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燈

秧歌燈

秧歌燈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歌舞藝術。明朝末年發源於來安縣廣大鄉,是由勞動人民對神靈的祈禱活動發展起來的。起初以唱為主,伴以極簡單的動作,後來形成了秧歌燈雛形。清代,秧歌燈歌曲曲調和演唱內容較前豐富得多,伴奏樂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和民間鑼鼓。 秧歌燈的曲調豐富多彩,抒情悅耳,舞蹈動作柔美樸實,輕鬆愉快,歌詞通俗流暢,動人以情。由於以上特點,秧歌燈很快流傳到滁州全椒和江蘇省六合江浦浦口一帶鄉間。民眾自詡秧歌燈“有九腔十八調,調調有花色,三天三夜唱不完,唱轉頭不算本事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燈
  • 類型:傳統歌舞藝術
  • 發源於來安縣廣大鄉
  • 發明時間:明朝末年
  • 伴奏樂器:笛子、二胡、四胡、琵琶等
簡介,藝術特色,演唱形式及內容,唱詞,道具,現代發展,

簡介

秧歌燈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歌舞,以前均在廣場演出,上場人數多則82人,少則32人,角色分為“主傘”、“韃子”、“包頭”。主傘為燈頭,持串鈴領舞;韃子為男角,服飾為箭衣、馬褂、圓頂卷邊黑色帽,腦後垂長辮,腳穿短筒靴;包頭為女角,身著彩色大衣襟褂子,腳穿彩鞋。主傘服飾與韃子相同。其餘男女表演者均手持紙扇和荸薺形彩燈。
秧歌燈
秧歌燈表演形式有“大場子”和“小場子”之分。“大場子”中的隊形有“串花陣”、“金龍盤柱”、“二龍戲水”、“剪子交股”和“疊羅漢”等;“小場子”的節目有“姜太公釣魚”、“小放牛”、“對花名”、“看燈”、“賣雜貨”等。無論是“大場子”還是“小場子”,都具有“燈中有戲,戲中有燈,邊唱邊舞”的特點,故秧歌燈又叫“雨夾雪”。
1957年1月,來安縣排演的《秧歌燈》作為安徽省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節目,獲得表演獎和挖掘整理獎。1959年,該節目經過加工,又參加省第二屆音樂舞蹈會演,並赴北京為蘇聯外長葛羅米柯等16個國家的外交使節演出。

藝術特色

演唱形式及內容

秧歌燈的內容有“大場子”和“小場子”之分大場子中的隊形有“串花陣”、“金龍盤柱”、“二龍戲水”、“剪子交股”以及“疊羅漢”等。小場子的節目有“姜太公鉤魚”、“小放牛”、“對花名”、“看燈”、“賣雜貨”等。小場子實際上是表演唱。演唱的曲調有“金垛子”、“九連環”、“鮮花調”、“八段錦”、“採蓮”等民間小調。

唱詞

秧歌燈的唱詞:一是“祈禱類”二是“說事類”三是“抒情類”。如說事類的歌詞有“陽雀喳喳滿天飛,小滿處處秧歌聲”。祈禱類的有:“秧歌一唱心花開,萬粒歸倉慶豐收”。抒情類有“十里水鄉十里歌,萬畝良田萬擔糧”。
秧歌燈伴奏的樂器以鑼鼓打擊和絲弦伴奏為主,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等。
不同的歷史時期秧歌燈有不同的唱調,建國後的秧歌燈唱詞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輝煌成果,農業大豐收的歌詞。如“公社糧倉園又尖,社員堆谷上了天,扯把雲彩擦擦汗,湊著太陽吸袋煙”等新歌頌詞。以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類的歌詞。

道具

秧歌燈的道具由串鈴,“頭傘”(也稱萬民傘)以及形如水鄉特產的荸薺的紅綠燈,外加摺扇組成:其作用是串鈴為全場跑陣表演的總指揮。“頭傘”是緊隨其後的領燈人。
荸薺燈荸薺燈
服裝:男角(亦稱韃子)頭戴翻沿帽,黑糾緞料製成,帽頂和穗為紅色、緞料繡花清代裝束,薄衣快靴。主傘:胸前佩大紅彩球。女角(亦樂包頭,明末清初均為男扮女裝)。腦後梳一獨辮,淺綠色大衣禁褂褲,短圍腰、布鞋。傘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傘衣,下沿綴五彩絲穗。
手燈紮成橢荸薺形燈架,蒙紅綠色燈衣,頂上有綠色花朵裝飾。
建國後推陳出新的秧歌燈,剔除了串鈴,保留了“頭傘”、“手燈”和摺扇,演員的服裝改為現代歌舞服裝。

現代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秧歌燈以喜悅歡快的形式展現在舞台上,其唱詞充分反映和表達了廣大水鄉農民在實行生產責任制後的愉悅心情“百花捧出秧歌燈,春風引來玩燈人,綠柳黃鶯唱新歌,千家萬戶開秧門”。
原生態的秧歌燈服飾、道具
包頭:淡綠色大襟短便裝,腦後梳一根獨辮,頭戴花。
韃子:緞繡清裝,腰系綢帶拖於腰兩側,腳穿黑色短靴,主傘胸前佩大紅綢彩球。五韃子服裝可一色,亦可多色,除黃色皆可著。
帽子:黑緞製成,帽頂及穗為大紅色。
秧歌燈
扇子:即一般白紙摺扇,扇面上一面繪“鳳”,一面繪“龍”象徵龍鳳呈祥,扇軸系大紅扇坐。
手燈:燈為橢圓的荸薺燈形,燈衣為綠色,燈頂上有紅色鮮花裝飾,並間有水稻葉子。高度25厘米。直徑20厘米。
傘: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傘衣,下端綴五彩絲穗
改革後的秧歌燈服飾、道具
1、服飾:一律為現代裝,男角為白色舞衣;女角為粉紅色彩衣。
2、道具:手燈(為荸薺形燈籠)、彩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