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肘閣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舞蹈。在清乾隆年間逐漸發展成集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與官會響鑼齊名,享譽中原大地,被後人譽為“空中芭蕾”,享有“中原獨秀、華夏一絕”的美譽。近幾年來,這項地方民間藝術不斷得到項城市文化部門的重視和保護,先後入選項城市市級、周口市市級和河南省省級“非遺”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項城肘閣
- 屬性:一種綜合藝術形式
- 起源於:清乾隆年間
- 特點:集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為一體
流行程度,表演形式,傳承意義,發展現狀,
流行程度
作為一種地方民間藝術,抬閣表演形式雖然道具製作複雜,體力消耗大,但熱鬧好看,深受老百姓喜愛。於是,一時間,抬閣遍地開花,成了中原地區當時最盛行的民俗節目。老人們告訴記者,起初抬閣較為流行,但由於抬閣表演時沒有專用的戲台,許多外圍的觀眾視線受阻。為了讓更多民眾清楚地看到表演,藝人們就別具匠心,對表演形式進行了改進:讓兒童站在青壯年男子的肩上表演。由於這種表演方式新奇,一時風行,後來抬閣就演變為肘閣逐漸流傳下來。
項城肘閣清末民國時期最為鼎盛,而且歷史悠久,其源頭可上溯到北宋時期,清乾隆年間逐漸發展成集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表演形式
項城肘閣作為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舞蹈,表演形式非常特別,它由上下兩部分組成,肘閣演員在上者為“上裝”,下者為“下裝”,或叫“上枝”、“下枝”。下裝演員多穿特製的鐵坎肩,鐵坎肩上固定一至兩根向上的鋼筋,上裝小演員就牢牢地系在上面。從演員人數上可分為“單裝”、“雙裝”和“三裝”等種類,單裝由一個孩童表演,雙裝由兩個孩童表演,三裝由三個孩童表演。在造型追求上,上下裝人物的裝扮要協調統一,如單裝的《西遊記》,上裝演員扮孫悟空,下裝演員扮豬八戒或沙僧;再如雙裝的《斷橋》,上裝是青蛇、白蛇,下裝便是許仙;又如三裝的《三國演義》,上裝是劉備、關羽、張飛,下裝是趙雲等。肘閣的表演具有“高、難、險、美、奇”的特點:所謂“高”,就是在造型藝術上,一般上下裝結構要有4-5米高左右,這在民間舞蹈中是少見的。所謂“難”,就是其表演難度較大、技巧性很強。所謂“險”,就是上下裝表演時要配合得當,解決好重心、支點,否則會發生危險。所謂“美”就是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造型,追求觀賞性。所謂“奇”就是通過新穎別致的道具,給人以新奇感,如讓上裝演員站在鐵弓的細弦上或又尖又薄的西瓜牙上等,真乃驚險奇觀。再者,項城肘閣的表演是在八音(鑼、鼓、釵、板、管、嗩吶、笙、簫)伴奏下舞動的,具有濃郁的鄉士氣息和地方特色。
傳承意義
歷經數代,如今項城肘閣傳到郭寶玉手上,至少已有二十代,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項城肘閣在乾隆年間與官會響鑼齊名,享譽中原大地。尤其是解放後,項城肘閣隊多次代表周口地區參加民間藝術演出並獲大獎,享有“中原獨秀 華夏一絕”的美譽,後來人們稱之為“無聲的戲劇”。
項城肘閣這朵地方民間藝術奇葩,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與傳承,已經成為地方民俗文化的經典,被人們譽為“空中芭蕾”,它在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雖說出現了很多波折,但經過歷代藝人的共同努力,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相信這朵古老的地方民間舞蹈的瑰麗奇葩會更加爭奇鬥豔。
發展現狀
2000年來,項城市文化局不斷加大對“非遺”的保護力度,項城肘閣得到了較好地傳承,肘閣藝人先後赴廣東、廣西、江蘇、湖南、山東、河南、福建等省的多個城市演出,頗受民眾喜愛 。2008年,項城肘閣入選周口市級“非遺”名錄。同年11月,經相關專家集中評審、項城市政府批准,項城肘閣又被評為項城市本級“非遺”名錄,2009年4月份被列入省級“非遺”,這項民間藝術得到了進一步保護和傳承。
日前,項城市文化館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在原來申報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項城肘閣藝術進行挖掘整理,按照國家級申報書新規格、新要求,對文字、圖片和錄像資料重新進行了製作、刻錄。經過工作人員不懈努力,2009年9月4日,這項民間藝術的相關申報材料已全部完成,將上報省文化廳,向國家級“非遺”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