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甘肅省莊浪縣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莊浪高抬源於古代儺戲,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到宋代以後,主題和內容都有了重大變革,因各地風俗不同而形成千姿百態的社火藝術形態。莊浪縣高抬構思奇巧,造型獨特。它在木台上安裝鐵柱,稱為“鐵芯”,根據情節需要將鐵芯加以彎曲,形成高抬的主體框架,而後依附鐵芯扎綁人物、動物和道具,再用彩條、綢布偽裝鐵芯,並以假山水、花草樹木和禽獸等烘托人物和故事情節。高抬製作完成後,用人抬或車載著行進,在高抬設計製作者的指導下表演,顯示出奇、險、俊、巧的藝術特色。莊浪縣高抬既有民間手工製作工藝精細、造型美觀、色彩鮮明的特點;又有雜技表演奇、險、巧的特徵,在隴上聞名遐邇。它是莊浪社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代表著莊浪社火的較高藝術成就,為莊浪人民的節慶生活增添了色彩。

2008年6月7日,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8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甘肅省莊浪縣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Ⅹ-8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表演形式,劇情內容,表演設計,表演服裝,文化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莊浪縣歷史文化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息繁衍,是傳說中伏羲氏及女媧氏的重要活動區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早期發祥地之一和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莊浪境內民俗文化積澱深厚,孕育了高抬這一獨特的西北抬閣民俗文化藝術形式。莊浪自古民風淳樸,文化積澱濃厚,由於地處中原邊錘,又與寧夏毗鄰,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勤勞淳樸的莊浪人民,他們一方面汲取了中原文化的素養;另一方面又吸收少數民族的文化精華,逐漸融匯形成了獨特的莊浪地方民眾文化形式——莊浪高抬。
莊浪縣高抬源於古代儺戲,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儺戲是一種先秦時期流傳的巫術祭祀禮儀,主要用來趕鬼驅疫,保一境之平安。到宋代以後,主題和內容都有了重大變革,因各地風俗不同而形成千姿百態的社火藝術形態。在北方演變為由鑼鼓引導,直接在人面上化妝的游演,即今日的“社火”。因此,社火仍沿襲著傳統儺戲的宗教意義。
莊浪社火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源於元末明初,在明清時較為盛行。莊浪社火是一份珍貴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其熱鬧場面早在明末清初時期的文獻中就有較為詳細記載。清乾隆《莊浪志略·風俗》載:“立春之日,迎土牛,扮戲彩,以導芒神,士女競觀。”立春多在春節期間,正值農閒,當地民眾集結起來耍社火,喜慶新春佳節,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無病無災、生活美滿,久之成俗。
莊浪白天社火有社火賽會和串鄉社火兩種,都是莊浪高抬的重要文化生成基礎。白天社火定在某一固定日期,各村社表演者去同一地“迎神”祭祀,進行表演比賽。各鄉鎮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內有多次社火賽會或表演。形式多樣,技藝高超,場面熱鬧,陣容宏大。其中,參與演出人數較多的,是縣城水洛鎮農曆正月十二的活動。這天,四里八鄉的社火進城表演,四面八方觀眾如潮湧向街頭觀看,熱鬧非凡。夜間社火亦稱“地攤”,曾流行莊浪全縣,因為是在夜晚裝扮演出,故稱“夜社火”“夜故事”。演出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五開始,農曆二月初二收場,也有正月初九開始演至清明節的。夜社火的核心內容或重頭戲是小曲演唱,這也是莊浪高抬表演形式的重要來源。
在改革開放的20世紀八九十年代,社火是以裝啞劇的表現形式開展的一項娛樂活動,為莊浪縣所獨有,寄寓了漢族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之後由於社火規模逐年擴大,內容推陳出新,就演變為一個全縣民眾廣泛參與的重要年俗,現已發展成有固定臉譜、服飾、道具和表演時間的民眾性的漢族民俗藝術娛樂活動。

民俗內容

表演形式

莊浪縣高抬是一種立體空間造型藝術,構思奇巧,造型獨特,為莊浪社火“一絕”。藝人們利用力學原理,根據所扮故事情節,精心設計,用木椽扎綁,或用鋼筋、鋼管焊接成各種類型的骨架,有一層的、兩層的、三層的,高低不等。有的下面安上輪子還可以轉動,稱為“轉台”。

劇情內容

莊浪縣高抬的內容大體來自神話傳說、歷史事件、生活故事等方面。具體扮什麼內容往往和演出載體及演員水平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多扮《水漫金山》《盜草》《哪吒鬧海》《劈山救母》《嫦娥奔月》等表現驚險場面的戲。表演時少則兩個角色,多至8個角色聯為一組,分別固定在4—4.5米高的鋼筋架頂端,由數十人抬將起來,緩緩走動。經過精心化裝的劇中人,巧妙而牢固地縛在高抬上,飄飄然凌空展現,大有從天而降之勢,有的如“飛燕凌空”,有的似“天女散花”,有的像“白鶴亮翅”,以離奇、玄妙、驚險、優美取勝。其岌岌可危,驚人神魄。用以偽裝和美化的紙花、紙草、假山、假樹、假羊、假牛、假鶴、假鳳、假虎、假龍等五彩紛呈,栩栩如生。它是民間社火中較為富麗堂皇、檔次至高的藝術形式。

