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腦閣)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腦閣)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腦閣),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腦閣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地區民眾喜愛的一種民間社火,內蒙古腦閣系清代中期由晉北地區傳入,已歷經三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其中以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的腦閣較為有名。腦閣的“腦”是山西、陝西、內蒙古等部分地區的方言,意為將東西舉起扛在肩上。腦閣一般由成人和兒童組合表演,下面的成人上身套上鐵架子,稱為“色腳”;上面被“腦”的兒童也用鐵架子固定起來,稱為“色芯”。下方“腦”的人腰要挺直,扭、顫、擺、行走、舞動和旋轉是其動作特點,扭動時勁全部用在膝蓋以下的小腿上,在進行中要帶動上邊被“腦”的兒童一同擺動。小演員一般選擇三到八歲的漂亮男童女童,穿上色彩鮮艷的服裝後扮成各種歷史人物或戲曲人物,再以花草彩雲加以裝飾,由成人“腦”起後頭和胳膊,隨著鏗鏘的鑼鼓節奏自然舞動,顯得活潑可愛、真切動人。按照當地民間說法,凡是上過腦閣的孩子一生都會健康幸福、平安吉祥。內蒙古地區的腦閣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其中既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天仙配》《白蛇傳》《西遊記》等神話和民間傳說,也有《昭君出塞》等表現內蒙古地區歷史文化的故事。

2008年6月7日,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腦閣)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X-8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腦閣)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X-8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表演形式,劇情內容,演奏,服飾,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腦閣,其來源在當地有多傳說。
相傳,清康熙年間土默特王爺為了迎接康熙皇帝,舉行盛大慶典,並從山西地區引進拾閣民俗表演,在這裡流傳已經有300餘年的歷史。但在內蒙古自治區仍然沒有找到相關文獻記錄,這個傳說也僅僅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
腦閣的由來,還有另一種傳說。據說民國九年(1920年)秋天,土默特左旗畢克齊起了瘟疫,病毒蔓延,死亡威脅著全村人的生命。當時科學尚不發達,民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祭祀活動上,於是積極行動起來,準備搞一些民間社火,以祭祀神靈,遏制瘟疫。劉胡、白緒和木匠梁中長、鐵匠梁二娃等人在一起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現有的幾個人抬著表演的抬閣,桌子上和地面的部分好看,深受民眾歡迎,但桌子下面放著許多為平衡重心的土麻袋笨重,如果保留上半部分,把桌子以下部分全去掉,換成人來“腦”。根據這個構想,大家動手製作起來,開始做了四副木頭架子,能“腦”一個孩子,“腦”起來特別好看。孩子那天真、活潑的笑容,使人看後特別親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於是這種腦閣藝術誕生了。
當然,傳說不足以全信,腦閣的形成有其歷史文化背景。在歷史上,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由於處於長城附近、黃河中游,天然地成為北方草原與中原的交叉帶、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交會帶。毗鄰的晉陝等地的農民和商人越長城、渡黃河,來往於內地與草原,逐漸成批地移民至鄂爾多斯高原、土默特平原、陰山南北謀生髮展,帶來中原的知識、技術和文化。在歷史的演進中,蒙漢等各族人民長期雜居相處,共同生產生活,並在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意識形態方面不斷碰撞、交織、融合,從而構成了本地區北方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相融的特點。就是在這樣的大文化背景下,晉陝移民帶來的腦閣在內蒙古廣大地區落地生根,每逢春節或重大節慶,民間藝人們便裝起“腦閣”,穿上戲服,走上大街小巷,舞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民俗內容

表演形式

腦閣的演員一般挑選1—8歲漂亮俊美的兒童,比全國其他地方的小演員年齡在個體上要小些。表演時,給他們穿上色彩鮮艷的戲劇服裝或民族服裝,扮演成各類特色鮮明的形象,再用花草、祥雲和彩綢等圖式進行裝點,輔以各種精緻的道具。這些小孩眉清目秀,笑容甜美,婀娜多姿,活潑爛漫,在成人的帶動下左搖右晃自然扭動,翩翩起舞,十分招人喜愛。而這些兒童演員還在高高的架子上做著技巧性強的動作,更成為吸引觀眾注目的焦點,同時也是腦閣有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獨具魅力的特色。
與踩高蹺、跑旱船、坐花轎、舞火龍和耍獅子等民間藝術相比,腦閣技巧性更強、難度更大,具備雜技的一些特徵。腦閣表演受關注的是孩子,但表演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擔當色角的人。表演時,色角不僅要踩著鼓點走出漂亮的步伐,還要做出扭腰、舞動和旋轉等花哨動作,一旦失去平衡,容易拉傷腰部或者發生其他危險。腦閣的舞蹈動作特點是顫、擺、扭。“顫”就是上下起伏,有點顫勁,這樣肩上的孩子就會給人一種輕快、跳躍式的感覺;“擺”就是要左右搖擺有晃勁,這樣上邊孩子的兩臂才能自然擺動起來;“扭”是整個舞蹈動作的基本步伐,要給人以輕鬆、活潑及愉快的感覺。腦閣表演在融合各類表演的整場活動中分量較重,對技巧和體力的要求都較高,成人演員扭動時腰部要挺直,把勁全部用在膝蓋以下的小腿上,扭時膝蓋稍微彎曲,以小腿的扭動帶動身體,上邊的孩子才能扭得勻、甩得開。

