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據鳳台縣誌記載,湖區在宋曾是一個府,因地坍陷成了一個湖。歷史上曾乾涸兩次,民國24年(1935年)全湖種小麥大豐收,1966年又乾涸一次,全湖種小麥又獲豐收,產量4.0萬噸。湖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7公里,湖岸周長35公里,湖形為橢圓形,湖底平坦,底質為沖積淤泥土。由於長期淤積,湖床逐年增高,據鳳台縣誌記載近100年已增高2米,現湖水平均水深僅0.8米。
地理環境
焦崗湖由於源多流廣,湖周圍有480多平方公里的客水流入湖內,歷史上曾有“三十六湖歸焦崗”之稱。焦崗湖區最高氣溫38℃~40℃,最低氣溫-10℃,全年平均氣溫15℃,平均水溫14℃,無霜期225天,冬季湖面冰凍20~30天。
自然資源
建國前焦崗湖曾有水面29.76萬畝,解放後先後對湖灘圍墾造田23.76萬畝,建有焦崗湖農場。一般年份正常水位在17.5米,水面僅37.5平方公里,容積2000萬立方米;雨季汛期水位在18.5米,水面有7萬畝;蓄水量4000萬立方米,1969年7月湖區最高水位達19.02米。湖水各種溶解鹽分含量較豐富,溶解氧在5.87毫克/升,PH值7.2,對淡水魚類生長較有利。湖內浮游植物平均1.0195萬個/升,生物量0.03873毫克/升;以各種藻類為優勢種群;浮遊動物平均2050個/升,生物量3.20毫克/升,以原生動物,輪蟲,枝角類為優勢種群;底棲動物平均576個/平方米,生物量185.2克/平方米,以螺、
水蚯蚓、搖紋幼蟲為優勢種群;水生植物鮮重6896克/平方米,以菱、聚草,小芡藻為優勢種群。焦崗湖曾經是魚鴨成群,
芡實,菱角滿湖,素以“寶湖”而著稱,歷史上鮮魚最高年產量320萬斤,每畝平均53.3斤,正常年份都在150萬斤左右;芡實產量最高達400萬斤,一般也有50萬斤。
但是從“文化大革命”以來,焦崗湖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圍湖面積擴大了,養魚面積縮小了;二是水土流失,長期淤積,湖水變淺,夏季出現污染;三是沿湖民眾偷魚現象已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四是養魚湖變成了保農湖;五是酷捕濫撈破壞魚業資源,魚和芡實產量下降了,80年代以來一直徘徊在80萬斤左右,魚類種群也由1975年前的優勢種群鯉、鯽、短尾鮊逐漸由黑魚所代替,鯉、短尾鮊產量下降,鯿魚從無到有,刀鱭從1970年以後絕跡了,從1973年人工投放青、草、鰱、鱅等魚種500萬尾,其中以
草魚為主。
旅遊信息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