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肘閣拾閣究竟源於何地,已無從考證。史料記載,壽縣正陽關肘閣抬閣在明清時期從山西省、河南省經皖北地區的阜陽傳人,沿穎河流域,後又傳入壽陽(今壽縣)正陽關,並在皖中、皖西地區的壽縣和臨泉縣等地流傳已達500年之久。
壽縣是安徽省六安市所轄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古稱壽州、壽春、壽陽、安豐等,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文化古城,戰國時期這裡曾是楚國的都城,故在歷史上有“楚都”之稱。1986年,壽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安徽省較早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3個城市之一。壽縣的正陽關鎮是淮河、穎河與漂河三河的匯聚點。正是由於地理位置,造就了肘閣抬閣在正陽關的興起。清朝時期,正陽關作為皖北的商埠,商業輻輳於此,各類貨物均取道長淮經正陽關輸送至皖西豫東各地;正陽關得水運之利,舟車四達,戶口殷繁,帆船競至,商賈沓來,被譽為“皖北秦淮”。在陸路交通尚未發達的封建社會時期,大部分物資流通和人口的流動主要依靠水路。正是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路交通,使正陽關成為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人口的流動為民俗體育的遷移提供難得的載體。皖西肘閣拾閣正是藉助這一有利因素流傳於此。這裡,年節社火民俗活動十分豐富,其中表演花鼓燈、肘閣抬閣等民間歌舞形式較為盛行。壽縣正陽關每逢重大節日和廟會,都會有精彩紛呈的肘閣抬閣表演。特別是每年的正陽關農曆二月十九日和九月初九玄帝廟會期間,正陽關一些民間藝人,為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便紛紛上演肘閣抬閣等民間文藝活動。
肘閣抬閣在當地俗稱“社火”,是祭祀土神與火神的一種民俗活動。祭祀時,大伙兒抬著“土神”與“火神”的土木偶像的活動就叫“社火”,因而“社火”就伴隨祭祀活動得到了發展,後來變成拾著坐有偶像的亭台樓閣或人扮神,所以就產生了肘閣抬閣活動。據資料記載,在光緒年間,壽縣就有了肘閣活動,清末民初在縣城和正陽關一帶十分盛行。據說,民國二十年的廟會上,出演肘閣就多達60架。而抬閣於清光緒末年在壽縣縣城出現,它是在肘閣的基礎上發展成抬閣、穿心閣等相類似的民俗藝術形式。其流行於縣城、正陽關一帶,一般只在大型的燈會和廟會上進行表演。
至於臨泉縣肘閣抬閣的起源,該縣史志資料有所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光祿寺卿張泌,乃臨泉縣楊橋鎮人,他處事公道,堅持原則,家鄉人以他為豪。有一次,張泌回鄉修墳祭祖,村民們為慶賀他回到家鄉,便組織表演了肘閣抬閣。在楊橋鎮,這大概是這項藝術的較早記載。清朝中期,天下太平,肘閣拾閣逐步發展起來。抗戰時期,中國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鼓舞了中華民族的士氣,民眾歡欣鼓舞,以各種方式慶祝。楊橋鎮人找來了馬車,拉著朱大田等一些老藝人,到縣城表演肘閣抬閣,一直演了三天。可見,肘閣拾閣在臨泉縣的流行程度。
民俗內容
表演形式
肘閣抬閣是中國古老而稀有的漢族舞蹈藝術之一,它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表演藝術,涉及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繪畫等多個方面,反映了生活在沿淮流域的人們的風俗情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一)肘閣表演
最初的肘閣表演,是在鑼、鼓、釵、板、管、嗩吶、笙、簫等八音伴奏下舞動的,同時還有歌唱伴行,所以有人把肘閣寫作“肘歌”。
肘閣表演難度較大。頂肘閣既要身強體壯,又要能夠把握力的重心和力的平衡。在肘閣架上表演的演員,要求年齡小,身體輕,不然壓力太大頂肘閣者就受不了。在表演時每一架肘閣一般由8—10人組成。頂肘閣者兩人(1人1頂,1人預備替換),肘閣架上的演員均是四五歲的小孩,他們身著戲服,扮演戲劇中的各類人物,小演員在肘閣架子上或站或仰、或臥,而實際上是坐在芯子上或用布帶綁紮在芯子上,然後裝一條假腿和一隻假手,假腿和假手隨著行進而隨意搖擺,顯得非常逼真。行演時,整個架子要協調動作:執撐者在打擊樂的伴奏下,踩著鼓點節拍,且行且舞,走“龍擺尾”步、“秧歌”步和“剪子股”步等民間舞步,小演員在上面,並不停地甩胳膊、甩腿,根據戲劇、故事情節,舞刀弄槍、拂塵甩袖,演員們的表演吸引了許多民眾,喝彩聲此起彼伏。
肘閣表演的內容大多是戲曲中的人物造型或情節故事。在民間樂曲的伴奏下,鐵架上的小演員根據各自扮演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節,在空中左右搖擺,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動作。如在一棚肘閣上,小演員肩挑水桶,名曰“水泊娘娘震四海”;二棚肘閣上的兩個小演員分別扮演漁翁和漁翁的女兒,這叫“打漁殺家”;三棚肘閣上的演員在不同的高度分別扮演青蛇、白蛇和許仙,擺出“斷橋會”的造型來。
(二)抬閣表演