劇情內容

內蒙古地區的腦閣選材廣泛、豐富多彩,既有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天仙配》《白蛇傳》《西遊記》《八仙過海》等,又有表現內蒙古地區歷史、文化、人物的故事。例如,《昭君出塞》講述了漢宮宮女王昭君遠嫁匈奴的呼韓邪單于,促進邊塞和平,加強文化交流的重大歷史事件;《大漢與夫人》塑造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夫人孛爾帖的歷史形象;《呼韓邪與王昭君》講述了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與匈奴呼韓邪單于和親,實現了民族間長達80餘年和平的動人故事;《阿勒坦汗與三娘子》則展現了堅持民族團結的阿勒坦汗和王妃三娘子的光輝形象;《男兒三藝》演示著草原盛會那達慕中蒙古族青年必須掌握的賽馬、摔跤、射箭三項技藝;《蒼狼與白鹿》則傳誦了原始文明圖騰崇拜時代形成的北方遊牧民族的藍色蒙古傳奇。表現“薩滿教”題材的,已從過去的祭神迷信演變為表述祈求風調雨順、牛羊肥壯、連年豐收以及平安吉祥的美好主題。隨著時代的進步,腦閣在選材上還融入了許多時代的文化元素,例如,有表現神舟六號飛船的、表現北京2008年奧運會福娃的,體現出民間藝術與時俱進的時代感和創新性,增強了藝術的生機與活力。

演奏

腦閣的鼓點特別有講究,都是長期形成並嚴格配套的,多為“聯三挎五式,只適合腦閣表演,與一般民間社火的鼓點有所不同。一般鼓點的鑼是打在強拍子上的,但是腦閣的鑼卻打在了弱拍子上,這樣的鼓點聽起來會給人以輕快、跳躍和活潑的感覺,適合小孩子的性格特點,扭起來舞蹈動作也特別合拍。腦閣的鼓點是經過一代代藝人的演練,才形成了這種“聯三挎五”式鼓點。如今,腦閣的鼓點不僅有傳統的鑼鼓節奏,還會伴以安代舞曲、二人台曲子、鑼鼓、嗩吶、鈸鑔以及一些時尚樂曲,更顯得時代感鮮明。

服飾

內蒙古地區的腦閣服飾因表演故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和變化。當表演從中原地區傳人的故事如《穆桂英掛帥》《白蛇傳》《西遊記》等戲時,會身著古服,表演者衣著錦繡,絢麗奪目,迎風而舞,飄飄欲仙;當表演民族和本土題材的故事時,則會身著滿族、回族、內蒙古等少數民族服飾,五彩鮮艷,特色鮮明。最能夠體現腦閣藝術與草原文化相互結合之表象特徵的,是表演者著蒙古族服飾。蒙古族服飾有著顯著的特點,比較普遍的是長袍,男袍相對肥大,適宜運動;女袍則比較緊身,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當表演者身著典型的蒙古族服飾,再輔以馬鞭、弓、箭、銀碗、哈達、狼頭以及鹿角等具有馬背民族特有文化符號的道具,就更能夠充分體現出腦閣藝術與草原文化相互結合的表象特徵。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腦閣藝術已成為內蒙古各族人民喜愛的民間藝術之一,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扶持,被列入建設民族文化大區規劃之中。每年舉世矚目的昭君文化節、國際草原文化節以及元宵節,優秀的腦閣隊均被選拔在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表演或者比賽,縣(旗)鄉村文藝活動也將它排在重要項目之內。但是,腦閣藝術的現狀仍然堪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土默特左旗文化館獲得“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腦閣)”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腦閣)項目保護單位土默特左旗文化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土默特左旗文化圖書館。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8年2月21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屆大召文化廟會表演了腦閣。
2019年2月19日,土默特左旗舉辦了社火表演,在社火活動上表演了腦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