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台山浮石飄色始於明末清初,清光緒十四年(1888)浮石族譜有正式記載,已有300多年歷史。
台山浮石飄色本身帶有濃厚的道教色彩,它是浮石村村民宗教信仰的產物。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說,“北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為淨樂國王及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42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大帝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據道教典籍《佑聖咒》記載,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真武大帝,又稱北帝,是傳說中的水神,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北帝誕於農曆上已節三月初三。善信均在這一天備香燭元寶祭拜,以祈消災解難,平平安安,在中國各地都有祭祀活動。
台山浮石飄色組建初期為分閘管理,每個閘門出一台色櫃。當時浮石建立6個閘門:一閘西頭,二閘村心,三閘民表,四閘東頭、隆平,五閘南平,六閘大墩、灶背,共設飄色6台。後來南平分為上下南平里,東頭、隆平也各設1台,共有8台色櫃。從1957年起,浮石飄色由村中的琳琅劇社統管理。到1984年,村中十坊每坊設定1台,共有10台色櫃,分別為歷史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呂布貂嬋》《平貴別窯》《木蘭從軍》《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穆桂英掛帥》《楊金花爭帥印》《趙子龍救主》,仍由琳琅劇社管理。
自古以來,廣東沿海地區的人絕大多數依海生存,靠出海捕魚謀生,於是人們在北帝誕辰農曆三月初三那天奉祀北帝,就是祭拜水神,祈求農業、漁業暢順。從這一點來講,浮石飄色是因慶祝“北帝誕”而出現的。
民俗內容
表演形式
浮石飄色屬於綜合性的造型藝術,是一種藝術性較強的抬閣形式,以兒童裝扮成戲劇、神話人物造型,由人們用“色櫃”抬著出遊。實際上,浮石飄色是南方沿海地區“擺色”的一種。擺色可分為兩種:一是“地色”,扮演的人物在地上固定的舞台上表演;另一種就是“飄色”,扮演人物在流動的舞台上凌空表演。
(一)浮石飄色的架構
台山浮石飄色道具分上下兩層。下面的木箱叫作“色櫃”,支撐小演員(色仔)的鋼枝,叫作“色架”。每台飄色有兩個“色仔”,一上一下。坐在下面的色仔稱為“下色”,又叫作“屏”;凌空3米高。立在色架上的色仔,稱為“上色”,又叫作“飄”。“屏”和“飄”相互配合,形成具有視覺影響力的飄色表演。
台山浮石飄色的色櫃為長方形,一般長0.9米、寬0.6米、高0.7米,四面繪上歷史故事彩畫。櫃內裝上幾塊大石壓櫃,以保持平穩。色櫃中心插入一根根據人物設定而精心設計的鐵枝,稱為“色梗”,又根據需要在色梗上橫接鐵枝,稱為“桃枝”。然後在挑枝上設計造型。浮石飄色較多,有幾十種造型。
飄色通常將兩個小孩裝扮為戲曲人物,由4位穿古代武士服裝的壯漢抬著色櫃巡遊。浮石飄色較大的亮點就是“色仔”和“色女”,他們裝扮水平、表演水準和精神狀態直接影響整個活動的藝術水平。因此,“色仔”“色女”的挑選可以說是百里挑一。一般由年齡在7—9歲,容貌俊俏,精靈乖巧,且有一定表演天分的兒童擔當“色仔”或“色女”。
每次活動前,首先要選擇出“色仔”和“色女”。組織者以父母雙全、品學兼優、長相俊美、膽大開朗為條件,並以自願為原則,挑選一批7—9歲的兒童,利用業餘時間加以培訓後,才成為“色仔”或“色女”。“色仔”“色女”的服裝也較講究,色梗先穿過“下色”的服裝,再向上連線“上色”的服裝。如此一來色梗和桃枝全部被服裝掩蓋住。
每台色櫃由兩條杉木桿前後穿插而過,再由4個人抬著走,行進中抬櫃者上下忽悠,令“飄”與“屏”自然擺動,互相輝映,生動逼真。另外,每台色櫃配1位專人,舉著1條長木陪同行進,途中協助“上色”擋隔障礙物,並為“色仔”“色女”送茶抹汗,起著保護作用。在觀眾眼中,“上色”似乎全無依託,凌空飄行,達到了藝術性與觀賞性的高度統一。
(二)浮石飄色的表演程式
浮石飄色表演講究嚴格的程式,一般有逢農曆大年初六、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等日子舉行巡遊的傳統。舉行飄色一般有選色、扮色、上色、擺色四道基本程式。選色就是選角。
“扮色”就是把“色仔”“色女”按照飄色主題的造型人物進行裝扮,人物妝容鮮艷,形象英俊嬌俏、楚楚動人。
“上色”就是“色仔”“色女”在色架上就位。他們騎在上面的饒,是浮石飄色的專項技術,一般上飄色時不讓外人看到,這讓飄色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最後一道程式“擺色”就是進入了巡遊階段。由於“擺色”是飄色藝術中重要的一環,因此飄色又被稱為“擺色”。飄色巡遊時,年幼體輕的“色仔”“色女”凌空飄逸。“飄”與“屏”兩位“色仔”的一上一下組合,立體的構成優美奇趣,相互輝映的藝術造型整體。“色仔”在色架上,不但要耐勞耐渴,而且不能隨意活動。
表演內容
台山浮石飄色大多以傳統的故事為主題。故事的主角自然成為飄色的造型人物,傳統故事有《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呂布戲貂禪》《嫦娥奔月》《穆桂英掛帥》《昭君出塞》《羅通掃北》《趙子龍救阿斗》《木蘭從軍》《牛郎織女》《薛仁貴與柳金花》《白蛇青蛇》等。浮石飄色巡演時,常常讓扮趙子龍的“色仔”排頭,因為趙子龍在三國時代是個常勝將軍,取旗開得勝之意;《穆桂英掛帥》通常作為壓軸節目放在隊尾。浮石飄色每次巡遊一定要有這兩個色,為的是圖個好兆頭。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台山浮石村的飄色作為一種凝聚族群的民俗文化,帶給了浮石村村民較大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在浮石村每個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充當著“歷史的記錄者”“鄉情的傳遞者”“僑鄉文化的傳承者”和“地方經濟的帶動者”等多種角色。
台山浮石飄色可以說是浮石村主要的祭祀活動,它反映自農耕文化時期以來,浮石村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當時社會情況和生產力發展情況的重要歷史材料。
傳承狀況
台山浮石飄色因為市場經濟的現實衝擊、當地人們的原始信仰發生轉變、傳承人的老齡化及斷層化,以及飄色道具本身的難保護性等諸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台山浮石飄色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局面。有飄色活動經驗的藝人年事已高,年輕一代又鮮有人學習這門技藝,傳承工作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
保護措施
2007年,浮石村被授予“廣東省民間飄色藝術傳承基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廣東省台山市文化館獲得“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台山浮石飄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台山浮石飄色)項目保護單位廣東省台山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5年,台山浮石飄色《趙子龍救主》《穆桂英掛帥》,在廣東省首屆民間飄色藝術表演大賽中獲得金獎。
2008年10月,在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暨“山花獎”中國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與評獎活動中獲得銀獎。
重要活動
1990年和1991年,台山浮石飄色連續兩年受邀到澳門表演。
1999年澳門回歸慶典上,台山浮石飄色在澳門大街上巡遊助慶。
2004年和2006年,台山浮石飄色兩次獲邀在“江門僑鄉華人嘉年華暨中國(江門)僑鄉旅遊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