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歌抬歌(肘閣抬閣)

肘歌抬歌

肘閣抬閣一般指本詞條

肘閣抬閣是中國最古老、最稀有的舞蹈藝術之一,是由八個人共抬一張八仙大桌,表演者站立其上。邊走邊唱,鑼鼓喧天。

起初是人們用來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發展,人們才將戲劇、雜技、歌舞表演逐漸融於抬歌表演中。也由原來的八人抬,演變成現在拖拉機、馬車、牛車拉的形式。

上面的人物大多是孩子,小的幾歲,大的十幾歲。

他們凌晨3、4點鐘起來化妝,扮成各式人物,綁在架子上。

2019年11月,肘閣抬閣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文化遺產名稱:肘歌抬歌
  • 所屬地區:安徽
  • 遺產編號:Ⅲ—5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基本信息,舞蹈概述,表演劇目,舞蹈特點,傳承意義,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肘歌抬歌
所屬地區安徽
遺產編號:Ⅲ—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淮南壽縣、阜陽市臨泉縣
遺產級別: 省

舞蹈概述

表演時他們有的瀟灑自如,有的淚流滿面,有的卻睡的酣甜。場面令人目不暇接、賞心悅目,為百姓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肘歌、抬歌是清道光年間逐漸發展起來的,清末民國最為鼎盛,屬於民間舞蹈譜系,是集舞蹈、音樂戲劇、繪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表演劇目

肘歌是一種民間舞蹈,肘歌的表演劇目多以歷史傳說、典故為題材,如《三國》、《水滸》、《大保國》又名《二進宮》、《水漫金山》、《秦香蓮》、《豹頭山》、《天女散花》等。解放後,劇目得到發展,有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節目如《計畫生育》等等。
抬歌是臨泉縣人民具有民間特色的舞蹈。抬歌是從明代阜陽臨泉就有的,已有 500 多年的歷史,當時抬歌演出在民間非常盛行。
演出的節目有《 白蛇傳》、《游西湖》、《水漫金山》、《哪吒鬧海》、《怒打鎮西關》、《二喬比美》、《回荊州》等,這些節目至今連名字都未改變,仍是當前抬歌團隊的保留節目。
經過發展與創新,現代劇目有:《柳河灣》、《高山下的花環》、《打倒杜魯門》等。

舞蹈特點

抬歌、肘歌的共同點是芯子均採用不同數量的小演員在道具上表演,製作巧妙、隱蔽,化妝和服裝具有很強的故事特點,並配以鑼鼓、管伴奏。不同點是支撐小演員的底座不同。肘歌是一人頂,抬歌則是多人抬,集雜技、彩扎、燈光、音樂為一體,體現了高、難、險、美的特點,多表演民間傳統節目,如“臥冰求鯉”、“棄官尋母”、“扼虎救父”等。
表演由兩部分組成。執撐者多為青壯年,身負一個制好的鐵支架,在身上綁牢。身穿道袍遮掩,從一袖筒中露出,根據節目內容,選擇以鮮花、瓜果、禽魚、器皿、兵器等裝飾鐵架,以假亂真,給人錯覺。架上表演者均選4—6歲少兒,公母榫眼與執撐架相扣,固定在鐵支架上,扮作戲劇、傳說、故事人物。此種舞蹈形式,上下配合、靈活方便、邊走邊舞、可行可停。其中《孫悟空盜桃》等節目又暗藏機關,表演者可在架上翻跟頭。
演出時由民族器樂八音班伴奏(包括鑼、釵、大鼓、小鼓、笛、哈巴狗等),演奏民間小調、地方戲曲音樂、喜慶、歡樂、奔放,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肘歌抬歌”是集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繪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反映了生活在沿淮流域人們的風俗情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肘歌抬歌”表演分兩部分組成,青年執撐者身穿道袍,在打擊樂和八音班的伴奏下,踩著鼓點節拍,且行且舞;小演員在支撐鐵架上表演各類戲劇、故事;上方演劇下方舞,舞步花樣翻新,隊形穿插變換,宛如一個流動的立體戲劇舞台,令觀者目不暇接。

傳承意義

肘歌、抬歌是姐妹藝術形式,反映了生活在沿淮流域人們的風俗、情趣和審美觀,表現了沿淮流域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