天下,一些非周王室的貴族家族也獲得封爵,如商朝貴族伯益的後代,就被分封在鍾離國,後遷至今天的鳳陽縣境內。
前518年冬,楚國聯合越國水師夾攻吳國,取得小勝,二國慶賀之後,楚王坐船去圉陽了。吳軍緊緊追隨,直到楚邊境,而楚守軍沒有戒備,吳軍突然襲擊,獲得大勝,順手消滅了巢、鍾離這兩個楚的附屬國。最終,伍子胥率軍攻破楚都,鞭楚平王之屍。
鍾離國滅國後,其城池還在,鍾離舊民還生活在那裡。至越王勾踐滅吳,鍾離城短暫歸越,後又長期屬楚。“鍾離國一直沒有復國,楚王派大夫去鍾離城主持工作。”“夏商周時,江淮之間有史可查的諸侯國,有十多個,安徽省境內有20多個。”北有鍾離國和今長豐縣一帶的虎方國,南有巢國、桐國、舒國,西有六國(六安境內)等。這十餘個小諸侯國面積不大,但相當富庶。“江淮這個地方,是‘吳頭楚尾’,長期成為楚、吳的掠奪對象和交兵戰場。”
鍾離國屬於徐國的分支,而徐又屬於東夷的一支,東夷整個是太陽崇拜。他們認為天是圓的,天裡面最高的神是太陽神,而太陽神正是東夷人的首領。”
鍾離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蚌埠雙墩一號墓位於“鍾離城”遺址不遠,從墓葬規模和陪葬物品等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奇特的超級大墓,極有可能就是當時鐘離國的國君。發掘工作仍在進行。
所處位置
鳳陽縣東北部
鳳陽縣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