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96年,琅琊山風景名勝區內的豐樂亭重修。
2013年3月,琅琊山風景名勝區覽山路景觀帶建設完畢。
2016年,琅琊山風景名勝區內的太僕寺景區由市政府投資恢復建設,園區面積約17萬平米。
2017年,琅琊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在琅琊閣原址上進行重建。
2019年10月1日,琅琊山風景名勝區內的太僕寺景區開啟試運營。
2022年8月,琅琊山風景名勝區重新勘界結果公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琅琊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為115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7’35”-118°18’21”,北緯32°15'17”-32°21'49”。核心景區包括醉翁亭景區、琅琊景區、豐樂亭景區中景源集中區域和清流關古驛道古關隘保護區域,總面積為9.90平方公里,占琅琊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的8.61%。
東部醉翁亭片區範圍:東至西澗路,北至滁定公路(S311省道),南至琅琊山林場邊界,西至大英窪水庫。
西部普賢庵片區範圍:北起長窪水庫,向西經施集鎮板先李轉向南至花山腳,東沿花山、菱角山腳至三板橋。
北部清流關片區範圍:南起棺材山腳,西至珠龍鎮小店,向北抵滁定公路及沙河集水庫南岸,東沿大峰山脈向南至關山店。
地形地貌
琅琊山風景名勝區中的山體是燕山運動早期形成岩體,山體基本呈北東方向展布,構造複雜。組成岩性為震旦繫上統和寒武系、
奧陶系、石灰系的一套碳酸鹽類岩石。流水長期侵蝕,溝谷比較發育,距離2公里內相對高差約200米。山頂半渾圓狀,山坡較陡,一般在30度-40度。
氣候特點
琅琊山風景名勝區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性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梅雨季節明顯,無霜期較長;春溫多變、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寒乾燥,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琅琊山風景名勝區共有植物153科,其中喬灌木58科;植物類名貴中藥140科803種,號稱“天然藥圃”,其中
滁菊、
明黨參等遠銷國外。
琅琊榆、
醉翁榆為琅琊山特有樹種,其主幹高大挺拔(大者高28米,胸徑80厘米),屹立於寺廟周圍,蔚為壯觀。醉翁亭、琅琊寺一帶連綿數公里分布有天然次生林,是中國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石灰岩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天然次生林。混交的樹種繁多,各具特色,有很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主要景區森林覆蓋率達85%。
動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