抬閣一般只在大型的燈會和廟會上進行表演,據說是在肘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最初也因有器樂、歌唱伴行,所以也作“抬歌”,後抬閣因其造型優美新奇、驚險而成為一門地方“絕技”。過去的抬閣表演,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意味。起初,人們是用它來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發展,人們才將戲劇、雜技、歌舞表演逐漸融入表演中。
小型抬閣一般由2—8人抬著一些固定在鐵支架上,穿著戲服的小演員,按照規定的角色表演一些動作。由表演者和執撐者兩部分組成。執撐者多為青壯年,身負一個制好的鐵支架,在身上綁牢。他們身穿道袍遮掩,從一袖簡中露出,根據節目內容,選擇以鮮花、瓜果、禽魚、器皿、兵器等裝飾鐵架,以假亂真,給人以錯覺。架上表演者均選4—6歲兒童,公母榫眼與執撐架相扣,固定在鐵支架上,扮作戲劇、傳說、故事人物。此種舞蹈形式,上下配合、靈活方便、邊走邊舞、可行可停。例如,《孫悟空盜桃》等節目又暗藏機關,表演者可在架上翻跟頭。上方演劇下方舞,舞步花樣翻新,隊形穿插變換,宛如一個流動的立體戲劇舞台,令觀者目不暇接。
大型抬閣行演時,一般由8—16人共抬一架大拾閣,抬閣的人身著彩衣,在樂曲伴奏下緩慢前進。抬閣上的小演員們,根據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節,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動作。抬閣後面緊跟著吹打班,笙、簫、笛、管演奏出各類樂曲。抬閣表演的內容大都是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根據《封神演義》中金光一節設計的《金光》:金光聖母站在山頂上,手拿排有花燈的花竿,蓮花燈上鑲有鏡子,燈光照在鏡子上反射出來,金光耀眼,山上亭、塔、廟宇仙氣繚繞,山下蒼松、翠柏,使觀眾心曠神怡。
劇情內容
肘閣抬閣的表演劇目多以歷史傳說、典故為題材,如《三國》《水滸》《二進宮》《水漫金山》《秦香蓮》《豹頭山》《天女散花》等。新中國成立後,劇目得到發展,有了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節目,如《計畫生育》等。如今,在各棚肘閣上經常表演的節目有《打櫻桃》《水泊娘娘震四海》《孫悟空》《打漁殺家》《對花槍》《斷橋會》《猴打金錢豹》《待月西廂》《西遊記》《紅樓夢》等。
代表作品
肘閣抬閣民俗在皖西地區流傳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演出的節目有《白蛇傳》《游西湖》《水漫金山》《哪吒鬧海》《怒打鎮關西》《二喬比美》《回荊州》等,這些節目連名字都未改變,仍是當前抬閣團隊的保留節目。匯總安徽拾閣的代表性節目或造型,古典節目主要有《金光》《水漫金山》《西遊記》《西廂記》《三打白骨精》《火焰山》《觀音送子》《火燒綿山》《火燒葫蘆谷》等。經過發展與創新,現代劇目或造型主要有《柳河灣》《高山下的花環》《打倒杜魯門》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肘閣抬閣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種獨特的舞蹈形式,不論是在表演形式還是表演主題上都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例如,傳統的表演節目有《觀音賜福》《荷花仙子》《西遊記》《紅樓夢》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民間傳說或戲劇名著,通過這些表演可以窺探出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因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現代農業人口的減少和電子技術的進步,肘閣抬閣逐漸失去昔日的魅力。民眾在心理上對肘閣、抬閣的傳承呈現出重欣賞、低參與的心理特點,即大部分民眾喜愛肘閣抬閣,但並不樂於參與其中。歷史上,安徽肘閣抬閣在組織形式上主要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家族中有威望者組織。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農村宗族意識變弱,取而代之的是村委會負責管理村級事務,使肘閣、抬閣宗族意識減弱,組織力度弱化。由此導致大部分村莊肘閣、抬閣處於無人組織、多年不能開展表演的局面。因展演一次肘閣抬閣(包括抬閣、穿心閣)耗資較大,故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直至今天,也只有在重大節日才舉行這類活動。為此,安徽省壽縣和臨泉縣等地實施了系列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壽縣文化館獲得“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肘閣抬閣)”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肘閣抬閣)項目保護單位壽縣文化館、臨泉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4年1月27日,阜陽市“文化下鄉”演出團在臨泉縣楊橋鎮表演肘閣抬閣。
2020年1月14日,“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2020年安徽省鄉村春晚雜技專場文藝演出在阜陽市臨泉縣長官雜技小鎮舉行。活動上表演了肘閣抬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