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歙古道

旌歙古道

旌歙古道,亦稱隋唐古道,史稱徽(州)寧(國)官道,位於在安徽省旌德縣境內。

旌歙古道始建於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古時由徽州府(歙縣)通往寧國府(宣州)的重要官道,也是徽寧官道中最精緻的一段。

沿途有五里洞、如來柱、靠壁洞、天竺庵遺址、旺子洞、天星洞等人文景觀。是保護最好、最長的一條徽州古道歷史風貌。 也是中國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旌歙古道
  • 外文名:Jing she Road
  • 地理位置:安徽省旌德縣白地鎮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五里亭、旺子洞、天星洞
  • 總長:15公里
  • 火車站:旌德站
歷史背景,位置境域,地理位置,地理優勢,修建歷史,景觀,五里洞,如來柱,靠壁洞,旺子洞,天星洞,軼事典故,旅遊信息,地圖信息,

歷史背景

說旌德古道,準確地說應該是古驛道。古驛道就是從前的國道。
旌歙古道
旌歙古道
專為傳達命令、遞送軍情及官府文書、朝廷官員過往和運送物資而設,驛道不比羊腸小道,路面儘量求寬、平、直而堅實。
早在唐時旌德就有驛道了,想來這是置縣的一項基礎建設吧。據考,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提升江東提刑時,便是從江西入徽州,途經旌績和旌涇驛道到宣州的。
古時驛道廣設郵傳驛站,專管驛事,也為郵遞人員歇力、接力及往來官員休息之所。
旌歙古道
旌歙古道
明清時,一般十里設一鋪,縣設總鋪,配置一定數量的傳車和馬匹,有管理驛鋪的驛使和驛卒。旌德驛鋪始於宋代,終於清末民初。
旌德驛道均為石板路面,路寬約一米五至兩米,車轎騾馬相讓無礙。為方便獨輪車行,路中央大都直鋪石條,兩側嵌以石塊或卵石,平整堅實,雨止路乾。
有水或低洼處均砌有橫、直排水溝,保持常年乾爽無積水,暢行無阻。
旌德古道以縣城為中心,通往四鄰的主要有旌涇(縣)、旌績(溪)、旌寧(國)、旌太(平)以及穿越縣境的徽州府通往寧國府(宣州)的徽寧驛道五條。

位置境域

地理位置

旌歙古道位於安徽省旌德縣白地鎮、黃山區譚家橋鎮交界處。古道從旌德縣白地鎮高甲村過天星洞經箬嶺關到歙縣許村茅舍約15公里
旌歙古道
旌歙古道

地理優勢

驛道和古道,一般選線合理,路線穩定。
旌歙古道
古道石路
只有旌、涇古道三溪南灣石壁山一段,原高懸山腰,險窄難行,又因地扼宣、徽咽喉,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宋方臘起義軍曾在此與官兵激戰。
明嘉靖十三年(1534),寧國府通判署旌德縣事李默,命比丘僧化緣募捐,鳩工開山鑿石,沿溪築路,始成通衢。通往寧國上坦的古道,宋、元、明三代均在烏嶺設定巡檢司。
箬嶺古道地跨旌德、太平、歙縣、績溪四縣,軍事和交通位置極其重要。相傳東箬嶺古道為隋末所開。

修建歷史

古時築路、建橋,經費多為私人捐募。如康熙五十七年(1718)山洪沖毀石壁古道,嘉慶十年(1805)朱旺村朱氏捐銀5100兩重修南灣至藁口一段。
旌歙古道
古道風景
楊桃嶺古道,據績溪縣誌記載為明代旺川曹世科獨資修建,民國30年(1941)績溪上莊胡適夫人江冬秀回旌德江村省親時,捐銀洋1000元重修。有人除捐銀修路外,還捐田作為養路經費。
如乾隆四十六年(1782),喬亭劉孝元邀集鄉紳捐資修築春嶺古道,並置田十餘畝生息,為養路之資。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占領青陽時,縣政府派工兵挖斷旌太驛道,以阻止敵騎入侵。
抗戰勝利後,南元呂賢澄、呂炳坤兄弟於民國35年募捐修復此路,並重建金竹圲劉家橋。
民國29年11月10日,旌、績兩縣在古道基礎上,動工合修三溪至績溪手車道,全長50公里。
旌德至績溪縣揚溪古道,自鑿成以來,一直是重要的縣際古道。
績溪、歙縣缺糧農民常年百十成群,不遠百里,來旌挑糧,絡繹不絕,直到1954年南雄公路績旌段通車時方止。旌德至太平驛道,清時榔村湯氏曾在霍家橋頭夜設路燈,為商賈行人照明,可見當時交通盛況。

