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文化遺產名稱:肘歌抬歌
- 所屬地區:安徽
- 遺產編號:Ⅲ—5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肘閣抬閣一般指本詞條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肘閣抬閣),安徽省壽縣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肘閣抬閣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因由人抬著表演,故稱“抬閣”。它集造型、彩扎、雜技、戲曲於一體,充滿詩情畫意。肘閣是抬閣的一種特殊形式,流行於安徽省的壽縣和臨泉縣,因表演者利用肘部力量和技巧進行抬閣表演而得...
肘閣抬閣是中國最古老、最稀有的舞蹈藝術之一,是由八個人共抬一張八仙大桌,表演者站立其上。邊走邊唱,鑼鼓喧天。起初是人們用來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發展,人們才將戲劇、雜技、歌舞表演逐漸融於抬歌表演中。也由原來的八人抬,演變成現在拖拉機、馬車、牛車...
由於這種表演方式新奇,一時風行,後來抬閣就演變為肘閣逐漸流傳下來。項城肘閣清末民國時期最為鼎盛,而且歷史悠久,其源頭可上溯到北宋時期,清乾隆年間逐漸發展成集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表演形式 項城肘閣作為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舞蹈,表演形式非常特別,它由上下兩部分組成,肘閣演員在上者為...
肘閣是集造型、彩扎、雜技、戲曲等藝術為一體,熔詩情畫意於一爐,是一種綜合性的傳統舞蹈。多在廟會或重大節日表演。表演 壽縣的肘閣分為“大架子”(由三棚組成)和“小架子”(由一棚或二棚組成)。霍邱的肘閣有一、二、三架之分,以若干組組成。一架,每組4人,一人扛架,上坐一童,下面兩人手持點叉...
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腦閣)”江蘇省金壇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金壇抬閣)”浙江省浦江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浦江迎會)”安徽省壽縣、臨泉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肘閣抬閣)”四川省興文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
吳守琳 吳守琳,男,漢族,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肘閣抬閣)傳承人。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其共同點都是採用芯子通過不同數量的小演員在上面表演出彩,製作巧妙、隱蔽,表演詼諧幽默、優美動人,並配以鑼鼓、嗩吶和笙簫笛管伴奏。不同點是支撐小演員的青壯表演者數量因不同形式而不同,“肘閣”是一人頂,“穿心閣”是二人扛,“抬閣”則是多人...
光明社區附近有臨泉魔幻之都文化旅遊景區、木一博覽園、崗上遺址、張老家祠堂、魏野疇烈士陵園、育才閣等旅遊景點,有老集生薑、迎仙板雞、雞絲燴麵、臨泉毛筆、臨潭毛筆、譚棚毛筆等特產,有肘閣抬閣(阜陽市臨泉縣)、民間雜技馬戲(阜陽市臨泉縣)、文王貢酒釀造技藝、臨泉雜技、臨泉毛筆製作技藝、鮦城火叉、火鞭等...
抬閣、肘閣等民間藝術奇葩於2006年12月被省政府列為全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陽關鎮以民間藝術為載體,文化塔台,經濟唱戲,自1999年農曆二月十九舉辦首屆玄帝廟物資交流會以來,每年都吸引周邊縣市許多民眾來正陽觀看民間文藝演出,參與物資交流,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旅遊資源 正陽關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