表演設計

莊浪縣高抬的設計,是決定它藝術魅力的關鍵所在。設計者先將構思好的畫面畫在紙上,再用鐵芯子串聯畫面的各主要部分,稱為“高架”。架體分芯子和底座兩部分。芯子即支撐人物和道具的鋼筋,之所以叫芯子,是取“信賴可靠”之意。鋼筋一般直徑5—7厘米,下部兩根可並焊在一起,增強負荷量。底座用方木做成,一要芯子插得深,栽得穩,二要有相當的重量。高抬的設計非行家裡手不能勝任。設計者運用力學原理,在對稱中求穩定,以奇險取勝。莊浪縣朱店鎮的高抬,設計大膽、奇特,令人叫絕,他們甚至將扮演的孩子仰著、俯著、側著,甚至倒著扎綁上去,這是膽識與意志的體現。1986年該鎮董灣村上演的《三打白骨精》,孔悟空凌空俯衝,雙手搶起金箍棒,白骨精拿刀劍招架。金箍棒和交叉的劍相觸。僅這一丁點兒粘連,就把孫悟空全身支撐起來懸掛在空中,這架高抬的劇照,發表於當年的《甘肅文化通訊》。

表演服裝

莊浪縣高抬的化裝,要求非常嚴格,以巧妙、驚險、艷麗為上乘。服裝要嶄新、合體,色彩要鮮艷、明亮,精衫布衣切不容取代,必須以絕對優勢勝過紛繁的大自然色彩和市面上的節日色彩。水洛鎮的高抬,人物面部化妝乾淨、俊美,扎綁周正、平穩,服飾華麗、新穎,裝飾精細、逼真。加之高抬演員一般選擇體格健康、年齡小、長相好、身段苗條的男女兒童充當,他們雖然不唱,但玄妙的造型設計、精心的化裝,更把他們襯托得俊秀可愛。莊浪高抬以兒童裝成歷史故事人物,站立大人肩頭參加演出,“硬站”即由此得名。

文化特徵

一是內容的豐富性。莊浪縣高抬是莊浪社火的精粹,是集戲劇、歌舞、武術、造型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其內容有歷史人物、神話故事,也有現代的題材。用來偽裝和美化的有紙花、紙草、假山、假樹、假羊、假牛、假鶴、假鳳、假虎、假龍等,五彩紛呈,栩栩如生。它是民間社火中較為富麗堂皇、檔次至高的藝術形式。隨著時代與社會的進步發展,高抬的內容不斷充實,形式也不斷更新,大多數反映改革開放帶來巨大變化、科技興國、高效農業、計畫生育等內容。彩車、鑼鼓車等逐漸成為當今莊浪高抬的又一特色。
二是造型的藝術性。莊浪高抬是一種在高空固定人物和其他畫面的立體空間造型藝術,集高、奇、險、精、美於一體,它的感染力在於設計奇巧,道具誇張,裝扮俊美,以離奇、玄妙、驚險、優美取勝。它是在木台上安裝鐵柱,取神話傳說或歷史典故中的凝固情節,用彩條、綢布扎造山水、花木、禽獸或器物偽裝鐵柱,再扎綁裝扮角色的兒童,執道具亮相,把人物烘托出來,用誇張的手法塑造藝術形象,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三是表演的民眾性。高抬是新春時節一種民眾性的文化娛樂活動。每年春節,正值農閒,人民民眾滿懷喜悅的心情,集結起來耍社火,喜慶新春佳節,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無病無災、生活美滿。近年賽會社火中又增加了彩車、秧歌隊(“夕陽紅”百人團體演出等)、腰鼓隊、花束隊以及舞龍、舞獅、武術等內容。縣城賽社火由各機關單位、私人店鋪賞紅支持,文化部門組織評獎。鄉鎮亦如此,社火形式及內容逐年有所創新和發展,雖熱鬧幾個小時,卻是一番人海(觀眾多)、花海(裝扮彩麗)、煙海(花炮燃放之多)情景。有秧歌隊、迎春牛等多種形式。莊村之間社火走訪,稱為“接社火”。多在村頭擺桌置酒菜,敲鑼打鼓,燃放鐵炮、紙炮迎接。進村後披紅掛彩,氣氛熱烈。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莊浪縣高抬集生活、藝術於一體,富有原始、質樸、粗獷、熱烈的藝術個性和文化底蘊,較具渲染力,是莊浪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晶。作為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藝術,充分顯示著豐富的區域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反映了當地民間文化藝術的較基本、較重要的特徵和較高水平。
傳承狀況
莊浪民間原汁原味的高抬日漸減少,一些製作高抬的優秀民間藝人也因年事漸高逐漸退出了藝術舞台。高抬的製作出現了人員上的斷層,一些民間高抬製作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傳承人物
莊浪縣高抬在傳承上多依賴家族傳承。例如,莊浪賈氏在歷史上就有五代傳承人:賈有餘、賈文進、賈存定、賈拴定、賈祖智、賈回中、賈回洲、賈保榮、賈建成。
全縣高抬民間藝人僅剩12人,其中王曦地、陳亮於2008年被甘肅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委員會正式公布為“莊浪高抬”傳承人。他們大多年事已高,一些民間高抬製作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莊浪縣文化館獲得“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抬閣(芯子、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項目保護單位莊浪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2月12日,在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水洛鎮,人們表演“莊浪高台”來慶祝新年。
2017年2月9月,正月十二鬧社火是莊浪縣人民歡度新春的重要形式。2017年的正月十二是劉滬將軍擴建水洛城973周年紀念日,莊浪縣舉辦第十八屆文化藝術節,節日上表演了莊浪縣高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