景觀

五里洞

沿著山道石階前行不足五里,便到了一處驛亭,有名曰“五里洞”。這裡的路亭與別處的不同,是沿著山坡用條石建築在路邊的一個個拱形的圓洞,很像橋洞,這種設計安全、堅固。
旌歙古道
旌歙古道
建成拱形,抗壓力強,山坡上的滾石不易壓塌,野豬等獸類也不易毀壞。
山間空氣濕潤,用石頭砌築,不容易腐爛,而且不蓋瓦片,即使再大的山風也不易掀翻,減少了一大筆修繕的費用。過往的行人,在這裡不僅以歇腳、乘涼、避雨,不但保暖禦寒、防範野獸,還可避免發生山林火災。
整個石洞騎路而修,洞內壁嵌有石碑,時光流逝碑上所刻文字已難以辨識。

如來柱

石柱屹立在山脊突出古道旁一小塊平地上,石柱高約四米,直徑40公分,石柱成八角菱形,上有三層蓮花形毗羅帽,形如唐僧所戴之佛帽,柱身雋有“南無阿彌陀佛”字樣,當地老百姓稱為“如來柱”。石柱每一方都雕刻有古文,可保佑八方來客旅途平安、生意興隆。上有蓮花型三層頂蓋,就象唐曾取經時所戴佛帽一樣。具體寓意有待考證了。在歙縣一方茅舍村上方路口還另有一柱,但造型有異。
旌歙古道
如來柱

靠壁洞

靠壁洞是傍山而建的石洞,為清代建築,亭頂拱,花崗石砌築,寬1.8米,高2米,深2米,洞壁雋有“當境土地”四字,過往行商亦在此祭祀土地神,也可在此稍作休息。
旌歙古道
靠壁洞

旺子洞

這一段林密路陡,不過二里又到一亭,門頭石刻“旺子洞”,洞口古樹虬枝。

天星洞

天星洞是古道至高點,橫架兩山互通四方。確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要地。站在關口之上,寒風陣陣,吹得人都有些站不穩。遠眺四周,莽莽群山盡在眼底,崇山峻岭一覽無遺。這裡是旌德和歙縣的分界嶺,站在旌德方向的洞口,向遠處眺望,鐵帽山依稀可見。鐵帽山的山形非常獨特,山頭尖尖的像金字塔,遠遠望去,整個山體呈鐵灰色,這可能就是鐵帽山的由來吧。山腳下是星羅棋布的村莊,白色的粉牆就像茫茫大海上的點點白帆。
旌歙古道
天星洞

軼事典故

新修箬嶺道記
清代文學家洪亮吉在《新修箬嶺道記》中記載了古道當年的繁盛。舊時,絡繹不絕的馬隊行走在這裡,山裡的土特產和人們的生活用品,就這樣被一車車運出送來。旌德盛產大米,糧商們累了乏了便和衣在亭中打個盹,醒來後繼續上路,將大米運往徽州,南陵、繁昌、蕪湖等地。
旌歙古道
古道風景
唱燈棚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提任江東提刑時,從江西入徽州,走古道到寧國府;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穿古道登黃山,發出“登黃山天下無山”的慨嘆;清鹹豐年間,時任徽寧池廣太道台的惠征和夫人帶著17歲的長女那拉氏(也就是以後的慈禧太后),去九華山進香,求神靈庇護選秀成功,夜宿古道聽“唱燈棚”。

旅遊信息

門票:免費
交通:旌德火車站—旌德汽車站—白地鎮
徒步路線:高甲村開始,經五里亭、旺子洞、天星洞(東箬嶺),至箬嶺關轉到西文村嶺腳二組。

地圖信息

地址:高甲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