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宋
崇寧元年(1102年)始建該塔,塔東側有寺,名
興化寺,故最早塔名叫興化塔。
元
至正十六年(1356年)於塔西旁又建一寺名
慈氏寺,明洪武年重修,又名
慈氏寺塔。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第四層塔心俗稱“小廟”,供奉關羽、關平、周倉三尊神像被毀。
1977年,文物部門對萬佛塔進行全面維修,加固塔基,彌合裂縫,補鑲損壞嚴重的佛像磚,塔尖增設了避雷針,恢復了寶塔原貌。
1981年至1984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十三萬五千元,對萬佛塔進行了徹底維修。
1988年,萬佛塔作為兒童遊樂園的主體建築對外開放。
建築特點
結構
萬佛塔由
地宮、
塔身和
塔剎三部分構成。地宮四壁遍鑲石雕,記憶體北魏時期石碑一塊。萬佛塔塔共13層,高38.6米,底周24.3米,每層有8門,4真和4假,1至7層以下門窗立位相同,8層以上逐層轉換,上下錯置,每層飛檐下裝飾有各種花紋的圖案,塔頂裝有鐵制鈴,每角飛檐懸鈴。塔剎為鐵制塔剎,裝有復缽一個,相輪五重,寶蓋、寶瓶各一。塔身為水磨青磚砌造,內體外鑲嵌有赭、黃、綠三色琉璃磚1300餘塊,每塊磚雕有佛像3尊,中為釋迦牟尼、左為迦葉、右為阿難,也有很少幾塊只刻有一個佛象,總計6000餘尊。
特點
萬佛塔有4個特點:第一,平面八角,第一層塔身特高,下半部為實心體,上半部皆為梯形,正門開在塔北面的上半部。第二,塔為樓閣式,2、3、4層平座,用仰蓮瓣承托,替代斗拱,既美觀,又簡練。第三,塔的內部結構頗多變化,採用穿心式、迴廊式、壁內折上式、實心式等混合方式。第四,塔的內壁、外壁遍貼佛像磚,這是宋塔貼佛像最多的範例。萬佛塔不設台基和基底,第一層倚柱為瓜楞式,第二、三層倚柱有柱頭卷殺,門洞門頭均採用圭角形,斗拱採用每朵出雙抄花拱;塔窗花紋採用菱形、球紋立格、斜格及龜背紋等。
文物遺存
石雕
萬佛塔地宮四壁遍鑲石雕,記憶體北魏時期石碑一塊。塔身為水磨青磚砌造,塔體內體外鑲嵌有赭、黃、綠三色琉璃磚1300餘塊,每塊磚雕有佛像3尊,中為
釋迦牟尼、左為
迦葉、右為
阿難,也有很少幾塊只刻有一個佛象,總計6000餘尊,這些佛像有宋代遺物,也有後世添配的。第四層塔心俗稱“小廟”,供奉
關羽、
關平、
周倉三尊神像,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毀。
碑刻
萬佛塔塔內保存有兩塊建塔的碑刻:一塊在第四層,為宋崇寧元年(1102年)所刻;一塊在第十一層,為崇寧五年(1106年)所刻。從兩塊碑記的相隔時間推斷,從五層到十一層相隔四年,全塔共十三層,加上基礎和塔剎的施工,全塔約修建十年時間。
研究價值
歷史價值
萬佛塔採用北方磚塔構造方法建造,保存亦較完整,結構富於變化,為中國南北方造塔技術融合的作品,是一處重要的宋塔實物。從歷史價值看,作為歷史演化的物證,萬佛塔年代久遠,工藝精巧,又經歷代修繕,記憶體碑文、壁畫等多種歷史信息,對於研究北宋以來渦河流域社會發展思潮觀念的演化變遷,具有重要的歷史學術價值。
藝術價值
萬佛塔造型雄奇、挺拔俊美,是北宋時期高超建築工藝水平和社會審美觀念的直觀反映。作為現在的為數不多的八角樓閣式磚塔,萬佛塔體量協調,結構嚴謹,塊面持重,渾然一體,歷經千年而巍然矗立,具有高度的牢固性。同時,建築材料涉及磚石、木材、陶釉、鑄鐵等,建築工藝有砌、鑲、雕、燒、鑄、刻等,點線面結構既緊密,又富於變化,是當時建築水平綜合體現。此外,萬佛塔琉檐飛動、風鈴叮噹、書畫美妙、佛像生動、教義精深,具有令人讚嘆的藝術魅力。
科學價值
萬佛塔涉及社會學、物理學、建築學、美學、考古學等各個方面,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具有較高的綜合科研價值。
保護措施
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員會公布蒙城古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安徽省文物局批准《安徽省蒙城萬佛塔保護規劃立項報告》,(皖文物保[2012]134號),並同意蒙城萬佛塔文物保護規劃編制立項。
2014年,蒙城縣文物局為加強文物安全保護工作,採取以下保護措施:
1、在萬佛塔周邊、縣文物庫房及時安裝了監控設備,對萬佛塔避雷設施進行安全測試。
2、採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結合、重點巡查和一般巡查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對重點鄉鎮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安全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委託安徽省文物保護中心制定《萬佛塔保護規劃立項報告》。並委託有文物保護資歷的單位制定《萬佛塔文物保護規劃》和《萬佛塔維修方案》。
旅遊信息
地址:亳州市蒙城縣城關鎮寶塔中路。
門票:免費開放。
交通:乘公交新2路、新7路行政服務中心站下可至萬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