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周村芯子)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周村芯子)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周村芯子),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周村芯子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芯子有“抬芯子”“車芯子”“撅芯子”之分,又有單人芯子、雙人芯子、多人芯子之分。周村芯子歷來多是“雙人芯子”,由上下兩人組成。表演時,兩位小演員化裝為戲曲和歷史故事中的人物,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張生與崔鶯鶯、許仙與白娘子等等,而後扎縛在鐵芯上,先將一根鋼筋(鐵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緊貼著下面一人的身軀通過,再從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面一人的腿和腰背部;然後再將底部裝飾為花草或神台,看去恰似上面演員站在下面演員的手掌或其他景物上。縛在鐵芯上的演員身形穩固,動作輕俏,隨著鑼鼓的伴奏翩翩舞動,將故事中的人物表現得栩栩如生。

2008年6月7日,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周村芯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8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周村芯子)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
  • 遺產類別:民俗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Ⅹ-87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表演形式,構造,表演道具,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周村芯子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是明清時期周村老藝人受高蹺和蠟燭燈台的啟發,依靠發達的織機技術集體創造的。據《博山縣誌》記載,芯子起源於明清時期的周村,後傳至博山,此後又流傳到淄川、張店和臨淄等地,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周村區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地處魯中山區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周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春秋戰國時期,周村為齊國屬地。西漢時,周村南北分屬於陵縣、般陽縣。魏晉南北朝時,屬廣川郡武強縣;南朝宋元嘉五年(428年),於周村南部置貝邱縣,屬清河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屬淄川。從唐宋時期開始,周村商業不斷發展,市鎮規模逐漸擴大。至明清時期,全國各地乃至國外一些客商紛紛來此地進行貿易,大規模的集市廟會應運而生,各種各樣的民間文化活動在廟會上爭奇鬥豔,較大地推動了當地的文化交流,為周村芯子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據說,由於當時到廟會遊玩的百姓太多,人群特別擁擠,以至於人們無法看到表演。清康熙元年(1662年),周村老藝人仿照蠟燭的燈芯,以鐵棍為“燈芯”,牢牢地插在充當“燈台”的底座上。鐵棍頂端是一個扮成戲劇人物的孩童,遠遠望去,恰似在蠟燭燈芯上舞動的燭光,周村芯子的維形由此而來,並逐漸傳至周邊地區。後來,周村人特意在元宵節這天表演周村芯子,周村芯子逐漸成為周村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節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元宵節期間,周村出動芯子72台,每台配有各種旌旗、傘、扇、樂隊,遊藝隊伍行列長達七八里。後來,每年元宵節期間(正月十四日至正月十六日),周村附近村莊的各類表演隊伍都要進城表演雜耍、芯子等民間藝術。
1949年後,人們將雜耍、芯子搬上慶祝活動的舞台。改革開放後,周村芯子迅速發展。
1979年元宵節,表演所用的芯子數量已有60多台,旗、傘、扇和鑼鼓擺設數十里長,聲勢浩大,特別壯觀。

民俗內容

表演形式

周村芯子表演隊伍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負責“開道”的旗、絡、傘、扇,旗即名旗(招子),上面寫明芯子表演隊伍的名稱;絡即旋絡(花幡),用絲綢編織而成,飾以各種吉祥物,高挑在空中;傘用絲綢製成,此傘不同於一般的傘,它的周邊垂下一塊綢子,迎風飄蕩;扇用精美的絲綢和上好的材料扎制而成,象徵玉皇大帝左右持扇的侍童。第二部分是鑼鼓隊。鑼鼓隊一般由五人組成,鑼鼓曲牌以各種民間曲調為主,有【鳳點頭】【急急風】【四點頭】等,手法有快長槌、慢長槌等。第三部分是周村芯子的表演主體,芯子的表演題材以戲劇故事、民間傳說為主,如《西廂記》《呂布與貂蟬》《白蛇傳》《八仙過海》等。

構造

傳統的“芯子”的主體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底座,一個是芯子(即支架)。
底座類似民間的抬轎,一般由幾個壯漢抬著。抬轎上面有小平台,平台上固定著芯子,它們共同構成芯子的表演空間。一般來說,芯子底座是中空的,類似一個空箱子,裡面排列堆放著大小不等的石頭,以保持芯子平衡,壓箱石頭的位置和多少,對整台芯子的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看似輕巧的芯子其實較重。底座上往往根據芯子的劇情需要彩飾了亭台樓閣、石橋彩虹、藤草花卉等道具。
芯子一般由一根堅固的鐵棍做成,它是支撐周村“芯子”表演的關鍵。鐵棍一端被固定在底座上,其上綁縛著表演的兒童和其他道具。鐵棍露在外面的部分也被裝扮成樹枝、花束或其他道具,使人看不出來。藝人們在鐵棍上為演員們打制了一對腳踩的鐵耳;上端在齊腰的地方,打制了一個“T”形鐵腰卡,這些部分會被巧妙地遮擋住。踩芯子的大多是兒童,他們高懸空中,看不出有立腳之處。小演員的腋下及腰部被“丫”字形的鋼叉護桿撐起,以確保全全,芯子抬起後護桿才被拿開。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演員的安全和保持抬芯子在行走過程中保持平衡,芯子的支架上要有兩根長飄帶,由人牽著,一前一後相互牽制以保持平衡。
抬芯子的大漢手裡拿著長長的鋼叉和軟叉,擔當芯子的護衛和開路者,背負重擔、步調一致悠著向前走。芯子上的小演員們則隨著芯子的擺動而前後顫動,上肢不時地舞動一些舞蹈動作,下肢則被牢牢地固定在支架上以確保全全。

表演道具

周村芯子所用的道具主要有芯底、鐵芯子、鐵耳、鐵腰卡、壓箱石頭、旗(又叫名旗、招子)、絡(又叫旋絡、花幡)、傘、扇等。伴奏樂器以打擊樂器為主,負責伴奏的鑼鼓隊由五人組成,一人打堂鼓,一人敲皮鑼,一人敲手鑼,一人敲鈸,一人敲鐐,敲皮鑼者為指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周村芯子是集戲曲、雜技、舞蹈、表演於一體的綜合藝術,自產生以來,深受當地百姓喜愛。每年元宵節期間芯子隊伍出動時,鑼鼓喧天,彩旗飛舞,大街小巷人潮湧動,觀者人山人海,場面非常壯觀。周村芯子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已經成為當地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一項古老的民間表演藝術,周村芯子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於對當地民間文學、戲曲、舞蹈等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還帶動了周村銅響樂器的發展。周村芯子表演題材以戲劇、傳說、歷史故事為主,蘊含著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的道德力量;芯子表演能培養青少年的吃苦耐勞精神。周村芯子以其豐富的內容,成為民間傳統文化較積較的踐行者和較完整的保留者,也是較具觀賞性的宣傳者。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淄博市周村區文化館獲得“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周村芯子)”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周村芯子)項目保護單位淄博市周村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1年2月17日,在山東周村的馬路上舉辦每年一度的“周村扮玩”大型民眾遊藝活動,活動上表演了“周村芯子”白蛇傳。
2017年2月10下午,在周村區恆星路上的元宵節民眾文化活動現場,表演了“周村芯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