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郢鑼鼓

謝郢鑼鼓

謝郢鑼鼓是由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依劉集鄉謝郢村鑼鼓班子創作並流傳的一種傳統鼓樂形式。是安徽省唯一打分譜的演奏形式,也就是說,鑼鼓、釵的譜子各不一樣,各種樂器按譜單練,然後合練。整個演奏抑揚頓挫,變化強烈,鏗鏘有力,與眾不同。演奏情緒高漲,節奏整齊統一,鑼鼓起落有致,變化有序。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郢鑼鼓
  • 遺產級別: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皖政[2008]93號
  •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4日
  • 項目編號:Ⅱ—17
  • 申報單位: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
歷史淵源,主要特點,遺產傳承,傳承價值,

歷史淵源

謝郢鑼鼓相傳清朝道光年間(1837年左右),商人謝文宣、謝文藝在外經商,經過多年的在外闖蕩,聽到很多地方鑼鼓的演奏形式,自己總結各地鑼鼓的精髓,創作出了“十八翻”、“小五番”等鑼譜。
圖2 謝郢鑼鼓曲牌:十八番圖2 謝郢鑼鼓曲牌:十八番
鳳台的花鼓燈“曲牌鑼鼓”依劉集鄉謝郢村鑼鼓班子的演奏最為有名。按師承推算,他們演奏鑼鼓的歷史可追溯到至今150年前的清道光年間,已相傳六代。曲牌鑼鼓俗稱“閒鑼鼓”或“番子鑼鼓”,是花鼓燈鑼鼓演奏形式之一。多在玩燈時為招徠觀眾而演奏。辦喜事、燒香還願、抱小娃娃時演奏的鑼鼓也屬此類。

主要特點

其主要特點是,採用安徽省唯一打分譜的演奏形式,也就是說,鑼鼓、釵的譜子各不一樣,各種樂器按譜單練,然後合練。演奏全曲定譜,由鼓領奏,從屬樂器鑼一面,釵兩副,狗狗鑼不限,決不允許少打一下或多擊一槌,嚴格按照固定曲譜(分譜)樂句演奏,演奏時需全神貫注,整個演奏抑揚頓挫,變化強烈,鏗鏘有力,與眾不同。演奏情緒高漲,節奏整齊統一,鑼鼓起落有致,變化有序,從“番子鑼鼓”聲中能使人聽出歌的韻味,產生出美妙的聯想。“謝郢鑼鼓”以鼓領奏,和以鑼、鈸、鑔等樂器,四錘撞鑼,起落有致、層次跌宕、旋律優美,有“民間交響樂”之稱,是研究民間鼓樂的活化石,
圖3 謝郢鑼鼓曲牌:小五番圖3 謝郢鑼鼓曲牌:小五番

遺產傳承

1930年間謝崇禮第一個用漢字諧音把謝郢鑼鼓記錄下來,從此以後都以他記錄下來的鑼鼓譜練習演奏。當時謝郢鑼鼓相繼成立了四個鑼鼓班子,較有影響的藝人有王老頭、謝治康、謝守仁,代代相傳至今。

傳承價值

由於“謝郢鑼鼓”的發源地謝郢村,自古就是淮河碼頭,南北文化在此交匯,孕育了風格獨特的謝郢鑼鼓。作為花鼓燈的姊妹藝術,其演奏手法多樣、鼓譜豐富、表現細膩、精彩好聽,是淮河流域傳統打擊樂的代表。作為特色濃郁的傳統項目,“謝郢鑼鼓”對研究淮河中段歷史文化、軍事文化、社會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